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供电公司:电力,为红土地注入新活力――江西永新县供电公司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2012-02-14 09:58:37 来源:龙小红
A-
A+
电力18讯:
江西永新,中国第一个女红军贺子珍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中国四大将军县之一......如今,在这块美丽而又光荣的红土地上,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2011年,永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皮革产业园、铜产业园、罗星工业园、化工园建成生效,铜加工、皮革、药化、茧丝绸等重点项目相继上马,打造全国重点卫浴五金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皮革制品加工基地,建成"双百亿元"产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由"助跑"而"起飞",从"突破"到"跨越",2195平方公里上的50多万永新人民,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永新供电公司的凝心聚力和奋力拼搏,他们从细微处入手,坚持"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勇当发展先行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用电环境。
坚强电网助皮革产业园崛起
坐落于永新县埠前镇万亩工业园区内的皮革产业园,是全县企业的领头羊,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对用电需求非常大。为保证皮革产业的用电需求,永新县供电公司除做好优质服务外,还努力做好配套电力工程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供电保障。
2011年1月,该公司对35千伏厚溪变电站扩容改造,增加一台8000千伏安主变。2011年2月,永新县境内首座220千伏变电站--高坪变开工建设。这座变电站靠近小屋岭工业园及万亩工业园,投运后将有效缓解整个永新区域的供电压力。为了满足这项工程的环境评价,需迁移沿线和变电站周围80余户居民。永新县供电公司相关人员多次来到居民家中,面对面沟通解释,消除其思想顾虑,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开展,为高坪变的投运铺平道路。
2011年10月8日,220千伏高坪变通过竣工验收;10月27日,变电站顺利启动投运,满足了永新县工业园40多家企业的用电需求,为迎峰度冬主网稳定可靠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春节用电高峰时段,永新县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达到4.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永新县主网供电平稳可靠,有效满足了全县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求。
永新县拥有300多年的皮革生产加工历史,皮革产业从村办企业起家,如今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皮革加工基地,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曾为永新皮革产业做了专题报道。据统计,皮革产业2011年用电6250万千瓦时。该工业园负责人说:"企业要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须臾离不开电。皮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依赖于跨越式发展的永新电网,受惠于尽心为客户着想的供电员工。"
"六项服务新举措"满足客户需求
"现在办理用电申请手续方便快捷,出现用电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很快。有这样的供电服务做保障,我在永新投资很放心。"2011年12月3日,罗星工业园负责人胡信忠说。近年来,永新县供电公司制定了客户用电业务新流程,设立客户经理,推行"一站式"服务。客户从申请用电到验收送电,均由客户经理代办相关手续,提高了业扩效率。
罗星工业园为新兴工业园,现座落着新落户的六家外资企业。2011年5月,罗星工业园由于对用电工程项目不了解,在设计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工程一度处于停滞状态。6月下旬,在接到罗星工业园的电话后,该公司埠前供电所所长立即带领员工到现场进行勘察,在供用电受理、现场勘察设计、现场验收、确定供电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在为工程施工作好技术准备后,罗星工业园直接确定永新县供电公司来建设该工业园用电工程。
2011年8月初,施工正式开始。由于工期非常紧迫,该公司施工队会同罗星工业园项目负责人反复研究项目建设计划,每天在施工现场统筹协调工程进度,全力以赴加紧建设。这期间,由于业主提供的变压器因运输问题延期到货,施工人员还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坚持货到抢工。9月25日,永新县供电公司完成了所有建设项目;9月26日,这项工程一次通电成功。
该公司不仅推行"一站式"服务,同样给客户带来方便的还有其它"五项服务新举措":大客户经理负责制、供电延伸服务、业扩报装"绿色通道"、规范供电抢修流程、"红杜鹃"义务服务,每项服务都包括具体的服务流程和考核办法。这一项项服务的新管理模式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据统计,2011年永新县供电公司业扩报装增量达24786千伏安,比2010年增长了48.36%。
为特色农业发展添"帮手"
"现在新农村建得越来越好,用电也是越来越舒心,这不,去年我就把厂子从县城迁回到咱村了,生意红火得很,每年产香菇1万余公斤,纯利润1万余元。家里空调器、电冰箱都用上了,这可都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啊!"11月20日,望着村里整齐划一的输电线路,永新县埠前镇小屋岭移民新村从事香菇种植的尹小华激动地说。
