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天背后的故事――开化供电局安全日突破3000天纪实
2011-08-29 10:30:21 来源:黄胜,林幸娟
A-
A+
电力18讯: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1年8月27日,开化县供电局迎来了可喜可贺的一天――安全日首次突破3000天。在3000天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里,“开电人”用探索与追求、付出与汗水,书写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以人为本 文化引领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在“开电人”的心中。为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该局利用“安康杯”这个大舞台,精心布置,认真落实,到岗到位,通过开展“珍惜生命,远离违章”等一系列活动,让每一个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珍惜生命。为让员工掌握安全知识,每年举办“电力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参赛的选手,临时从部门班组中抽取,培养人人学《安规》的良好氛围。工会组织每年向员工选集安全合理化建议,向员工家属征集一封安全家书,年初组织员工签订“四不伤害”承诺书和家庭互保责任书,形成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责任链。
安全文化重在培育,针对不同的员工,该局每年制订安全培训计划,比如,参加农村电网建设的农村电工,在每年的3月份进行重点学习和培训。狠抓“三种人”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建立现场违章图片库,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培训的方式上,该局利用“大课堂”和“小课堂”结合形式,为员工提供多方位安全培训,形成了“习惯性遵章”的优秀安全文化。近三年来,共有1655人次参加了各类安全培训。
关口前移 重在预防
安全生产关键在防范,该局根据国网公司施工现场“三防、十要” 的安全规定,起草下发了《开化县供电局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实施细则》及《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等系列规定,安全管理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在施工单位制订“三措”前,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人员共同组织对现场进行勘察,对制订的“三措”进行讨论补充,提早做好安全风险的防范。在外协施工管理中,对隐蔽工程采用“数码成像”管理,安监人员对每根杆基进行拍照归档,杜绝隐蔽工程的隐患,2010年至今领导干部到岗到位433人次。在电网管理上,制订了各类电网事故预案,针对电网特殊运行方式,制订不同的对策,防范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
一线施工遇到问题怎么办?该局在安监部门开通了24小时安全服务热线,专门解决来自一线的困惑和问题,有效化解安全生产的矛盾,减少了违章和事故风险,在安全分析上,该局利用“流动培训站”,在现场、在班组提供面对面的安全培训,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创新方法 夯实基础
在安全管理上,该局始终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理念,在事前防范上,推出了“一线工作法”、“安全直通车”、“流动培训站”等创新和特色做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一线工作法”,就是要求安监人员、管理人员扑下身子,到一线去,实际上安全生产问题在基层,在现场,管理人员通过在现场及时发现、制止和消除隐患违章,从而达到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安全直通车”就是通过设在安监部门的热线电话,为员工提供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的工作平台,有些问题在电话中答复,有些问题通过现场指导解决,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提前进行安全风险防范。“流动培训站”就是利用空闲时间为班组上“小课”,实现员工缺什么、学什么的“点菜式”安全培训。
在班组管理上,紧紧抓住安全员这一主体,通过会议发言、交叉检查和现场稽查,不断提高班组安全员综合管理能力。同时着力培育安全标杆班组,以点带面,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标,对全年无违章个人授予“安全之星”称号,形成“赶、超、比”的安全管理氛围。
强化稽查 形成合力
在预防的基础上,稽查是检验基层安全执行力的手段和方法。从2007年开始,该局成立了安全稽查大队,随着工作的推进,相继成立低压安全稽查组、外协安全稽查组和交通安全稽查组,着力推进全方位的安全稽查,为明确稽查职责,又相继出台《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稽查规定》、《违章记分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强化班组自查自纠,提倡班组自我改正,2010年又成功开发了反违章稽查管理系统,将反违章稽查纳入企业的长效管理。近三年以来共开展现场稽查6064人次,稽查施工现场4102处,发现及整改问题645个,违章记分161人373分。
加强违章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建立违章人员档案,加强对违章人员的跟踪管理,在发现员工违章后,安监人员、班组负责人会主动找他们谈心,查找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违章的危害,让员工认清违章的后果和代价,让每个人远离违章。
科学管理,构建和谐
今年,开化局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省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年”的要求,着手开发安全风险管控系统软件项目,全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电网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在交通安全管理上,2007年实现GPS全天候跟踪管理,通过高科技、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必将为企业安全生产注入新活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该局先后获得国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六次获得“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省公司农网安全竞赛先进单位和衢州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黄胜 林幸娟)
