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镇"里的"最美"服务――重庆武隆供电公司仙女山供电所服务侧记
2012-04-12 15:48:25 来源:陆兵
A-
A+
电力18讯:
4月10日,天气微暖,桃花盛开,走进仙女山镇,放眼广阔的仙女山新区,处处可见电力建设为新区百姓带来的实惠:一排排整齐的电杆,一条条崭新的银钱,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仙女山,素有南国第一牧场的美誉,其南麓的天生三桥气势磅礴、林森木秀、飞泉流瀑,世界罕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神秘、静幽的原始自然风貌,总让到过仙女山的外地游客流连忘返。而对久居此地的仙女山镇居民来说,那一支支穿梭在青山绿水和林间沟壑的供电人,才是他们心中最美的风景线,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国家电网"你用电、我用心"那最美的服务推动着"最美镇"的建设。
"阳光服务"富了烟农
"一入春,供电所就开始忙活,又是勘察,又是改造,烟叶还未开烤,变压器、进户线和电表已经装好,这让我们烟农看到了希望。今年我种了20亩烟叶,以前一亩只能赚2000元,今年若能用新烤房烤烟,估计每亩能赚到3000元......"在仙女山镇荆竹村,烟农王大叔高兴地算着自己的经济帐。
仙女山镇是武隆县的烤烟大镇,烤烟种植面积达7000亩。近年来,全镇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密集式烟叶烤房,为解决烤房用电问题。仙女山供电所开辟了烟农用电"绿色通道",坚持烟房建在哪里、供电和服务就到哪里,简化烟农用电报装程序,特事特办。
"我们般早上7点开始施工,晚上8点才收工,中午就在工地吃盒饭,晚上住在农户家里,就是想早一天让烟农用上电。"据该所员工彭建军讲述,仅2011年,他参与的烤房供电施工工程就达十四个,架设了高低压电杆30余基,线路5000多米。期间,他和队员几乎没回过家。
为服务烟农,该所成立了"国家电网供电抢修服务队",早出晚归,放弃双休日,深入申请报装立户的农户烤烟房勘测,核算材料,主动上门办理接电手续。并冒酷暑、顶暴雨为农户烤烟房架线、装表、接电、指导安全用电,一有求援电话,无论昼夜,立即出动。
"以前用土烤房,人累不说,烤出来的烟质量不好,一不小心就烤坏了。现在有了用电的大烤房,把烟放进烤房一推电闸,电力自动控制,省时省力又省钱,人轻松,烟叶质量也好了!"仙女山镇核桃村孙修权老人80岁高龄,去年,他家种了20多亩烤烟,收入了6万多元,烟叶丰收后,他逢人边说。电烤房改变了烟农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那穷乡僻壤的生产观念,以前的烂茅草房都掀掉盖起了瓦屋面,彩电、冰箱走进了寻常人家。
不管是在春风入骨的三月,还是在酷暑七、八月;不管是烤烟的种植,还是浇灌、收成,供电所一直为烟农提供优质、全程的服务,将"亲情电力"落实到每个细节上,将优质服务送到每个烟农心坎上。
"星级服务"火了农家乐
"稳定的电力和优质的服务,我开农家乐才放心呢,这不生意可越来越红火了!"笔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仙女山旅游升温,世界各地的游客、"驴友"前来旅游、探险、登山、露营,从而大大激活了当地的农家乐市场,从县城到仙女山镇沿线和景区腹地就达755家,不少农家乐已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品牌。"洞庭山庄"农家乐陈老板便是其中的一位。
据陈老板介绍,因家境贫穷,他很早就外出打工了。前些年,听家人说家乡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他毅然辞掉北京工作,返回家乡天坑地缝景区外开起了农家乐。刚开始的时候店面只有100多个平方米,4、5张桌子,而如今,他经营的"洞庭山庄"农家乐有了三层楼,上千个平方,客人源源不断,一个月能收入好几万呢。而这背后,他最大的感慨莫过于供电的"星级"服务和优质的电能。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业对用电的需求,当好农家乐的"电保姆",仙女山供电所始终优先为"农家乐"的用电申请、故障报修、解决用电难题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该所成立了农家乐电力服务队,分若干小组驻扎在各景点附近,随时接受农家乐及景点故障报修。服务队为每家农家乐建立用电档案,经常主动深入农家乐进行用电检查、维修,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单,并组织召开农家乐座谈会,征求经营者们对用电方面的建议,为其提供"贴心"服务,确保每家农家乐享受到上门服务的"星级"待遇。
