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电力提速城乡发展--宝鸡市东供电分局助推农业大县建设提速
2012-02-16 16:09:37 来源:李玉朋 雍心
A-
A+
电力18讯:
当新春的年味还没有散去,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七)上午,常年在深圳打工的陈仓区县功镇官村十一组村民彭助中,没有像往年那样准备外出的行李。当村民问起他为何不出去打工时,彭助中高兴地说:"咱村的电压已经上来了,我过年回来一看,家里停置的磨面机,嘿,也能转啦!在家又能挣钱又能管娃还能务地,家里外头都能顾,欠火(合适)得很!就不出去打工受那罪了。"
听到这样的对话,记者在采访村民中得知,解决农村 "低电压"问题,为村民谋福利保供电的,是陕西宝鸡市东供电分局。为了验证村民的话,经过现场测量,彭助中家实测电压已达390伏,完全达到了电动机运行的要求。
规划引领 客户需求至高无上
近年来,作为担负着陈仓区供电使命的宝鸡市东供电分局,积极履行电力企业社会责任,坚持以"服务地方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广大电力客户,服务陈仓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服务宗旨,凝心聚力谋发展,超前服务建强网,为陈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用电提供坚强保障。
宝鸡市陈仓区原为宝鸡县,是陕西第二大农业县,位于关中平原最西端,全区辖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38个行政村,总人口 44万,总面积2057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山区有7个镇共130个村、人口13.9万,总面积1682平方公里,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宝鸡县,设立陈仓区。
借着近几年陈仓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以及地区供电可靠性的持续提高,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入驻陈仓区,10千伏及以上用户变接入系统较多;农村季节性排灌用电量大,负荷增长点多集中在县城周边和产业集聚区等区域。
针对以上特点,市东供电分局紧紧围绕"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通过城网、农网升级改造和新建项目建设改善了配电网络结构,大力提高配网供电质量。工作中,分局领导不定时走访政府相关部门和客户,主动上门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协调电网建设,负荷发展等问题;安排专人跟踪项目建设,注重加强内部协调,强化过程管控,切实做到了新装客户报装快、验收快、接电快、投运快。
2011年,该局售电量完成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9%;公农网综合线损率完成9.39%,较年度下达指标值10.98%下降1.5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低压线损完成11.05%;电费回收上解率 100%,连续20年实现双结零;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年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422天。同业对标在省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中综合排名第一。
抓主抓重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市东分局供电辖区内有人口密集、负荷增长较快的城镇,有经济较为落后、山大沟深的西部山区,有人口众多、村组密集的川塬新农村,也有蓬勃发展的的新兴工业园区,申请改造和新增用电客户日益增多。
鉴于此,市东供电分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满足陈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解决部分农村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电压质量下降等做为2011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城农网发展现状出发,通过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对重点区域、重点线路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石羊庙线等3条线路进行了分网改造,新建投运10千伏线路3条,组织完成民工线等7条线路的联网工程,改造贾蟠3公里"卡脖子"线路,农村电网供电质量进一步提升,得到省发改委网改工程专项稽查组的充分肯定。
认真开展农电营销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临时用电、农电工自用电及计量、电费电价专项等检查工作,坚持对幕仪等区域高损台区跟踪抄表,置换卡式表5632户,积极开展杆上表箱迁移工作,完成表箱迁移2973面,涉及户数11358户,表计置换1.584万块,重新签订了客户供用电合同。
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尽心尽力完成了"春节 ""五一""十一 "等各类节假日及政府开展大型活动的值班保电任务,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用电客户的高度赞誉。全年共收到锦旗牌匾10面,感谢信15封。
2011年7月底,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市东分局顺利完成了阳平镇居村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该村326户的用电质量一下子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村民张周利看着自家电视机、电磁灶、冰箱等电器都能启动,高兴的逢人就夸供电局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12月27日,陈仓区阳平镇晁 村、联合村、宁王村、新秦村、东杨村、窑底村6个村的村干部将一面印有 "解民忧、办实事"的牌匾和感谢信送到了市东分局领导手中,感谢分局迅速解决配变增容问题很给力。
......
