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铸和谐--铜川供电局建设和谐文化纪实
2012-03-05 16:06:38 来源:王同利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铜川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在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全国质量、服务信誉双优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陕西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十佳和谐企业、优质服务金牌单位、花园式企业、环保先进单位等殊荣。
用事业鼓舞人,培育和谐文化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动,就会变的空虚和渺小;企业的活动失去创立事业的激情,就会软弱涣散而失去斗志。不断改革、不断进取的事业在让我们承担压力的同时,也要让企业的员工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舞台。这个舞台,要求我们具有更高的素质、更强的意志和永不停歇的事业心。共同的创业信念的维系和谐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统一,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谐文化,我们首要任务就是要用共同的事业,有效地把不同类型、不同气质的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对企业认同,在包容多样的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培育出万众一心,共创和谐文化的强大力量。基于此,该局突出狠抓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各种理论、专业辅导班,"周五活动日",各种重大节日活动、座谈会等对员工进行理念信念教育使之明晓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企业宗旨和理念教育。"人民电业为人民"这是电业企业的宗旨,作为一名电业员工只有时刻牢记宗旨,才能更好地尽职尽责。与次同时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宣传"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强化管理、效率第一"的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关爱弱视、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理念。三是"三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为使理想信念、服务宗旨教育、"三德"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先后开展了"树岗位形象、学岗位技能、尽岗位职责、比岗位贡献"教育;"文明礼貌增光彩、称职工作添自信、周到服务受尊敬、热情助人更快乐、勤奋向上永充实"教育等等,从而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辱观、事业心和责任感。
用工作锻炼人,凝练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精神生态,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主旋律的前提在培育和谐文化的同时,学习上、工作上决不能放弃进步而随大流,相反,要形成用工作锻炼自己、锻炼队伍,提高凝练和谐文化的自觉性。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发展,是共同前进的号角,而不是庸碌无为、平衡心态的遮羞布。进而,应当凝练出这样的和谐文化认知: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高标准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真本领的好机会,在工作中不能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贪图安逸放弃自己掌控的本领,而应在高标准的工作磨练、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才干。否则,不思进取就会带来个人甚至团队的落伍,不但"以人为本"会成为空谈,更谈不上建设和谐文化。结合企业实际扎实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礼仪、职业礼节、职业礼貌,"等基础教育。该局先后涌现了全国先进职工小家带电一班、变电工区桃曲变等先进班组、先进集体,陈炳勤、古卫婷、周玲、李晓昂,贾鹏辉等一批先进个人,这些身边典型成为企业员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的楷模。
用机制激励人,升华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氛围平台,往往在激励人才成长等正向行为上,产生着巨大的基础作用。把企业和谐文化与相关管理方式两者综合形成激励机制,将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产生升华效果。公正、公开、公平是企业和谐的基石,以次为提前,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近年来,该局以全面推行"三公"(公开、公正、公平)为切入点,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落脚点,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从制度建设入手,实行了平等竞争的员工录用制度,推行了管理人员双向选择聘用制度、生产岗位竞争上岗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人才动态考核、选拔机制,形成了合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新格局,通过对各单位的业绩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完善了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坚持做好企务公开工作、多渠道开展民主评价、征集合理化建设,并设立合理化建议奖等。结合供电企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的特点,企业管理层经常深入基层,与职工谈工作的同时也聊家常,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保证了员工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通过这些好的机制,摒弃了不良习惯,升华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用真情感召人,延伸和谐文化
在实践中,通过努力,做到切实维护员工切实利益、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关怀员工的身体健康,做到以人为本、真情互动。比如,坚持"关爱生命,保护财产"的企业安全生产理念。又比如:定期为员工免费进行体检和职业病专项检查治疗,为困难职工募捐,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假日送祝福与关怀等等。今年已年近半百的耀州电力局职工刘建绪,2000年因脑溢血致使半身偏瘫痪长期在家治疗养病,10多年来该职工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局领导的登门慰问金和慰问品,安慰鼓励他与病魔抗争,同时,局工会每年都给予困难补助金,解决他家里的实际困难。"这些年来,如果没有局领导和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帮助,我们这个家早就不成样了!感谢党组织、感谢大家的无私帮助......."刘建绪妻子平朴无华的真情表白,也释放出了她常年压抑的内心情感。这仅仅是该局用真情感召员工的一个缩影。在这些纷繁琐细的事务中,企业的关怀形成了强烈的感召力,让广大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园,自觉维护企业利益。(王同利)