仙女山镇1#变台就是服务队在听取了建议后及时测量负荷,加班加点进行施工,将一台125千伏安变压器增容为25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并更换了高低压线路,克服了供电半径远、线径细的困难,提高了供电质量,满足了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确保农家乐用上安全电、满意电。
"用心服务" 暖了村民
"每到冬季下大雪,供电所的师傅们都起早贪黑的忙着保电,很辛苦的......"走到仙女山的每一个角落,大人、小孩都知道,落雪天是供电所最忙的时候。
仙女山海拔较高,每年冬天,山上的 30万亩森林和10万亩草原都将被冰雪笼罩着,在上万名游客体验"南国林海雪原"冰雪魅力的同时,线路特巡和故障抢修也成了供电所员工的必修课。
今年 1月22日,除夕,受持续冰雪天气侵袭,海拔1900米高的仙女山上1基电杆倒塌、2台公用变压器损坏、多条线路断线,300余户村民正常用电受到影响。当大多数人正享受着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时,12名抢修队员冒着大雪,顶着寒风已聚集在抢修点。放线、登杆、拆断线、换新线......由于连续降雪,加上天寒地冻,给抢修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仅是拉线洞子挖掘就困难重重,队员们手套破了换一双,手冻坏了,换个人再上,一刻也不停歇。此时,山风骤起刺骨的寒风和大雪冻得抢修人员的手脚都有点不听使唤了,可他们全然不顾,争分夺秒的忙碌着。正月初四傍晚,当停电村民家灯光再次亮起时,队员们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天气,电力抢修总是及时到位!"周围群众对抢修队员们树起了大拇指。
"省心服务"美了新区
宽敞的城市干道,具有欧式、中式风格的花园洋房和连排别墅,一幢幢富有渝东南民居建筑风貌的灰瓦白墙小楼点缀其中。--"四季鲜花灿烂、森林植被茂密、路灯灯饰迷人、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独具特色、休闲功能完善、科学管理有序、小镇和谐文明"的全市全国最美镇初具雏形。
新区漂亮了,旅游火了,仅2011年,就接待游客达1329万人次。这其中,除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两块金字招牌外,配套的设施完备,优质的电力服务,也是让游客回头的原因。
"每到礼拜天和长假,我们都会派专人进驻游人高密度景区,帮助消除用电隐患、解决用电难题,确保一旦发生用电故障能够第一时间投入抢修。若遇景区重大的活动,我们都是特事特办......"对于新区供电服务,仙女山供电所所长郑小洪打开了话匣子。
2011年7月,"中国森林旅游节"歌舞表演系列活动在新区体育场举行,节日活动规模大、时间长,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多,影响重大。可当时体育馆刚好建成,供电设施尚未验收,演出设备负荷大,现场保电任务艰巨。接到任务后,仙女山供电所对场馆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模拟线路故障、电源切换等多种情况,对场馆配电室内的设备进行全面检验。开幕式当天,12名保电队员早早地进入主会场,把事先准备好的发电机接入备用线路,各司其责,严阵以待。演出开始后,队员们密切关注着配电箱、开关箱、临时线路及电缆头连接各点有无异常现象,防止接触不牢或过负荷致使设备发热而烧毁。舞台上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一曲曲歌声激荡飞扬,现场互动高潮迭起。可队员们顾不上观看精彩的晚会,坚守在各自岗位,密切关注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至晚会结束。
"最让我们省心的是供电所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只要一个电话,各种用电故障就能很快排除......"天生三桥风景区的电工小黄说道。
2010年9月21日,适逢国际山地户外公开赛期间,凌晨时分,景区入口电梯突然停电。大赛队员明早必须从这里下去,重庆卫视的现场直播电源也在这个地方......虽是景区自有产权线路,可抢修工作刻不容缓。接到报修指令后,供电所8名抢修队员迅速赶到现场,连夜抢修。故障线路处在两、三百米深的悬崖边上,若不小心就会有随时滑入深谷的可能,加上电缆铺设时间长,被深深地埋在泥土底下,抢修难度极大。他们借着应急照明,深一脚、浅一脚拖动着电缆。深夜里,寒风呼啸,气温突降,抢修人员被冻得脸色发青,手都伸不开。但为了恢复景区供电,每个人都在坚持。他们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连续鏖战。凌晨4时抢修完毕,一条长达200米的高压电缆横卧在了悬崖边上,景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陆兵)
