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高飞头雁领--安康供电局队伍建设工作侧记
2011-09-02 18:24:45 来源:何希艳
A-
A+
电力18讯: 每当大雁迁徙的时节,雁群在头雁的引领下或成"一"字,或成"人"字飞跃万水千山,那是一道引人驻足的风景。位于汉水江畔的安康供电局实施人才梯级开发,着眼于培养造就各个重点专业技术领域带头人,再发挥专业带头人"领头雁"的作用,进而建设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实现国网公司和陕西省电力公司关于提升企业素质和队伍素质的要求。也呈现出了这样异曲同工的景象。
培育领头雁
安康供电局之所以提出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源于管理层的深思熟虑。
人才密度和竞赛调考两项对标指标均显示该局生产人员中技术娴熟、作风扎实、具有解决实际难题能力、真正能够对生产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技术专才和专业带头人十分短缺。而"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对电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通过梯级培养开发,逐步形成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专家的职业发展通道。把员工能力的开发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挖掘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这一目标,该局人力资源部拟定了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和评选办法,要求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结合人员现状,认真梳理专业人才需求,针对关键岗位、重点岗位,制定本部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掌握专门知识或技术、具有突出专业特长、能独当一面并解决关键疑难问题的专门人才,造就一批适应基层生产、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于重点培养的人员,该局在培训资源上给予优先照顾。
值得一提的是,为检验培训的应用效果,该局特别制定了竞赛调考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把竞赛调考成绩与部门和个人的月度绩效得分挂钩。通过绩效考核,逐步管控职工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升培训工作水平,提高培训质量,改善培训效果。
组好大雁阵
南来北往、自由飞行的雁群不仅需要一只好的头雁,更需要组好雁阵,实现"一字形"或"人字形"的灵活变队。
该局力求为每一名员工的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的技能和智慧竞相迸发,让他们在电网交错的天空中展翅高飞。
对于新入职人员,该局集中开展岗前培训,重点培训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安全生产规程和岗位技能等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现场参观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对部分专业的新员工选派参加国网公司组织的集训,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实现由学生向合格员工的转变。
对于青年员工,该局强化"师带徒"培训。自2006年启动首期"师带徒"青工培训以来,该已有66名青工学成出师,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青工徒弟的技能得到明显提升,丰富的生产实践进一步磨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在各生产单位的着力培养下,逐步成为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涌现出翟杰、陈刚等一大批青年技术能手,为电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拜师学艺的45名青年员工,基本覆盖了该局生产经营的主要专业工种。
各类竞赛比武是该局所有员工展示技艺的舞台,也是员工成才的快速通道。"安电之星"杯员工岗位技能大赛举办两届以来,通过标准化作业培训、理论考试、技术比武和赛后总结讲评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激发了员工学业务、比技能的热情,展现了一线员工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形成"七个专业大比武、千名员工争状元"的生动局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兵。
群雁齐高飞
"企业给我学习机会,我还企业卓越技能",这是该局青工拜师仪式上的铿锵誓词。这誓言正在每名员工身上得以实现。
该局员工培训的效果首先体现在数字方面,与2006年相比,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由0.44%提高到了1.17%;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48.02%提高到了63.25%,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五年来新增技师54人,高级技师5人。2010年在省公司各类竞赛调考、测评及比武中收获3项团体第二、个人成绩也取得了4个第一名、1个第三名。今年上半年在营销安全普考、配网带电作业和农电工技能竞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
其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潜移默化"的体现出了现实影响。修试工区翟杰、郭晓燕两名同志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技能竞赛获团体一等奖;调度中心周耀晖同志在中电联组织的自动化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技能选手"称号;汉滨供电分局禹康同志荣获公司系统劳动模范。该局连续两年荣获省公司"培训工作先进单位",修试工区、调度中心等多家单位获得省公司"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覃巍、段双梅等同志相继获得省公司"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一字行。善开拓、勤敬业、讲执行、不怕苦、素质强的员工队伍正逐渐成为该局科学发展进程中又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一强三优"的企业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何希艳
培育领头雁
安康供电局之所以提出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源于管理层的深思熟虑。
人才密度和竞赛调考两项对标指标均显示该局生产人员中技术娴熟、作风扎实、具有解决实际难题能力、真正能够对生产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技术专才和专业带头人十分短缺。而"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对电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通过梯级培养开发,逐步形成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专家的职业发展通道。把员工能力的开发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挖掘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这一目标,该局人力资源部拟定了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和评选办法,要求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结合人员现状,认真梳理专业人才需求,针对关键岗位、重点岗位,制定本部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掌握专门知识或技术、具有突出专业特长、能独当一面并解决关键疑难问题的专门人才,造就一批适应基层生产、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于重点培养的人员,该局在培训资源上给予优先照顾。
值得一提的是,为检验培训的应用效果,该局特别制定了竞赛调考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把竞赛调考成绩与部门和个人的月度绩效得分挂钩。通过绩效考核,逐步管控职工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升培训工作水平,提高培训质量,改善培训效果。
组好大雁阵
南来北往、自由飞行的雁群不仅需要一只好的头雁,更需要组好雁阵,实现"一字形"或"人字形"的灵活变队。
该局力求为每一名员工的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的技能和智慧竞相迸发,让他们在电网交错的天空中展翅高飞。
对于新入职人员,该局集中开展岗前培训,重点培训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安全生产规程和岗位技能等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现场参观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对部分专业的新员工选派参加国网公司组织的集训,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实现由学生向合格员工的转变。
对于青年员工,该局强化"师带徒"培训。自2006年启动首期"师带徒"青工培训以来,该已有66名青工学成出师,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青工徒弟的技能得到明显提升,丰富的生产实践进一步磨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在各生产单位的着力培养下,逐步成为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涌现出翟杰、陈刚等一大批青年技术能手,为电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拜师学艺的45名青年员工,基本覆盖了该局生产经营的主要专业工种。
各类竞赛比武是该局所有员工展示技艺的舞台,也是员工成才的快速通道。"安电之星"杯员工岗位技能大赛举办两届以来,通过标准化作业培训、理论考试、技术比武和赛后总结讲评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激发了员工学业务、比技能的热情,展现了一线员工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形成"七个专业大比武、千名员工争状元"的生动局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兵。
群雁齐高飞
"企业给我学习机会,我还企业卓越技能",这是该局青工拜师仪式上的铿锵誓词。这誓言正在每名员工身上得以实现。
该局员工培训的效果首先体现在数字方面,与2006年相比,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由0.44%提高到了1.17%;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48.02%提高到了63.25%,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五年来新增技师54人,高级技师5人。2010年在省公司各类竞赛调考、测评及比武中收获3项团体第二、个人成绩也取得了4个第一名、1个第三名。今年上半年在营销安全普考、配网带电作业和农电工技能竞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
其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潜移默化"的体现出了现实影响。修试工区翟杰、郭晓燕两名同志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技能竞赛获团体一等奖;调度中心周耀晖同志在中电联组织的自动化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技能选手"称号;汉滨供电分局禹康同志荣获公司系统劳动模范。该局连续两年荣获省公司"培训工作先进单位",修试工区、调度中心等多家单位获得省公司"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覃巍、段双梅等同志相继获得省公司"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一字行。善开拓、勤敬业、讲执行、不怕苦、素质强的员工队伍正逐渐成为该局科学发展进程中又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一强三优"的企业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何希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