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辛勤创造精品 用汗水铸就辉煌--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1锅炉水压试验侧记
2011-09-07 11:42:32 来源:李宏建
A-
A+
电力18讯: 9月6日10时39分,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鞭炮声,由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安徽省"861"重点工程--皖能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2×660MW机组#1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42760只管道承压焊口在33.6MPa压力下并压20分钟后无一泄漏,标志着该机组工程锅炉设备的主体安装工作已全面结束。
"工程自1月20日第一只锅炉受热面焊口施焊到9月6日水压试验一次成功仅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这样的施工速度在全国都不多见,主要归功于我们的精细管理,尽量做好工程量的有序安排。" 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锅炉项目经理黄书春说道。
皖能马鞍山电厂为"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施工场地小、设备到货滞后、施工图纸变更多。为确保工程优质,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安徽电建二公司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解析施工重点、难点,在锅炉三器(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吊装中,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机械装备及作业条件,改变以往使用卷扬机吊装的工作模式,提出在水平烟道上方及尾部竖井上方布置双轨吊,并在炉左侧留出吊装开口,以便管排水平顺利抛锚就位,该方案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各个施工作业面的顺利开展,而且避免了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在末级过热器安装中,改进、出口单片吊装为组合后吊装,不但减少了高空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解决了进、出口管屏对接焊口位置空间狭窄,焊工难以施焊的难题,从而保证了焊接质量,安装进度明显加快。这两项方案的实施,比网络施工工期提前了65天。
施工中,公司还相继在锅炉钢架吊装、受热面安装等重大节点项目中开展实施创建了"党员先锋工程"、成立了"锅炉受热面吊装攻坚突击队",制定出安全、质量、技术、进度工作目标,有效保障施工生产;现场采取划片施工,细化工作量,对施工项目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鼓励多劳多得,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强化基础安全管理,打击习惯性违章,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孔洞、临边、交叉作业面的安全防护,保证各项施工生产工作的安全、稳定。
焊接工段长张本胜介绍说:"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有锅炉焊接职工31名,他们中既有技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去年刚招工进来的年轻焊工,他们为了工程建设,舍小家、为大家,工作敬业、任劳任怨。"
6月29日,锅炉大口径疏水连通管工作拉开帷幕,连通管连接着受热面管排的各个进、出口联箱,承载着整个锅炉系统水、汽的运转,管道直径从ф243--ф820不等,总重量达950多吨,对接焊口392只,光连通管支吊架就达150多吨,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大口径焊接要求非常严,不仅需要焊接人员具有熟练的焊接技能,还需要有充足的体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因管壁厚,焊接人员必须24小时连续施工,一气呵成,加之持续的高温天气,施工难度与强度可想而知。来伟、田海光、黄成根、孙国选、朱永乐、任齐亮、方宏、孙传林8位焊接师傅挑起大梁,轮番上阵,累了,换人继续工作,他们克服了气候炎热、焊接位置狭小等困难,连续奋战了1个多月,圆满完成了大口径连通管的焊接任务,而他们中却没有任何一人发出怨言。
陈勇,40岁,是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锅炉外聘电工,自去年9月份调入该工程后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每周、每月、每季定期检查施工升降机、电焊机、卷扬机、液压提升装置等常用机械的正确使用情况,深入现场查看三级盘、电源开关、电动扳手等的维护保养。为切实节约工程成本,他把损坏严重、不能使用的电动工器具零部件拆卸保存下来,用以装配维修好的电动工器具。7月19日凌晨1点多,外面下着大雨,正在房间熟睡的陈勇接到施工现场停电的电话,而金属实验室人员正在炉膛内进行焊口检测,必须马上进行检修,陈勇二话没说,披上雨衣深入现场检查,电缆线路、电器空气开关、接地装置......当电路维修好后,陈勇的衣服也湿透了。
