情系农户 真情帮扶----黔西供电局驻村干部帮扶侧记
2012-05-14 13:37:54 来源:周
A-
A+
电力18讯: “感谢你们到我乡进行帮扶,自从你们进驻我乡,切实为困难贫困农户解决了不少难题,让我们在这个寒意的春天感受到了供电部门带来的无限温暖。”5月11日,在黔西县红林乡政府大院内,乡党委书记李永华拉着黔西供电局驻村干部赵林达、陈祖斌的手连连道谢。
为切实给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自年初以来,我局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为契机,先后选派了林泉供电所所长赵林达、百里杜鹃供电所所长陈祖斌两位同志深入红林乡新坪村、六斗村进行定点帮扶。通过走访农民、倾听农民心声、与农民同吃同住,亲身体会农村生活,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地促进基层作风建设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将“为民服务”精神落到实处。
他是六斗村最孝顺的“儿子”
坐落在黔西大方交界线上的黔西县红林彝族苗族乡六斗村,是全乡地势较高,经济落后的穷乡僻壤之一,全村二百多户人家,两千多人口,少数民族占70%以上。提到这个地方,驻村干部陈祖斌的话变得哽咽,“真的是太穷了!”
在这个穷僻的小村,虽然人口众多,但却十分分散,陈祖斌不得不徒步走上上百公里的山路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在走访中,他得知六斗组村民赵国栋因年老多病且患有腿疾,无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于是,他自己掏钱为老人购买了一袋珍珠米和一桶菜籽油,亲自送到老人家中,并反复嘱托老人要安心养病,颐养晚年。老人每次见到陈所长来到家里,总是要拉着他的手聊上几句,还拿出家里用矿泉水瓶装的少许井水,一杯又一杯地送到陈所长嘴边,然后用浓浓的乡音说:“这个水甜得很,甜得很呐!”在这个干旱的贫穷乡镇,喝着乡亲亲手递上的井水,陈祖斌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赵国栋老人家里出来,陈所长又分别将米、油等物资送到了杨永芬、高永秀等高龄困难孤寡老人家中,每到一家,他都会坐下来陪老人们亲切地聊上一阵子,陪老人们打发寂寞的时光,让老人们愉悦度过每一天。用他的话说:“对待这些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能让他们安心度过晚年,是我驻这里最大的愿望。”这位优秀党员用他的实际行动让六斗村的老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一位驻村“儿子”深厚的孝意。
你的安全我牵挂
中午12点,正值太阳炎热之时。“先把瓷瓶挂上去,把线拉高一点。”在所长赵林达的指挥下,林泉供电所电工宋顺联、黄家希等6名员工顶着烈日为村民杨仲习家清理老化线路。
据了解,家住红林乡新坪村的杨仲习杨学英夫妇均71岁,无劳动能力,生活十分拮据。驻村干部赵林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杨家进行慰问,在杨家门口的田地,赵所长发现该家门前的电线杂乱无章,且已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他第一时间通知了所里的职工,义务为老夫妇检查家中用电安全状况,并清理、更换了老化线路,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还为老夫妇送去了油、米等慰问物资。在现场,新坪村支部书记陈永富对供电所员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情系农户”的爱民情怀作为给予了高度赞扬。
目前,赵林达走访的农户已上百家,作为支部书记的他,每次回到所里,都会把走访了解到的农民困难情况向所里的党员们说,该所20名党员带头纷纷捐资购买了慰问物资送到困难农户家中,还积极向农户们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将“安全”意识带到千家万户中去,充分发扬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先进党支部”的光辉形象。
情系万户千家
纵然赵林达、陈祖斌两位驻村干部平日工作繁忙,但是他们的心却时时牵挂着大山深处的农民朋友们。“能为农民们及时排忧解难是我最大的快乐。”赵林达自豪地说。陈祖斌还主动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对六斗村村民的用电需求做到“随叫随到”,将优质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农民体会到更多实惠。
针对下一步的帮扶工作,两位驻村干部表示,他们将会深入调研红林乡的基本情况,详细摸清村民的用电意愿,把所驻村当做家乡,把所驻村乡亲当做亲人,积极谋划下一步工作,为村民创造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扎扎实实将帮扶工作做实做好。
2012的春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将满腔的情与爱倾洒在红林乡的每一寸土地,在那里,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南网人”!