象这样的典型故事,在陈仓区县城、村组时有发生。
凝心聚力 真情服务惠及民生
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推进及家电下乡等政策的落实,陈仓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等大功率电器在农家已不再是奢侈品了。由于大宗电器的普及,用电负荷呈阶梯状攀升,再加上居民户电线老化等问题,电网"卡脖子"、 "过负荷"现象越来越严重。
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市东分局积极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加强政企合作,主动派人与村民联系,面对不同群体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供电优质服务工作。
通过对辖区10千伏线路分网改造、调整配变分接开关、降低台区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增容台区配变、优化无功补偿、制定管理措施等手段,共计消灭"低电压 "9651户。
严格按照"先试点总结经验、再全面推广应用"的思路,以175农用线为试点,科学采取了10千伏线路分网改造、线路无功优化和补偿、加装调压器等。经过综合治理,175农用线官村2号台区输出电压稳定,台区用电正常,其他线路、配变台区供电质量逐步提升,为地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该局共完成 12个乡镇所在地和90个村低压电网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66.62公里,新增、更换配变52台/ 8345千伏安,县功、千河、贾村、周原等地供电半径长、末端电压低、配电变压器容量过小等用电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几年中,经过市东供电分局干部职工的心血浇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该局先后荣获"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 "、"国家档案二级"、省公司首批"电网先锋党支部"、省公司2011年度县级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第一名、 "同业对标先进单位"、陈仓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三等功"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获陈仓区公共服务行业行风测评第一名,展示了"国家电网"良好的品牌形象。
奉献忠诚,再攀高峰。2012年是企业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市东供电人将不辱使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目标,落实 "四个服务"宗旨,积极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理念,着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倾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做出更大贡献。(李玉朋 雍 心)
当新春的年味还没有散去,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七)上午,常年在深圳打工的陈仓区县功镇官村十一组村民彭助中,没有像往年那样准备外出的行李。当村民问起他为何不出去打工时,彭助中高兴地说:"咱村的电压已经上来了,我过年回来一看,家里停置的磨面机,嘿,也能转啦!在家又能挣钱又能管娃还能务地,家里外头都能顾,欠火(合适)得很!就不出去打工受那罪了。"
听到这样的对话,记者在采访村民中得知,解决农村 "低电压"问题,为村民谋福利保供电的,是陕西宝鸡市东供电分局。为了验证村民的话,经过现场测量,彭助中家实测电压已达390伏,完全达到了电动机运行的要求。
规划引领 客户需求至高无上
近年来,作为担负着陈仓区供电使命的宝鸡市东供电分局,积极履行电力企业社会责任,坚持以"服务地方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广大电力客户,服务陈仓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服务宗旨,凝心聚力谋发展,超前服务建强网,为陈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用电提供坚强保障。
宝鸡市陈仓区原为宝鸡县,是陕西第二大农业县,位于关中平原最西端,全区辖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38个行政村,总人口 44万,总面积2057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山区有7个镇共130个村、人口13.9万,总面积1682平方公里,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宝鸡县,设立陈仓区。
借着近几年陈仓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以及地区供电可靠性的持续提高,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入驻陈仓区,10千伏及以上用户变接入系统较多;农村季节性排灌用电量大,负荷增长点多集中在县城周边和产业集聚区等区域。
针对以上特点,市东供电分局紧紧围绕"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通过城网、农网升级改造和新建项目建设改善了配电网络结构,大力提高配网供电质量。工作中,分局领导不定时走访政府相关部门和客户,主动上门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协调电网建设,负荷发展等问题;安排专人跟踪项目建设,注重加强内部协调,强化过程管控,切实做到了新装客户报装快、验收快、接电快、投运快。
2011年,该局售电量完成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9%;公农网综合线损率完成9.39%,较年度下达指标值10.98%下降1.5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低压线损完成11.05%;电费回收上解率 100%,连续20年实现双结零;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年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422天。同业对标在省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中综合排名第一。
抓主抓重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市东分局供电辖区内有人口密集、负荷增长较快的城镇,有经济较为落后、山大沟深的西部山区,有人口众多、村组密集的川塬新农村,也有蓬勃发展的的新兴工业园区,申请改造和新增用电客户日益增多。
鉴于此,市东供电分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满足陈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解决部分农村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电压质量下降等做为2011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城农网发展现状出发,通过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对重点区域、重点线路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对石羊庙线等3条线路进行了分网改造,新建投运10千伏线路3条,组织完成民工线等7条线路的联网工程,改造贾蟠3公里"卡脖子"线路,农村电网供电质量进一步提升,得到省发改委网改工程专项稽查组的充分肯定。
认真开展农电营销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临时用电、农电工自用电及计量、电费电价专项等检查工作,坚持对幕仪等区域高损台区跟踪抄表,置换卡式表5632户,积极开展杆上表箱迁移工作,完成表箱迁移2973面,涉及户数11358户,表计置换1.584万块,重新签订了客户供用电合同。
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尽心尽力完成了"春节 ""五一""十一 "等各类节假日及政府开展大型活动的值班保电任务,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用电客户的高度赞誉。全年共收到锦旗牌匾10面,感谢信15封。
2011年7月底,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市东分局顺利完成了阳平镇居村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该村326户的用电质量一下子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村民张周利看着自家电视机、电磁灶、冰箱等电器都能启动,高兴的逢人就夸供电局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12月27日,陈仓区阳平镇晁 村、联合村、宁王村、新秦村、东杨村、窑底村6个村的村干部将一面印有 "解民忧、办实事"的牌匾和感谢信送到了市东分局领导手中,感谢分局迅速解决配变增容问题很给力。
......
象这样的典型故事,在陈仓区县城、村组时有发生。
凝心聚力 真情服务惠及民生
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推进及家电下乡等政策的落实,陈仓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等大功率电器在农家已不再是奢侈品了。由于大宗电器的普及,用电负荷呈阶梯状攀升,再加上居民户电线老化等问题,电网"卡脖子"、 "过负荷"现象越来越严重。
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市东分局积极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加强政企合作,主动派人与村民联系,面对不同群体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供电优质服务工作。
通过对辖区10千伏线路分网改造、调整配变分接开关、降低台区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增容台区配变、优化无功补偿、制定管理措施等手段,共计消灭"低电压 "9651户。
严格按照"先试点总结经验、再全面推广应用"的思路,以175农用线为试点,科学采取了10千伏线路分网改造、线路无功优化和补偿、加装调压器等。经过综合治理,175农用线官村2号台区输出电压稳定,台区用电正常,其他线路、配变台区供电质量逐步提升,为地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该局共完成 12个乡镇所在地和90个村低压电网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66.62公里,新增、更换配变52台/ 8345千伏安,县功、千河、贾村、周原等地供电半径长、末端电压低、配电变压器容量过小等用电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几年中,经过市东供电分局干部职工的心血浇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该局先后荣获"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 "、"国家档案二级"、省公司首批"电网先锋党支部"、省公司2011年度县级供电企业同业对标第一名、 "同业对标先进单位"、陈仓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三等功"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获陈仓区公共服务行业行风测评第一名,展示了"国家电网"良好的品牌形象。
奉献忠诚,再攀高峰。2012年是企业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市东供电人将不辱使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目标,落实 "四个服务"宗旨,积极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理念,着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倾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做出更大贡献。(李玉朋 雍 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