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描绘苍山溪水田园幸福新画卷――农电网升级对苍溪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助农增收侧记
2011-11-07 10:06:05 来源:罗明忠
A-
A+
电力18讯:
编者按:四川省苍溪县在新农村建设路上,苍溪电力发挥巨大作用。李万秀凭着双手种植反季节蔬菜劳动致富,当上蔬菜大王,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由蔬菜大王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5.1”节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的接见。
一串串飙升的数字,老革命根据地苍溪县,全国的贫困县跨越式发展,由贫困县向富裕强县崛起,让人民走上了致富路,迈向生态小康社会县康庄大道前进,描绘了苍山溪水田园幸福一幅新美画卷。
10月31日,我们走进中国著名四川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四川省苍溪县。三天对苍溪县元坝镇鲜角沟村、云峰镇狮岭村、东溪镇柴坡村、歧坪镇旭光村采访,金秋时节,苍溪元龙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天新园区旭光村,该村民喻显云感慨地说“新农村建设,苍溪电力大力支持,让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我们向前跑了30年,过上了小康,描绘了苍山溪水田园幸福一幅新美画卷。”
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李万秀凭着双手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劳动致富,当上蔬菜大王,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由蔬菜大王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5.1”节参加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的接见。
在元坝镇鲜角沟村村民李义德的庭院大棚里,枝头挂满了鲜嫩的黄瓜,一棵棵辣椒长势喜人。老李笑着说:“大棚自通电后,蔬菜大棚照明、浇水、灭虫方便多了。去年种了两亩蔬菜,收入2.8万多元,今年增种了一亩,收入就能达到5万多元。”
村民李万秀是鲜角沟村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的带头人。当年,她率先在村里种植反季节黄瓜和西红柿,即将收获的时候,天连续干旱,李万秀买回了电动机,电工帮她接好了电,顺利渡过了难关。
李万秀家的反季节蔬菜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乡亲们也跟着大规模种植起来,用电量猛增,村里的变压器很快便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苍溪供电公司投资近100万元对该村电网升级改造。鲜角沟村种蔬菜用水缺乏,村民大家讨论决定,修建电力提灌工程,苍溪供电公司得知后,为该村提供了勘探、设计、报装、投运等一条龙便捷绿色通道供电服务,没过多久,提灌工程便顺利投入运行。往日的荒山也都被开发成蔬菜大棚,鲜角沟村反季节蔬菜种植业进入发展高峰期。
如今,在李万秀带领下鲜角沟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纷纷回家创业,搞起“基地+公司+协会+菜农”的组织模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体系。鲜角沟村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60亩发展到2011年的280亩,平均每亩年收入1万多元,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1600多元,蔬菜种植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0%
雪梨是果农“钱袋子”
“魅力云峰,美丽乡村”。今年第九届中国.苍溪梨花节在云峰镇狮岭村举办,狮岭村的雪梨产业基地已成规模,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和旅游者。苍溪县委、县政府“以花促经,以花招商、以花招人、以花引资、以花为媒、以节为桥”,今年招商引资达36.21亿元亿元。自2003年以来,苍溪县已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苍溪梨花节”,累计签约项目229个,招商引资达超100亿元,走出了一条以节会商、以节招商、以文促经的好路子。
云峰镇是苍溪县雪梨产业大镇,狮岭村是云峰镇雪梨的重要生产基地。狮岭村党支部书记张元松说:“经济社会在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靠的电力保证,我们村雪梨产业和生态旅游业越来越红火了。”
该村村委会主任薛广孝对我们说,电对狮岭村雪梨业的发展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新农村建设上,苍溪电力投资100万元,对狮岭村农电网升级,安装30多盏路灯,将一级电力提灌改为二级,既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问题,又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狮岭村雪梨大王张元松家年产雪梨1.5万多公斤,收入2万多元。目前,云峰镇初步形成了以种植雪梨为主的产业结构,雪梨都在进行品种改良,年产雪梨1100吨,年收入330万元。狮岭村村里成立了雪梨协会, 搞起“基地+公司+协会+果农”的组织模式,已种植1000余亩优质梨,年产7000吨,仅此一项,年收入150余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村里成立了雪梨协会,初步形成了以种植雪梨为主的产业结构。
