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日扛大旗 ――记金华电业局最年轻班组金东供电局配电工区
2011-09-26 16:10:58 来源:施战辽,王天祥
A-
A+
电力18讯: 金东供电局配电工区负责金华市金东新区10千伏配电网运行、抢修、检修、维护,目前管理着10千伏高压线路29条、杆上开关72台、开闭所和户外环网柜62座、配变964台、专变543台,现有职工32人、班组两个,专业涵盖线路运行检修、带电作业、开闭所操作运行、电气试验四个。
获金华电业局优秀职工小家、青年文明号、金华电网地点位带电作业比武第三名、配网带电作业比武二等奖、QC成果劳动部三等奖、支援上海世博保电、支援兰溪抗洪救灾……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1岁、成立仅四年零四个月的年轻班组,用追风逐日的探索与创新精神,铺就了不断自我突破、勇攀高峰的发展之路,扛起了金东供电的先锋模范大旗。
“创新管理”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明天的临时班长和安全员由小付、小沈两位同志担任,请大家听从他们安排。”配电工区在安全监督员轮岗制的基础上延伸开展“我当家-会做主”轮岗练兵活动,让员工轮流当一天班长和安全员,换位思考提高班员安全意识。
为优质服务和可靠供电考虑,停电作业时往往将缺陷消缺、大修改造、业扩接电、城网建设等多个项目糅合施工,队伍多、人员多,现场安全措施复杂,光接地线最多就达100多组。为此,配电工区创新使用了《停电工作开关分合及接地线确证明细表》,将每台开关、令克的操作及状态、接地线的设置,都进行了登记和签订,确保了施工现场安全可控在控。目前,该项创新已经在金东电网全面推广。
“量身定制”安全责任书,细化和明确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做到工作有分解、考核有办法、绩效有评估、责任有落实;在每个班员的个人安全工器具柜上贴上家人温馨照片,提醒班员安全不仅关乎生产,更加心系家庭;引进远距离核相仪和多功能现场执法图象记录仪,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创新举措在配电工区还有很多。
该工区严格落实“严、细、实、新”安全管理理念,在“保证安全、完成任务”的同时,结合实际,创新管理不断夯实班组安全基础。截至8月30日,配电工区创下了建班以来无事故、连续安全生产1368天的良好记录。
“雏鹰计划”引导青工三年成才
7月30日,配电工区在张辉技师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一次针对电力电缆试验的串联谐振交流耐压业务技能培训,并特别邀请了班组技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授课。至此,该工区为期三个月的青年员工专项培训圆满画上了句号。
作为金华电业局最年轻的班组,工区30岁以下占据20人。由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缺少,技能水平明显不足,每遇恶劣天气需要抢修时,配电工区就会出现衣襟见肘的窘况,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为此,该工区组建了技师工作团队,创建了“张辉技师创新工作室”,开展“雏鹰计划”, 提出了新进员工“三年成才”的培训目标。
配电工区按照计划编写了初级、中级、高级培训课程,初级以培养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基础、安全意识和简单技能操作为主,中级包括施工安全措施、技能进阶、工作票等,高级涵盖制定改造施工方案、班组长安全员日等综合管理项目。通过“雏鹰计划”的实施,引导青年员工在一年内打好基础、两年内成为合格员工、满三年就能独挡一面。
为检验培训成绩,配电工区还精心准备各专业技能比武,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促培的方式来达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师带徒、拜师学艺,科技攻关、创新创效,通过一系列活动,配电工区青年员工的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最近,以青工为主要攻关力量的QC成果《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获金华电业局一等奖、浙江省电力公司二等奖和国家劳动部三等奖。
“立足于民”肩扛社会责任大旗
你们用诚信播撒一片光明,你们用责任点亮万家灯火……这不是简单的诗句,而是对金东供电局配电工区的赞誉。
6月中下旬,兰溪遭遇暴雨和洪水侵袭,造成该市36个村(社区),58个台区和9378户停电:兰溪电网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配电工区为主的金东供电局抗洪救灾突击队在危难之际伸出援手,紧急奔赴兰溪,迅速投入抗洪保供电。
一到灾区,电力设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场景让抢修队员们感到震惊:礁石村的配电房受到2米多高洪水冲击,市区望江阁地势低,配电房室内室内淤泥重重,女埠街道明珠村安装变压器的电杆浸泡在于1米多深的水中……尽管洪水已经退去,但由于雨水的长期浸泡与冲刷,10千伏线路杆塔基础松动,杆体倾斜严重,随时有倒杆的可能。
在配电工区主任楼伟杰的带领下,队员们挽起裤腿,褪去鞋袜,赤脚在烂泥地上挖坑作业,黄褐色的泥浆染满了米白色的工作服……最终,抢修突击队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一致赞扬。