2007年来,该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确定了"集中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部署,将政府部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乡镇纳入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行列。自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来,该公司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改造新建线路102.9公里;配变增容9450千伏安。2011年,永新县农村家用电器每百户增加了12.8台,全县农村用电量突破13487万千瓦时,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51%,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318%。
在三湾村,毛竹竹种面积达1.6万亩,毛竹蓄量3600多万根。以前村里电压不稳,毛竹加工厂没办法落户,村民们的毛竹全部廉价卖给了外地的竹制品厂,毛竹自身的价值被严重打了折扣。自从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电足了,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利用村里的毛竹资源,发展竹加工产业,通过自产、自销、自办厂的程序运作,使毛竹价值升值很多。此外,村民还办起了竹席厂、蚊香厂。如今,三湾村的木竹加工业一片红火,年创产值800多万元,三湾村的村民大步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大道。用该村村支部书记龙福明的话说:电气化的新农村,才是真正的新农村。
里田镇是江西省重点蚕桑种植基地。最近,蚕桑市场活跃,左柏先等10多个蚕桑种植大户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但一想起用电问题,他们打起了"退堂鼓"。原来,近年来,里田镇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加上蚕室需要安装自动温控器,用电更加紧张。永新县供电公司得知后,投资161万元,彻底解决了里田镇用电"卡脖子"问题。2011年,永新县蚕桑种植面积近5万亩,产茧4万担,农民收入达7000万元。小小蚕茧成了永新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了农民致富的"朝阳产业"。永新县大力开展蚕桑深加工,打造养蚕产业链。永新供电公司"红杜鹃"服务队上门指导农民安全用电、节约用电,集中力量对线路进行消缺,为蚕桑产业保驾护航。"有了电气化助力,我们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小小蚕茧发挥最大效益。"横楼村党支部书记左美来说,"我从1997年开始种植蚕桑,后来搞深加工。现在,用电更可靠了,蚕桑产业可就成了我们的'聚宝盆'!"
江西永新,中国第一个女红军贺子珍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中国四大将军县之一......如今,在这块美丽而又光荣的红土地上,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2011年,永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皮革产业园、铜产业园、罗星工业园、化工园建成生效,铜加工、皮革、药化、茧丝绸等重点项目相继上马,打造全国重点卫浴五金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皮革制品加工基地,建成"双百亿元"产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由"助跑"而"起飞",从"突破"到"跨越",2195平方公里上的50多万永新人民,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永新供电公司的凝心聚力和奋力拼搏,他们从细微处入手,坚持"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勇当发展先行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用电环境。
坚强电网助皮革产业园崛起
坐落于永新县埠前镇万亩工业园区内的皮革产业园,是全县企业的领头羊,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对用电需求非常大。为保证皮革产业的用电需求,永新县供电公司除做好优质服务外,还努力做好配套电力工程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供电保障。
2011年1月,该公司对35千伏厚溪变电站扩容改造,增加一台8000千伏安主变。2011年2月,永新县境内首座220千伏变电站--高坪变开工建设。这座变电站靠近小屋岭工业园及万亩工业园,投运后将有效缓解整个永新区域的供电压力。为了满足这项工程的环境评价,需迁移沿线和变电站周围80余户居民。永新县供电公司相关人员多次来到居民家中,面对面沟通解释,消除其思想顾虑,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开展,为高坪变的投运铺平道路。
2011年10月8日,220千伏高坪变通过竣工验收;10月27日,变电站顺利启动投运,满足了永新县工业园40多家企业的用电需求,为迎峰度冬主网稳定可靠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春节用电高峰时段,永新县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达到4.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永新县主网供电平稳可靠,有效满足了全县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求。
