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体系构建下的大发展――松山区农电局企业文化落地工程建设纪实
2012-02-22 10:27:34 来源:薛丽韫 钱自余 王东玲
A-
A+
电力18讯:
回想刚刚踏进松山区农电局时的感受,上任三年的局长高希云感慨颇多。他说有很多的没想到:没想到工人师傅们素质这样高,每每看到他们大冬天为了抢工期,在施工现场就着冷风啃凉馒头,他的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没想到所有的供电所都窗明几净,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线员工,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是那样的饱满,时刻充满着工作激情;没想到人心这样齐,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相互的拆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这是很多第一次来到这个单位的人共同的感受。能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一群可爱的员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局进行了六年之久的企业文化落地工程。这个系统庞大的安全文化体系,高希云把它简单地总结成了三句话:“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保生产安全;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保形象安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保政治安全。”话虽简单,意义深远。
安全文化建设: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凝聚了松山农电人的智慧(小标题)
在松山区农电局下辖的所有供电所里,一进办公区最先看见的就是几块图板,其中之一便是家人的寄语。在哈拉道口供电所,滕吉龙的女儿这样写道:爸爸,脚扣腰绳安全帽、登杆作业别忘了;周子虎的妻子说:平安就是福;刘建民的妻子说:你的平安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幸福。在安庆沟供电所,杨晓军的妻子说:老杨,你要千万注意安全,让我放心。
润物无声,亲情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亲人的叮嘱成了对员工安全意识最好的提醒。“全家福”进单位、“亲人寄语”、“安全保证书”签字、不定期召开员工家属座谈会等,让员工时刻感受到亲情的呼唤,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这是松山农电人的智慧,他们知道,强化“硬性”管理的同时,“柔性”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大型电力企业,针对安全,松山区农电局有着相当正规的一套措施。科学严谨的安全制度,是建立安全文化的重要保证。安全责任制、安全监督制、安全作业制在不断地完善,他们按照“三级控制”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促使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的原则,真正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同时,加大了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随时随地、不打招呼的“袭击式”检查方法,对违章实施零宽容,坚持“宁可听骂声,决不听哭声”的原则,做到重奖重罚,既遏制了违章,又调动了生产一线员工的积极性。7年来,这里没有发生一起因为员工而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截至1月31日,实现了安全生产2609天的目标,全体员工为安全文化建设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服务文化建设:曾经的“电老大”,如今的服务标兵,这样的角色转换为企业稳定财源的同时,赢得的是良好的口碑(小标题)
作为一家大型电力企业,曾经的松山农电也像其他电力企业一样,端的是国家金饭碗,摆出的是一副“电老大”姿态。但遭遇了一段艰难的瓶颈期之后,从上到下的一场改革拉开了大幕,服务搞得好不好,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将优质服务作为使命和责任逐渐成了全体员工的共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松山农电人从一点一滴做起,开始了角色的转换,“我就是企业形象”、“我的一言一行都体现自己的身份、形象和修养。我的任何不慎都将给他人造成不便,给自己、家庭和企业带来耻辱”等信条牢牢记在心里。用“服务就是市场”、“服务就是效益”、“线路送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等观念来改进服务工作,以优质服务塑造“国家电网”品牌,一支用先进理念武装起来的一流服务队伍就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做好服务工作,他们自觉规范服务行为,接受各方面监督。如果说,公布上墙的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供电服务“十项承诺”让人们对他们的服务有了一些表层认识的话,那么历年开展的主题活动则带着人们走进了松山农电人的内心,深切感受到他们优质服务的内涵。“金牌服务迎奥运、客户满意365”、“星级服务窗口评比”、“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品牌塑造年”、“青春光明行”等等围绕服务开展的各项活动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微笑服务让人们从心底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24小时报修服务,对老弱病残的特殊服务,营业厅里休息区的设立无不让人备感温馨、心生感动。
服务做得好不好,客户最有发言权。6年来,整个松山农电系统未发生过一起有效的投诉和媒体曝光事件,作为曾经的“电老大”,这样骄人成绩的取得着实是可喜可贺的。
廉洁文化建设:“干事、干净”,这一简洁的廉洁理念是松山农电员工的座右铭,能干大事干大事、干不了大事干小事,就是不能做不干净的事(小标题)
有人说,贪婪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人类放纵的结果,这话很有道理,必要的制度约束在这时候就显出了重要性。松山区农电局历届领导班子在这一点上都能达成共识,《党政工作重大决策工作程序和决策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物资采购监督办法》等制度相继出台,并形成了条条高压线、道道防洪堤,谁都不能触犯、谁也不能逾越。在充分发挥制度刚性约束作用的同时,他们又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细化分解,由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与各基层单位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及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制定并实施了《松山区农电局党风廉政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链,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了制度做保障,松山区农电局又在全系统内常年坚持开展廉洁教育,廉洁文化从班子走进了部室和班组,又走进合同(项目)和家庭,逐步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全局上下利用“学习日”,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通过请专家授课、剖析典型案例、观看正反两方面警示教育录像片和观看“荣辱观”专题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政治跟党走,经济不伸手,工作争一流,生活不丢丑”的廉洁从业信条深入人心,以刚性制度为依托的廉洁文化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从2006年开始,一系列的专项治理工作围绕农网改造、供电服务、电力营销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则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堵塞管理漏洞、预防职务犯罪和保护干部的有效手段加以实施,从“要我廉”到“我要廉”的转身一经完成,带给松山农电人的则是一劳永逸的向上动力。
企业文化落地工程实施几年来,松山农电人的安全理念、服务理念和廉洁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相继荣获了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学习型先进单位,蒙东电力公司农电工作先进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政工工作先进单位,赤峰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并昂首阔步迈进了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向着更加辉煌的目标前进。(薛丽韫 钱自余 王东玲)
