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蠡县供电公司安全工作建设跨越发展纪实
2012-02-29 17:46:28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在最近召开的蠡县安全生产工作表彰会上,蠡县供电公司被蠡县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为2011年度"安康杯"优胜单位,至此,蠡县供电公司已连续九年被蠡县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蠡县供电公司经理李瑞良说:"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关键在于全员重视、关键在于制度落实、关键在于基础扎实。"在致力于现代企业建设的过程中,为保障供电安全,捍卫客户用电安全,蠡县供电公司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与企业经营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发展,实现了安全生产由人为管理到制度管理再逐渐步入文化管理的飞跃,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超前管理,杜绝安全隐患
"楼上起火了,大家赶快下楼,有序疏散。"去年 5月4日下午3时30分,位于蠡县城区的电力大楼突发"意外"。公司全体员工在安保人员的指挥下,纷纷朝楼下的空旷地带"撤离"。员工们下楼后才得知,原来公司正在举行消防演练。虽然没有事先得到通知,但由于大家都受过系统的安全防范知识培训,整个"逃生"过程显得紧张有序。几分钟后,所有员工都安全转移到了楼下。
这次演练的顺利举行,源于蠡县供电公司平时对员工开展的系统安全教育。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蠡县供电公司对安全生产奉行的正是"隐患必然"的观点。在实践中,蠡县供电公司更进一步探索形成了安全隐患整治的"螺旋理论",即通过"检查-发现-整改-再检查-再发现-再整改"的隐患检查和整改过程,对重特大安全隐患进行"三超前管理",即超前发现、超前管理、超前整治,实现对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有效管理和妥善整治。
多年来,蠡县供电公司持续投入,不断完善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隐患整改、制度建设等,累计投入近两千万元资金整治安全隐患。同时坚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以教育人、熏陶人、触动人、关怀人为主题的人性化安全教育活动和文化渗透,营造安全氛围,强化安全意识,通过设计"安全猫"代言形象,编撰《企业安全警示录》、拍摄教育光碟、组织知识竞赛、打造内训师队伍等方式,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多元化,引导员工对安全的观念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
二、严密制度,守护信息安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通过多年探索,蠡县供电公司形成了层层逐级负责、全员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管理机制。蠡县供电公司安监部主任吴志广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足球理论":通过对安全责任的"传递-执行-反馈-调整-传递"的闭环管理流程,即细化明确安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横向到岗、纵向到人的点对点及双向传递的责任分解模式。
例如两票安全管理,蠡县供电公司17座变电站,100%都安装了安防监控系统,而在每个变电站,实行双人管理、同进同出的操作制度;在供电安全方面,蠡县供电公司制订了13项专项管理流程和实施细则,投资打造了信息安全管控系统,从信息的产生、传递、使用、存放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既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也有效地预防了供电事故的发生。
兴合人之力,保企业之安。安全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各部门和专业的配合与支持,公司的贯彻和执行力度。在机构建设上,蠡县供电公司率先设立安全保卫部门,并率先启动专职安监员建设,配备了编制性专职安保干部,建立了由安委会、治保会、义务消防队、兼职安全管理员组成的非编制性队伍。在全公司定期开展的安全检查工作中,公司将全县分成六个片区,实行片区之间交叉互查和片区内单位之间交叉互查,确保了安全检查的规范化、常态化和持续性,并提供了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实用效果。
三、双证护航,不断创新管理
蛇形驾驶,倒桩,路考......蠡县供电公司的员工不仅要通过驾校考试,还必须通过公司内部的考试才能上路。从2009年开始,本着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及其家属负责的态度,有效预防交通安全事故,规避企业安全风险,蠡县供电公司逐步实施车辆制度改革,制订了《车辆驾驶上岗证》管理办法,并组织全公司所有需驾驶公车和驾驶私车办公事的在职以及招聘员工进行驾驶上岗考试。
考取蠡县供电公司《车辆驾驶上岗证》需经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门考试,两项成绩均需达到60分的合格标准。以2011年为例,蠡县供电公司共有474人参加了驾驶上岗证的考核,其中269名合格,205名不合格,合格率56.75%。"双证制度"是蠡县供电公司在多年安全管理实践中不断坚持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多年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蠡县供电公司在安全管理上不断创新,实现了"五个第一"和"七个率先"。
