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谱写安全管理新篇章----蠡县供电公司安全管理纪实
2012-03-23 10:25:21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安全是一个人人有责的工作领域,是一项把“不出事”作为最高标准的工作。虽然是首老歌,蠡县供电公司却用新思维、新方法,让安全管理入脑入心,沿着“严谨、务实、规范、有效”的道路,步履稳健,健康前行。
建网:人人都有“安全责任区”,人人“头戴安全帽”
蠡县供电公司将安全稳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为基层站所带上了“紧箍咒”。“安全发展”成为蠡县供电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石。
安全靠谁?“安全管理就是全员管理,有岗就有责,有职责就大。”公司经理助理王建章一语切中肯綮。
目前,公司本部有32名专(兼)职安全员,全公司各级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近100名。安全管多宽都不算宽。蠡电公司并不满足于现有较为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想尽办法抓“人防”。
夜间保安检查监督制就是留史所的一大特色。办公室小李告诉我们,他因窗户未关,半夜被保安员叫回所里好几次,还罚了一些钱。留史所保安员不再是简单的看看门、抓个小偷,他们手握“检查处罚权”,实行24小时安全监控。经他们的“手”,已及时消除食堂柴油罐漏油、热水器筒冒烟等事故隐患。
靠制度定人,是责任的明确;靠活动强化,则是责任的延伸。
辛兴所职工王兵已是第二次当安全监督员,和往常一样,她在例行检查后,在交接班本上记录下检查结果,并在第二天的晨会上讲原因、找办法、谈体会。像王兵这样的“一日安全员”各供电所都有,公司就是通过“今天我是安全监督员”、“安全责任区”等活动,促使企业形成一个“人人参于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
如果说,员工构成了蠡县供电公司大安全网络的链条,制度则成为保证链条顺畅运行的“指导书”。公司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25项,编制《岗位安全说明书》150个;各供电所以公司安全制度为“纲”,制定若干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
至此,蠡县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的闭环管理。
资源:科学+责任=安全精兵
输变电工区安全员王辉在检查中发现一位电焊工带老花镜作业,他当即讲解了防护镜和老花镜的区别,这位电焊工心服口服地换上了防护镜。提起此事,王辉慨叹道:“安全员不懂技术,就没有人服气。”
“安全工作是一门科学。”公司经理李瑞良的独道见解,拉高了安全管理坐标。
由一名对安全一无所知的职工成长为注册安全工程师,安监部专职安全员刘增明自豪地说:“安全工作不是啥人都可以干的。”鲍虚供电所在半年未找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宁愿让内退的安全员返聘,也不随便安置一人。诸如安全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安全培训班等一系列选人用人举措,提升了安全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公司共有注册安全工程师16人。
公司整合技术资源,成立安全技术委员会,开展技术攻关。输变电工区已先行在检查防范向技术管理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完成运行系统的安全防范技术改造,将隐患降至最低。
缺乏技术含量的安全工作死水一潭,缺失责任心的安全管理浮萍一片。
谈起安全,输变电工区安全员王辉感慨不已:“年年下雨天,别人向家跑,我们向变电站跑;年年三十儿,别人看春晚,我们站在变电站四周,死盯硬守。没办法,职责所在呀。”
年近四十的行政科董力军,接管了公司的安全“心脏” 办公楼的消防系统。半年来,他爬上高高的网架查线路,自掏“腰包”请老师吃饭,如今,办公楼有多少管道、探头,从哪进,从哪出,他都一清二楚。问及原因,他的回答是:“责任压的我害怕呀,晚上都睡不着觉。”
科学+责任,有了这样一支坚定有力的安全管理队伍,蠡县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根稳基牢。
运转:念好“严、细、深、实、新”五字经
职能转变后,公司对各站所的安全管理工作由指导型转向“指导、指令结合型”;安全工作由强制性下达任务转向精细化管理。
如何发挥安全管理职能,保证“安全生产”?建立一套“严谨、务实、规范、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迫在眉睫。而检查无疑是安全运行机制的关键一环。
“很多问题我们已熟视无睹,换种眼光,会发现更多漏洞。”修试所意识到:检查一次,提高一次。
在安全管理上,公司做足了“严、细、深、实、新”五字经。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五字经”的要义。
严 “对安全要求到何种程度也不过份。”
一次,修试车间除尘房报警,安监部按预案安排施救,主任代亚峰一到现场就习惯性地指挥起来。施救人员对他的指挥充耳不闻,眼里只有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解决险情。”事后,代主任赞许地说:“正是安监人员不折不扣的规范操作,才让安全成了修试所的‘强势品牌’。”
安监部门严格管理的背后,是公司的支持。
公司出台的《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行政处分只定下限,不定上限”;各站所安全占全年工作的考核比重不断加大。输变电工区算了一笔安全账:“安全工作占月度考核的25%,因它扣1分,就扣效益工资1万元,摊到职工头上,一人一个月少拿几百块钱。”
细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安全就是个细致活儿。”生技部安全员魏勤道谈到一次预演工作。在一切工作到位前,他多了一个心思,挨着拨打了一遍已登记的值班电话,结果发现,一家参与单位报错电话号码。“如果真得出现问题,打不通电话怎么办?”
