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行"暖人心――元宝山区农电局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纪实
2012-03-21 15:38:52 来源:李红珍
A-
A+
电力18讯:
元宝山区农电局在学习雷锋活动中,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光明之行"行动,出现了"一人学习雷锋,众人争做雷锋"的局面,提高了"光明之行"活动的影响力,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辖区的用户纷纷表示说:"咱农电工人的做法真像是活雷锋啊!"
不做一日雷锋 坚持"光明之行"
前几年,一些人有这样一种讲法:"雷锋同志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元宝山农电局党委认为: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不能讲一时一事,要学习雷锋精神。于是,该局提出在宝山农电开展"光明之行"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爱心光明服务"为主题,组织开展"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等系列活动。2010年,在全局6个基层供电所开展"争做服务明星"竞赛活动。出台"文明服务之星"评选标准,上级领导、同事和辖区用户分别按照评选原则、评选范围、评选程序及办法、评选标准、评选要求对参赛员工打分,涵盖了服务规范、客户满意度、业务精通程度等多项内容。美丽河供电所农电工张庭悦创新服务,获得"服务之星"称号。张庭悦管辖着新安屯村九个组和美丽河镇南片十几家企业1100户的供用电管理业务。一次,大森木业制板厂车间线路出现故障,车间停产、30多人停工,当时给前村12组架设机电井线路的张庭悦正要吃饭,听到这一消息后,他立即骑上摩托车,十几分钟就赶到大森木业,及时处理了线路故障。当厂长得知张庭悦还没吃饭要联系饭店时,被他婉言谢绝了。农电局为明星拍照片、让明星上报纸,宣传明星事迹,很快在全局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立足岗位学雷锋 当好岗位"镙丝钉"
元宝山农电局积极教育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学习雷锋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每年年初,局里与各部门负责人和广大职工层层签订责任状,还经常组织岗位技术比武,职工们都决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当好本职岗位的"镙丝钉"。
高伟到元宝山农电局上班后一直在外线工的岗位上工作。他勤奋好学,随时向班长和同事们虚心请教;操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拜老师傅为师;架设线路需要爬杆,一次一次的练,由于手脚配合不好,总是爬不上去,于是,他就在别人都休息的时候,自己去恳求师傅请教绝招。师傅看他这么诚恳,于是就牺牲休息时间,给他做示范,手把手的教,他很快就成了一名合格的外线工。高伟善于钻研业务,在自己的工作中逐渐摸索出来一套独特的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别人想不到的,他总是默默地先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他总是默默地做到最好,别人做不了的,只要交给他,总是能圆满地解决。他被身边的人亲切地称为施工队里的"小行家"。现在,在元宝山区农电局像这样的岗位"镙丝钉"随处可见。
弘扬雷锋精神 扶贫奉献爱心
"过去呀,谁家要是校个表呀,得坐上班车走50多公里路,跑到元宝山。现在可好了,这农电的技术人员服务上门,到家门口给咱校表来了,这真是把服务做到家了。"2月的一天,五家镇金桥村农民王庆国高兴地对我们直夸"过去坐等上门,现在送技到门"的做法好。
几年来,元宝山区农电局弘扬雷锋精神,开展上门服务活动,派出校表计量车和校表技术人员来到辖区各镇。这次,在五家供电所农电工的密切配合下,该局一改过去坐等百姓送表校验的做法,走出去来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为客户校表。计量校验人员从金桥村开始,对全镇4个行政村,2700多用户的电表进行校验。因为百姓家里带表盘的电表拆装起来费时费力,为了抢时间赶速度,他们每天早晨6点多钟就上班,中午不休息,午饭也是在现场将就一口,提高了校表的工作效率,受到老百姓欢迎。
在学雷锋活动中,元宝山区农电局在所属8个基层党支部、49名在岗党员中开展了"心手相牵、以电相连"主题活动,即每个支部与当地一个企业结成对子,每名党员帮扶一户特殊家庭。两年来,8个支部和8个困难企业联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2个;49名党员与辖区49户特殊家庭认亲,为他们办实事150多件。几年来,农电局还为帮扶联系点风水沟镇大北海村,捐赠了价值8万多元的办公桌椅、健身器材和电脑;为村民活动中心18间房屋配备了暖气片、锅炉、管材等取暖设施;捐赠价值2万元的会议桌椅100套。为美丽河镇后村提供价值1.5万元的设备和材料,解决了该村人畜饮水难问题。
元宝山区农电局在学习雷锋活动中,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光明之行"行动,出现了"一人学习雷锋,众人争做雷锋"的局面,提高了"光明之行"活动的影响力,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辖区的用户纷纷表示说:"咱农电工人的做法真像是活雷锋啊!"
