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作证铸丰碑――追记陕西宝鸡供电局线路架设工王碎田
2011-10-28 08:33:38 来源:侯晓刚,朱继周
A-
A+
电力18讯: 他,30多年如一日奋战在输电线路建设第一线,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坚守工程现场,直到被紧急送进医院;
他,一直心系线路架设事业,母亲病重期间未能在床前尽孝,甚至因为工作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他,为了不影响重点工程施工进度,小儿子突发心脏病去世后,领导劝他回家休息,他婉拒后强忍悲伤再上“战场 ”……
他,就是为电网建设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了一辈子的线路架设工王碎田。
他先后获得省级、局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5次,局级劳动模范称号 3次,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等荣誉 20余次……
2011年 2月 28日,年仅 56岁的王碎田因患胰腺癌晚期医治无效病逝。
虽然他走了,但渭水河畔、秦岭之巅、陈仓大地的一条条银线、一基基铁塔下,都留下他挥汗建设电网的身影;
虽然他走了,但在领导、同事、朋友的心里,他那忠于事业、勇挑重担、精益求精、雷厉风行的精神永远感动和激励着每一个人;
虽然他走了,但在许多人眼里,他吃苦耐劳、无私忘我、坚毅顽强的精神永存。
近日,宝鸡供电局发出通知,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向王碎田同志学习。
生命 在奉献中闪光
“小罗,组织人员装接地,监护好!”“玉平,跨越现场布置的怎么样了?今天放线,牵引工具归结到位,我一会儿核查材料数目 ……” 2010年 10月 19日,在110千伏汤常线路工程现场,身患重病的王碎田直冒虚汗,但他一直坚持在一线,保持着刚参加工作时的那种工作热情。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竟是王碎田人生中最后一次参加电网工程建设!此时,他的生命仅剩 130多天。
当日下午,王碎田被紧急送到医院。医生告知,由于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再加上工作劳累,他不幸患上胰腺癌,已进入晚期。亲人和同事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都不忍心将这个消息告诉他。
躺在病床上的王碎田虽然很憔悴,但是他依然难舍未干完的线路工程。“柯书记,汤常线路工程完工了没?过段时间等我病好一些,就立马回单位上班。 ” 2010年 12月 11日,还不知道自己患了绝症的王碎田,笑着对来医院探望自己的工程处党支部书记柯玉柱和同志们说。
2011年 1月 4日,宝鸡供电局有几条重要线路工程相继开工,已经接受过 4次化疗的王碎田依然放心不下单位的工作。通过电话,他向工作负责人杨会生再三叮嘱: “会生呀, 110千伏明姜、马姜Ⅲ这几条线路走径复杂,地势险峻,交叉跨越多,你们一定要做好前期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呀!”虽然电话里的声音没有以前那么铿锵有力,但是杨会生却字字铭记于心。
在医院治疗的日子里,王碎田天天念叨着要回单位,把没有干完的工程干完,可这个心愿却成了他最后的遗憾。2011年 2月 28日清晨,这个曾用肩膀扛起了无数座铁塔的硬汉,被胰腺癌这个恶魔带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亲人、同事,还有他一生热爱的电网建设事业。
目标 做一名好工人
“王师傅是我们电力工人的典范,他一辈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电网建设之中”;“王师傅在线路架设方面的经验和水平没人能比,一有艰巨的线路工程,总少不了他的参与”;“王师傅既是一名好师傅,也是一位老大哥,他样样工作率先垂范,还经常在学习、工作上帮助我们”……谈起王碎田,曾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眼泪直流。
王碎田在世时,人生目标就是踏踏实实做一名好工人。他曾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了这样的话:“工人,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业务技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只有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今生,我一定要努力,做一名好工人!”
为了这个看起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王碎田鞠躬尽瘁,整整奋斗了一辈子!