4月10日,天气微暖,桃花盛开,走进仙女山镇,放眼广阔的仙女山新区,处处可见电力建设为新区百姓带来的实惠:一排排整齐的电杆,一条条崭新的银钱,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仙女山,素有南国第一牧场的美誉,其南麓的天生三桥气势磅礴、林森木秀、飞泉流瀑,世界罕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神秘、静幽的原始自然风貌,总让到过仙女山的外地游客流连忘返。而对久居此地的仙女山镇居民来说,那一支支穿梭在青山绿水和林间沟壑的供电人,才是他们心中最美的风景线,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国家电网"你用电、我用心"那最美的服务推动着"最美镇"的建设。
"阳光服务"富了烟农
"一入春,供电所就开始忙活,又是勘察,又是改造,烟叶还未开烤,变压器、进户线和电表已经装好,这让我们烟农看到了希望。今年我种了20亩烟叶,以前一亩只能赚2000元,今年若能用新烤房烤烟,估计每亩能赚到3000元......"在仙女山镇荆竹村,烟农王大叔高兴地算着自己的经济帐。
仙女山镇是武隆县的烤烟大镇,烤烟种植面积达7000亩。近年来,全镇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密集式烟叶烤房,为解决烤房用电问题。仙女山供电所开辟了烟农用电"绿色通道",坚持烟房建在哪里、供电和服务就到哪里,简化烟农用电报装程序,特事特办。
"我们般早上7点开始施工,晚上8点才收工,中午就在工地吃盒饭,晚上住在农户家里,就是想早一天让烟农用上电。"据该所员工彭建军讲述,仅2011年,他参与的烤房供电施工工程就达十四个,架设了高低压电杆30余基,线路5000多米。期间,他和队员几乎没回过家。
为服务烟农,该所成立了"国家电网供电抢修服务队",早出晚归,放弃双休日,深入申请报装立户的农户烤烟房勘测,核算材料,主动上门办理接电手续。并冒酷暑、顶暴雨为农户烤烟房架线、装表、接电、指导安全用电,一有求援电话,无论昼夜,立即出动。
"以前用土烤房,人累不说,烤出来的烟质量不好,一不小心就烤坏了。现在有了用电的大烤房,把烟放进烤房一推电闸,电力自动控制,省时省力又省钱,人轻松,烟叶质量也好了!"仙女山镇核桃村孙修权老人80岁高龄,去年,他家种了20多亩烤烟,收入了6万多元,烟叶丰收后,他逢人边说。电烤房改变了烟农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那穷乡僻壤的生产观念,以前的烂茅草房都掀掉盖起了瓦屋面,彩电、冰箱走进了寻常人家。
不管是在春风入骨的三月,还是在酷暑七、八月;不管是烤烟的种植,还是浇灌、收成,供电所一直为烟农提供优质、全程的服务,将"亲情电力"落实到每个细节上,将优质服务送到每个烟农心坎上。
"星级服务"火了农家乐
"稳定的电力和优质的服务,我开农家乐才放心呢,这不生意可越来越红火了!"笔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仙女山旅游升温,世界各地的游客、"驴友"前来旅游、探险、登山、露营,从而大大激活了当地的农家乐市场,从县城到仙女山镇沿线和景区腹地就达755家,不少农家乐已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品牌。"洞庭山庄"农家乐陈老板便是其中的一位。
据陈老板介绍,因家境贫穷,他很早就外出打工了。前些年,听家人说家乡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他毅然辞掉北京工作,返回家乡天坑地缝景区外开起了农家乐。刚开始的时候店面只有100多个平方米,4、5张桌子,而如今,他经营的"洞庭山庄"农家乐有了三层楼,上千个平方,客人源源不断,一个月能收入好几万呢。而这背后,他最大的感慨莫过于供电的"星级"服务和优质的电能。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业对用电的需求,当好农家乐的"电保姆",仙女山供电所始终优先为"农家乐"的用电申请、故障报修、解决用电难题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该所成立了农家乐电力服务队,分若干小组驻扎在各景点附近,随时接受农家乐及景点故障报修。服务队为每家农家乐建立用电档案,经常主动深入农家乐进行用电检查、维修,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单,并组织召开农家乐座谈会,征求经营者们对用电方面的建议,为其提供"贴心"服务,确保每家农家乐享受到上门服务的"星级"待遇。
仙女山镇1#变台就是服务队在听取了建议后及时测量负荷,加班加点进行施工,将一台125千伏安变压器增容为25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并更换了高低压线路,克服了供电半径远、线径细的困难,提高了供电质量,满足了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确保农家乐用上安全电、满意电。