"五个第一":第一个建立消防和安防厂家入围资格集中审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安全设施的建设质量;第一个建立消防维护质量考核办法,对消防设施维护单位实行一年一考核、两年一淘汰,确保消防设施基础维护到位;第一个建立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实行要害部位出入证分区分色管理,在重点要害部位安装保安巡更装置,确保了供电枢纽安全保卫严密;第一个建立专职驾驶员招聘集中管理制度,确保专职驾驶员队伍的质量;第一个实施公车驾驶上岗证制度,降低了行车安全风险。
"七个率先":率先建立变电站、班组、营业厅安全管理规范,实施变电站、班组和营业厅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率先建立安全工作基础管理规范,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率先实行车辆GPS集中监控管理;率先实施应急安全管理建设,网络、营销、财务、数据、建设、安保等各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企业保障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率先实施合作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把合作项目安全生产纳入招投标评分、项目实施考核及持续合作考评,强化对合作单位的安全管控力度;率先启动安全文化建设,在公司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率先开展安全达标验收,全面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
在创新管理的框架下,蠡县供电公司多项安全管理办法和举措得到省市公司和政府推广。
四、快速反应,确保供电安全
2011年5月20日19时16分,蠡县某工厂发生火灾,在获取信息后,蠡县供电公司立即对该厂区线路设备开展清网排障,并实时监控,第一时间进入突发应急保障状态。
面对现场的停电迅速反应,紧急出动应急发电车,快速赶赴现场,安排工程人员布放排障,保障了现场指挥,为控制灾情和抢救伤员提供了供电保障。
在抗击冰雪灾害、雾霾灾害,应对突发性社会事件等特殊时期,蠡电公司总是快速反应起动应急安全管理预案和应急供电保障预案,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克服各种困难,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保障供电网络畅通,确保灾区在第一时间恢复供电,保障各级政府应急供电需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各级部门做好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卫工作,为抗灾抢险、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十二五"期间,蠡县供电公司将在省市公司领导下,发扬"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尽责任"的蠡电精神,积极变革和探索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模式,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保障企业和谐发展再创辉煌。(田光辉)
在最近召开的蠡县安全生产工作表彰会上,蠡县供电公司被蠡县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为2011年度"安康杯"优胜单位,至此,蠡县供电公司已连续九年被蠡县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蠡县供电公司经理李瑞良说:"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关键在于全员重视、关键在于制度落实、关键在于基础扎实。"在致力于现代企业建设的过程中,为保障供电安全,捍卫客户用电安全,蠡县供电公司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与企业经营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发展,实现了安全生产由人为管理到制度管理再逐渐步入文化管理的飞跃,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超前管理,杜绝安全隐患
"楼上起火了,大家赶快下楼,有序疏散。"去年 5月4日下午3时30分,位于蠡县城区的电力大楼突发"意外"。公司全体员工在安保人员的指挥下,纷纷朝楼下的空旷地带"撤离"。员工们下楼后才得知,原来公司正在举行消防演练。虽然没有事先得到通知,但由于大家都受过系统的安全防范知识培训,整个"逃生"过程显得紧张有序。几分钟后,所有员工都安全转移到了楼下。
这次演练的顺利举行,源于蠡县供电公司平时对员工开展的系统安全教育。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蠡县供电公司对安全生产奉行的正是"隐患必然"的观点。在实践中,蠡县供电公司更进一步探索形成了安全隐患整治的"螺旋理论",即通过"检查-发现-整改-再检查-再发现-再整改"的隐患检查和整改过程,对重特大安全隐患进行"三超前管理",即超前发现、超前管理、超前整治,实现对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有效管理和妥善整治。
多年来,蠡县供电公司持续投入,不断完善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隐患整改、制度建设等,累计投入近两千万元资金整治安全隐患。同时坚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以教育人、熏陶人、触动人、关怀人为主题的人性化安全教育活动和文化渗透,营造安全氛围,强化安全意识,通过设计"安全猫"代言形象,编撰《企业安全警示录》、拍摄教育光碟、组织知识竞赛、打造内训师队伍等方式,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多元化,引导员工对安全的观念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