为切实给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自年初以来,我局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为契机,先后选派了林泉供电所所长赵林达、百里杜鹃供电所所长陈祖斌两位同志深入红林乡新坪村、六斗村进行定点帮扶。通过走访农民、倾听农民心声、与农民同吃同住,亲身体会农村生活,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地促进基层作风建设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将“为民服务”精神落到实处。
他是六斗村最孝顺的“儿子”
坐落在黔西大方交界线上的黔西县红林彝族苗族乡六斗村,是全乡地势较高,经济落后的穷乡僻壤之一,全村二百多户人家,两千多人口,少数民族占70%以上。提到这个地方,驻村干部陈祖斌的话变得哽咽,“真的是太穷了!”
在这个穷僻的小村,虽然人口众多,但却十分分散,陈祖斌不得不徒步走上上百公里的山路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在走访中,他得知六斗组村民赵国栋因年老多病且患有腿疾,无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于是,他自己掏钱为老人购买了一袋珍珠米和一桶菜籽油,亲自送到老人家中,并反复嘱托老人要安心养病,颐养晚年。老人每次见到陈所长来到家里,总是要拉着他的手聊上几句,还拿出家里用矿泉水瓶装的少许井水,一杯又一杯地送到陈所长嘴边,然后用浓浓的乡音说:“这个水甜得很,甜得很呐!”在这个干旱的贫穷乡镇,喝着乡亲亲手递上的井水,陈祖斌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赵国栋老人家里出来,陈所长又分别将米、油等物资送到了杨永芬、高永秀等高龄困难孤寡老人家中,每到一家,他都会坐下来陪老人们亲切地聊上一阵子,陪老人们打发寂寞的时光,让老人们愉悦度过每一天。用他的话说:“对待这些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能让他们安心度过晚年,是我驻这里最大的愿望。”这位优秀党员用他的实际行动让六斗村的老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一位驻村“儿子”深厚的孝意。
你的安全我牵挂
中午12点,正值太阳炎热之时。“先把瓷瓶挂上去,把线拉高一点。”在所长赵林达的指挥下,林泉供电所电工宋顺联、黄家希等6名员工顶着烈日为村民杨仲习家清理老化线路。
据了解,家住红林乡新坪村的杨仲习杨学英夫妇均71岁,无劳动能力,生活十分拮据。驻村干部赵林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杨家进行慰问,在杨家门口的田地,赵所长发现该家门前的电线杂乱无章,且已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他第一时间通知了所里的职工,义务为老夫妇检查家中用电安全状况,并清理、更换了老化线路,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还为老夫妇送去了油、米等慰问物资。在现场,新坪村支部书记陈永富对供电所员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情系农户”的爱民情怀作为给予了高度赞扬。
目前,赵林达走访的农户已上百家,作为支部书记的他,每次回到所里,都会把走访了解到的农民困难情况向所里的党员们说,该所20名党员带头纷纷捐资购买了慰问物资送到困难农户家中,还积极向农户们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将“安全”意识带到千家万户中去,充分发扬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先进党支部”的光辉形象。
情系万户千家
纵然赵林达、陈祖斌两位驻村干部平日工作繁忙,但是他们的心却时时牵挂着大山深处的农民朋友们。“能为农民们及时排忧解难是我最大的快乐。”赵林达自豪地说。陈祖斌还主动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对六斗村村民的用电需求做到“随叫随到”,将优质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让农民体会到更多实惠。
针对下一步的帮扶工作,两位驻村干部表示,他们将会深入调研红林乡的基本情况,详细摸清村民的用电意愿,把所驻村当做家乡,把所驻村乡亲当做亲人,积极谋划下一步工作,为村民创造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扎扎实实将帮扶工作做实做好。
2012的春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将满腔的情与爱倾洒在红林乡的每一寸土地,在那里,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南网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