不做一日雷锋 坚持"光明之行"
前几年,一些人有这样一种讲法:"雷锋同志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元宝山农电局党委认为: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不能讲一时一事,要学习雷锋精神。于是,该局提出在宝山农电开展"光明之行"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爱心光明服务"为主题,组织开展"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等系列活动。2010年,在全局6个基层供电所开展"争做服务明星"竞赛活动。出台"文明服务之星"评选标准,上级领导、同事和辖区用户分别按照评选原则、评选范围、评选程序及办法、评选标准、评选要求对参赛员工打分,涵盖了服务规范、客户满意度、业务精通程度等多项内容。美丽河供电所农电工张庭悦创新服务,获得"服务之星"称号。张庭悦管辖着新安屯村九个组和美丽河镇南片十几家企业1100户的供用电管理业务。一次,大森木业制板厂车间线路出现故障,车间停产、30多人停工,当时给前村12组架设机电井线路的张庭悦正要吃饭,听到这一消息后,他立即骑上摩托车,十几分钟就赶到大森木业,及时处理了线路故障。当厂长得知张庭悦还没吃饭要联系饭店时,被他婉言谢绝了。农电局为明星拍照片、让明星上报纸,宣传明星事迹,很快在全局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立足岗位学雷锋 当好岗位"镙丝钉"
元宝山农电局积极教育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学习雷锋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每年年初,局里与各部门负责人和广大职工层层签订责任状,还经常组织岗位技术比武,职工们都决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当好本职岗位的"镙丝钉"。
高伟到元宝山农电局上班后一直在外线工的岗位上工作。他勤奋好学,随时向班长和同事们虚心请教;操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拜老师傅为师;架设线路需要爬杆,一次一次的练,由于手脚配合不好,总是爬不上去,于是,他就在别人都休息的时候,自己去恳求师傅请教绝招。师傅看他这么诚恳,于是就牺牲休息时间,给他做示范,手把手的教,他很快就成了一名合格的外线工。高伟善于钻研业务,在自己的工作中逐渐摸索出来一套独特的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别人想不到的,他总是默默地先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他总是默默地做到最好,别人做不了的,只要交给他,总是能圆满地解决。他被身边的人亲切地称为施工队里的"小行家"。现在,在元宝山区农电局像这样的岗位"镙丝钉"随处可见。
弘扬雷锋精神 扶贫奉献爱心
"过去呀,谁家要是校个表呀,得坐上班车走50多公里路,跑到元宝山。现在可好了,这农电的技术人员服务上门,到家门口给咱校表来了,这真是把服务做到家了。"2月的一天,五家镇金桥村农民王庆国高兴地对我们直夸"过去坐等上门,现在送技到门"的做法好。
几年来,元宝山区农电局弘扬雷锋精神,开展上门服务活动,派出校表计量车和校表技术人员来到辖区各镇。这次,在五家供电所农电工的密切配合下,该局一改过去坐等百姓送表校验的做法,走出去来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为客户校表。计量校验人员从金桥村开始,对全镇4个行政村,2700多用户的电表进行校验。因为百姓家里带表盘的电表拆装起来费时费力,为了抢时间赶速度,他们每天早晨6点多钟就上班,中午不休息,午饭也是在现场将就一口,提高了校表的工作效率,受到老百姓欢迎。
在学雷锋活动中,元宝山区农电局在所属8个基层党支部、49名在岗党员中开展了"心手相牵、以电相连"主题活动,即每个支部与当地一个企业结成对子,每名党员帮扶一户特殊家庭。两年来,8个支部和8个困难企业联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2个;49名党员与辖区49户特殊家庭认亲,为他们办实事150多件。几年来,农电局还为帮扶联系点风水沟镇大北海村,捐赠了价值8万多元的办公桌椅、健身器材和电脑;为村民活动中心18间房屋配备了暖气片、锅炉、管材等取暖设施;捐赠价值2万元的会议桌椅100套。为美丽河镇后村提供价值1.5万元的设备和材料,解决了该村人畜饮水难问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