以人为本 文化引领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在“开电人”的心中。为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该局利用“安康杯”这个大舞台,精心布置,认真落实,到岗到位,通过开展“珍惜生命,远离违章”等一系列活动,让每一个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珍惜生命。为让员工掌握安全知识,每年举办“电力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参赛的选手,临时从部门班组中抽取,培养人人学《安规》的良好氛围。工会组织每年向员工选集安全合理化建议,向员工家属征集一封安全家书,年初组织员工签订“四不伤害”承诺书和家庭互保责任书,形成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责任链。
安全文化重在培育,针对不同的员工,该局每年制订安全培训计划,比如,参加农村电网建设的农村电工,在每年的3月份进行重点学习和培训。狠抓“三种人”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建立现场违章图片库,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培训的方式上,该局利用“大课堂”和“小课堂”结合形式,为员工提供多方位安全培训,形成了“习惯性遵章”的优秀安全文化。近三年来,共有1655人次参加了各类安全培训。
关口前移 重在预防
安全生产关键在防范,该局根据国网公司施工现场“三防、十要” 的安全规定,起草下发了《开化县供电局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实施细则》及《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等系列规定,安全管理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在施工单位制订“三措”前,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人员共同组织对现场进行勘察,对制订的“三措”进行讨论补充,提早做好安全风险的防范。在外协施工管理中,对隐蔽工程采用“数码成像”管理,安监人员对每根杆基进行拍照归档,杜绝隐蔽工程的隐患,2010年至今领导干部到岗到位433人次。在电网管理上,制订了各类电网事故预案,针对电网特殊运行方式,制订不同的对策,防范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
一线施工遇到问题怎么办?该局在安监部门开通了24小时安全服务热线,专门解决来自一线的困惑和问题,有效化解安全生产的矛盾,减少了违章和事故风险,在安全分析上,该局利用“流动培训站”,在现场、在班组提供面对面的安全培训,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创新方法 夯实基础
在安全管理上,该局始终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理念,在事前防范上,推出了“一线工作法”、“安全直通车”、“流动培训站”等创新和特色做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一线工作法”,就是要求安监人员、管理人员扑下身子,到一线去,实际上安全生产问题在基层,在现场,管理人员通过在现场及时发现、制止和消除隐患违章,从而达到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安全直通车”就是通过设在安监部门的热线电话,为员工提供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的工作平台,有些问题在电话中答复,有些问题通过现场指导解决,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提前进行安全风险防范。“流动培训站”就是利用空闲时间为班组上“小课”,实现员工缺什么、学什么的“点菜式”安全培训。
在班组管理上,紧紧抓住安全员这一主体,通过会议发言、交叉检查和现场稽查,不断提高班组安全员综合管理能力。同时着力培育安全标杆班组,以点带面,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标,对全年无违章个人授予“安全之星”称号,形成“赶、超、比”的安全管理氛围。
强化稽查 形成合力
在预防的基础上,稽查是检验基层安全执行力的手段和方法。从2007年开始,该局成立了安全稽查大队,随着工作的推进,相继成立低压安全稽查组、外协安全稽查组和交通安全稽查组,着力推进全方位的安全稽查,为明确稽查职责,又相继出台《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稽查规定》、《违章记分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强化班组自查自纠,提倡班组自我改正,2010年又成功开发了反违章稽查管理系统,将反违章稽查纳入企业的长效管理。近三年以来共开展现场稽查6064人次,稽查施工现场4102处,发现及整改问题645个,违章记分161人373分。
加强违章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建立违章人员档案,加强对违章人员的跟踪管理,在发现员工违章后,安监人员、班组负责人会主动找他们谈心,查找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违章的危害,让员工认清违章的后果和代价,让每个人远离违章。
科学管理,构建和谐
今年,开化局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省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年”的要求,着手开发安全风险管控系统软件项目,全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电网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在交通安全管理上,2007年实现GPS全天候跟踪管理,通过高科技、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必将为企业安全生产注入新活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该局先后获得国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六次获得“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省公司农网安全竞赛先进单位和衢州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黄胜 林幸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