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风斗浪送光明 服务民生献真情――国家电网莆田电业局抢修人员鏖战5昼夜修复黄瓜岛海缆故障
2011-10-28 09:08:10 来源:李晓红 ,范晓斌, 林鹏
A-
A+
电力18讯: “感谢你们五天来坚守抢修,让我们这里很快就恢复了光明!”10月27日,莆田黄瓜岛村委书记林国民带着村民的嘱托来到国家电网莆田电业局,将一面印有“战风斗浪送光明,服务民生献真情”的锦旗送到该局副局长陈朝晖手上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停电告急 电网员工火速出击
黄瓜岛是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辖下兴化湾上的一个小岛,离大陆37海里,岛上6000多居民大多靠出海捕鱼或外出打工为生。岛上从1988年开始通过海缆送电,由于岛上交通不便,电早已成为岛民生产、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10月19日21时,由于海底电缆受损,岛上供电线路突发故障,影响了岛民的生产、生活。故障就是命令!莆田电业局高度重视,由该局副局长陈朝晖担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抢修工作。
“如果按常规请厂家过来抢修,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群众急需用电,抢修刻不容缓。该局副局长陈朝晖第一时间召集相关负责人紧急磋商抢修方案,并迅速联系南日岛供电所专业海缆抢修队协助抢修。
19日晚,莆田局第一批抢修人员乘小船入岛查找故障,夜晚海浪汹涌,到达岛上时抢修人员早已全身湿透。顾不上这些,抢修人员迅速展开故障巡查,直至深夜。
五天坚守 奋力抢修排障
10月20日7时,莆田电业局再次组织30多名抢修队伍进岛排查故障,凭借故障寻址仪器和专业经验,经过全面排查,故障点初步确定在距离黄瓜岛500米处海底。
“ 受水流影响,加上受海水涨潮和地理等因素,打捞海缆故障点难度较大。”据现场抢修负责人介绍,为尽快找到故障海缆点,莆田电业局调集了四艘符合打捞要求的渔船进海作业,迅速展开故障海缆定位打捞。同时组织一部分人在岛上挖出备用海缆以备抢修之用。
经过抢修人员两天的努力,22日13时终于找到海缆故障位置。抢修人员利用大船立即把海缆吊起并用泡沫漂浮固定,一丝不苟进行海缆头修复。海缆头的修复程序复杂、精细度高,船上抢修人员克服海浪大、呕吐等不适反应,集中精力,争分夺秒地在22日18时快速修复故障海缆。
但是,岛上依旧没有通电,经抢修人员再度排查,发现了海缆离岛约 170米处的另一故障点,这意味着必须重复一次受损海缆的寻找、打捞、修复、架接工作。抢修人员没有丝毫松懈,又迅速投入到新一轮的抢修工作,于24日19时47分恢复黄瓜岛供电。
五天来,莆田电业局抢修人员始终坚守黄瓜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日恢复送电!
团结协作 演绎温馨渔民情
10月20日,莆田电业局员工乘船长途跋涉到黄瓜岛,一进岛就迅速投入各项抢修工作,有的出海查找故障点,有的在岸上撬开水泥、锯钢筋、拉电缆,有的跳进坑里挖泥沙……
见此情形,岛上村民自发组织20余人来帮忙挖泥沙、搬运石块。岛民林大爷已经80岁了,还一直在现场帮忙,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坚持要在现场,他说:“虽然停电了,但电业局人员这么快就来抢修了,让我们很感动。”
海上的抢修人员也得到了渔民大力的支持,三位熟悉水性的岛民开着自家渔船来协助抢修人员进行海缆打捞和修复等工作。
在抢修的紧要关头,有70多位村民自发到各个抢修点帮忙,并纷纷送来水和面包。岛民的理解与支持,让抢修人员忘记了疲惫,与当地居民团结协作、奋力抢修,直至恢复供电。
停电期间,在岛上,没有听见当地居民一句因为停电的抱怨声,几天紧张的抢修过程中,尽管只有短短五日,但莆田电业局抢修人员与当地居民却建立了浓厚的情意。
渔歌唱晚 光明重现黄瓜岛
24日19时47分,海岛顺利恢复供电。沉寂多日的海岛,顿时成了欢腾的海洋,岛民奔走相告,孩子们边跳边喊着“有电啦!有电啦!”而此时,完成任务的电业员工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泛起了轻松的笑容。
当抢修人员收拾好抢修设备离开时,一位大娘得知抢修人员忙到这时还没顾上吃晚饭,忙不迭地将抢修人员拉进屋里,一定要煮现捞的海鲜招待他们,不住地说,“太谢谢你们了,太谢谢你们了……”
“谢谢了大娘,已经打扰你们好多天了”抢修人员婉言谢绝后,踏上了回程的路。
在通往在码头的路上,许多村民纷纷前来送行表示感谢,一路依依不舍地与抢修人员挥手告别。离开的船渐行渐远,抢修人员回首望着岛上的灯火,多日疲倦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李晓红 范晓斌 林鹏 )
后记:本次打捞出的海底故障电缆外护层被拉断,造成电缆击穿。判断是由于采沙船抛锚拉断造成海缆外绝缘破坏。由于黄瓜岛电缆运行年限为30 年,现已运行23年,若再遭破坏,将无法抢修。近年来,莆田湄洲岛10千伏海缆、35千伏南日线海缆也多次发生故障,多是由于外力破坏所致。因此,电力部门呼吁:一要依法追查肇事船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二要加大海缆保护力度,严禁采沙等船只违规作业,加强航道船舶管理,禁止在海底电缆保护区域内抛锚,防止电力设施遭受破坏。