如今,狮岭村村民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水果产业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并开发了“农家乐”旅游。“我们的荷塘梨园今年才开张,梨花节开幕式那天就接待了30桌游客,平时周末也要提前预订,全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杨兰英开心笑着说。
梨花节农家乐“火”,像杨兰英开的荷塘梨园这种一次可接待上百人的星级农家乐有15家,梨花节前后,每天接待200人以上,户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以花兴旅”的发展模式助农增收,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供电员工不仅为果农服务,还为果农提供产品销售的信息。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家家户户都买了液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带动用电量大幅增长。上世纪80年代,狮岭村全村全年用电量只有3000千瓦时,现在增长150000千瓦时以上。
“红心果”成“摇钱树”
东溪镇柴坡村离县城70多千米,原来未端电压低,农民购买的家用电器成摆设,文化生活单调。在新农村建设中,苍溪供电公司对该村进行农电网升级,使农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富裕起来的农民,通过电视了解致富信息,坐在家中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尝到电给他们带来的甜头。
杨华是村里的种果能手,种植8亩红心猕猴桃,由于管理好,猕猴桃口感好,客商争着订购。柴坡村村民杨华夫妇见到我们满脸笑容地说“农网升级了,用电得劲,今年种植8亩苍溪红心猕猴桃,摘取猕猴桃红心果7.5吨,收入达到16万元。”
苍溪红心猕猴桃,果肉红色、色泽鲜艳、富含18种氨基酸及钙、铁、锌等多种成份,盛赞为“人间仙桃”、“水果之王”、“维C之冠”、“人智健康果”之美誉。
金秋十月,四川省苍溪红心猕猴桃又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全县种植猕猴桃12万亩,今年猕猴桃总产量达4.5万吨,总产值7.1亿元,仅猕猴桃一项,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10月20日,第十二届西博会开幕当天,苍溪红心猕猴桃作为官方唯一指定礼品果盛装登专营场,1000多件鲜果和猕猴桃果脯、果醋、果酱、饮料、干红等5个系列2吨产品用作展示,精品果每公斤售价高达60元。苍溪“红心果”飘扬过海远销欧洲市场英国、新西兰西欧盟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红心猕猴桃,能富一户人。在苍溪县像柴坡村杨华这样种植红心猕猴桃人还有很多,群众因猕猴桃而走上致富路,红心猕猴桃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畜牧产业“钱串串”
一进歧坪镇旭光村,放眼望去,一条条有序规范的进户线铺设在墙边,新安装的路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排排村民别墅在蓝天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靓丽。
天新园区旭光村水泥路纵横绵延伸到每家每户,农家院内,硕果满枝、香气扑鼻。宽敞干净的水泥院面路,漂亮美观的白墙青瓦,一眼望不出头的新植猕猴桃园……短短两年内,一排排漂亮的农舍别墅。村民房前屋后种树养花美化环境,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真是“房在绿中座,人在花中行”的生态人居美景。
“在新村建设上,今年苍溪电力投资100万元对咱村农电网升级改造, 原35导线换成了50导线 ,新增了50千伏安变台,两台30千伏安换为50千伏安 ,村路两边还安装了路灯,夜晚如像白天。”该村支书郑雄感慨地说。
村长郑启民带领我们来到该村温室猪厂,“我们养猪200多头,今年卖肥猪110头,纯利润可达7万多元,明年50头母猪产仔后,收入突破10万元以上。”村民喻显云喜滋滋地说。
该村村长郑启民说,全村老百姓不光是养猪,而且还大量养殖鸡、鸭、鹅有16000多只,靠电孵化鸡、鸭、鹅,今年鸡鸭蛋价格好,销路好,全村老百姓增收1200多元,并且种植猕猴桃和办农家乐,全村人均增收6500元以上。
采访中了解到,旭光村以电为依托,走上了鸡、鸭、鹅、猪养殖,饲料自我加工生产的路子,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养猪大户喻显云做“电”文章,在猪棚装设感应水龙头,让仔猪用上感应水方便仔猪饮水冲浴,用电灯加温制成“保温式育仔箱”,极大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成倍增长……
据悉,今年苍溪县建成畜牧养殖小区10个,培育规模养殖户2760户,年出栏生猪120万头,毛免450万只的发展规模,全县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今年苍溪县种植猕猴桃12万亩、雪梨15万亩,仅此两项达10亿元以上。依托果蔬采摘、农家乐、休闲度假等新农村配套建设,乡村旅游苍溪蔚然成风,农民就业,助农增收。苍溪县旅游全年“揽金”达6亿元,苍溪县以种植猕猴桃、雪梨产业转型和乡村旅游驱动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千元以上。
