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软件同升级 优质服务获提升 ――扶余县农电有限公司优质服务工作侧记
2011-10-24 17:33:2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优质服务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几年,扶余县农电有限公司一改过去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模式,通过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和在重要客户间开展“延伸化”的服务等政策措施,使企业服务能力、服务标准和服务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连续九个月实现行风优质服务“零投诉”。
“硬件”升级,提高优质服务效率
扶余县长春岭镇地处松原市东北部,是吉林省北部边境重镇,与黑龙江省 源市隔江相望,全镇幅员300平方公里,下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52000多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当地的农民也开始种植起烟草这类经济作物来,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当地电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积极配合长春岭镇发展转型,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扶余县农网改造工程的建设者们将一丝丝 银线架设到田间地头,把汗水和艰辛浇注到从设计到施工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长春岭镇的欢迎村是扶余县远近闻名的产烟大村,全村600多户人家,有一半在种植烤烟。今年的七月份正值烤烟收获和加工的季节,同时,又是三十多度“桑拿天”最多的月份。面对烈日的考验,长春岭供电所早就制定了施工方案,要求电工们每天凌晨3点就准时出发。起了早还不算,为了抢施工进度,同时考虑到百姓对用电的迫切需求,他们坚持赶工期,确保在中午12点前为百姓恢复送电。就这样,他们头顶烈日,在电线杆上一干就是大半天,每完成一项任务下来时,电工们的衣服往往汗水浸出了一层层的汗碱圈。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改造工程进度,电工们在精神和肉体上接受着双重考验。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电工们每天根本顾不上吃早饭,到了早饭时,大伙的肚子真就“闹革命”。为了解决问题,面包和矿泉水就成了随身的必须品。任务轻时,为了方便,干脆就在杆上对付一口,任务重时,根本就顾不上吃喝了。
“此次改造工程根本不算啥,虽然面临的条件艰苦,但大伙早就习以为常了,看着咱农民兄弟高高兴兴地搞生产,我们的工作劲头哪能不足啊”,该供电所电工李鹏感慨到。就这样,在两天时间里,长春岭供电所就对欢迎村的600户铁表箱进行了全面改造,保证了在烤烟加工期来临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让百姓们及时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七月份是种烟户们收获的季节,更是农电工们接受风吹日晒考验的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扎根于基层的该公司每一名电力员工用普实无华的农电精神,默默无闻的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软件”升级,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杨所长,我今天代表桥西村的村民特意来感谢你们农电所,感谢你这个体民心、亲民意的好所长”。种粮大户安桂良激动的说。
7月6日,扶余县五家站供电所门前,桥西村村支书赵洪祥和村长安兆强带着一队村民,拿着《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体民心亲民意,办实事好所长》两面锦旗和一座落地钟,以表达桥西村全体村民的心声。
原来,今年4月8日,一些桥西村的村民在村支书赵洪祥的带领下来到五家站供电所寻求帮助,解决水田用电问题。带队的赵书记说:“现在桥西村的水田多,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剩下年迈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在家侍弄水田,笨重的柴油机他们摇起来非常困难,而且村民居住零散,超出变压器供电半径,电压质量差,要是有几家使用吃水的水泵,下家的水泵不但启动不了,就连照明灯也一下子暗了许多……”该供电所所长杨申强一边听着赵书记的讲述一边在工作日记上认真的记录着。
事情了解后,杨所长告诉村民三天后给他们答复。村民走后,杨所长马上组织所内人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理方案,带领人员对地形进行仔细勘察,推敲可行性方案,并迅速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情况。县公司了解情况后,考虑到现在正是春播期间,不能耽误农忙,决定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将变压器等一切生产材料立即拨发到位。五家站供电所带领生产人员用了一周的时间对桥西村三社,四社高低压线路重新规划改造,其中新增1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一台,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0.5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4公里,解决困难照明35户,水田用电30公顷。
