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启明星"的电力情 --内蒙古兴安科右前旗电力公司服务客户创先争优工作纪实
2012-01-10 13:24:05 来源:吴庆杰, 楠丁
A-
A+
电力18讯: 近日,从国家电网公司传来喜讯,内蒙古科右前旗电力公司荣获第一批国家电网公司(2009-2010年度)"文明单位" 称号。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仅3家电力公司获此殊荣!
喜悦点燃激情,荣誉激励斗志。前旗电力公司从上到下一片欢腾;欢腾相庆之余,他们在回味,他们在体会,他们在反思,他们在励志--创先争优永无止境,还是那句话--"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科右前旗电力公司担负着近2万平方公里42万人的生产生活供用电任务。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大部分是草原丘陵,科尔沁草原闻名于世界;42万各族人民,农牧民群众占了绝大多数,前旗电力之于草原、之于农牧民群众,须臾不可以离开,点燃着他们的希望和憧憬,是他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启明星"。而前旗电力从领导到基层,从职工到家属,都为自己能够从事这"启明星"的事业而自豪,备感责任重大、使命庄严。而这支队伍共有干部职工559人(全民205人,集体86人,农电工268人)。设有安全.生产.营销等8个部室,调度.送变电工区.供电营业所等22个生产单位。营业区现运行66千伏/16座变电站,主变容量为84.5兆伏安/22台,4回66千伏线路/287公里,56回10千伏线路/2998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193.798兆伏安/2042台,低压线路2903公里。截至2011年12月31日完成购电量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17%.
"倾情"服务铸响前旗电力品牌
客服中心作为与客户直接交流的服务窗口,一直始终不渝推行供电承诺服务,用心血和汗水兑现每句诺言,窗口单位实行"无双休日"和"无节假日"制度,所有营业窗口实行一口对外、实现了"进一次门、找一个人、交一次费"确保一次办成,由其是"95598"电力服务热线的开通,不论是电力抢修还是电力报装服务、电力投诉还是电力咨询,都实现了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事情由我们来办的服务标准。
座落在科尔沁镇的用户徐先生来到客服中心营业大厅办理交费业务,从排队到离开大厅,仅用了五分钟时间,临走时他夸赞说:"你们的工作效率真高啊!工作人员即细心又热情。"长期以来前旗电力公司始终以"你用电,我用心"为服务宗旨,倾心践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理念。
公司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内容,提高办事效率,努力铸造一个精品服务视窗。他们对全旗24个供电客户服务大厅进行规范化管理,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在各营业厅实施"一条龙"服务;客户营业厅不仅宽敞明亮、整洁而且各种业务宣传资料摆放整齐,业务咨询、便民服务柜、饮水机、客户休息椅等一目了然。并增设了触摸电费查询机、大屏幕电子显示屏、客户评价器等现代化设施,严格要求人性化管理,微笑着用文明语迎接客户,让客户不由感到一丝融融的暖意。营业窗口在原有的交费方式上实行预交电费方式,让用户买的明白、用的放心,真正体现了用户的权益至上。优质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客户纷纷在意见簿上留下了一些发自内心的感言。一位在科尔沁镇当文书的客户这样写到:不仅你们的营业厅漂亮,而且你们的服务也很到位具体。走到你们的营业厅仿佛是春风拂面,我忠心祝愿你们的农电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倾心"服务客户实实在在
"服务客户创先争优"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在前旗电力已变成实际行动,体现在方方面面,用一片细心,一片诚心,一片爱心,化作他们服务的文明结晶,截止目前,前旗电力公司已连续9年在地方政府行风测评中名列第一。
基层供电所是服务工作的最直接最繁忙的另一个窗口;这个窗口的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北部山区和草原交界处的大石寨供电所,用他们的坚守,用他们的拼搏,用他们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基层为民服务的激情凯歌!