一串串飙升的数字,革命老根据地苍溪县,全国的贫困县跨越式发展,由贫困县向富裕强县的崛起,迈向生态文明小康社会县康庄大道奋勇前进,苍溪的明天更美好!(罗明忠)
编者按:四川省苍溪县在新农村建设路上,苍溪电力发挥巨大作用。李万秀凭着双手种植反季节蔬菜劳动致富,当上蔬菜大王,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由蔬菜大王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5.1”节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的接见。
一串串飙升的数字,老革命根据地苍溪县,全国的贫困县跨越式发展,由贫困县向富裕强县崛起,让人民走上了致富路,迈向生态小康社会县康庄大道前进,描绘了苍山溪水田园幸福一幅新美画卷。
10月31日,我们走进中国著名四川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四川省苍溪县。三天对苍溪县元坝镇鲜角沟村、云峰镇狮岭村、东溪镇柴坡村、歧坪镇旭光村采访,金秋时节,苍溪元龙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天新园区旭光村,该村民喻显云感慨地说“新农村建设,苍溪电力大力支持,让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我们向前跑了30年,过上了小康,描绘了苍山溪水田园幸福一幅新美画卷。”
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李万秀凭着双手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劳动致富,当上蔬菜大王,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由蔬菜大王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5.1”节参加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的接见。
在元坝镇鲜角沟村村民李义德的庭院大棚里,枝头挂满了鲜嫩的黄瓜,一棵棵辣椒长势喜人。老李笑着说:“大棚自通电后,蔬菜大棚照明、浇水、灭虫方便多了。去年种了两亩蔬菜,收入2.8万多元,今年增种了一亩,收入就能达到5万多元。”
村民李万秀是鲜角沟村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的带头人。当年,她率先在村里种植反季节黄瓜和西红柿,即将收获的时候,天连续干旱,李万秀买回了电动机,电工帮她接好了电,顺利渡过了难关。
李万秀家的反季节蔬菜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乡亲们也跟着大规模种植起来,用电量猛增,村里的变压器很快便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苍溪供电公司投资近100万元对该村电网升级改造。鲜角沟村种蔬菜用水缺乏,村民大家讨论决定,修建电力提灌工程,苍溪供电公司得知后,为该村提供了勘探、设计、报装、投运等一条龙便捷绿色通道供电服务,没过多久,提灌工程便顺利投入运行。往日的荒山也都被开发成蔬菜大棚,鲜角沟村反季节蔬菜种植业进入发展高峰期。
如今,在李万秀带领下鲜角沟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纷纷回家创业,搞起“基地+公司+协会+菜农”的组织模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体系。鲜角沟村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60亩发展到2011年的280亩,平均每亩年收入1万多元,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1600多元,蔬菜种植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0%
雪梨是果农“钱袋子”
“魅力云峰,美丽乡村”。今年第九届中国.苍溪梨花节在云峰镇狮岭村举办,狮岭村的雪梨产业基地已成规模,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和旅游者。苍溪县委、县政府“以花促经,以花招商、以花招人、以花引资、以花为媒、以节为桥”,今年招商引资达36.21亿元亿元。自2003年以来,苍溪县已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苍溪梨花节”,累计签约项目229个,招商引资达超100亿元,走出了一条以节会商、以节招商、以文促经的好路子。
云峰镇是苍溪县雪梨产业大镇,狮岭村是云峰镇雪梨的重要生产基地。狮岭村党支部书记张元松说:“经济社会在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靠的电力保证,我们村雪梨产业和生态旅游业越来越红火了。”
该村村委会主任薛广孝对我们说,电对狮岭村雪梨业的发展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新农村建设上,苍溪电力投资100万元,对狮岭村农电网升级,安装30多盏路灯,将一级电力提灌改为二级,既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问题,又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狮岭村雪梨大王张元松家年产雪梨1.5万多公斤,收入2万多元。目前,云峰镇初步形成了以种植雪梨为主的产业结构,雪梨都在进行品种改良,年产雪梨1100吨,年收入330万元。狮岭村村里成立了雪梨协会, 搞起“基地+公司+协会+果农”的组织模式,已种植1000余亩优质梨,年产7000吨,仅此一项,年收入150余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村里成立了雪梨协会,初步形成了以种植雪梨为主的产业结构。
