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暖意入心来--山阳供电分局关爱农电工侧记
2011-10-09 09:42:47 来源:李洲民,毛义虎
A-
A+
电力18讯: 山阳,明朝以前古称丰阳。它位于巍巍秦岭之南,气候凉爽,民风淳朴。在这风景宜人、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一位美丽的光明守护者--山阳供电分局。多年来,该局努力架设沟通农电工的爱心桥,切实解决农电工的困难,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电工管理之路。
打造农电工成长通道
农电工是电网企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直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员。山阳供电分局从全方位关爱农电工入手,努力造就一支具有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强、业务素质优的农电人才队伍,实现企业与农电工和谐发展。
为了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使得农电工培训内容符合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该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按照陕西省电力公司《县级农电企业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建成了能容纳100多人进行电工基础理论、配电线路架设、装表接电、继电保护操作培训的农电工实训基地。依据培训计划,保证每名农电工每年参加岗位轮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真正实现了农电工教育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山阳供电分局的传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局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机制,2008年5月份首次出台《农电工岗位技术比武实施方案》,尝试开展农村供电所长、专业组长、青工三个组别技术比武活动,使得一批学习力强、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好的优秀人才得到绩效奖励和重用晋升。
"如果能为基层农电工创造更多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强的本领,对企业发展,对农电工自身都更有意义。"山阳供电分局负责人说。2010年,在国网公司开展的农电工技术能手评选活动中,该局的张勇、王森、刘文峰3名农电工脱颖而出,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农电工技术能手",他们将获得相应等级的岗位津贴,在荣誉中感受到了企业浓浓的关爱。
真情关爱农电工
多年来,山阳供电分局将切实解决农电工的困难作为落实"关爱员工"的具体实践,为农电工的发展提供保障,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该局专门成立了"农电工之家",积极做好农电工的入家工作,并对家庭全体成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掌握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目前,该局共有农电工223名,已全部加入"农电工之家",入家率达100%。同时,经常深入开展帮扶困难农电工的"送温暖"活动,积极建设长效帮扶机制,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通过无微不至地关爱农电工,让广大农电工充分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赢得了广大农电工的真心。
石建华是高坝供电所服务组成员,负责石头梁、过风楼、申家垤、等自然村900多户的抄表工作,2009年突患脑溢血,色河供电所生产组成员吴生稳的妻子长年半身不遂、城郊供电所姜合军中风偏瘫,这些农电工陆续治疗看病,给家庭经济造成了重大困难。得知情况后,企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及时到他们家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该局领导嘱咐他 "工作上的事情不要想太多,好好静养,尤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困难可以跟局里反映......"对于组织上的关心和帮助,石建华、吴生稳等及其家人一再表示感激。
据悉,山阳供电分局还对考上大学的农电工家庭子女设立助学金,每年入学之初,都要拿出好几万元对这些芸芸学子给予资助。如今, 同事们经常看到得病初愈的石建华在农网工地上忙这忙那的,都劝他好好休息一下,他却说"局领导和同事们待我像家人一样,给我那么多的帮助和关爱,这么有人情味的单位,我能不努力工作吗。"
真情换来双赢
"为农电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这样也会促进企业全面进步"在总结维护农电工权益,实现企业与农电工双赢的工作经验时,有着多年农电管理经验的赵宪军感触很深。
近三年以来,山阳供电分局与所有农电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清晰农电工岗位管理界面,维护了企业和农电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电工工资待遇,设立科学的岗位薪点工资实施办法,建立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还为农电工全面办理了"工伤、养老、医疗"三种保险,使得所有农电工消除了后顾之忧。历年都全面落实农电工劳动保护待遇,按照企业一定的标准,为农电工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着力提高农电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保护农电工在工作中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和女员工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
山阳地处山区,山大沟身,供电环境比较复杂,但是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农电工队伍,企业经营状况蒸蒸日上,截至9月30日,山阳供电分局连续实现安全生产4370天,售电量达1.1亿千瓦时,实现持续增长,同比增长 26.5 %。企业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和"诚信单位",陕西省电力公司"先进基层党支部",商洛市"3.22抗雪救灾功臣集体","山阳县创佳评差先进单位"等20项荣誉称号,行风建设取得八连冠和一年免评。企业效益好了,农电工待遇也随之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也更强了。