"用心服务" 暖了村民
"每到冬季下大雪,供电所的师傅们都起早贪黑的忙着保电,很辛苦的......"走到仙女山的每一个角落,大人、小孩都知道,落雪天是供电所最忙的时候。
仙女山海拔较高,每年冬天,山上的 30万亩森林和10万亩草原都将被冰雪笼罩着,在上万名游客体验"南国林海雪原"冰雪魅力的同时,线路特巡和故障抢修也成了供电所员工的必修课。
今年 1月22日,除夕,受持续冰雪天气侵袭,海拔1900米高的仙女山上1基电杆倒塌、2台公用变压器损坏、多条线路断线,300余户村民正常用电受到影响。当大多数人正享受着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时,12名抢修队员冒着大雪,顶着寒风已聚集在抢修点。放线、登杆、拆断线、换新线......由于连续降雪,加上天寒地冻,给抢修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仅是拉线洞子挖掘就困难重重,队员们手套破了换一双,手冻坏了,换个人再上,一刻也不停歇。此时,山风骤起刺骨的寒风和大雪冻得抢修人员的手脚都有点不听使唤了,可他们全然不顾,争分夺秒的忙碌着。正月初四傍晚,当停电村民家灯光再次亮起时,队员们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天气,电力抢修总是及时到位!"周围群众对抢修队员们树起了大拇指。
"省心服务"美了新区
宽敞的城市干道,具有欧式、中式风格的花园洋房和连排别墅,一幢幢富有渝东南民居建筑风貌的灰瓦白墙小楼点缀其中。--"四季鲜花灿烂、森林植被茂密、路灯灯饰迷人、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独具特色、休闲功能完善、科学管理有序、小镇和谐文明"的全市全国最美镇初具雏形。
新区漂亮了,旅游火了,仅2011年,就接待游客达1329万人次。这其中,除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两块金字招牌外,配套的设施完备,优质的电力服务,也是让游客回头的原因。
"每到礼拜天和长假,我们都会派专人进驻游人高密度景区,帮助消除用电隐患、解决用电难题,确保一旦发生用电故障能够第一时间投入抢修。若遇景区重大的活动,我们都是特事特办......"对于新区供电服务,仙女山供电所所长郑小洪打开了话匣子。
2011年7月,"中国森林旅游节"歌舞表演系列活动在新区体育场举行,节日活动规模大、时间长,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多,影响重大。可当时体育馆刚好建成,供电设施尚未验收,演出设备负荷大,现场保电任务艰巨。接到任务后,仙女山供电所对场馆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模拟线路故障、电源切换等多种情况,对场馆配电室内的设备进行全面检验。开幕式当天,12名保电队员早早地进入主会场,把事先准备好的发电机接入备用线路,各司其责,严阵以待。演出开始后,队员们密切关注着配电箱、开关箱、临时线路及电缆头连接各点有无异常现象,防止接触不牢或过负荷致使设备发热而烧毁。舞台上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一曲曲歌声激荡飞扬,现场互动高潮迭起。可队员们顾不上观看精彩的晚会,坚守在各自岗位,密切关注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至晚会结束。
"最让我们省心的是供电所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只要一个电话,各种用电故障就能很快排除......"天生三桥风景区的电工小黄说道。
2010年9月21日,适逢国际山地户外公开赛期间,凌晨时分,景区入口电梯突然停电。大赛队员明早必须从这里下去,重庆卫视的现场直播电源也在这个地方......虽是景区自有产权线路,可抢修工作刻不容缓。接到报修指令后,供电所8名抢修队员迅速赶到现场,连夜抢修。故障线路处在两、三百米深的悬崖边上,若不小心就会有随时滑入深谷的可能,加上电缆铺设时间长,被深深地埋在泥土底下,抢修难度极大。他们借着应急照明,深一脚、浅一脚拖动着电缆。深夜里,寒风呼啸,气温突降,抢修人员被冻得脸色发青,手都伸不开。但为了恢复景区供电,每个人都在坚持。他们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连续鏖战。凌晨4时抢修完毕,一条长达200米的高压电缆横卧在了悬崖边上,景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陆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