来自生技部的一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精细化”:生技部安全工作分15个方面,72个考核项目,152个专项细则;生技部年度目标规定,外来施工队人员的定位率 95%,工作细致于此,安全隐患何存。
实 “安全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你糊弄它,它就对你不客气,你认真对待它,关键时候它就起作用甚至保护你。”
一天,安监部人员拿着月度工作完成表找主管经理王建章签字,张经理看了一眼表格,搁到一边:“不到晚上12点0分,安全这项就算没有完成!”领导时刻绷紧安全弦,也防治了职工的“安全疲劳症”。
为避免风险抵押金制度流于形式,蠡电公司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上级检查时,发现一个问题点,就记在责任人头上,年底累积扣分。“只要应付好年度检查,就可拿到抵押金的粗放管理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名供电所负责人告诉我们。
深 “让安全隐患消灭在种子状态”
公司经理李瑞良在一次安全会上敲响警钟:“隐患不解决就是一颗“炸弹”,随时都可能发生问题。”
于是,公司将安全隐患深挖,对两年来发现的1000多个问题,做成幻灯片,一个个对比、分析、评价、诊断,让隐患消灭在“种子状态”。“种子状态”是王建章的独创,他解释道:“在生产作业设计之初就杜绝隐患倾向,不给隐患以萌芽的机会。例如,实现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含有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
公司辩证地处理“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的关系。通过开展专项检查、整顿等工作,把安全这个重大题目,化为一个个小题目,分别抓、分头做;对出现的各种隐患和事故苗头,百倍重视,一抓到底。例如,公司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线路巡查专项行动,给个别供电所“开小灶”,深挖安全薄弱环节,拟定“命题作文”,督促其整改提高。
新――“安全老课题也要有新方法”
数码相机成了公司检查的“香饽饽”。检查时用数码相机拍照,结果通过多媒体投影反馈;各供电所整改后,再用数码相机拍照,通过电子邮件反馈,整改效果一目了然。即减少了复查环节,又使检查按照体系要求形成闭环。
留史供电所采取数据分析的方法,把每季度查出的安全隐患汇总制表,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辛兴供电所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班组和重点工作的隐患排查突破口,提出“一停、二看、三思考、四确认、五动手”的“安全工作五部曲”法。郭丹供电所的安全控制,只要工作人员轻按鼠标,线路各个部位和环节的安全情况一目了然……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安全工作“轻松起航”。
聚神:老话题谈出新调子
“安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心中拉上了无形的警界线,最难办的安全工作,也变得简单了。”干了20余年安全工作的公司安全总监王泊对它的分析入木三分。
为了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各单位都把“安全”二字说“烂”了,可是,如何让安全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谈出新调子?“小创意、鲜点子”奏出了安全谐和曲。
翻开公司编制的《安全500题》一书,从工作到生活,从法律法规到安全常识等一应俱全,公司经过精心的整理汇编,为全体职工提供了一本实用、具体的安全“教课书”。
如何让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行动?只要动脑子,智慧的火花就会闪现。
