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们的"足了"生活 --吉林扶余县农电有限公司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走笔
2011-09-20 15:56:41 来源:鲍春妹,夏学哲,闵光宇
A-
A+
电力18讯: "足了!足了!"这是笔者在吉林省扶余县得胜镇和三岔河镇对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进行采访时,从农民口中听到最多的这两个字。随着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农民们的生活也在悄声无息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请大家跟笔者的镜头一起走近农民们的"足了"生活吧。
镜头一:从"将就"用电到"舒心"用电
"农网改造之前,点上100瓦的灯泡就像点蜡烛一样,忽明忽暗。要是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我们附近这几家都要关灯将就他。"回忆起农网改造前的样子,得胜镇下坎村的李大娘仍心有余悸。
在进行农村电网低压整改前,扶余县得胜镇下坎村3#台区的近176户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就靠唯一的一台1998年第一期农网改造时的100千伏安变压器供电。今年3月初,随着扶余县农电有限公司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正式启动,得胜供电所出动施工人员为下坎村安装了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改造低压线路2.55千米,其中,380伏线路1.55千米,220伏线路1千米,还安装了分电箱36台。
"要说现在用电呀,那可真是使劲用也用不完呀!足着呢!"该村豆腐磨坊的张老板告诉记者,改造前村里的豆腐磨坊就建在变压器跟前,可就是干瞅着用不上电。儿子在广州打工挣钱买了家电。家里有1台冰箱、2台电视机,还有电扇、电饭锅,以前因为电压不足,这些电器经常"罢工"。如今电网改好了,他已经申请办理了动力电,今后磨坊一工作,开电风扇就不转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就这样供电线路的导线变粗了,农民们盼望已久的"舒心电"也终于足了!
镜头二:从小小"红灯丝"到耗电"大家伙"
在农民王国有家里,新装的节能灯照亮了房间的每个角落。他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一到晚上做饭时,鼓风机就没法用,电灯灯丝都是红色的。经过电力部门的电网改造后电压稳定了,我又买了1台大冰箱、1台电风扇、1台电磁炉,这些耗电的"大家伙"同时启动也不用担心,即便遇到刮风下雨也不用愁了,老百姓们别提多高兴啦!""还有还有!我在灯下看书也特别清楚,再也不费眼睛啦!"一直躲在父亲身后的七岁女儿也抢着说到。听着乡亲们朴实的话语,不禁让人感叹电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
走访完得胜镇,我们又来到三岔河镇立民村。此时,低电压改造工程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刚刚结束。当我们走近一户正在新建的民房边时,看到和我一起走过来的电工乔洪宇,他们热情地起身让坐,兴奋地说到,刚建新房就赶上电网改造,电足了,再也不用半夜加工盖房了,什么时候用电,只要一合电闸,水泵的电机就转起来。一位妇女也乐呵呵地告诉笔者:"电网改造给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啦!"
村民张凤兰在村里开商店已经有5年了。以前因为电压不稳定,她买来的冰柜从来不敢与电视、电饭锅等电器同时用。这回农网改造后,她再也没有这个顾虑了,就算家里的所有电器都同时使用也不会出现断电的情况,商店的生意自然也越来越红火,谈起这件事,张大娘高兴的合不拢嘴,说道:"农电真是给我们老百姓谋福利啊!"
在走访的几户农民家中,我们几乎到处可见新买的洗衣机、电热水器和液晶彩电等家用电器。"以前不敢换大彩电,就是因为电压不稳,现在好了,前天换的变压器,我今天搬了一台大家伙,好生活还得需要好电压配啊。"农民李万胜不无得意地说到。
镜头三:从"足了"生活到"足乐"生活
走访完用户,我们又来到镇郊供电所,看到施工人员们正埋着头,聚精会神地安装电表箱。原来因为下雨不能在室外进行工作,师傅们便在室内组装电表箱内的电源线,以便天晴时减少工作量,尽快让老百姓们用上放心电、称心电。看着他们专注的工作神情,实在不忍心打扰,于是问道:"我看到刘所长的车在外面,咋没看到刘所长?"师傅回答:"刘所长在楼上做饭呢。"没想到刘所长亲自下厨,我们决定去看看。
远远地就传来菜刀快速剁菜的声音,我们急忙走上前去:"怎么你还亲自下厨?""别的师傅在工作,我就当个内勤帮忙做做饭,不仅为大家服务,展示厨艺,还能享受刚刚改造好的新电压,我乐意,乐意。"刘所长乐呵呵地说:"现在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电力用户,电压高了,饭都做得称心啊。""这下好啦,电足了,你们的工作压力也相对小了吧?""正好相反,不小反大啦!"刘所长笑着答到。看着我不解的样子,他微笑着解释到:"原来村里都不敢干农产品加工等第三产业,因为负荷一大,机器就带不起来。现在不一样了,电网改造给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电够用了,老百姓自然就有了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如今,酿醋厂、农产品加工厂都准备上马了,你说我们的电力服务不跟上去怎么行呢?"