随着一股强劲有力的水柱从电泵中涌出,村民们脸上乐开了花,纷纷拉住杨所长的手说:“你们供电所不仅圆了俺们老百姓多年的梦,还为我们省了不少的钱”呀。看着村民的笑脸,聆听村民的笑声,杨所长脸上泛起满意的微笑道:“这都是我们应该的,乡里乡亲碰到困难了,谁见了不帮一把啊”。
“硬件”升级,提高优质服务效率
扶余县长春岭镇地处松原市东北部,是吉林省北部边境重镇,与黑龙江省 源市隔江相望,全镇幅员300平方公里,下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52000多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当地的农民也开始种植起烟草这类经济作物来,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当地电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积极配合长春岭镇发展转型,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扶余县农网改造工程的建设者们将一丝丝 银线架设到田间地头,把汗水和艰辛浇注到从设计到施工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长春岭镇的欢迎村是扶余县远近闻名的产烟大村,全村600多户人家,有一半在种植烤烟。今年的七月份正值烤烟收获和加工的季节,同时,又是三十多度“桑拿天”最多的月份。面对烈日的考验,长春岭供电所早就制定了施工方案,要求电工们每天凌晨3点就准时出发。起了早还不算,为了抢施工进度,同时考虑到百姓对用电的迫切需求,他们坚持赶工期,确保在中午12点前为百姓恢复送电。就这样,他们头顶烈日,在电线杆上一干就是大半天,每完成一项任务下来时,电工们的衣服往往汗水浸出了一层层的汗碱圈。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改造工程进度,电工们在精神和肉体上接受着双重考验。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电工们每天根本顾不上吃早饭,到了早饭时,大伙的肚子真就“闹革命”。为了解决问题,面包和矿泉水就成了随身的必须品。任务轻时,为了方便,干脆就在杆上对付一口,任务重时,根本就顾不上吃喝了。
“此次改造工程根本不算啥,虽然面临的条件艰苦,但大伙早就习以为常了,看着咱农民兄弟高高兴兴地搞生产,我们的工作劲头哪能不足啊”,该供电所电工李鹏感慨到。就这样,在两天时间里,长春岭供电所就对欢迎村的600户铁表箱进行了全面改造,保证了在烤烟加工期来临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让百姓们及时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七月份是种烟户们收获的季节,更是农电工们接受风吹日晒考验的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扎根于基层的该公司每一名电力员工用普实无华的农电精神,默默无闻的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软件”升级,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杨所长,我今天代表桥西村的村民特意来感谢你们农电所,感谢你这个体民心、亲民意的好所长”。种粮大户安桂良激动的说。
7月6日,扶余县五家站供电所门前,桥西村村支书赵洪祥和村长安兆强带着一队村民,拿着《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体民心亲民意,办实事好所长》两面锦旗和一座落地钟,以表达桥西村全体村民的心声。
原来,今年4月8日,一些桥西村的村民在村支书赵洪祥的带领下来到五家站供电所寻求帮助,解决水田用电问题。带队的赵书记说:“现在桥西村的水田多,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剩下年迈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在家侍弄水田,笨重的柴油机他们摇起来非常困难,而且村民居住零散,超出变压器供电半径,电压质量差,要是有几家使用吃水的水泵,下家的水泵不但启动不了,就连照明灯也一下子暗了许多……”该供电所所长杨申强一边听着赵书记的讲述一边在工作日记上认真的记录着。
事情了解后,杨所长告诉村民三天后给他们答复。村民走后,杨所长马上组织所内人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理方案,带领人员对地形进行仔细勘察,推敲可行性方案,并迅速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情况。县公司了解情况后,考虑到现在正是春播期间,不能耽误农忙,决定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将变压器等一切生产材料立即拨发到位。五家站供电所带领生产人员用了一周的时间对桥西村三社,四社高低压线路重新规划改造,其中新增1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一台,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0.5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4公里,解决困难照明35户,水田用电30公顷。
随着一股强劲有力的水柱从电泵中涌出,村民们脸上乐开了花,纷纷拉住杨所长的手说:“你们供电所不仅圆了俺们老百姓多年的梦,还为我们省了不少的钱”呀。看着村民的笑脸,聆听村民的笑声,杨所长脸上泛起满意的微笑道:“这都是我们应该的,乡里乡亲碰到困难了,谁见了不帮一把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