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进步跨越发展――西峡县电业局创建科技进步先进供电企业纪实
2011-12-23 09:28:14 来源:崔继洋 张金绪
A-
A+
电力18讯:
12月12日,笔者获悉,西峡县电业局顺利通过省级科技进步先进县验收,成为南阳首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级供电企业。
近年来,西峡电业局着眼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加强"三个建设",深化"两个转变",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年"和"科技创新年"活动。先后荣获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标杆单位、B类电气化县、文明单位、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2009年以来,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3项,第十届河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荣获市级及以上QC成果13项。
强化组织领导 推进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峡电业局成立了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和成果评审委员会,形成了局长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了归口管理部室,建立坚强的组织体系。编制了《西峡县电业局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西峡县电业局科技工作考核办法》、《西峡县"十二五"电网科技发展规划》,对科技规划、计划及项目的确定和实施、资金的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科技进步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务求实效。在实施中,将科技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增收节支、供电服务等工作中。定期召开科技进步工作例会,传达上级科技工作要求和部署,确定目标任务,通报工作开展情况,落实绩效考核。以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科技强网为目标,慎重选择科技项目。同时邀请省市公司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科技项目推广促进工作,富有成效。
加大科技投入 提升电网智能水平
近年来,西峡县电业局投资千万元,提升电网智能水平。应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12项、《省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4项。建成了南阳首座县级供电企业集控中心,对全县变电站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操作。
在变电站,主变节能型变压器比率、微机保护应用率、开关无油化率、微机五防技术、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应用率均达100%。推广应用可投切式避雷器,实现预试、更换不停电。35千伏及以上避雷器实现在线检测。应用复合变比电流互感器,解决了电流低于负载20%或超过120%计量误差的问题,使10kV线路平均线损由原来的8%下降到现在的6%左右。
率先在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开关柜局部放电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电磁波和超声波技术对变电站、配电网中的开关柜、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和终端箱等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对监测到的结果通过软件进行分析,获取设备健康状况,方便管理人员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决定预防性试验提前或推迟,从而保证供电可靠率。在调度中心,扩容更换调度交换机,引入IP电话,完善录音系统,形成了完整的调度通信网。
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步伐,实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渐推广。对县城部分电网实施电缆入地,安装了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和箱式变压器。积极应用S11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和有载调容变压器,努力降低配变自身损耗。安装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有效降低了配变被盗现象。积极推广应用"三通一标",提高农网工程建设质量。新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应用率达100%。采用差异化设计,应用钢管杆塔,增加双悬挂点。在变电站应用防污闪涂料,提高输电线路的抗污闪能力。投资45万元建成了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与兄弟县局合作,积极开展带电作业,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2010年以来开展带电作业8次,减少停电235.4户时,提高供电可靠率0.0208个百分点。
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截止2010年,已建成15个电气化乡镇、243个电气化村,改造配电台区506个,县城低压配网线路绝缘化率达89.3%,显著提高了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农村居民用电量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
整合信息资源 推广新型技术
利用信息化实现企业规范化、精益化管理,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投资149万元,对信息机房进行完善改造,购买防火墙,将原来租赁移动公网改为专网。与河南华阳能源发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应用了数字化电网信息系统,通过依托GIS平台,实现远抄、集抄、营销、生产、负控、视频监控六大系统的数据共享,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数据的使用率,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现象。
积极开展自助缴费服务、IC卡预付费技术和电费缴费手册业务,方便居民交费。对大客户安装集远抄、负荷监控、预付费功能为一体的负荷控制系统。利用光纤通讯、无线通讯实现变电站、配电台区的计量远抄功能。目前,工业专变用户全部实现预付费管理,年预付电费金额8255.8万元,占总应收电费的10.7%;银行自助缴费1036.8万元,占总回收电费总额的1.3%;电费缴费手册缴费1.058亿元,占电费回收总额的13.7%。全县居民用户集中远程抄表户数2.1万户,覆盖率达20.1%;100千伏安及以上工业专用变233台,安装负控装置189台,在"节能减排"有序供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V类电能表的管理,确保准确计量,进一步简化电能表校验流程,投资36.8万元购买车载型移动校验车,对农村表计进行巡回周期检验,既达到了节能降损的目的,又方便了客户。
信息化水平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结合新建调度通讯大楼,对信息化建设做出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着力打造"数字西峡电力"。
开展多元培训 加强人才建设
西峡电业局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培养。近年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在岗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99人,占总数的63.8%,取得技术职称资格58人,占职工总数的24%。同时积极开展各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表彰技术带头人。与陕西汉中市理工学院电气信息研究所合作开发了星火网络培训系统,员工平时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模拟考试。至目前员工已登陆学习培训500人次,更新题库100余套。
近年来,西峡县电业局先后有13项QC成果获河南省、南阳市一、二等奖, 24篇论文在不同学术杂志上发表,获10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3项。该局研发的《电网信息化数据平台》项目获南阳市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2010年以来投资108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9%,完成科技项目10项,科技项目年计划完成率100%。
科技引领新时期,科技成就未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进程中,西峡县电业局不辱使命,奋勇争先,以科技为先导,建设坚强电网,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崔继洋 张金绪)