此外,带电作业195次、保供抢修856次、支援上海世博保供电,年轻的配电工区牢记电力企业责任,从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入手,切实做好优质服务,彰显社会责任。而每每此时,配电人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团聚,只为换来那一片光明。(施战辽,王天祥)
获金华电业局优秀职工小家、青年文明号、金华电网地点位带电作业比武第三名、配网带电作业比武二等奖、QC成果劳动部三等奖、支援上海世博保电、支援兰溪抗洪救灾……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1岁、成立仅四年零四个月的年轻班组,用追风逐日的探索与创新精神,铺就了不断自我突破、勇攀高峰的发展之路,扛起了金东供电的先锋模范大旗。
“创新管理”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明天的临时班长和安全员由小付、小沈两位同志担任,请大家听从他们安排。”配电工区在安全监督员轮岗制的基础上延伸开展“我当家-会做主”轮岗练兵活动,让员工轮流当一天班长和安全员,换位思考提高班员安全意识。
为优质服务和可靠供电考虑,停电作业时往往将缺陷消缺、大修改造、业扩接电、城网建设等多个项目糅合施工,队伍多、人员多,现场安全措施复杂,光接地线最多就达100多组。为此,配电工区创新使用了《停电工作开关分合及接地线确证明细表》,将每台开关、令克的操作及状态、接地线的设置,都进行了登记和签订,确保了施工现场安全可控在控。目前,该项创新已经在金东电网全面推广。
“量身定制”安全责任书,细化和明确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做到工作有分解、考核有办法、绩效有评估、责任有落实;在每个班员的个人安全工器具柜上贴上家人温馨照片,提醒班员安全不仅关乎生产,更加心系家庭;引进远距离核相仪和多功能现场执法图象记录仪,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创新举措在配电工区还有很多。
该工区严格落实“严、细、实、新”安全管理理念,在“保证安全、完成任务”的同时,结合实际,创新管理不断夯实班组安全基础。截至8月30日,配电工区创下了建班以来无事故、连续安全生产1368天的良好记录。
“雏鹰计划”引导青工三年成才
7月30日,配电工区在张辉技师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一次针对电力电缆试验的串联谐振交流耐压业务技能培训,并特别邀请了班组技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授课。至此,该工区为期三个月的青年员工专项培训圆满画上了句号。
作为金华电业局最年轻的班组,工区30岁以下占据20人。由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缺少,技能水平明显不足,每遇恶劣天气需要抢修时,配电工区就会出现衣襟见肘的窘况,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为此,该工区组建了技师工作团队,创建了“张辉技师创新工作室”,开展“雏鹰计划”, 提出了新进员工“三年成才”的培训目标。
配电工区按照计划编写了初级、中级、高级培训课程,初级以培养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基础、安全意识和简单技能操作为主,中级包括施工安全措施、技能进阶、工作票等,高级涵盖制定改造施工方案、班组长安全员日等综合管理项目。通过“雏鹰计划”的实施,引导青年员工在一年内打好基础、两年内成为合格员工、满三年就能独挡一面。
为检验培训成绩,配电工区还精心准备各专业技能比武,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促培的方式来达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师带徒、拜师学艺,科技攻关、创新创效,通过一系列活动,配电工区青年员工的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最近,以青工为主要攻关力量的QC成果《提高10kV电缆线路巡视效率》获金华电业局一等奖、浙江省电力公司二等奖和国家劳动部三等奖。
“立足于民”肩扛社会责任大旗
你们用诚信播撒一片光明,你们用责任点亮万家灯火……这不是简单的诗句,而是对金东供电局配电工区的赞誉。
6月中下旬,兰溪遭遇暴雨和洪水侵袭,造成该市36个村(社区),58个台区和9378户停电:兰溪电网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配电工区为主的金东供电局抗洪救灾突击队在危难之际伸出援手,紧急奔赴兰溪,迅速投入抗洪保供电。
一到灾区,电力设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场景让抢修队员们感到震惊:礁石村的配电房受到2米多高洪水冲击,市区望江阁地势低,配电房室内室内淤泥重重,女埠街道明珠村安装变压器的电杆浸泡在于1米多深的水中……尽管洪水已经退去,但由于雨水的长期浸泡与冲刷,10千伏线路杆塔基础松动,杆体倾斜严重,随时有倒杆的可能。
在配电工区主任楼伟杰的带领下,队员们挽起裤腿,褪去鞋袜,赤脚在烂泥地上挖坑作业,黄褐色的泥浆染满了米白色的工作服……最终,抢修突击队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一致赞扬。
此外,带电作业195次、保供抢修856次、支援上海世博保供电,年轻的配电工区牢记电力企业责任,从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入手,切实做好优质服务,彰显社会责任。而每每此时,配电人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团聚,只为换来那一片光明。(施战辽,王天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