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战场――重庆电科院技术支撑500千伏九盘变电站投运侧记
2011-11-17 11:18:32 来源:张开琳
A-
A+
电力18讯: 碧波荡漾的梅溪河畔,蜿蜒曲折的九盘岭上,随着一声“5023开关――合!”,一座连接华中电网与川渝电网的重要枢纽站――500千伏九盘变电站已悄然崛起。在强大的电流迅速穿过电缆输送到渝东北各个角落的时候,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测试技术人员用波形记录仪记住了那历史性的一刻――公元二 一一年十一月十日18时12分。
500千伏九盘变电站投运的最后一项测试――系统测试完成了,这也是重庆电科院成立以来承担的规模最大的系统测试,他们用过硬的本领、敢于挑战的精神,在重庆电网发展史上挥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战前磨练 只为测试成功
“开展500千伏变电站投运的系统测试对于电科院来说不是‘难得一遇’,但500千伏九盘变电站投运的系统测试却是我院前所未有的挑战。我院测试人员全力以赴,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背后的战场’取得了完胜。”重庆电科院总工程师徐瑞林谈及此次系统测试时,感叹不已。
所谓系统测试是按照电力系统相关规定,对新建输变电工程在完成单体调试合格后,开展的一系列系统接入联合调试,确保新建工程与现有电网的顺利对接。
九盘变电站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该站不仅是拉动三峡库区经济的重要动力点,还是川电东送和鄂渝两网的联网点;同时,九盘输变电工程是两台主变、四条线路同时投运,开展系统测试的最多的测试点达27个,相较扩建的变电站翻了一倍多,而启动送电时间只有2天,可见系统测试工期之紧张、工作量之大。
电科院接到测试任务后,高度重视,认真编写调试大纲和测试方案,经过市公司调度中心和基建部、国网公司华中分部、国网公司调度中心重重把关后,最终敲定方案。
同时,该院发挥“五大”变革后横向协同的优势,采取跨专业合作方式,保证测试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强化参与系统测试人员的现场作业能力,电科院超前谋划,结合现场测试情况,对每个参与测试的人员明确分工,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并依托电网仿真实验室开展仿真模拟测试,加强了测试人员对现场作业的熟悉程度。
“虽然第一次做如此大规模的系统测试,但因为在‘台下’做足了功夫,‘上台’后也不是特别紧张。”该院新进的博士生黄淼虽然在实习期就参与了新建500千伏变电站的系统测试,但当他谈及参与此次系统测试的感触时,显得十分从容。
通宵戮战 只为按期投运
“出发前带点干粮和衣服。”这是笔者出发前,重庆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陈涛对笔者的叮嘱。
九盘变电站位于山顶,交通十分不便,该院测试人员住在离变电站有半个多小时车程的县城内。由于测试工作耗时较长,每个环节都必须按部就班,不准点吃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10月23日,测试人员抵达九盘变电站,开始了该站一期投运系统测试的准备工作。
测试准备期间天空时晴时雨,然而,由于工期紧张,测试人员不能等待雨过天晴后再作业,只能穿着雨衣,小心翼翼地站在变压器上接线。“寒风夹着细雨不断往领口、袖口的空隙处钻,有时接完线,手套都可以拧出水来”,朱小军回忆道。
“由于准备测试设备需要较长时间,而启动送电时间又只给了两天,如果不按期做完,就会影响到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的进度。”陈涛道出了本次系统测试任务的紧迫性。
10月24日深夜,经过近2天紧张的测试准备工作,测试人员将主变套管末屏、线路高抗套管末屏、线路CVT端子箱的27个测试点全部准确连接完毕。
25日上午9时,九盘变电站一期按期顺利投运。
做完测试后大家松了一口气,躺在车里很快进入了梦乡。然而,作为负责人的朱小军还不能歇气,他还要到调控大楼里去协调拆线工作。电脑前的他,顶着因为熬了两个通宵而布满血丝的眼睛,丝毫不马虎的看着调度员的每一个操作环节,“断开开关及刀闸、合上接地刀闸,不论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我要为拆线人员的安全负责!”朱小军坚毅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个负责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11月10日,九盘变电站全站投运完成,重庆500千伏电网又添新军。