12月12日,笔者获悉,西峡县电业局顺利通过省级科技进步先进县验收,成为南阳首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级供电企业。
近年来,西峡电业局着眼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加强"三个建设",深化"两个转变",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年"和"科技创新年"活动。先后荣获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标杆单位、B类电气化县、文明单位、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2009年以来,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3项,第十届河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荣获市级及以上QC成果13项。
强化组织领导 推进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峡电业局成立了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和成果评审委员会,形成了局长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了归口管理部室,建立坚强的组织体系。编制了《西峡县电业局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西峡县电业局科技工作考核办法》、《西峡县"十二五"电网科技发展规划》,对科技规划、计划及项目的确定和实施、资金的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科技进步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务求实效。在实施中,将科技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增收节支、供电服务等工作中。定期召开科技进步工作例会,传达上级科技工作要求和部署,确定目标任务,通报工作开展情况,落实绩效考核。以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科技强网为目标,慎重选择科技项目。同时邀请省市公司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科技项目推广促进工作,富有成效。
加大科技投入 提升电网智能水平
近年来,西峡县电业局投资千万元,提升电网智能水平。应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12项、《省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4项。建成了南阳首座县级供电企业集控中心,对全县变电站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操作。
在变电站,主变节能型变压器比率、微机保护应用率、开关无油化率、微机五防技术、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应用率均达100%。推广应用可投切式避雷器,实现预试、更换不停电。35千伏及以上避雷器实现在线检测。应用复合变比电流互感器,解决了电流低于负载20%或超过120%计量误差的问题,使10kV线路平均线损由原来的8%下降到现在的6%左右。
率先在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开关柜局部放电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电磁波和超声波技术对变电站、配电网中的开关柜、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和终端箱等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对监测到的结果通过软件进行分析,获取设备健康状况,方便管理人员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决定预防性试验提前或推迟,从而保证供电可靠率。在调度中心,扩容更换调度交换机,引入IP电话,完善录音系统,形成了完整的调度通信网。
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步伐,实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渐推广。对县城部分电网实施电缆入地,安装了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和箱式变压器。积极应用S11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和有载调容变压器,努力降低配变自身损耗。安装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有效降低了配变被盗现象。积极推广应用"三通一标",提高农网工程建设质量。新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应用率达100%。采用差异化设计,应用钢管杆塔,增加双悬挂点。在变电站应用防污闪涂料,提高输电线路的抗污闪能力。投资45万元建成了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与兄弟县局合作,积极开展带电作业,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2010年以来开展带电作业8次,减少停电235.4户时,提高供电可靠率0.0208个百分点。
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截止2010年,已建成15个电气化乡镇、243个电气化村,改造配电台区506个,县城低压配网线路绝缘化率达89.3%,显著提高了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农村居民用电量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
整合信息资源 推广新型技术
利用信息化实现企业规范化、精益化管理,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投资149万元,对信息机房进行完善改造,购买防火墙,将原来租赁移动公网改为专网。与河南华阳能源发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应用了数字化电网信息系统,通过依托GIS平台,实现远抄、集抄、营销、生产、负控、视频监控六大系统的数据共享,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数据的使用率,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现象。
积极开展自助缴费服务、IC卡预付费技术和电费缴费手册业务,方便居民交费。对大客户安装集远抄、负荷监控、预付费功能为一体的负荷控制系统。利用光纤通讯、无线通讯实现变电站、配电台区的计量远抄功能。目前,工业专变用户全部实现预付费管理,年预付电费金额8255.8万元,占总应收电费的10.7%;银行自助缴费1036.8万元,占总回收电费总额的1.3%;电费缴费手册缴费1.058亿元,占电费回收总额的13.7%。全县居民用户集中远程抄表户数2.1万户,覆盖率达20.1%;100千伏安及以上工业专用变233台,安装负控装置189台,在"节能减排"有序供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V类电能表的管理,确保准确计量,进一步简化电能表校验流程,投资36.8万元购买车载型移动校验车,对农村表计进行巡回周期检验,既达到了节能降损的目的,又方便了客户。
信息化水平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结合新建调度通讯大楼,对信息化建设做出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着力打造"数字西峡电力"。
开展多元培训 加强人才建设
西峡电业局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培养。近年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在岗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99人,占总数的63.8%,取得技术职称资格58人,占职工总数的24%。同时积极开展各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表彰技术带头人。与陕西汉中市理工学院电气信息研究所合作开发了星火网络培训系统,员工平时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模拟考试。至目前员工已登陆学习培训500人次,更新题库100余套。
近年来,西峡县电业局先后有13项QC成果获河南省、南阳市一、二等奖, 24篇论文在不同学术杂志上发表,获10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3项。该局研发的《电网信息化数据平台》项目获南阳市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2010年以来投资108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69%,完成科技项目10项,科技项目年计划完成率100%。
科技引领新时期,科技成就未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进程中,西峡县电业局不辱使命,奋勇争先,以科技为先导,建设坚强电网,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崔继洋 张金绪)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