30多年来,王碎田一直奋战在电网建设一线。虽然架设高压线路工作很辛苦,但他却非常热爱。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干好活,他付出了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在业务学习上,不会的就问,身上总装着本专业书,一有空就翻出来看。在工程现场,没人愿意干的线路工程他抢着干,没人愿意背的塔材他争着背,没人愿意爬的杆塔他争着爬,由于肯学、肯干、能吃苦,他很快就成为高压线路架设专业的行家里手,当上了班长,并取得了线路架设专业技师资格。在日常工作中,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还经常手把手给新同事传授业务技能,他所工作过的班组,职工个个作风实、技术精、善打硬仗。
追求 干好每项工作
在供电局,架设高压线路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所有工种中最辛苦的。一年四季,不管严冬酷夏,还是寒风雪雨,扛塔材、背材料,经常要往没有路的山顶运;组铁塔、架导线,经常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工地。
尤其 2000年以后,宝鸡电网建设进入高速时代,每年都有数十个工程项目,时常是几个工程同时开工。作为单位的顶梁柱,王碎田带着班里的同志,在同一时期干两三条线路,忙起来一连好几个月也休息不了一天。
尽管这样,他从没叫过苦、叫过累。有一次,王碎田往山上运材料时,脚下一滑,肩上的材料砸到了脚面,怕耽误工期,他硬是忍着疼痛坚持到了最后,晚上睡觉时,血已将袜子和伤口粘在一起,脱不下来了。
长年的野外工作,王碎田疏忽了自己的身体,先后患上了胃病和糖尿病。每次到工地,他都带着药,发病时就吃上几片药,喝口矿泉水,缓上一口气,然后继续工作。
在工作中,王碎田始终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样样工作全力做到最好。他经常这样对班里的职工说:“我们架起的每一条线路,就跟我们的儿女一样,如果我们不负责任,带着缺陷就交了工,就等于我们生了一个有缺陷的 儿 女,我们心里怎么能踏实呢!”“有一回,一个新浇筑的基础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蜂面,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王师傅发现了,硬是组织大家把这个基础砸了,重新浇筑。我当时还埋怨他,也不想想重新做基础,多浪费钱呀!王师傅却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虽然基础是隐蔽工程,小蜂面也不一定会造成事故,但作为施工人员,我们一定要精益求精,对自己的工程负责。”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碎田的徒弟伊建忠历历在目。
30多年,只要是王碎田组织施工的线路工程,在安全、质量上从没出过问题。由于表现突出,他先后获得省级、局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5次,局级劳动模范称号 3次,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等荣誉 20余次。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几乎年年获先进。
攻坚 挑重担冲在前
多年在电网建设一线摸爬滚打,王碎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成为建设电网的顶梁柱。每次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别人干不了的,王碎田都能干。每次,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带领同志们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仗。
2001年,凤县城区Ⅱ回线路改造,危险点多,难度非常大,王碎田带领工作班成员提前 3天进驻工地,熟悉现场,制订方案,提前 5天完成了工程任务。
2 005年, 110千伏拓石线改迁工程,不仅需要在 6天内组 3基铁塔,拆除 4基旧塔,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跨越铁路和110千伏线路、村庄、果园等地,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难度前所未有。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王碎田带领班组成员放弃国庆长假,加班加点,最终高标准安全完工,创下了宝鸡供电局的施工纪录。
还有一次,寒冬腊月,冰冻天气造成330千伏宝秦线跳闸。关键时刻,王碎田带领抢修队连夜赶赴现场,在零下十二三摄氏度的气温下,连续奋战 10多个小时,待抢修完成时,他和队员们已经冻成了“冰人”。
对 王碎田来说,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遗憾 亏欠亲人太多
“ 参加工作 30多年来,对于工作,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尽了全力;对于亲人,我亏欠得太多,因为我给你们的太少,来生我一定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今年 2月 20日,仅剩 8天生命的王碎田,对身边的亲人说。
王碎田家在农村,爱人没有工作,孩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了给孩子治病,几乎耗尽了全部积蓄,家中生活相当困难,可他从不向组织张口。
1998年,王碎田母亲病重期间,他未能在病床前尽孝,依然奋战在 110千伏宝凤Ⅱ线施工现场。接到母亲病故的消息,他回家只待了 3天,料理完后事,一直放心不下宝凤线路工程,便又匆匆忙忙赶回工地。他把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愧疚深深埋在了心里。
2003年秋天, 110千伏宝坪线施工进入关键阶段,王碎田刚上大学的小儿子心脏病突发,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极度悲伤的王碎田,回家草草料理了儿子的后事,强忍悲伤再一次出现在电网建设现场,领导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说:“这个工地施工难度太大,危险非常多,现在工地的情况只有我最清楚,还是让我继续留在工地吧!”
王碎田走后,同事到他家探望,他的妻子边哭边说:“碎田啊,你总说工作忙,星期天也不见人,孩子从小到大你从来都没开过家长会,家里大事小事啥都不管,我也没跟你计较。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就这么丢下我,娃娃还没结婚,家里的事可咋办呀……”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
王碎田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辉煌的。他和同事 30多年建设了 100余条2900多公里的高压线路,为宝鸡电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碎田走了,但他踏实工作、无私忘我的精神;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作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干劲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电力工人,为电网事业奋斗终生。
王碎田,无愧于新时代工人典范的称号!