的确,"让用电成为一种享受"是我们电力企业服务客户的最终理念。如何让农民们尽快从"足了"生活变成"足乐"生活,我们千千万万的电力员工们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截止8月19日,扶余县农电有限公司共完成80%的低电压台区的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整改、增容工作,受益客户5000多户,农村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鲍春妹 夏学哲 闵光宇)
镜头一:从"将就"用电到"舒心"用电
"农网改造之前,点上100瓦的灯泡就像点蜡烛一样,忽明忽暗。要是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我们附近这几家都要关灯将就他。"回忆起农网改造前的样子,得胜镇下坎村的李大娘仍心有余悸。
在进行农村电网低压整改前,扶余县得胜镇下坎村3#台区的近176户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就靠唯一的一台1998年第一期农网改造时的100千伏安变压器供电。今年3月初,随着扶余县农电有限公司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正式启动,得胜供电所出动施工人员为下坎村安装了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改造低压线路2.55千米,其中,380伏线路1.55千米,220伏线路1千米,还安装了分电箱36台。
"要说现在用电呀,那可真是使劲用也用不完呀!足着呢!"该村豆腐磨坊的张老板告诉记者,改造前村里的豆腐磨坊就建在变压器跟前,可就是干瞅着用不上电。儿子在广州打工挣钱买了家电。家里有1台冰箱、2台电视机,还有电扇、电饭锅,以前因为电压不足,这些电器经常"罢工"。如今电网改好了,他已经申请办理了动力电,今后磨坊一工作,开电风扇就不转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就这样供电线路的导线变粗了,农民们盼望已久的"舒心电"也终于足了!
镜头二:从小小"红灯丝"到耗电"大家伙"
在农民王国有家里,新装的节能灯照亮了房间的每个角落。他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一到晚上做饭时,鼓风机就没法用,电灯灯丝都是红色的。经过电力部门的电网改造后电压稳定了,我又买了1台大冰箱、1台电风扇、1台电磁炉,这些耗电的"大家伙"同时启动也不用担心,即便遇到刮风下雨也不用愁了,老百姓们别提多高兴啦!""还有还有!我在灯下看书也特别清楚,再也不费眼睛啦!"一直躲在父亲身后的七岁女儿也抢着说到。听着乡亲们朴实的话语,不禁让人感叹电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
走访完得胜镇,我们又来到三岔河镇立民村。此时,低电压改造工程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刚刚结束。当我们走近一户正在新建的民房边时,看到和我一起走过来的电工乔洪宇,他们热情地起身让坐,兴奋地说到,刚建新房就赶上电网改造,电足了,再也不用半夜加工盖房了,什么时候用电,只要一合电闸,水泵的电机就转起来。一位妇女也乐呵呵地告诉笔者:"电网改造给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啦!"
村民张凤兰在村里开商店已经有5年了。以前因为电压不稳定,她买来的冰柜从来不敢与电视、电饭锅等电器同时用。这回农网改造后,她再也没有这个顾虑了,就算家里的所有电器都同时使用也不会出现断电的情况,商店的生意自然也越来越红火,谈起这件事,张大娘高兴的合不拢嘴,说道:"农电真是给我们老百姓谋福利啊!"
在走访的几户农民家中,我们几乎到处可见新买的洗衣机、电热水器和液晶彩电等家用电器。"以前不敢换大彩电,就是因为电压不稳,现在好了,前天换的变压器,我今天搬了一台大家伙,好生活还得需要好电压配啊。"农民李万胜不无得意地说到。
镜头三:从"足了"生活到"足乐"生活
走访完用户,我们又来到镇郊供电所,看到施工人员们正埋着头,聚精会神地安装电表箱。原来因为下雨不能在室外进行工作,师傅们便在室内组装电表箱内的电源线,以便天晴时减少工作量,尽快让老百姓们用上放心电、称心电。看着他们专注的工作神情,实在不忍心打扰,于是问道:"我看到刘所长的车在外面,咋没看到刘所长?"师傅回答:"刘所长在楼上做饭呢。"没想到刘所长亲自下厨,我们决定去看看。
远远地就传来菜刀快速剁菜的声音,我们急忙走上前去:"怎么你还亲自下厨?""别的师傅在工作,我就当个内勤帮忙做做饭,不仅为大家服务,展示厨艺,还能享受刚刚改造好的新电压,我乐意,乐意。"刘所长乐呵呵地说:"现在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电力用户,电压高了,饭都做得称心啊。""这下好啦,电足了,你们的工作压力也相对小了吧?""正好相反,不小反大啦!"刘所长笑着答到。看着我不解的样子,他微笑着解释到:"原来村里都不敢干农产品加工等第三产业,因为负荷一大,机器就带不起来。现在不一样了,电网改造给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电够用了,老百姓自然就有了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如今,酿醋厂、农产品加工厂都准备上马了,你说我们的电力服务不跟上去怎么行呢?"
的确,"让用电成为一种享受"是我们电力企业服务客户的最终理念。如何让农民们尽快从"足了"生活变成"足乐"生活,我们千千万万的电力员工们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截止8月19日,扶余县农电有限公司共完成80%的低电压台区的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整改、增容工作,受益客户5000多户,农村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鲍春妹 夏学哲 闵光宇)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