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区里看供电--探访安徽濉溪供电公司刘桥供电所服务塌陷区居民
2011-11-30 17:19:53 来源:李伟,张楠
A-
A+
电力18讯:
濉溪县供电公司刘桥供电所承担着给该镇14个行政村12821户村民供电的任务。该镇境内坐落刘桥一矿、恒源煤电两大国有煤矿,由于采煤造成近一半的供电区域成了塌陷区。笔者日前来到这里,探访供电员工是如何保塌陷区居民供电的?
塌陷区面积大 维护成本高
据刘桥供电所所长方全民介绍,该所管辖10千伏、380伏、220伏线路总长度200多公里,由于近一半的供电区域是塌陷区,塌陷区因不同程度塌陷造成供电线路电杆倾斜,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供电所协同县安监局有关人员多次给煤矿下达隐患整改函,煤矿要么不问,要么只对部分电杆基础用水泥加固一下。整改的力度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杆倾斜的问题。
"煤矿只给塌陷区的居民房屋给予赔偿,不给供电所赔偿。"无疑增大了供电所维护电杆倾斜的成本。
"塌陷区比正常的台区电力设施维护工作量大、维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方全民无奈地说。
为了保障居民正常用电,刘桥供电所专门安排4名巡线员每周巡视塌陷区线路,只要发现电杆倾斜,就及时汇报、维护,加固电杆基础。特殊天气还要加大巡线力度。
"维护一次能管2到3年。光这一项每年就投入资金10万余元。"
清理树障难
为防止电力线路因树障等原因造成跳闸,该所还在塌陷区电力线路下及电线经过鱼塘的地方设置"电力线下禁止植树"、"禁止钓鱼、高压危险"等警示牌。
"矿区居民在塌陷区植树,只要塌陷区不能种庄稼,都能从煤矿获得高额的赔偿!"该所技术员陈国杰介绍说。
为此,他们不顾电力线路的安危,为获得高额赔偿大量在电力线路下植树。供电员工为保障线路安全,清理供电线路走廊内的树障时,多次遭到村民阻挠。
今年7月26日,刘桥镇遭遇风灾,树障造成电力设施损失严重,共有 16个台区1.2万户居民停电。灾情发生后,刘桥供电所立即向濉溪供电公司领导汇报并迅速组织人员抢修,该公司迅速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电力设施受损信息,县政府立即安排刘桥镇配合供电公司做好抢险工作。该公司立即从四铺、铁佛两个供电所调来40余名精干的抢险施工人员,迅速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在土楼村台区,抢修施工人员重新立好新杆后,就等着树障清理完毕,恢复送电。可村民不让清理树障,给抢修工作带来难度。该公司及时与当地政府联系,得到政府支持。刘桥镇副镇长、各村书记、负责人均到现场进行协调,希望得到村民的理解尽快清理树障、恢复送电。
为无电户架电
2010年5月4日上午,村民侯文理将一面绣着"供电送光明 线杆架情意"的锦旗送到了刘桥供电所,感谢该所为他解决了用电难题。
侯文理是刘桥镇彭楼行政村卞王庄村民,现居住在村外的废窑厂旁边。以前窑厂没有废弃时,老侯平时在窑厂干点零活,就从窑厂拉了根电线,用起了免费电。2007年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时候,电工就提醒老候是不是趁着这次户户通电工程把电改过来,但老候不愿意。2009年年底,为加强土地管理,县政府对窑场进行清理整顿过程中,该窑厂被炸掉,老侯成了全村唯一的无电户,由于他家离村庄较远,连村里人都认为这电不好接,就别指望用电了。
2010年4月底,老候抱着一线希望向辖区内的刘桥供电所提出了用电申请。技术人员一勘察,他家离最近的台区也有一千多米,重新架一条线路要花费近3万元。老候说他也想搬到村里住,但由于老伴多年有病,家里非常困难,根本盖不起房子。刘桥供电所向濉溪供电公司汇报后,该公司领导认真研究后决定,筹集资金,给老候架了一条"专用"线路。
5月1日,刘桥供电所出动6名员工,放弃休息,经过一天的紧张施工,老侯终于迎来了光明,结束了无电的日子。
哪怕只有一户,我们也得给他供电
该镇张余陈台区,以前有200多户村民,由于该台区塌陷越来越严重,镇里为该村在其他地方新建了一个村,村民只要出一部分钱就可入住新村,大部分村民都搬迁到了新村,还剩11户老人可能由于拿不出这个钱,或思念老宅、依恋故土等原因说啥也不愿搬迁。刘桥供电所承担着亏损的代价为这11户老人供电,造成整个台区每月线损率高达85%。
"为了履行社会责任,哪怕只有一户村民,我们也得给他供电。"方全民介绍说。
"我对供电所的服务非常满意!他们有时候加班加点为村民架电,很不容易!" 刘桥镇党委书记张敬民这样评价供电所。(李伟 张楠)
濉溪县供电公司刘桥供电所承担着给该镇14个行政村12821户村民供电的任务。该镇境内坐落刘桥一矿、恒源煤电两大国有煤矿,由于采煤造成近一半的供电区域成了塌陷区。笔者日前来到这里,探访供电员工是如何保塌陷区居民供电的?