近年来,铜川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在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全国质量、服务信誉双优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陕西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十佳和谐企业、优质服务金牌单位、花园式企业、环保先进单位等殊荣。
用事业鼓舞人,培育和谐文化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动,就会变的空虚和渺小;企业的活动失去创立事业的激情,就会软弱涣散而失去斗志。不断改革、不断进取的事业在让我们承担压力的同时,也要让企业的员工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舞台。这个舞台,要求我们具有更高的素质、更强的意志和永不停歇的事业心。共同的创业信念的维系和谐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统一,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谐文化,我们首要任务就是要用共同的事业,有效地把不同类型、不同气质的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对企业认同,在包容多样的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培育出万众一心,共创和谐文化的强大力量。基于此,该局突出狠抓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各种理论、专业辅导班,"周五活动日",各种重大节日活动、座谈会等对员工进行理念信念教育使之明晓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企业宗旨和理念教育。"人民电业为人民"这是电业企业的宗旨,作为一名电业员工只有时刻牢记宗旨,才能更好地尽职尽责。与次同时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宣传"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强化管理、效率第一"的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关爱弱视、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理念。三是"三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为使理想信念、服务宗旨教育、"三德"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先后开展了"树岗位形象、学岗位技能、尽岗位职责、比岗位贡献"教育;"文明礼貌增光彩、称职工作添自信、周到服务受尊敬、热情助人更快乐、勤奋向上永充实"教育等等,从而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辱观、事业心和责任感。
用工作锻炼人,凝练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精神生态,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主旋律的前提在培育和谐文化的同时,学习上、工作上决不能放弃进步而随大流,相反,要形成用工作锻炼自己、锻炼队伍,提高凝练和谐文化的自觉性。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发展,是共同前进的号角,而不是庸碌无为、平衡心态的遮羞布。进而,应当凝练出这样的和谐文化认知: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高标准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真本领的好机会,在工作中不能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贪图安逸放弃自己掌控的本领,而应在高标准的工作磨练、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才干。否则,不思进取就会带来个人甚至团队的落伍,不但"以人为本"会成为空谈,更谈不上建设和谐文化。结合企业实际扎实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礼仪、职业礼节、职业礼貌,"等基础教育。该局先后涌现了全国先进职工小家带电一班、变电工区桃曲变等先进班组、先进集体,陈炳勤、古卫婷、周玲、李晓昂,贾鹏辉等一批先进个人,这些身边典型成为企业员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的楷模。
用机制激励人,升华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氛围平台,往往在激励人才成长等正向行为上,产生着巨大的基础作用。把企业和谐文化与相关管理方式两者综合形成激励机制,将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产生升华效果。公正、公开、公平是企业和谐的基石,以次为提前,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近年来,该局以全面推行"三公"(公开、公正、公平)为切入点,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落脚点,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同时,从制度建设入手,实行了平等竞争的员工录用制度,推行了管理人员双向选择聘用制度、生产岗位竞争上岗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人才动态考核、选拔机制,形成了合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新格局,通过对各单位的业绩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完善了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坚持做好企务公开工作、多渠道开展民主评价、征集合理化建设,并设立合理化建议奖等。结合供电企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的特点,企业管理层经常深入基层,与职工谈工作的同时也聊家常,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保证了员工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通过这些好的机制,摒弃了不良习惯,升华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用真情感召人,延伸和谐文化
在实践中,通过努力,做到切实维护员工切实利益、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关怀员工的身体健康,做到以人为本、真情互动。比如,坚持"关爱生命,保护财产"的企业安全生产理念。又比如:定期为员工免费进行体检和职业病专项检查治疗,为困难职工募捐,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假日送祝福与关怀等等。今年已年近半百的耀州电力局职工刘建绪,2000年因脑溢血致使半身偏瘫痪长期在家治疗养病,10多年来该职工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局领导的登门慰问金和慰问品,安慰鼓励他与病魔抗争,同时,局工会每年都给予困难补助金,解决他家里的实际困难。"这些年来,如果没有局领导和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帮助,我们这个家早就不成样了!感谢党组织、感谢大家的无私帮助......."刘建绪妻子平朴无华的真情表白,也释放出了她常年压抑的内心情感。这仅仅是该局用真情感召员工的一个缩影。在这些纷繁琐细的事务中,企业的关怀形成了强烈的感召力,让广大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园,自觉维护企业利益。(王同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