在输变电工区“超越三分钟”活动中,从工区职工宋晓东表演的“安全”小哑剧中,职工们牢记了:电焊操作时必带面罩!站在在变电站的黄色警示大脚印上,安全员王辉用“操作中曾有的不规范行为”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从“黄色警示大脚印”和“超越三分钟”活动中,安监部组合、嫁接出了一个“新生儿” “安全大讲堂”。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在这里亲身感受“安全”这个词的份量。无论公司、还是站所,都把“安全大讲堂”作为每月安全工作的“必修课”。
我们欣喜地了解到:因安全扣分而辩解的职工少了;安全员年终测评的排名前移了;线路维修不戴“安全帽”的没有了…… “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安全”的理念终于落地了。
“安全大讲堂”活动,让“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如何走向“我能安全、我会安全”呢?消防安全“三会一标”建设是蠡县供电公司的又一个率先之举。
“三会一标”即会查改火灾隐患、会处置初期火灾、会引导疏散人员和实行消防标识化管理。
详细的消防网络分布图、规范的警示标志牌、醒目的安全色标、温馨的提示卡,让每一个初到蠡电的人,能在发生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内“直奔主题”,赢得战机;易懂、易记的“三会一标”教材,以卡通、漫画地形式,让员工清楚掌握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会引导的安全“三步曲”。
现在,每个站所会使用灭火器的员工达到80%,甚至一些家庭也自备了灭火装置。“去年,有一辆车在家属区自燃,周围的人不会用灭火器,吓得乱跑,现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一位员工谈起“三会一标”带来的好处,滔滔不绝。
安全500问、安全大讲堂、三会一标建设,通过这一个个活动的开展,安全这一枯燥的课题变得生动起来。
敢于争先,就是成功的动力。目前,蠡县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创新开展“安全大讲台”活动,第一个进行“三会一标”建设;第一个在安全重点部门设置“专职安全员。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有未来。公司安监部主任吴志广的安全构想实在而自信:“安全工作是动态的,我们必须扎下身子去做。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补齐短板,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顺着吴志广的思路,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环境优美、安全和谐、生机盎然的蠡县供电公司!(田光辉)
安全是一个人人有责的工作领域,是一项把“不出事”作为最高标准的工作。虽然是首老歌,蠡县供电公司却用新思维、新方法,让安全管理入脑入心,沿着“严谨、务实、规范、有效”的道路,步履稳健,健康前行。
建网:人人都有“安全责任区”,人人“头戴安全帽”
蠡县供电公司将安全稳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为基层站所带上了“紧箍咒”。“安全发展”成为蠡县供电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石。
安全靠谁?“安全管理就是全员管理,有岗就有责,有职责就大。”公司经理助理王建章一语切中肯綮。
目前,公司本部有32名专(兼)职安全员,全公司各级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近100名。安全管多宽都不算宽。蠡电公司并不满足于现有较为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想尽办法抓“人防”。
夜间保安检查监督制就是留史所的一大特色。办公室小李告诉我们,他因窗户未关,半夜被保安员叫回所里好几次,还罚了一些钱。留史所保安员不再是简单的看看门、抓个小偷,他们手握“检查处罚权”,实行24小时安全监控。经他们的“手”,已及时消除食堂柴油罐漏油、热水器筒冒烟等事故隐患。
靠制度定人,是责任的明确;靠活动强化,则是责任的延伸。
辛兴所职工王兵已是第二次当安全监督员,和往常一样,她在例行检查后,在交接班本上记录下检查结果,并在第二天的晨会上讲原因、找办法、谈体会。像王兵这样的“一日安全员”各供电所都有,公司就是通过“今天我是安全监督员”、“安全责任区”等活动,促使企业形成一个“人人参于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