当鲜花与掌声成为过往,电科院系统测试人员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实验室里分析捕捉到的电波,继续在背后的战场为重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之路。 (张开琳)
500千伏九盘变电站投运的最后一项测试――系统测试完成了,这也是重庆电科院成立以来承担的规模最大的系统测试,他们用过硬的本领、敢于挑战的精神,在重庆电网发展史上挥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战前磨练 只为测试成功
“开展500千伏变电站投运的系统测试对于电科院来说不是‘难得一遇’,但500千伏九盘变电站投运的系统测试却是我院前所未有的挑战。我院测试人员全力以赴,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背后的战场’取得了完胜。”重庆电科院总工程师徐瑞林谈及此次系统测试时,感叹不已。
所谓系统测试是按照电力系统相关规定,对新建输变电工程在完成单体调试合格后,开展的一系列系统接入联合调试,确保新建工程与现有电网的顺利对接。
九盘变电站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该站不仅是拉动三峡库区经济的重要动力点,还是川电东送和鄂渝两网的联网点;同时,九盘输变电工程是两台主变、四条线路同时投运,开展系统测试的最多的测试点达27个,相较扩建的变电站翻了一倍多,而启动送电时间只有2天,可见系统测试工期之紧张、工作量之大。
电科院接到测试任务后,高度重视,认真编写调试大纲和测试方案,经过市公司调度中心和基建部、国网公司华中分部、国网公司调度中心重重把关后,最终敲定方案。
同时,该院发挥“五大”变革后横向协同的优势,采取跨专业合作方式,保证测试工作顺利开展。为了强化参与系统测试人员的现场作业能力,电科院超前谋划,结合现场测试情况,对每个参与测试的人员明确分工,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并依托电网仿真实验室开展仿真模拟测试,加强了测试人员对现场作业的熟悉程度。
“虽然第一次做如此大规模的系统测试,但因为在‘台下’做足了功夫,‘上台’后也不是特别紧张。”该院新进的博士生黄淼虽然在实习期就参与了新建500千伏变电站的系统测试,但当他谈及参与此次系统测试的感触时,显得十分从容。
通宵戮战 只为按期投运
“出发前带点干粮和衣服。”这是笔者出发前,重庆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陈涛对笔者的叮嘱。
九盘变电站位于山顶,交通十分不便,该院测试人员住在离变电站有半个多小时车程的县城内。由于测试工作耗时较长,每个环节都必须按部就班,不准点吃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10月23日,测试人员抵达九盘变电站,开始了该站一期投运系统测试的准备工作。
测试准备期间天空时晴时雨,然而,由于工期紧张,测试人员不能等待雨过天晴后再作业,只能穿着雨衣,小心翼翼地站在变压器上接线。“寒风夹着细雨不断往领口、袖口的空隙处钻,有时接完线,手套都可以拧出水来”,朱小军回忆道。
“由于准备测试设备需要较长时间,而启动送电时间又只给了两天,如果不按期做完,就会影响到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的进度。”陈涛道出了本次系统测试任务的紧迫性。
10月24日深夜,经过近2天紧张的测试准备工作,测试人员将主变套管末屏、线路高抗套管末屏、线路CVT端子箱的27个测试点全部准确连接完毕。
25日上午9时,九盘变电站一期按期顺利投运。
做完测试后大家松了一口气,躺在车里很快进入了梦乡。然而,作为负责人的朱小军还不能歇气,他还要到调控大楼里去协调拆线工作。电脑前的他,顶着因为熬了两个通宵而布满血丝的眼睛,丝毫不马虎的看着调度员的每一个操作环节,“断开开关及刀闸、合上接地刀闸,不论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我要为拆线人员的安全负责!”朱小军坚毅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个负责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11月10日,九盘变电站全站投运完成,重庆500千伏电网又添新军。
当鲜花与掌声成为过往,电科院系统测试人员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实验室里分析捕捉到的电波,继续在背后的战场为重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之路。 (张开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