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改沐新风 "电靓"新农村――夏邑县供电局农网改造服务新农村侧记
2012-03-21 16:12:20 来源:段海波 丁照钦
A-
A+
电力18讯:
3月20日,笔者随着夏邑县供电局工作人员来到该县太平镇聂陈楼村对2011年农网升级改造台区进行回访,远远地便看到一排排漂亮雅致的新建楼房,下得车来,夺目而入的是宽敞整洁的水泥道路、笔直挺拔的电杆、崭新的电能表箱。村干部李拥军迎上前来笑呵呵地说:"真是多亏了咱电业局的同志,为了俺们村,可是没少忙活!"
坚强电网添活力
近年来,随着该县经济迅猛发展,电力事业不断壮大。夏邑县供电局早下手,超前谋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仅在2011年,该局就投入资金2220万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对全县213个行政村的低压线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建设。宣传农网改造、走访村民、现场查勘、检查线路、与村干部协调工作,在该局网改办工作人员脑海里,24个乡镇的729个行政村,村里多少户人家,多少条线路,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时间长了,还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农网升级改造的日日夜夜里,施工作业人员流淌着辛勤的汗水。烈日下、风雨中,早起鸡尚鸣、晚归满天星,衣服浸湿了、皮肤晒黑了、嗓子喊哑了、眼睛熬红了,他们全然不顾。立杆基、架导线、装电表......随着工程的不断拓展和步步推进,更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夏邑电网,已经悄然覆盖了栗城大地。
创新服务惠三农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在不断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该局以创新服务手段为突破口,努力贴近群众需求搞好服务。
"俺听村里的年轻人说去年电业局搞了农网建设后,村头的变压器的容量大了好多,以后电视机再也不会忽闪了。""电业局还给俺村里安了路灯,可亮咧!"见到笔者来访,村民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争相"倾诉"着。
"只找一个人,只进一个门,剩下的事由我来办",是该局的服务承诺。上门服务、特色服务、人性化服务......该局不断拓展服务手段和方式,解决农村用电客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诸多困难。2011年春天,面对异常的旱情,该局员工奔赴抗旱浇麦一线,帮助农民架设临时线路、排除用电故障,确保了全县120余万亩麦田及时喝上了返青水。
百姓走上康庄道
电网强了,小企业火了,村民乐了。在该村的华新服装厂,笔者见到了总经理张筱军。他早年一直在外经商,手里颇有点积蓄,办企业、带村民致富是他多年来的愿望,家乡电网建设的发展给了他充足的信心,毅然回乡开办了这家服装加工厂。2011年2月15日,由于厂房基础设施改造扩建,张筱军来到供电所申请支援。第二天一早,太平供电所所长张国强便带领施工人员,挖坑、立杆、放线,组装金具,连吃午饭都是在工地上,硬是节省了5天时间。如今,华新服装厂已拥有工人173名,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就业问题,人均收入1600多元,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良好的用电环境,促进了该县居民的创业和就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畜牧养殖等行业迅速发展。以聂陈楼村为例,完成农网升级改造后,该村新增养殖户7户,仅此一项,就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新增收入70余万元。
3月20日,笔者随着夏邑县供电局工作人员来到该县太平镇聂陈楼村对2011年农网升级改造台区进行回访,远远地便看到一排排漂亮雅致的新建楼房,下得车来,夺目而入的是宽敞整洁的水泥道路、笔直挺拔的电杆、崭新的电能表箱。村干部李拥军迎上前来笑呵呵地说:"真是多亏了咱电业局的同志,为了俺们村,可是没少忙活!"
坚强电网添活力
近年来,随着该县经济迅猛发展,电力事业不断壮大。夏邑县供电局早下手,超前谋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仅在2011年,该局就投入资金2220万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对全县213个行政村的低压线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建设。宣传农网改造、走访村民、现场查勘、检查线路、与村干部协调工作,在该局网改办工作人员脑海里,24个乡镇的729个行政村,村里多少户人家,多少条线路,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时间长了,还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农网升级改造的日日夜夜里,施工作业人员流淌着辛勤的汗水。烈日下、风雨中,早起鸡尚鸣、晚归满天星,衣服浸湿了、皮肤晒黑了、嗓子喊哑了、眼睛熬红了,他们全然不顾。立杆基、架导线、装电表......随着工程的不断拓展和步步推进,更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夏邑电网,已经悄然覆盖了栗城大地。
创新服务惠三农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在不断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该局以创新服务手段为突破口,努力贴近群众需求搞好服务。
"俺听村里的年轻人说去年电业局搞了农网建设后,村头的变压器的容量大了好多,以后电视机再也不会忽闪了。""电业局还给俺村里安了路灯,可亮咧!"见到笔者来访,村民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争相"倾诉"着。
"只找一个人,只进一个门,剩下的事由我来办",是该局的服务承诺。上门服务、特色服务、人性化服务......该局不断拓展服务手段和方式,解决农村用电客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诸多困难。2011年春天,面对异常的旱情,该局员工奔赴抗旱浇麦一线,帮助农民架设临时线路、排除用电故障,确保了全县120余万亩麦田及时喝上了返青水。
百姓走上康庄道
电网强了,小企业火了,村民乐了。在该村的华新服装厂,笔者见到了总经理张筱军。他早年一直在外经商,手里颇有点积蓄,办企业、带村民致富是他多年来的愿望,家乡电网建设的发展给了他充足的信心,毅然回乡开办了这家服装加工厂。2011年2月15日,由于厂房基础设施改造扩建,张筱军来到供电所申请支援。第二天一早,太平供电所所长张国强便带领施工人员,挖坑、立杆、放线,组装金具,连吃午饭都是在工地上,硬是节省了5天时间。如今,华新服装厂已拥有工人173名,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就业问题,人均收入1600多元,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良好的用电环境,促进了该县居民的创业和就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畜牧养殖等行业迅速发展。以聂陈楼村为例,完成农网升级改造后,该村新增养殖户7户,仅此一项,就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新增收入70余万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