他,一直心系线路架设事业,母亲病重期间未能在床前尽孝,甚至因为工作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他,为了不影响重点工程施工进度,小儿子突发心脏病去世后,领导劝他回家休息,他婉拒后强忍悲伤再上“战场 ”……
他,就是为电网建设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了一辈子的线路架设工王碎田。
他先后获得省级、局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5次,局级劳动模范称号 3次,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等荣誉 20余次……
2011年 2月 28日,年仅 56岁的王碎田因患胰腺癌晚期医治无效病逝。
虽然他走了,但渭水河畔、秦岭之巅、陈仓大地的一条条银线、一基基铁塔下,都留下他挥汗建设电网的身影;
虽然他走了,但在领导、同事、朋友的心里,他那忠于事业、勇挑重担、精益求精、雷厉风行的精神永远感动和激励着每一个人;
虽然他走了,但在许多人眼里,他吃苦耐劳、无私忘我、坚毅顽强的精神永存。
近日,宝鸡供电局发出通知,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向王碎田同志学习。
生命 在奉献中闪光
“小罗,组织人员装接地,监护好!”“玉平,跨越现场布置的怎么样了?今天放线,牵引工具归结到位,我一会儿核查材料数目 ……” 2010年 10月 19日,在110千伏汤常线路工程现场,身患重病的王碎田直冒虚汗,但他一直坚持在一线,保持着刚参加工作时的那种工作热情。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竟是王碎田人生中最后一次参加电网工程建设!此时,他的生命仅剩 130多天。
当日下午,王碎田被紧急送到医院。医生告知,由于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再加上工作劳累,他不幸患上胰腺癌,已进入晚期。亲人和同事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都不忍心将这个消息告诉他。
躺在病床上的王碎田虽然很憔悴,但是他依然难舍未干完的线路工程。“柯书记,汤常线路工程完工了没?过段时间等我病好一些,就立马回单位上班。 ” 2010年 12月 11日,还不知道自己患了绝症的王碎田,笑着对来医院探望自己的工程处党支部书记柯玉柱和同志们说。
2011年 1月 4日,宝鸡供电局有几条重要线路工程相继开工,已经接受过 4次化疗的王碎田依然放心不下单位的工作。通过电话,他向工作负责人杨会生再三叮嘱: “会生呀, 110千伏明姜、马姜Ⅲ这几条线路走径复杂,地势险峻,交叉跨越多,你们一定要做好前期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呀!”虽然电话里的声音没有以前那么铿锵有力,但是杨会生却字字铭记于心。
在医院治疗的日子里,王碎田天天念叨着要回单位,把没有干完的工程干完,可这个心愿却成了他最后的遗憾。2011年 2月 28日清晨,这个曾用肩膀扛起了无数座铁塔的硬汉,被胰腺癌这个恶魔带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亲人、同事,还有他一生热爱的电网建设事业。
目标 做一名好工人
“王师傅是我们电力工人的典范,他一辈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电网建设之中”;“王师傅在线路架设方面的经验和水平没人能比,一有艰巨的线路工程,总少不了他的参与”;“王师傅既是一名好师傅,也是一位老大哥,他样样工作率先垂范,还经常在学习、工作上帮助我们”……谈起王碎田,曾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眼泪直流。
王碎田在世时,人生目标就是踏踏实实做一名好工人。他曾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了这样的话:“工人,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业务技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只有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今生,我一定要努力,做一名好工人!”
为了这个看起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王碎田鞠躬尽瘁,整整奋斗了一辈子!