如果说,员工构成了蠡县供电公司大安全网络的链条,制度则成为保证链条顺畅运行的“指导书”。公司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25项,编制《岗位安全说明书》150个;各供电所以公司安全制度为“纲”,制定若干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
至此,蠡县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的闭环管理。
资源:科学+责任=安全精兵
输变电工区安全员王辉在检查中发现一位电焊工带老花镜作业,他当即讲解了防护镜和老花镜的区别,这位电焊工心服口服地换上了防护镜。提起此事,王辉慨叹道:“安全员不懂技术,就没有人服气。”
“安全工作是一门科学。”公司经理李瑞良的独道见解,拉高了安全管理坐标。
由一名对安全一无所知的职工成长为注册安全工程师,安监部专职安全员刘增明自豪地说:“安全工作不是啥人都可以干的。”鲍虚供电所在半年未找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宁愿让内退的安全员返聘,也不随便安置一人。诸如安全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安全培训班等一系列选人用人举措,提升了安全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公司共有注册安全工程师16人。
公司整合技术资源,成立安全技术委员会,开展技术攻关。输变电工区已先行在检查防范向技术管理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完成运行系统的安全防范技术改造,将隐患降至最低。
缺乏技术含量的安全工作死水一潭,缺失责任心的安全管理浮萍一片。
谈起安全,输变电工区安全员王辉感慨不已:“年年下雨天,别人向家跑,我们向变电站跑;年年三十儿,别人看春晚,我们站在变电站四周,死盯硬守。没办法,职责所在呀。”
年近四十的行政科董力军,接管了公司的安全“心脏” 办公楼的消防系统。半年来,他爬上高高的网架查线路,自掏“腰包”请老师吃饭,如今,办公楼有多少管道、探头,从哪进,从哪出,他都一清二楚。问及原因,他的回答是:“责任压的我害怕呀,晚上都睡不着觉。”
科学+责任,有了这样一支坚定有力的安全管理队伍,蠡县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根稳基牢。
运转:念好“严、细、深、实、新”五字经
职能转变后,公司对各站所的安全管理工作由指导型转向“指导、指令结合型”;安全工作由强制性下达任务转向精细化管理。
如何发挥安全管理职能,保证“安全生产”?建立一套“严谨、务实、规范、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迫在眉睫。而检查无疑是安全运行机制的关键一环。
“很多问题我们已熟视无睹,换种眼光,会发现更多漏洞。”修试所意识到:检查一次,提高一次。
在安全管理上,公司做足了“严、细、深、实、新”五字经。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五字经”的要义。
严 “对安全要求到何种程度也不过份。”
一次,修试车间除尘房报警,安监部按预案安排施救,主任代亚峰一到现场就习惯性地指挥起来。施救人员对他的指挥充耳不闻,眼里只有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解决险情。”事后,代主任赞许地说:“正是安监人员不折不扣的规范操作,才让安全成了修试所的‘强势品牌’。”
安监部门严格管理的背后,是公司的支持。
公司出台的《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行政处分只定下限,不定上限”;各站所安全占全年工作的考核比重不断加大。输变电工区算了一笔安全账:“安全工作占月度考核的25%,因它扣1分,就扣效益工资1万元,摊到职工头上,一人一个月少拿几百块钱。”
细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安全就是个细致活儿。”生技部安全员魏勤道谈到一次预演工作。在一切工作到位前,他多了一个心思,挨着拨打了一遍已登记的值班电话,结果发现,一家参与单位报错电话号码。“如果真得出现问题,打不通电话怎么办?”