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锅炉水压试验虽然已经结束了,但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却在脑海中久久得难以忘怀:为了祖国的电力建设事业,为了公司的兴旺发展,我们的电建职工拼搏奉献、抛洒青春,他们用辛勤创造精品、用汗水铸就辉煌! 李宏建
"工程自1月20日第一只锅炉受热面焊口施焊到9月6日水压试验一次成功仅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这样的施工速度在全国都不多见,主要归功于我们的精细管理,尽量做好工程量的有序安排。" 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锅炉项目经理黄书春说道。
皖能马鞍山电厂为"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施工场地小、设备到货滞后、施工图纸变更多。为确保工程优质,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安徽电建二公司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解析施工重点、难点,在锅炉三器(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吊装中,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机械装备及作业条件,改变以往使用卷扬机吊装的工作模式,提出在水平烟道上方及尾部竖井上方布置双轨吊,并在炉左侧留出吊装开口,以便管排水平顺利抛锚就位,该方案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各个施工作业面的顺利开展,而且避免了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在末级过热器安装中,改进、出口单片吊装为组合后吊装,不但减少了高空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解决了进、出口管屏对接焊口位置空间狭窄,焊工难以施焊的难题,从而保证了焊接质量,安装进度明显加快。这两项方案的实施,比网络施工工期提前了65天。
施工中,公司还相继在锅炉钢架吊装、受热面安装等重大节点项目中开展实施创建了"党员先锋工程"、成立了"锅炉受热面吊装攻坚突击队",制定出安全、质量、技术、进度工作目标,有效保障施工生产;现场采取划片施工,细化工作量,对施工项目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鼓励多劳多得,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强化基础安全管理,打击习惯性违章,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孔洞、临边、交叉作业面的安全防护,保证各项施工生产工作的安全、稳定。
焊接工段长张本胜介绍说:"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有锅炉焊接职工31名,他们中既有技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去年刚招工进来的年轻焊工,他们为了工程建设,舍小家、为大家,工作敬业、任劳任怨。"
6月29日,锅炉大口径疏水连通管工作拉开帷幕,连通管连接着受热面管排的各个进、出口联箱,承载着整个锅炉系统水、汽的运转,管道直径从ф243--ф820不等,总重量达950多吨,对接焊口392只,光连通管支吊架就达150多吨,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大口径焊接要求非常严,不仅需要焊接人员具有熟练的焊接技能,还需要有充足的体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因管壁厚,焊接人员必须24小时连续施工,一气呵成,加之持续的高温天气,施工难度与强度可想而知。来伟、田海光、黄成根、孙国选、朱永乐、任齐亮、方宏、孙传林8位焊接师傅挑起大梁,轮番上阵,累了,换人继续工作,他们克服了气候炎热、焊接位置狭小等困难,连续奋战了1个多月,圆满完成了大口径连通管的焊接任务,而他们中却没有任何一人发出怨言。
陈勇,40岁,是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锅炉外聘电工,自去年9月份调入该工程后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每周、每月、每季定期检查施工升降机、电焊机、卷扬机、液压提升装置等常用机械的正确使用情况,深入现场查看三级盘、电源开关、电动扳手等的维护保养。为切实节约工程成本,他把损坏严重、不能使用的电动工器具零部件拆卸保存下来,用以装配维修好的电动工器具。7月19日凌晨1点多,外面下着大雨,正在房间熟睡的陈勇接到施工现场停电的电话,而金属实验室人员正在炉膛内进行焊口检测,必须马上进行检修,陈勇二话没说,披上雨衣深入现场检查,电缆线路、电器空气开关、接地装置......当电路维修好后,陈勇的衣服也湿透了。
皖能马鞍山电厂工程锅炉水压试验虽然已经结束了,但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却在脑海中久久得难以忘怀:为了祖国的电力建设事业,为了公司的兴旺发展,我们的电建职工拼搏奉献、抛洒青春,他们用辛勤创造精品、用汗水铸就辉煌! 李宏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