"企业对咱农电工这么好,我们就像找到了家,如今干劲更足了"国网公司特等劳模邓大文的话说出了所有农电员工的心声。 (李洲民 毛义虎)
打造农电工成长通道
农电工是电网企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直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员。山阳供电分局从全方位关爱农电工入手,努力造就一支具有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强、业务素质优的农电人才队伍,实现企业与农电工和谐发展。
为了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使得农电工培训内容符合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该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按照陕西省电力公司《县级农电企业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建成了能容纳100多人进行电工基础理论、配电线路架设、装表接电、继电保护操作培训的农电工实训基地。依据培训计划,保证每名农电工每年参加岗位轮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真正实现了农电工教育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山阳供电分局的传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局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机制,2008年5月份首次出台《农电工岗位技术比武实施方案》,尝试开展农村供电所长、专业组长、青工三个组别技术比武活动,使得一批学习力强、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好的优秀人才得到绩效奖励和重用晋升。
"如果能为基层农电工创造更多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强的本领,对企业发展,对农电工自身都更有意义。"山阳供电分局负责人说。2010年,在国网公司开展的农电工技术能手评选活动中,该局的张勇、王森、刘文峰3名农电工脱颖而出,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农电工技术能手",他们将获得相应等级的岗位津贴,在荣誉中感受到了企业浓浓的关爱。
真情关爱农电工
多年来,山阳供电分局将切实解决农电工的困难作为落实"关爱员工"的具体实践,为农电工的发展提供保障,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该局专门成立了"农电工之家",积极做好农电工的入家工作,并对家庭全体成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掌握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目前,该局共有农电工223名,已全部加入"农电工之家",入家率达100%。同时,经常深入开展帮扶困难农电工的"送温暖"活动,积极建设长效帮扶机制,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通过无微不至地关爱农电工,让广大农电工充分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赢得了广大农电工的真心。
石建华是高坝供电所服务组成员,负责石头梁、过风楼、申家垤、等自然村900多户的抄表工作,2009年突患脑溢血,色河供电所生产组成员吴生稳的妻子长年半身不遂、城郊供电所姜合军中风偏瘫,这些农电工陆续治疗看病,给家庭经济造成了重大困难。得知情况后,企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及时到他们家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该局领导嘱咐他 "工作上的事情不要想太多,好好静养,尤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困难可以跟局里反映......"对于组织上的关心和帮助,石建华、吴生稳等及其家人一再表示感激。
据悉,山阳供电分局还对考上大学的农电工家庭子女设立助学金,每年入学之初,都要拿出好几万元对这些芸芸学子给予资助。如今, 同事们经常看到得病初愈的石建华在农网工地上忙这忙那的,都劝他好好休息一下,他却说"局领导和同事们待我像家人一样,给我那么多的帮助和关爱,这么有人情味的单位,我能不努力工作吗。"
真情换来双赢
"为农电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这样也会促进企业全面进步"在总结维护农电工权益,实现企业与农电工双赢的工作经验时,有着多年农电管理经验的赵宪军感触很深。
近三年以来,山阳供电分局与所有农电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清晰农电工岗位管理界面,维护了企业和农电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电工工资待遇,设立科学的岗位薪点工资实施办法,建立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还为农电工全面办理了"工伤、养老、医疗"三种保险,使得所有农电工消除了后顾之忧。历年都全面落实农电工劳动保护待遇,按照企业一定的标准,为农电工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着力提高农电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保护农电工在工作中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和女员工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
山阳地处山区,山大沟身,供电环境比较复杂,但是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农电工队伍,企业经营状况蒸蒸日上,截至9月30日,山阳供电分局连续实现安全生产4370天,售电量达1.1亿千瓦时,实现持续增长,同比增长 26.5 %。企业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和"诚信单位",陕西省电力公司"先进基层党支部",商洛市"3.22抗雪救灾功臣集体","山阳县创佳评差先进单位"等20项荣誉称号,行风建设取得八连冠和一年免评。企业效益好了,农电工待遇也随之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也更强了。
"企业对咱农电工这么好,我们就像找到了家,如今干劲更足了"国网公司特等劳模邓大文的话说出了所有农电员工的心声。 (李洲民 毛义虎)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