来自生技部的一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精细化”:生技部安全工作分15个方面,72个考核项目,152个专项细则;生技部年度目标规定,外来施工队人员的定位率 95%,工作细致于此,安全隐患何存。
实 “安全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你糊弄它,它就对你不客气,你认真对待它,关键时候它就起作用甚至保护你。”
一天,安监部人员拿着月度工作完成表找主管经理王建章签字,张经理看了一眼表格,搁到一边:“不到晚上12点0分,安全这项就算没有完成!”领导时刻绷紧安全弦,也防治了职工的“安全疲劳症”。
为避免风险抵押金制度流于形式,蠡电公司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上级检查时,发现一个问题点,就记在责任人头上,年底累积扣分。“只要应付好年度检查,就可拿到抵押金的粗放管理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名供电所负责人告诉我们。
深 “让安全隐患消灭在种子状态”
公司经理李瑞良在一次安全会上敲响警钟:“隐患不解决就是一颗“炸弹”,随时都可能发生问题。”
于是,公司将安全隐患深挖,对两年来发现的1000多个问题,做成幻灯片,一个个对比、分析、评价、诊断,让隐患消灭在“种子状态”。“种子状态”是王建章的独创,他解释道:“在生产作业设计之初就杜绝隐患倾向,不给隐患以萌芽的机会。例如,实现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含有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
公司辩证地处理“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的关系。通过开展专项检查、整顿等工作,把安全这个重大题目,化为一个个小题目,分别抓、分头做;对出现的各种隐患和事故苗头,百倍重视,一抓到底。例如,公司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线路巡查专项行动,给个别供电所“开小灶”,深挖安全薄弱环节,拟定“命题作文”,督促其整改提高。
新――“安全老课题也要有新方法”
数码相机成了公司检查的“香饽饽”。检查时用数码相机拍照,结果通过多媒体投影反馈;各供电所整改后,再用数码相机拍照,通过电子邮件反馈,整改效果一目了然。即减少了复查环节,又使检查按照体系要求形成闭环。
留史供电所采取数据分析的方法,把每季度查出的安全隐患汇总制表,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辛兴供电所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班组和重点工作的隐患排查突破口,提出“一停、二看、三思考、四确认、五动手”的“安全工作五部曲”法。郭丹供电所的安全控制,只要工作人员轻按鼠标,线路各个部位和环节的安全情况一目了然……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安全工作“轻松起航”。
聚神:老话题谈出新调子
“安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心中拉上了无形的警界线,最难办的安全工作,也变得简单了。”干了20余年安全工作的公司安全总监王泊对它的分析入木三分。
为了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各单位都把“安全”二字说“烂”了,可是,如何让安全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谈出新调子?“小创意、鲜点子”奏出了安全谐和曲。
翻开公司编制的《安全500题》一书,从工作到生活,从法律法规到安全常识等一应俱全,公司经过精心的整理汇编,为全体职工提供了一本实用、具体的安全“教课书”。
如何让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行动?只要动脑子,智慧的火花就会闪现。
在输变电工区“超越三分钟”活动中,从工区职工宋晓东表演的“安全”小哑剧中,职工们牢记了:电焊操作时必带面罩!站在在变电站的黄色警示大脚印上,安全员王辉用“操作中曾有的不规范行为”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从“黄色警示大脚印”和“超越三分钟”活动中,安监部组合、嫁接出了一个“新生儿” “安全大讲堂”。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在这里亲身感受“安全”这个词的份量。无论公司、还是站所,都把“安全大讲堂”作为每月安全工作的“必修课”。
我们欣喜地了解到:因安全扣分而辩解的职工少了;安全员年终测评的排名前移了;线路维修不戴“安全帽”的没有了…… “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安全”的理念终于落地了。
“安全大讲堂”活动,让“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如何走向“我能安全、我会安全”呢?消防安全“三会一标”建设是蠡县供电公司的又一个率先之举。
“三会一标”即会查改火灾隐患、会处置初期火灾、会引导疏散人员和实行消防标识化管理。
详细的消防网络分布图、规范的警示标志牌、醒目的安全色标、温馨的提示卡,让每一个初到蠡电的人,能在发生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内“直奔主题”,赢得战机;易懂、易记的“三会一标”教材,以卡通、漫画地形式,让员工清楚掌握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会引导的安全“三步曲”。
现在,每个站所会使用灭火器的员工达到80%,甚至一些家庭也自备了灭火装置。“去年,有一辆车在家属区自燃,周围的人不会用灭火器,吓得乱跑,现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一位员工谈起“三会一标”带来的好处,滔滔不绝。
安全500问、安全大讲堂、三会一标建设,通过这一个个活动的开展,安全这一枯燥的课题变得生动起来。
敢于争先,就是成功的动力。目前,蠡县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创新开展“安全大讲台”活动,第一个进行“三会一标”建设;第一个在安全重点部门设置“专职安全员。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有未来。公司安监部主任吴志广的安全构想实在而自信:“安全工作是动态的,我们必须扎下身子去做。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补齐短板,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顺着吴志广的思路,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环境优美、安全和谐、生机盎然的蠡县供电公司!(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