二、严密制度,守护信息安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通过多年探索,蠡县供电公司形成了层层逐级负责、全员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管理机制。蠡县供电公司安监部主任吴志广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足球理论":通过对安全责任的"传递-执行-反馈-调整-传递"的闭环管理流程,即细化明确安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横向到岗、纵向到人的点对点及双向传递的责任分解模式。
例如两票安全管理,蠡县供电公司17座变电站,100%都安装了安防监控系统,而在每个变电站,实行双人管理、同进同出的操作制度;在供电安全方面,蠡县供电公司制订了13项专项管理流程和实施细则,投资打造了信息安全管控系统,从信息的产生、传递、使用、存放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既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也有效地预防了供电事故的发生。
兴合人之力,保企业之安。安全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各部门和专业的配合与支持,公司的贯彻和执行力度。在机构建设上,蠡县供电公司率先设立安全保卫部门,并率先启动专职安监员建设,配备了编制性专职安保干部,建立了由安委会、治保会、义务消防队、兼职安全管理员组成的非编制性队伍。在全公司定期开展的安全检查工作中,公司将全县分成六个片区,实行片区之间交叉互查和片区内单位之间交叉互查,确保了安全检查的规范化、常态化和持续性,并提供了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实用效果。
三、双证护航,不断创新管理
蛇形驾驶,倒桩,路考......蠡县供电公司的员工不仅要通过驾校考试,还必须通过公司内部的考试才能上路。从2009年开始,本着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及其家属负责的态度,有效预防交通安全事故,规避企业安全风险,蠡县供电公司逐步实施车辆制度改革,制订了《车辆驾驶上岗证》管理办法,并组织全公司所有需驾驶公车和驾驶私车办公事的在职以及招聘员工进行驾驶上岗考试。
考取蠡县供电公司《车辆驾驶上岗证》需经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门考试,两项成绩均需达到60分的合格标准。以2011年为例,蠡县供电公司共有474人参加了驾驶上岗证的考核,其中269名合格,205名不合格,合格率56.75%。"双证制度"是蠡县供电公司在多年安全管理实践中不断坚持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多年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蠡县供电公司在安全管理上不断创新,实现了"五个第一"和"七个率先"。
"五个第一":第一个建立消防和安防厂家入围资格集中审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安全设施的建设质量;第一个建立消防维护质量考核办法,对消防设施维护单位实行一年一考核、两年一淘汰,确保消防设施基础维护到位;第一个建立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实行要害部位出入证分区分色管理,在重点要害部位安装保安巡更装置,确保了供电枢纽安全保卫严密;第一个建立专职驾驶员招聘集中管理制度,确保专职驾驶员队伍的质量;第一个实施公车驾驶上岗证制度,降低了行车安全风险。
"七个率先":率先建立变电站、班组、营业厅安全管理规范,实施变电站、班组和营业厅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率先建立安全工作基础管理规范,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率先实行车辆GPS集中监控管理;率先实施应急安全管理建设,网络、营销、财务、数据、建设、安保等各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企业保障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率先实施合作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把合作项目安全生产纳入招投标评分、项目实施考核及持续合作考评,强化对合作单位的安全管控力度;率先启动安全文化建设,在公司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率先开展安全达标验收,全面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
在创新管理的框架下,蠡县供电公司多项安全管理办法和举措得到省市公司和政府推广。
四、快速反应,确保供电安全
2011年5月20日19时16分,蠡县某工厂发生火灾,在获取信息后,蠡县供电公司立即对该厂区线路设备开展清网排障,并实时监控,第一时间进入突发应急保障状态。
面对现场的停电迅速反应,紧急出动应急发电车,快速赶赴现场,安排工程人员布放排障,保障了现场指挥,为控制灾情和抢救伤员提供了供电保障。
在抗击冰雪灾害、雾霾灾害,应对突发性社会事件等特殊时期,蠡电公司总是快速反应起动应急安全管理预案和应急供电保障预案,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克服各种困难,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保障供电网络畅通,确保灾区在第一时间恢复供电,保障各级政府应急供电需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各级部门做好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卫工作,为抗灾抢险、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十二五"期间,蠡县供电公司将在省市公司领导下,发扬"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尽责任"的蠡电精神,积极变革和探索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模式,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保障企业和谐发展再创辉煌。(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