回想刚刚踏进松山区农电局时的感受,上任三年的局长高希云感慨颇多。他说有很多的没想到:没想到工人师傅们素质这样高,每每看到他们大冬天为了抢工期,在施工现场就着冷风啃凉馒头,他的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没想到所有的供电所都窗明几净,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线员工,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是那样的饱满,时刻充满着工作激情;没想到人心这样齐,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相互的拆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这是很多第一次来到这个单位的人共同的感受。能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一群可爱的员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局进行了六年之久的企业文化落地工程。这个系统庞大的安全文化体系,高希云把它简单地总结成了三句话:“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保生产安全;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保形象安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保政治安全。”话虽简单,意义深远。
安全文化建设: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凝聚了松山农电人的智慧(小标题)
在松山区农电局下辖的所有供电所里,一进办公区最先看见的就是几块图板,其中之一便是家人的寄语。在哈拉道口供电所,滕吉龙的女儿这样写道:爸爸,脚扣腰绳安全帽、登杆作业别忘了;周子虎的妻子说:平安就是福;刘建民的妻子说:你的平安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幸福。在安庆沟供电所,杨晓军的妻子说:老杨,你要千万注意安全,让我放心。
润物无声,亲情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亲人的叮嘱成了对员工安全意识最好的提醒。“全家福”进单位、“亲人寄语”、“安全保证书”签字、不定期召开员工家属座谈会等,让员工时刻感受到亲情的呼唤,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这是松山农电人的智慧,他们知道,强化“硬性”管理的同时,“柔性”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大型电力企业,针对安全,松山区农电局有着相当正规的一套措施。科学严谨的安全制度,是建立安全文化的重要保证。安全责任制、安全监督制、安全作业制在不断地完善,他们按照“三级控制”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促使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的原则,真正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同时,加大了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随时随地、不打招呼的“袭击式”检查方法,对违章实施零宽容,坚持“宁可听骂声,决不听哭声”的原则,做到重奖重罚,既遏制了违章,又调动了生产一线员工的积极性。7年来,这里没有发生一起因为员工而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截至1月31日,实现了安全生产2609天的目标,全体员工为安全文化建设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服务文化建设:曾经的“电老大”,如今的服务标兵,这样的角色转换为企业稳定财源的同时,赢得的是良好的口碑(小标题)
作为一家大型电力企业,曾经的松山农电也像其他电力企业一样,端的是国家金饭碗,摆出的是一副“电老大”姿态。但遭遇了一段艰难的瓶颈期之后,从上到下的一场改革拉开了大幕,服务搞得好不好,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将优质服务作为使命和责任逐渐成了全体员工的共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松山农电人从一点一滴做起,开始了角色的转换,“我就是企业形象”、“我的一言一行都体现自己的身份、形象和修养。我的任何不慎都将给他人造成不便,给自己、家庭和企业带来耻辱”等信条牢牢记在心里。用“服务就是市场”、“服务就是效益”、“线路送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等观念来改进服务工作,以优质服务塑造“国家电网”品牌,一支用先进理念武装起来的一流服务队伍就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做好服务工作,他们自觉规范服务行为,接受各方面监督。如果说,公布上墙的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供电服务“十项承诺”让人们对他们的服务有了一些表层认识的话,那么历年开展的主题活动则带着人们走进了松山农电人的内心,深切感受到他们优质服务的内涵。“金牌服务迎奥运、客户满意365”、“星级服务窗口评比”、“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品牌塑造年”、“青春光明行”等等围绕服务开展的各项活动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微笑服务让人们从心底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24小时报修服务,对老弱病残的特殊服务,营业厅里休息区的设立无不让人备感温馨、心生感动。
服务做得好不好,客户最有发言权。6年来,整个松山农电系统未发生过一起有效的投诉和媒体曝光事件,作为曾经的“电老大”,这样骄人成绩的取得着实是可喜可贺的。
廉洁文化建设:“干事、干净”,这一简洁的廉洁理念是松山农电员工的座右铭,能干大事干大事、干不了大事干小事,就是不能做不干净的事(小标题)
有人说,贪婪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人类放纵的结果,这话很有道理,必要的制度约束在这时候就显出了重要性。松山区农电局历届领导班子在这一点上都能达成共识,《党政工作重大决策工作程序和决策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物资采购监督办法》等制度相继出台,并形成了条条高压线、道道防洪堤,谁都不能触犯、谁也不能逾越。在充分发挥制度刚性约束作用的同时,他们又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细化分解,由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与各基层单位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及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制定并实施了《松山区农电局党风廉政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链,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了制度做保障,松山区农电局又在全系统内常年坚持开展廉洁教育,廉洁文化从班子走进了部室和班组,又走进合同(项目)和家庭,逐步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全局上下利用“学习日”,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通过请专家授课、剖析典型案例、观看正反两方面警示教育录像片和观看“荣辱观”专题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政治跟党走,经济不伸手,工作争一流,生活不丢丑”的廉洁从业信条深入人心,以刚性制度为依托的廉洁文化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从2006年开始,一系列的专项治理工作围绕农网改造、供电服务、电力营销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则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堵塞管理漏洞、预防职务犯罪和保护干部的有效手段加以实施,从“要我廉”到“我要廉”的转身一经完成,带给松山农电人的则是一劳永逸的向上动力。
企业文化落地工程实施几年来,松山农电人的安全理念、服务理念和廉洁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相继荣获了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学习型先进单位,蒙东电力公司农电工作先进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政工工作先进单位,赤峰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并昂首阔步迈进了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向着更加辉煌的目标前进。(薛丽韫 钱自余 王东玲)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