塌陷区面积大 维护成本高
据刘桥供电所所长方全民介绍,该所管辖10千伏、380伏、220伏线路总长度200多公里,由于近一半的供电区域是塌陷区,塌陷区因不同程度塌陷造成供电线路电杆倾斜,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供电所协同县安监局有关人员多次给煤矿下达隐患整改函,煤矿要么不问,要么只对部分电杆基础用水泥加固一下。整改的力度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杆倾斜的问题。
"煤矿只给塌陷区的居民房屋给予赔偿,不给供电所赔偿。"无疑增大了供电所维护电杆倾斜的成本。
"塌陷区比正常的台区电力设施维护工作量大、维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方全民无奈地说。
为了保障居民正常用电,刘桥供电所专门安排4名巡线员每周巡视塌陷区线路,只要发现电杆倾斜,就及时汇报、维护,加固电杆基础。特殊天气还要加大巡线力度。
"维护一次能管2到3年。光这一项每年就投入资金10万余元。"
清理树障难
为防止电力线路因树障等原因造成跳闸,该所还在塌陷区电力线路下及电线经过鱼塘的地方设置"电力线下禁止植树"、"禁止钓鱼、高压危险"等警示牌。
"矿区居民在塌陷区植树,只要塌陷区不能种庄稼,都能从煤矿获得高额的赔偿!"该所技术员陈国杰介绍说。
为此,他们不顾电力线路的安危,为获得高额赔偿大量在电力线路下植树。供电员工为保障线路安全,清理供电线路走廊内的树障时,多次遭到村民阻挠。
今年7月26日,刘桥镇遭遇风灾,树障造成电力设施损失严重,共有 16个台区1.2万户居民停电。灾情发生后,刘桥供电所立即向濉溪供电公司领导汇报并迅速组织人员抢修,该公司迅速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电力设施受损信息,县政府立即安排刘桥镇配合供电公司做好抢险工作。该公司立即从四铺、铁佛两个供电所调来40余名精干的抢险施工人员,迅速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在土楼村台区,抢修施工人员重新立好新杆后,就等着树障清理完毕,恢复送电。可村民不让清理树障,给抢修工作带来难度。该公司及时与当地政府联系,得到政府支持。刘桥镇副镇长、各村书记、负责人均到现场进行协调,希望得到村民的理解尽快清理树障、恢复送电。
为无电户架电
2010年5月4日上午,村民侯文理将一面绣着"供电送光明 线杆架情意"的锦旗送到了刘桥供电所,感谢该所为他解决了用电难题。
侯文理是刘桥镇彭楼行政村卞王庄村民,现居住在村外的废窑厂旁边。以前窑厂没有废弃时,老侯平时在窑厂干点零活,就从窑厂拉了根电线,用起了免费电。2007年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时候,电工就提醒老候是不是趁着这次户户通电工程把电改过来,但老候不愿意。2009年年底,为加强土地管理,县政府对窑场进行清理整顿过程中,该窑厂被炸掉,老侯成了全村唯一的无电户,由于他家离村庄较远,连村里人都认为这电不好接,就别指望用电了。
2010年4月底,老候抱着一线希望向辖区内的刘桥供电所提出了用电申请。技术人员一勘察,他家离最近的台区也有一千多米,重新架一条线路要花费近3万元。老候说他也想搬到村里住,但由于老伴多年有病,家里非常困难,根本盖不起房子。刘桥供电所向濉溪供电公司汇报后,该公司领导认真研究后决定,筹集资金,给老候架了一条"专用"线路。
5月1日,刘桥供电所出动6名员工,放弃休息,经过一天的紧张施工,老侯终于迎来了光明,结束了无电的日子。
哪怕只有一户,我们也得给他供电
该镇张余陈台区,以前有200多户村民,由于该台区塌陷越来越严重,镇里为该村在其他地方新建了一个村,村民只要出一部分钱就可入住新村,大部分村民都搬迁到了新村,还剩11户老人可能由于拿不出这个钱,或思念老宅、依恋故土等原因说啥也不愿搬迁。刘桥供电所承担着亏损的代价为这11户老人供电,造成整个台区每月线损率高达85%。
"为了履行社会责任,哪怕只有一户村民,我们也得给他供电。"方全民介绍说。
"我对供电所的服务非常满意!他们有时候加班加点为村民架电,很不容易!" 刘桥镇党委书记张敬民这样评价供电所。(李伟 张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