永新县拥有300多年的皮革生产加工历史,皮革产业从村办企业起家,如今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皮革加工基地,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曾为永新皮革产业做了专题报道。据统计,皮革产业2011年用电6250万千瓦时。该工业园负责人说:"企业要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须臾离不开电。皮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依赖于跨越式发展的永新电网,受惠于尽心为客户着想的供电员工。"
"六项服务新举措"满足客户需求
"现在办理用电申请手续方便快捷,出现用电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很快。有这样的供电服务做保障,我在永新投资很放心。"2011年12月3日,罗星工业园负责人胡信忠说。近年来,永新县供电公司制定了客户用电业务新流程,设立客户经理,推行"一站式"服务。客户从申请用电到验收送电,均由客户经理代办相关手续,提高了业扩效率。
罗星工业园为新兴工业园,现座落着新落户的六家外资企业。2011年5月,罗星工业园由于对用电工程项目不了解,在设计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工程一度处于停滞状态。6月下旬,在接到罗星工业园的电话后,该公司埠前供电所所长立即带领员工到现场进行勘察,在供用电受理、现场勘察设计、现场验收、确定供电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在为工程施工作好技术准备后,罗星工业园直接确定永新县供电公司来建设该工业园用电工程。
2011年8月初,施工正式开始。由于工期非常紧迫,该公司施工队会同罗星工业园项目负责人反复研究项目建设计划,每天在施工现场统筹协调工程进度,全力以赴加紧建设。这期间,由于业主提供的变压器因运输问题延期到货,施工人员还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坚持货到抢工。9月25日,永新县供电公司完成了所有建设项目;9月26日,这项工程一次通电成功。
该公司不仅推行"一站式"服务,同样给客户带来方便的还有其它"五项服务新举措":大客户经理负责制、供电延伸服务、业扩报装"绿色通道"、规范供电抢修流程、"红杜鹃"义务服务,每项服务都包括具体的服务流程和考核办法。这一项项服务的新管理模式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据统计,2011年永新县供电公司业扩报装增量达24786千伏安,比2010年增长了48.36%。
为特色农业发展添"帮手"
"现在新农村建得越来越好,用电也是越来越舒心,这不,去年我就把厂子从县城迁回到咱村了,生意红火得很,每年产香菇1万余公斤,纯利润1万余元。家里空调器、电冰箱都用上了,这可都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啊!"11月20日,望着村里整齐划一的输电线路,永新县埠前镇小屋岭移民新村从事香菇种植的尹小华激动地说。
2007年来,该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确定了"集中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部署,将政府部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乡镇纳入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行列。自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来,该公司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改造新建线路102.9公里;配变增容9450千伏安。2011年,永新县农村家用电器每百户增加了12.8台,全县农村用电量突破13487万千瓦时,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51%,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318%。
在三湾村,毛竹竹种面积达1.6万亩,毛竹蓄量3600多万根。以前村里电压不稳,毛竹加工厂没办法落户,村民们的毛竹全部廉价卖给了外地的竹制品厂,毛竹自身的价值被严重打了折扣。自从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电足了,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利用村里的毛竹资源,发展竹加工产业,通过自产、自销、自办厂的程序运作,使毛竹价值升值很多。此外,村民还办起了竹席厂、蚊香厂。如今,三湾村的木竹加工业一片红火,年创产值800多万元,三湾村的村民大步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大道。用该村村支部书记龙福明的话说:电气化的新农村,才是真正的新农村。
里田镇是江西省重点蚕桑种植基地。最近,蚕桑市场活跃,左柏先等10多个蚕桑种植大户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但一想起用电问题,他们打起了"退堂鼓"。原来,近年来,里田镇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加上蚕室需要安装自动温控器,用电更加紧张。永新县供电公司得知后,投资161万元,彻底解决了里田镇用电"卡脖子"问题。2011年,永新县蚕桑种植面积近5万亩,产茧4万担,农民收入达7000万元。小小蚕茧成了永新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了农民致富的"朝阳产业"。永新县大力开展蚕桑深加工,打造养蚕产业链。永新供电公司"红杜鹃"服务队上门指导农民安全用电、节约用电,集中力量对线路进行消缺,为蚕桑产业保驾护航。"有了电气化助力,我们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小小蚕茧发挥最大效益。"横楼村党支部书记左美来说,"我从1997年开始种植蚕桑,后来搞深加工。现在,用电更可靠了,蚕桑产业可就成了我们的'聚宝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