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除冰过佳节 情真意切保供电--水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春节期间除冰小记
2012-02-02 13:40:02 来源:王林
A-
A+
电力18讯:
在大家都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当大家都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有这样一群人正在为老百姓的光明和温暖默默地奋斗在冰山之上,他们为了别人节日更有氛围、更喜气、更祥和,他们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在大山上冒着严寒干着更苦、更累、更有意义的人工除冰工作,他们就是水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一帮铮铮铁骨。
春节长假期间,水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每天对管辖线路进行巡视,一天对三个以上的易覆冰点进行观测,发现覆冰有可能影响线路运行就第一时间进行除冰,他们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使得更多人的团聚更温馨、和谐。
时隔一年 再战“风吹垭口”
35kV杉勺线经过玉舍乡一处名为“风吹垭口”的地方,就像这一地名一样,该地处于风口处,而冰雪来袭,覆冰最重的地方就是风口处,该条线路又担负着勺米乡和玉舍乡共11对煤矿和勺米乡来百姓的供电任务。玉舍和勺米是电煤的主要产地,保证电煤供应就是保障电力供应,因此,该线路的除冰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及此地,可称得上是水城供电线路覆冰的晴雨表,几乎每年供电线路除冰的第一炮就是从这里打响的。2008年冰灾如此、2011年冰灾雷同,时隔一年,输电所的抗冰铁汉们再次在这里上演了除冰大战。
经过观冰人员的观测,35kV杉勺线经过“风吹垭口”处的65至74号杆覆冰厚度已达10毫米以上,不除冰将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1月30日,输电管理所19人的人工除冰队伍浩浩荡荡的开进大山。
在交代了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和现场危险点的控制措施后,便拉开了人工除冰的序幕。由于此地地势险要且覆冰严重,给人工除冰带来了很大困难,突击队员几经周折才将绳子套上导线,但冰封的丛林挡住了突击队员的去路,难以找到落脚点,给除冰工作带来了几多困难,然而,方法总比困难多,除冰人员把绳子加长,拉绳人员到较为平坦的地势拉动绳子,一时间,茫茫的山谷中除冰人员的身影在跳动,“一、二、三、拉”的吆喝声划破长空,恰是在冰山上演绎了一曲抗冰交响乐。
经过近四小时的艰苦奋战,电力线路覆冰脱落,一条干净利落的线路轻装上阵了。
决战青山之巅
1月31日,还未得到休息的除冰战士又将决战青山之巅,还是35kV杉勺线,经过青山的20至28号杆覆冰严重,如果不及时除掉线路覆冰将会影响线路运行,灾情就是命令,输电管理所除冰队员丝毫不敢怠慢,立即采取人工除冰。
来到除冰现场,突击队员观察地形,粗略地制定除冰方案,分析危险源,制定好安全措施,一场除冰大战在青山之颠一触即发。
由于导线离地面较高,突击队员决定爬上电杆将绳索套上导线,但电杆表面完全被冰封住,登杆十分困难,突击队员采用边除冰边爬杆的方式进行,就这样,登杆队员除掉一步距离的冰就上一步,艰难的身影在电杆上缓缓上升,冰块被敲击四射,原本动作迅速的突击队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到杆顶,将绳索套上导线后,导线除冰在青山之颠上演了。
拉绳除冰队员拉着绳子越过冰封的丛林、跳下沟壑、踏平坚冰,导线上的冰块一点点脱落,一个个头顶“南方电网”安全冒的突击队员在大山之颠爬上跳下、跑来跑去,一场人工除冰大战在大山之颠正打得激烈,经过突击队员的艰辛奋战,下午四点,除冰完毕,除冰队员才拖着饥渴的身体下山。
大年初四忙除冰
大年初四,浓厚的节日氛围正包裹着每个家庭,人们正享受着团聚的喜悦,而输电管理所的抗冰战士又要上线路战斗了,35kV比德Ⅰ回线18至25号杆线路覆冰告急,线路覆冰严重点处于董地乡木家寨后山,17人的除冰队伍又浩浩荡荡驶进大山。
在人工除冰中,突击队员克服低温凝冻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即便身体冻得几乎麻木,但除冰时的麻利动作一点也不逊色于平时,地面打滑除冰队员就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力往一处使,经过5过多小时的努力,除冰人物终于结束。
除冰结束,经过村民家门口,当除冰人员看到一家人围坐在灯光下的火炉旁享受着晚餐,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同时,对家的期盼之情也越发浓厚了几分。