停电告急 电网员工火速出击
黄瓜岛是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辖下兴化湾上的一个小岛,离大陆37海里,岛上6000多居民大多靠出海捕鱼或外出打工为生。岛上从1988年开始通过海缆送电,由于岛上交通不便,电早已成为岛民生产、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10月19日21时,由于海底电缆受损,岛上供电线路突发故障,影响了岛民的生产、生活。故障就是命令!莆田电业局高度重视,由该局副局长陈朝晖担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抢修工作。
“如果按常规请厂家过来抢修,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群众急需用电,抢修刻不容缓。该局副局长陈朝晖第一时间召集相关负责人紧急磋商抢修方案,并迅速联系南日岛供电所专业海缆抢修队协助抢修。
19日晚,莆田局第一批抢修人员乘小船入岛查找故障,夜晚海浪汹涌,到达岛上时抢修人员早已全身湿透。顾不上这些,抢修人员迅速展开故障巡查,直至深夜。
五天坚守 奋力抢修排障
10月20日7时,莆田电业局再次组织30多名抢修队伍进岛排查故障,凭借故障寻址仪器和专业经验,经过全面排查,故障点初步确定在距离黄瓜岛500米处海底。
“ 受水流影响,加上受海水涨潮和地理等因素,打捞海缆故障点难度较大。”据现场抢修负责人介绍,为尽快找到故障海缆点,莆田电业局调集了四艘符合打捞要求的渔船进海作业,迅速展开故障海缆定位打捞。同时组织一部分人在岛上挖出备用海缆以备抢修之用。
经过抢修人员两天的努力,22日13时终于找到海缆故障位置。抢修人员利用大船立即把海缆吊起并用泡沫漂浮固定,一丝不苟进行海缆头修复。海缆头的修复程序复杂、精细度高,船上抢修人员克服海浪大、呕吐等不适反应,集中精力,争分夺秒地在22日18时快速修复故障海缆。
但是,岛上依旧没有通电,经抢修人员再度排查,发现了海缆离岛约 170米处的另一故障点,这意味着必须重复一次受损海缆的寻找、打捞、修复、架接工作。抢修人员没有丝毫松懈,又迅速投入到新一轮的抢修工作,于24日19时47分恢复黄瓜岛供电。
五天来,莆田电业局抢修人员始终坚守黄瓜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日恢复送电!
团结协作 演绎温馨渔民情
10月20日,莆田电业局员工乘船长途跋涉到黄瓜岛,一进岛就迅速投入各项抢修工作,有的出海查找故障点,有的在岸上撬开水泥、锯钢筋、拉电缆,有的跳进坑里挖泥沙……
见此情形,岛上村民自发组织20余人来帮忙挖泥沙、搬运石块。岛民林大爷已经80岁了,还一直在现场帮忙,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坚持要在现场,他说:“虽然停电了,但电业局人员这么快就来抢修了,让我们很感动。”
海上的抢修人员也得到了渔民大力的支持,三位熟悉水性的岛民开着自家渔船来协助抢修人员进行海缆打捞和修复等工作。
在抢修的紧要关头,有70多位村民自发到各个抢修点帮忙,并纷纷送来水和面包。岛民的理解与支持,让抢修人员忘记了疲惫,与当地居民团结协作、奋力抢修,直至恢复供电。
停电期间,在岛上,没有听见当地居民一句因为停电的抱怨声,几天紧张的抢修过程中,尽管只有短短五日,但莆田电业局抢修人员与当地居民却建立了浓厚的情意。
渔歌唱晚 光明重现黄瓜岛
24日19时47分,海岛顺利恢复供电。沉寂多日的海岛,顿时成了欢腾的海洋,岛民奔走相告,孩子们边跳边喊着“有电啦!有电啦!”而此时,完成任务的电业员工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泛起了轻松的笑容。
当抢修人员收拾好抢修设备离开时,一位大娘得知抢修人员忙到这时还没顾上吃晚饭,忙不迭地将抢修人员拉进屋里,一定要煮现捞的海鲜招待他们,不住地说,“太谢谢你们了,太谢谢你们了……”
“谢谢了大娘,已经打扰你们好多天了”抢修人员婉言谢绝后,踏上了回程的路。
在通往在码头的路上,许多村民纷纷前来送行表示感谢,一路依依不舍地与抢修人员挥手告别。离开的船渐行渐远,抢修人员回首望着岛上的灯火,多日疲倦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李晓红 范晓斌 林鹏 )
后记:本次打捞出的海底故障电缆外护层被拉断,造成电缆击穿。判断是由于采沙船抛锚拉断造成海缆外绝缘破坏。由于黄瓜岛电缆运行年限为30 年,现已运行23年,若再遭破坏,将无法抢修。近年来,莆田湄洲岛10千伏海缆、35千伏南日线海缆也多次发生故障,多是由于外力破坏所致。因此,电力部门呼吁:一要依法追查肇事船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二要加大海缆保护力度,严禁采沙等船只违规作业,加强航道船舶管理,禁止在海底电缆保护区域内抛锚,防止电力设施遭受破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