如今,狮岭村村民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水果产业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并开发了“农家乐”旅游。“我们的荷塘梨园今年才开张,梨花节开幕式那天就接待了30桌游客,平时周末也要提前预订,全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杨兰英开心笑着说。
梨花节农家乐“火”,像杨兰英开的荷塘梨园这种一次可接待上百人的星级农家乐有15家,梨花节前后,每天接待200人以上,户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以花兴旅”的发展模式助农增收,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供电员工不仅为果农服务,还为果农提供产品销售的信息。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家家户户都买了液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带动用电量大幅增长。上世纪80年代,狮岭村全村全年用电量只有3000千瓦时,现在增长150000千瓦时以上。
“红心果”成“摇钱树”
东溪镇柴坡村离县城70多千米,原来未端电压低,农民购买的家用电器成摆设,文化生活单调。在新农村建设中,苍溪供电公司对该村进行农电网升级,使农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富裕起来的农民,通过电视了解致富信息,坐在家中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尝到电给他们带来的甜头。
杨华是村里的种果能手,种植8亩红心猕猴桃,由于管理好,猕猴桃口感好,客商争着订购。柴坡村村民杨华夫妇见到我们满脸笑容地说“农网升级了,用电得劲,今年种植8亩苍溪红心猕猴桃,摘取猕猴桃红心果7.5吨,收入达到16万元。”
苍溪红心猕猴桃,果肉红色、色泽鲜艳、富含18种氨基酸及钙、铁、锌等多种成份,盛赞为“人间仙桃”、“水果之王”、“维C之冠”、“人智健康果”之美誉。
金秋十月,四川省苍溪红心猕猴桃又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全县种植猕猴桃12万亩,今年猕猴桃总产量达4.5万吨,总产值7.1亿元,仅猕猴桃一项,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10月20日,第十二届西博会开幕当天,苍溪红心猕猴桃作为官方唯一指定礼品果盛装登专营场,1000多件鲜果和猕猴桃果脯、果醋、果酱、饮料、干红等5个系列2吨产品用作展示,精品果每公斤售价高达60元。苍溪“红心果”飘扬过海远销欧洲市场英国、新西兰西欧盟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红心猕猴桃,能富一户人。在苍溪县像柴坡村杨华这样种植红心猕猴桃人还有很多,群众因猕猴桃而走上致富路,红心猕猴桃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畜牧产业“钱串串”
一进歧坪镇旭光村,放眼望去,一条条有序规范的进户线铺设在墙边,新安装的路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排排村民别墅在蓝天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靓丽。
天新园区旭光村水泥路纵横绵延伸到每家每户,农家院内,硕果满枝、香气扑鼻。宽敞干净的水泥院面路,漂亮美观的白墙青瓦,一眼望不出头的新植猕猴桃园……短短两年内,一排排漂亮的农舍别墅。村民房前屋后种树养花美化环境,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真是“房在绿中座,人在花中行”的生态人居美景。
“在新村建设上,今年苍溪电力投资100万元对咱村农电网升级改造, 原35导线换成了50导线 ,新增了50千伏安变台,两台30千伏安换为50千伏安 ,村路两边还安装了路灯,夜晚如像白天。”该村支书郑雄感慨地说。
村长郑启民带领我们来到该村温室猪厂,“我们养猪200多头,今年卖肥猪110头,纯利润可达7万多元,明年50头母猪产仔后,收入突破10万元以上。”村民喻显云喜滋滋地说。
该村村长郑启民说,全村老百姓不光是养猪,而且还大量养殖鸡、鸭、鹅有16000多只,靠电孵化鸡、鸭、鹅,今年鸡鸭蛋价格好,销路好,全村老百姓增收1200多元,并且种植猕猴桃和办农家乐,全村人均增收6500元以上。
采访中了解到,旭光村以电为依托,走上了鸡、鸭、鹅、猪养殖,饲料自我加工生产的路子,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养猪大户喻显云做“电”文章,在猪棚装设感应水龙头,让仔猪用上感应水方便仔猪饮水冲浴,用电灯加温制成“保温式育仔箱”,极大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成倍增长……
据悉,今年苍溪县建成畜牧养殖小区10个,培育规模养殖户2760户,年出栏生猪120万头,毛免450万只的发展规模,全县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今年苍溪县种植猕猴桃12万亩、雪梨15万亩,仅此两项达10亿元以上。依托果蔬采摘、农家乐、休闲度假等新农村配套建设,乡村旅游苍溪蔚然成风,农民就业,助农增收。苍溪县旅游全年“揽金”达6亿元,苍溪县以种植猕猴桃、雪梨产业转型和乡村旅游驱动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千元以上。
一串串飙升的数字,革命老根据地苍溪县,全国的贫困县跨越式发展,由贫困县向富裕强县的崛起,迈向生态文明小康社会县康庄大道奋勇前进,苍溪的明天更美好!(罗明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