35kV比德线是比德乡和化乐乡的主供电源,该线路的正常运行有力的保障了比德和化乐两个乡老百姓和企业的正常用电。
在大家都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当大家都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有这样一群人正在为老百姓的光明和温暖默默地奋斗在冰山之上,他们为了别人节日更有氛围、更喜气、更祥和,他们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在大山上冒着严寒干着更苦、更累、更有意义的人工除冰工作,他们就是水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一帮铮铮铁骨。
春节长假期间,水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每天对管辖线路进行巡视,一天对三个以上的易覆冰点进行观测,发现覆冰有可能影响线路运行就第一时间进行除冰,他们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使得更多人的团聚更温馨、和谐。
时隔一年 再战“风吹垭口”
35kV杉勺线经过玉舍乡一处名为“风吹垭口”的地方,就像这一地名一样,该地处于风口处,而冰雪来袭,覆冰最重的地方就是风口处,该条线路又担负着勺米乡和玉舍乡共11对煤矿和勺米乡来百姓的供电任务。玉舍和勺米是电煤的主要产地,保证电煤供应就是保障电力供应,因此,该线路的除冰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及此地,可称得上是水城供电线路覆冰的晴雨表,几乎每年供电线路除冰的第一炮就是从这里打响的。2008年冰灾如此、2011年冰灾雷同,时隔一年,输电所的抗冰铁汉们再次在这里上演了除冰大战。
经过观冰人员的观测,35kV杉勺线经过“风吹垭口”处的65至74号杆覆冰厚度已达10毫米以上,不除冰将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1月30日,输电管理所19人的人工除冰队伍浩浩荡荡的开进大山。
在交代了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和现场危险点的控制措施后,便拉开了人工除冰的序幕。由于此地地势险要且覆冰严重,给人工除冰带来了很大困难,突击队员几经周折才将绳子套上导线,但冰封的丛林挡住了突击队员的去路,难以找到落脚点,给除冰工作带来了几多困难,然而,方法总比困难多,除冰人员把绳子加长,拉绳人员到较为平坦的地势拉动绳子,一时间,茫茫的山谷中除冰人员的身影在跳动,“一、二、三、拉”的吆喝声划破长空,恰是在冰山上演绎了一曲抗冰交响乐。
经过近四小时的艰苦奋战,电力线路覆冰脱落,一条干净利落的线路轻装上阵了。
决战青山之巅
1月31日,还未得到休息的除冰战士又将决战青山之巅,还是35kV杉勺线,经过青山的20至28号杆覆冰严重,如果不及时除掉线路覆冰将会影响线路运行,灾情就是命令,输电管理所除冰队员丝毫不敢怠慢,立即采取人工除冰。
来到除冰现场,突击队员观察地形,粗略地制定除冰方案,分析危险源,制定好安全措施,一场除冰大战在青山之颠一触即发。
由于导线离地面较高,突击队员决定爬上电杆将绳索套上导线,但电杆表面完全被冰封住,登杆十分困难,突击队员采用边除冰边爬杆的方式进行,就这样,登杆队员除掉一步距离的冰就上一步,艰难的身影在电杆上缓缓上升,冰块被敲击四射,原本动作迅速的突击队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到杆顶,将绳索套上导线后,导线除冰在青山之颠上演了。
拉绳除冰队员拉着绳子越过冰封的丛林、跳下沟壑、踏平坚冰,导线上的冰块一点点脱落,一个个头顶“南方电网”安全冒的突击队员在大山之颠爬上跳下、跑来跑去,一场人工除冰大战在大山之颠正打得激烈,经过突击队员的艰辛奋战,下午四点,除冰完毕,除冰队员才拖着饥渴的身体下山。
大年初四忙除冰
大年初四,浓厚的节日氛围正包裹着每个家庭,人们正享受着团聚的喜悦,而输电管理所的抗冰战士又要上线路战斗了,35kV比德Ⅰ回线18至25号杆线路覆冰告急,线路覆冰严重点处于董地乡木家寨后山,17人的除冰队伍又浩浩荡荡驶进大山。
在人工除冰中,突击队员克服低温凝冻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即便身体冻得几乎麻木,但除冰时的麻利动作一点也不逊色于平时,地面打滑除冰队员就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力往一处使,经过5过多小时的努力,除冰人物终于结束。
除冰结束,经过村民家门口,当除冰人员看到一家人围坐在灯光下的火炉旁享受着晚餐,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同时,对家的期盼之情也越发浓厚了几分。
35kV比德线是比德乡和化乐乡的主供电源,该线路的正常运行有力的保障了比德和化乐两个乡老百姓和企业的正常用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