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变电站唱出幸福歌--郑州供电公司220千伏鲁庄变小故事
2011-08-31 13:45:45 来源:张瑜
A-
A+
电力18讯: 郑州供电公司220KV鲁庄变电站位于巩义市回郭镇西南的黄土丘陵地带,距郑州市区120多公里,是该公司最偏远的变电站。该站2007年3月投入运行,是首阳山电厂二期电源外送的重要渠道,担负着巩义回郭镇经济开发区和郑西高速铁路的供电任务。该站共有员工12人,全部拥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2008年以来先后获得河南省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标杆班组",郑州供电公司"标杆变电站"、"青年文明号"、"文明班站"等荣誉称号。
故事一 千里姻缘因"家"牵
鲁庄变的首任站长陈力毕业于四川大学,家在富庶的温州市, 2007年3月被上街供电部任命为鲁庄变首任站长。
陈力的未婚妻崔金兰当时在苏州一家外资单位工作,她多次督促陈力到南方去发展,但都被陈力拒绝了。
是什么原因使自己的未婚夫甘愿在一个偏僻的变电站里奉献着青春?带着这个疑问,崔金兰来到了鲁庄变。
进门时一声亲切的"您好!",让她在感受这个"家"主人的热情;站内干净整洁的场地、翠绿欲滴的花草和鲁庄励志石,让她仿佛进入了一个文明社区;醒目的国网公司标识和"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牌,提醒她时时注意安全,处处不忘安全。
优雅的庭院、整洁的户外场地、明亮的主控室、亮丽的餐厅、清爽的厨房、整齐的休息室......向她一一展示了变电站员工的工作生活风貌。《"家"文化建设手册》、《"家"文化建设记录》,详细规范了"家"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家庭成员档案卡》、《家庭成员相册》......温情记录下每一位员工在"家"生活的轨迹。
在这里,标准的队列、规范的介绍、整齐的着装、默契的配合,让你察觉不到一丝散漫;在这里,清澈的眼神、真诚的笑容、轻盈的步伐、干净的演示,处处展示出昂扬的士气!
"家"的感觉,让崔金兰萌发了来鲁庄变工作的想法。于是她考取了四川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研究生。毕业后,如愿来到了鲁庄变电站,实现了"夫唱妇随"的愿望。
鲁庄变现任站长康少华和妻子王心怡是同一批分配到鲁庄变的大学生,他们从相知到相识再到相恋,共同演绎了以站为家、用心经营,书写了一幅夫唱妇随送百姓光明的画卷。
故事二 "我来当讲师"
8月26日是星期五,又到了鲁庄变电站"我来当讲师"的日子,这次要讲课的是前年刚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的王国亮。
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但王国亮工作热情很高,他针对上街供电部综自改造开始后,变电站值班人员对综自的验收和操作缺乏足够的知识,精心准备了《综自系统验收流程》精美课件。讲课期间,控制室、设备区现场都成了培训地点,大家认真听讲,踊跃提问,互相交流提高。经过提问和解答,王国亮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使大家学到了新知识,体验到了快乐。
"我来当讲师"活动是该站"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重要培训举措,采取每月由1-2名值班员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盲点问题自选课题,查找资料,自己弄明白后,拿到"课堂"上来,通过讲课、提问等互动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了班组整体业务的提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故事三 "五小"活动让员工主动创新
"鲁庄变电站充分发动员工积极创新,设计出了许多花费不高但非常实用的工器具,不仅规范了管理,更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7月29日,河南省公司工会主席李学军在鲁庄变电站调研班组建设情况时如是评价。
鲁庄变在开展6S管理过程中,员工发现20余种办公用具在抽屉内存放很凌乱。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出给每个物品搭建一个固定的"家"。于是,大家开始分工协作,制作了物品摆放盒、印章存放盒等,解决了办公用具摆放凌乱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员工们还利用磁铁制作了吸附式巡视牌,解决了绳子悬挂式巡视牌容易被风吹掉、绳子容易断的问题,提高了巡视牌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资金。张瑜
故事一 千里姻缘因"家"牵
鲁庄变的首任站长陈力毕业于四川大学,家在富庶的温州市, 2007年3月被上街供电部任命为鲁庄变首任站长。
陈力的未婚妻崔金兰当时在苏州一家外资单位工作,她多次督促陈力到南方去发展,但都被陈力拒绝了。
是什么原因使自己的未婚夫甘愿在一个偏僻的变电站里奉献着青春?带着这个疑问,崔金兰来到了鲁庄变。
进门时一声亲切的"您好!",让她在感受这个"家"主人的热情;站内干净整洁的场地、翠绿欲滴的花草和鲁庄励志石,让她仿佛进入了一个文明社区;醒目的国网公司标识和"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牌,提醒她时时注意安全,处处不忘安全。
优雅的庭院、整洁的户外场地、明亮的主控室、亮丽的餐厅、清爽的厨房、整齐的休息室......向她一一展示了变电站员工的工作生活风貌。《"家"文化建设手册》、《"家"文化建设记录》,详细规范了"家"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家庭成员档案卡》、《家庭成员相册》......温情记录下每一位员工在"家"生活的轨迹。
在这里,标准的队列、规范的介绍、整齐的着装、默契的配合,让你察觉不到一丝散漫;在这里,清澈的眼神、真诚的笑容、轻盈的步伐、干净的演示,处处展示出昂扬的士气!
"家"的感觉,让崔金兰萌发了来鲁庄变工作的想法。于是她考取了四川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研究生。毕业后,如愿来到了鲁庄变电站,实现了"夫唱妇随"的愿望。
鲁庄变现任站长康少华和妻子王心怡是同一批分配到鲁庄变的大学生,他们从相知到相识再到相恋,共同演绎了以站为家、用心经营,书写了一幅夫唱妇随送百姓光明的画卷。
故事二 "我来当讲师"
8月26日是星期五,又到了鲁庄变电站"我来当讲师"的日子,这次要讲课的是前年刚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的王国亮。
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但王国亮工作热情很高,他针对上街供电部综自改造开始后,变电站值班人员对综自的验收和操作缺乏足够的知识,精心准备了《综自系统验收流程》精美课件。讲课期间,控制室、设备区现场都成了培训地点,大家认真听讲,踊跃提问,互相交流提高。经过提问和解答,王国亮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使大家学到了新知识,体验到了快乐。
"我来当讲师"活动是该站"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重要培训举措,采取每月由1-2名值班员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盲点问题自选课题,查找资料,自己弄明白后,拿到"课堂"上来,通过讲课、提问等互动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了班组整体业务的提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故事三 "五小"活动让员工主动创新
"鲁庄变电站充分发动员工积极创新,设计出了许多花费不高但非常实用的工器具,不仅规范了管理,更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7月29日,河南省公司工会主席李学军在鲁庄变电站调研班组建设情况时如是评价。
鲁庄变在开展6S管理过程中,员工发现20余种办公用具在抽屉内存放很凌乱。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出给每个物品搭建一个固定的"家"。于是,大家开始分工协作,制作了物品摆放盒、印章存放盒等,解决了办公用具摆放凌乱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员工们还利用磁铁制作了吸附式巡视牌,解决了绳子悬挂式巡视牌容易被风吹掉、绳子容易断的问题,提高了巡视牌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资金。张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