"喂,您别着急,慢点说,先告诉我具体方位,我们马上派人过去维修。"科右前旗电力公司大石寨变电站值班长白钢柱边听电话,边快速用笔记录故障地点和报修人姓名、电话。
白钢柱家住乌兰浩特市,因为工作性质特殊,他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像白钢柱这样家住乌兰浩特、索伦的工作人员有几个,他们在值班期间不能回家,必须24小时值守,一周倒一次班,就是家住大石寨当地的工作人员,一周也只能回一次家。"大石寨供电所所长李勇成说:"值班这个工作比较特殊,24小时不能离人,一旦有报修电话,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知道并且核实故障地点,除非遇到极端天气,否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派出维修人员。"
"不走进大石寨,不知道大石寨山陡林密;不体验巡线技术员生活不知道巡线有多苦。"巡线技术员董强这14年的工作就是在这172公里的线路间往返奔走,在大石寨的山林中穿行......
如果不是因为入户维修,也许冯宪昌仍将继续在"没电"的生活中"摸黑"。"去年9月6号,李所长他们给俺家免费安的电啊!现在俺家屋里亮堂了,总算能吃上热乎饭了。"提起免费送电到家的事儿,冯宪昌热泪盈眶:"我是军伤,1972年就残疾了,一直躺在炕上,眼看着就快40年了。"
李勇成得知冯宪昌老人家至今没有通电,且家境贫寒,不仅免费为老人家送电到家,而且每月的电费也由大石寨供电所员工轮流缴纳。"老两口非常节俭,平日里基本不点灯,就担心我们多花钱,听说这事儿后,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儿。李勇成说:你说我们农电人图个啥?不就是为了万家灯火明吗?不就是让老百姓用上舒心电吗?
为了大家,舍了小家,基层一线的农电员工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欠家人的太多,李勇成就在过年时给妻子深深鞠上一躬,说了声"谢谢"
为了让草原上的"启明星"更加明亮,更加绚丽,农电人作为"播洒光明的使者",为把党的光明事业送到山村里的千家万户,前旗电力人将以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主线,更深层次地推动规范化科学管理体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脚踏实地地向蒙东电力及国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迈进。吴庆杰 楠丁
喜悦点燃激情,荣誉激励斗志。前旗电力公司从上到下一片欢腾;欢腾相庆之余,他们在回味,他们在体会,他们在反思,他们在励志--创先争优永无止境,还是那句话--"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科右前旗电力公司担负着近2万平方公里42万人的生产生活供用电任务。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大部分是草原丘陵,科尔沁草原闻名于世界;42万各族人民,农牧民群众占了绝大多数,前旗电力之于草原、之于农牧民群众,须臾不可以离开,点燃着他们的希望和憧憬,是他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启明星"。而前旗电力从领导到基层,从职工到家属,都为自己能够从事这"启明星"的事业而自豪,备感责任重大、使命庄严。而这支队伍共有干部职工559人(全民205人,集体86人,农电工268人)。设有安全.生产.营销等8个部室,调度.送变电工区.供电营业所等22个生产单位。营业区现运行66千伏/16座变电站,主变容量为84.5兆伏安/22台,4回66千伏线路/287公里,56回10千伏线路/2998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193.798兆伏安/2042台,低压线路2903公里。截至2011年12月31日完成购电量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17%.