30多年来,王碎田一直奋战在电网建设一线。虽然架设高压线路工作很辛苦,但他却非常热爱。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干好活,他付出了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在业务学习上,不会的就问,身上总装着本专业书,一有空就翻出来看。在工程现场,没人愿意干的线路工程他抢着干,没人愿意背的塔材他争着背,没人愿意爬的杆塔他争着爬,由于肯学、肯干、能吃苦,他很快就成为高压线路架设专业的行家里手,当上了班长,并取得了线路架设专业技师资格。在日常工作中,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还经常手把手给新同事传授业务技能,他所工作过的班组,职工个个作风实、技术精、善打硬仗。
追求 干好每项工作
在供电局,架设高压线路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所有工种中最辛苦的。一年四季,不管严冬酷夏,还是寒风雪雨,扛塔材、背材料,经常要往没有路的山顶运;组铁塔、架导线,经常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工地。
尤其 2000年以后,宝鸡电网建设进入高速时代,每年都有数十个工程项目,时常是几个工程同时开工。作为单位的顶梁柱,王碎田带着班里的同志,在同一时期干两三条线路,忙起来一连好几个月也休息不了一天。
尽管这样,他从没叫过苦、叫过累。有一次,王碎田往山上运材料时,脚下一滑,肩上的材料砸到了脚面,怕耽误工期,他硬是忍着疼痛坚持到了最后,晚上睡觉时,血已将袜子和伤口粘在一起,脱不下来了。
长年的野外工作,王碎田疏忽了自己的身体,先后患上了胃病和糖尿病。每次到工地,他都带着药,发病时就吃上几片药,喝口矿泉水,缓上一口气,然后继续工作。
在工作中,王碎田始终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样样工作全力做到最好。他经常这样对班里的职工说:“我们架起的每一条线路,就跟我们的儿女一样,如果我们不负责任,带着缺陷就交了工,就等于我们生了一个有缺陷的 儿 女,我们心里怎么能踏实呢!”“有一回,一个新浇筑的基础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蜂面,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王师傅发现了,硬是组织大家把这个基础砸了,重新浇筑。我当时还埋怨他,也不想想重新做基础,多浪费钱呀!王师傅却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虽然基础是隐蔽工程,小蜂面也不一定会造成事故,但作为施工人员,我们一定要精益求精,对自己的工程负责。”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碎田的徒弟伊建忠历历在目。
30多年,只要是王碎田组织施工的线路工程,在安全、质量上从没出过问题。由于表现突出,他先后获得省级、局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5次,局级劳动模范称号 3次,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等荣誉 20余次。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几乎年年获先进。
攻坚 挑重担冲在前
多年在电网建设一线摸爬滚打,王碎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成为建设电网的顶梁柱。每次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别人干不了的,王碎田都能干。每次,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带领同志们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仗。
2001年,凤县城区Ⅱ回线路改造,危险点多,难度非常大,王碎田带领工作班成员提前 3天进驻工地,熟悉现场,制订方案,提前 5天完成了工程任务。
2 005年, 110千伏拓石线改迁工程,不仅需要在 6天内组 3基铁塔,拆除 4基旧塔,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跨越铁路和110千伏线路、村庄、果园等地,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难度前所未有。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王碎田带领班组成员放弃国庆长假,加班加点,最终高标准安全完工,创下了宝鸡供电局的施工纪录。
还有一次,寒冬腊月,冰冻天气造成330千伏宝秦线跳闸。关键时刻,王碎田带领抢修队连夜赶赴现场,在零下十二三摄氏度的气温下,连续奋战 10多个小时,待抢修完成时,他和队员们已经冻成了“冰人”。
对 王碎田来说,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遗憾 亏欠亲人太多
“ 参加工作 30多年来,对于工作,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尽了全力;对于亲人,我亏欠得太多,因为我给你们的太少,来生我一定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今年 2月 20日,仅剩 8天生命的王碎田,对身边的亲人说。
王碎田家在农村,爱人没有工作,孩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了给孩子治病,几乎耗尽了全部积蓄,家中生活相当困难,可他从不向组织张口。
1998年,王碎田母亲病重期间,他未能在病床前尽孝,依然奋战在 110千伏宝凤Ⅱ线施工现场。接到母亲病故的消息,他回家只待了 3天,料理完后事,一直放心不下宝凤线路工程,便又匆匆忙忙赶回工地。他把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愧疚深深埋在了心里。
2003年秋天, 110千伏宝坪线施工进入关键阶段,王碎田刚上大学的小儿子心脏病突发,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极度悲伤的王碎田,回家草草料理了儿子的后事,强忍悲伤再一次出现在电网建设现场,领导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说:“这个工地施工难度太大,危险非常多,现在工地的情况只有我最清楚,还是让我继续留在工地吧!”
王碎田走后,同事到他家探望,他的妻子边哭边说:“碎田啊,你总说工作忙,星期天也不见人,孩子从小到大你从来都没开过家长会,家里大事小事啥都不管,我也没跟你计较。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就这么丢下我,娃娃还没结婚,家里的事可咋办呀……”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
王碎田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辉煌的。他和同事 30多年建设了 100余条2900多公里的高压线路,为宝鸡电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碎田走了,但他踏实工作、无私忘我的精神;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作风;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干劲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电力工人,为电网事业奋斗终生。
王碎田,无愧于新时代工人典范的称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