"倾情"服务铸响前旗电力品牌
客服中心作为与客户直接交流的服务窗口,一直始终不渝推行供电承诺服务,用心血和汗水兑现每句诺言,窗口单位实行"无双休日"和"无节假日"制度,所有营业窗口实行一口对外、实现了"进一次门、找一个人、交一次费"确保一次办成,由其是"95598"电力服务热线的开通,不论是电力抢修还是电力报装服务、电力投诉还是电力咨询,都实现了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事情由我们来办的服务标准。
座落在科尔沁镇的用户徐先生来到客服中心营业大厅办理交费业务,从排队到离开大厅,仅用了五分钟时间,临走时他夸赞说:"你们的工作效率真高啊!工作人员即细心又热情。"长期以来前旗电力公司始终以"你用电,我用心"为服务宗旨,倾心践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理念。
公司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内容,提高办事效率,努力铸造一个精品服务视窗。他们对全旗24个供电客户服务大厅进行规范化管理,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在各营业厅实施"一条龙"服务;客户营业厅不仅宽敞明亮、整洁而且各种业务宣传资料摆放整齐,业务咨询、便民服务柜、饮水机、客户休息椅等一目了然。并增设了触摸电费查询机、大屏幕电子显示屏、客户评价器等现代化设施,严格要求人性化管理,微笑着用文明语迎接客户,让客户不由感到一丝融融的暖意。营业窗口在原有的交费方式上实行预交电费方式,让用户买的明白、用的放心,真正体现了用户的权益至上。优质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客户纷纷在意见簿上留下了一些发自内心的感言。一位在科尔沁镇当文书的客户这样写到:不仅你们的营业厅漂亮,而且你们的服务也很到位具体。走到你们的营业厅仿佛是春风拂面,我忠心祝愿你们的农电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倾心"服务客户实实在在
"服务客户创先争优"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在前旗电力已变成实际行动,体现在方方面面,用一片细心,一片诚心,一片爱心,化作他们服务的文明结晶,截止目前,前旗电力公司已连续9年在地方政府行风测评中名列第一。
基层供电所是服务工作的最直接最繁忙的另一个窗口;这个窗口的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北部山区和草原交界处的大石寨供电所,用他们的坚守,用他们的拼搏,用他们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基层为民服务的激情凯歌!
"喂,您别着急,慢点说,先告诉我具体方位,我们马上派人过去维修。"科右前旗电力公司大石寨变电站值班长白钢柱边听电话,边快速用笔记录故障地点和报修人姓名、电话。
白钢柱家住乌兰浩特市,因为工作性质特殊,他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像白钢柱这样家住乌兰浩特、索伦的工作人员有几个,他们在值班期间不能回家,必须24小时值守,一周倒一次班,就是家住大石寨当地的工作人员,一周也只能回一次家。"大石寨供电所所长李勇成说:"值班这个工作比较特殊,24小时不能离人,一旦有报修电话,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知道并且核实故障地点,除非遇到极端天气,否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派出维修人员。"
"不走进大石寨,不知道大石寨山陡林密;不体验巡线技术员生活不知道巡线有多苦。"巡线技术员董强这14年的工作就是在这172公里的线路间往返奔走,在大石寨的山林中穿行......
如果不是因为入户维修,也许冯宪昌仍将继续在"没电"的生活中"摸黑"。"去年9月6号,李所长他们给俺家免费安的电啊!现在俺家屋里亮堂了,总算能吃上热乎饭了。"提起免费送电到家的事儿,冯宪昌热泪盈眶:"我是军伤,1972年就残疾了,一直躺在炕上,眼看着就快40年了。"
李勇成得知冯宪昌老人家至今没有通电,且家境贫寒,不仅免费为老人家送电到家,而且每月的电费也由大石寨供电所员工轮流缴纳。"老两口非常节俭,平日里基本不点灯,就担心我们多花钱,听说这事儿后,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儿。李勇成说:你说我们农电人图个啥?不就是为了万家灯火明吗?不就是让老百姓用上舒心电吗?
为了大家,舍了小家,基层一线的农电员工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欠家人的太多,李勇成就在过年时给妻子深深鞠上一躬,说了声"谢谢"
为了让草原上的"启明星"更加明亮,更加绚丽,农电人作为"播洒光明的使者",为把党的光明事业送到山村里的千家万户,前旗电力人将以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主线,更深层次地推动规范化科学管理体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脚踏实地地向蒙东电力及国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迈进。吴庆杰 楠丁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