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全面提升电压质量――冷水江电力局整治“低电压”侧记
2011-08-01 09:57:21 来源:苏政常
A-
A+
电力18讯: 电压是衡量供电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电量质量的优劣是关系百姓民生问题。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战略的深入开展,乡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电价的下降,用电器普遍增加,按当时的农网改造规划远远达不到国家发展需求。尽管电力部门花很大力气,每年增加资金整改线路、增加变压器,更换电表、调整变压器中心位置等等,但还是达不到要求,总是有低电压区域。2008年开始,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国家电网公司也加大了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对此,冷水江电力局积极向上级反映电力供需情况,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开展农网“低电压”整治。
一、加大主网架建设力度,缩短供电半径,解决了辖区内用户“低电压”问题。
过去变电站布点不足,10KV电网供电半径过大,造成用户电压过低,并且随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这种矛盾更加明显。近几年来,冷水江电力局 认真开展配网完善和改造工作,努力解决一些矛盾突出的低电压问题。从2007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也逐步开展了配网改造等项目工程,先后实施了配网改造工程、低电压改造工程、电网完善公司、雪灾恢复工程。经过我们努力,在这些项目中,我局争取的项目相对较多。2007-2011年6月止,共投资5000多万元,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100多个。其中2007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18个,2008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30个,2009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51个。2010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12个。2011年1-6月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8个。4年多来新建10KV线路共21公里。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一定程度缓解了部分用户低电压矛盾。
二、强化运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来提高电压质量。除了多争取项目来解决低电压问题外,我局在日常运行管理上下功夫。主要是加强电网电压质量监控,在不同区域安装电压监测装置,根据监测的电压质量情况,通过调整变电站主变有载分接开关的档位和投切电容来提高10KV电网电压质量。同时注重配变重载和超载问题,近三年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先后安装电压监测仪20多台,更换和调整配变50多台,对部分低压线路也进行了改造。特别是针对偏远山区的问题,每年调整配变10多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用电难的问题和低电压问题。
三、抓住机遇,迅速准备,力求解决我局辖区内“低电压”问题。
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电网供用电现状,明确要求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要求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出了农网改造升级的目标:使改造不到位的农村电网全部改造到位,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了较好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理顺了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为此,我局今年以来正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以下工作:
1、以供电所为单位,对高、低压有可能造成的“低电压”线路认真登记整理,分级上报,逐步改造。对居民区分散的村组采用了小容量多布点、延伸高压线路、缩短低压线路,逐步实行低压绝缘化改造的原则;对居住相对集中的村组重点改造低压干线和接户线,增加了导线截面,规范了用电秩序;对用电负荷相对集中并且相当大、季节性明显的“低电压”用大变压器容量;同时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增加了电源点,缩小供电半径,加大了对用户下户线进行改造。
2、我局采用了安装台区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来解决农网负荷波动大的问题,对线路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和台区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不足的,均采用了分组自动投切补偿装置和无功补偿控制器具。解决了农网负荷波动大而造成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3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台区,我们定期测量三相负荷电流,把负荷高的相,调一些到负荷低的相去,尽量做到“四平衡”,即计量点平衡,各个支路平衡,主干线平衡和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因此,三相线路同时引入了平衡负荷,对单相供电的扩大三相四线制的配电区域,减少了单相供电干线长度,同时搞好了新增单相负荷的功率分配,将同时运行的和功率因素不同的单相设备分配均匀到电路上。
4、对居民室内供电线路改造不到位用户,我们加强了宣传工作,向用户讲清了道理,始室内线路整改开展得整整有条,基本达到了最佳效果。
冷水江电力局经过前一阶段努力,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截止到2011年6月底,该局已累计投资500多万元用于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农网完善工程、“低电压”整治、提高供电能力等措施,累计解决“低电压”户数15000多户。其中,通过调整配变分接头、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及加强低压用户需求侧管理等措施,解决“低电压”户数5000多户,通过电网建设解决“低电压”户数4000多户,通过增大中、低压线路及配变供电能力,解决低电压“户数2000多户,通过调压和增加无功补偿能力,解决“低电压”户数4000多户。通过“低电压”综合治理,各供电所供电质量明显改善,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苏政常)
一、加大主网架建设力度,缩短供电半径,解决了辖区内用户“低电压”问题。
过去变电站布点不足,10KV电网供电半径过大,造成用户电压过低,并且随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这种矛盾更加明显。近几年来,冷水江电力局 认真开展配网完善和改造工作,努力解决一些矛盾突出的低电压问题。从2007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也逐步开展了配网改造等项目工程,先后实施了配网改造工程、低电压改造工程、电网完善公司、雪灾恢复工程。经过我们努力,在这些项目中,我局争取的项目相对较多。2007-2011年6月止,共投资5000多万元,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100多个。其中2007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18个,2008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30个,2009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51个。2010年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12个。2011年1-6月新增和改造配电台区8个。4年多来新建10KV线路共21公里。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一定程度缓解了部分用户低电压矛盾。
二、强化运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来提高电压质量。除了多争取项目来解决低电压问题外,我局在日常运行管理上下功夫。主要是加强电网电压质量监控,在不同区域安装电压监测装置,根据监测的电压质量情况,通过调整变电站主变有载分接开关的档位和投切电容来提高10KV电网电压质量。同时注重配变重载和超载问题,近三年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先后安装电压监测仪20多台,更换和调整配变50多台,对部分低压线路也进行了改造。特别是针对偏远山区的问题,每年调整配变10多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用电难的问题和低电压问题。
三、抓住机遇,迅速准备,力求解决我局辖区内“低电压”问题。
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电网供用电现状,明确要求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要求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出了农网改造升级的目标:使改造不到位的农村电网全部改造到位,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了较好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理顺了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为此,我局今年以来正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以下工作:
1、以供电所为单位,对高、低压有可能造成的“低电压”线路认真登记整理,分级上报,逐步改造。对居民区分散的村组采用了小容量多布点、延伸高压线路、缩短低压线路,逐步实行低压绝缘化改造的原则;对居住相对集中的村组重点改造低压干线和接户线,增加了导线截面,规范了用电秩序;对用电负荷相对集中并且相当大、季节性明显的“低电压”用大变压器容量;同时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增加了电源点,缩小供电半径,加大了对用户下户线进行改造。
2、我局采用了安装台区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来解决农网负荷波动大的问题,对线路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和台区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不足的,均采用了分组自动投切补偿装置和无功补偿控制器具。解决了农网负荷波动大而造成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3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台区,我们定期测量三相负荷电流,把负荷高的相,调一些到负荷低的相去,尽量做到“四平衡”,即计量点平衡,各个支路平衡,主干线平衡和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因此,三相线路同时引入了平衡负荷,对单相供电的扩大三相四线制的配电区域,减少了单相供电干线长度,同时搞好了新增单相负荷的功率分配,将同时运行的和功率因素不同的单相设备分配均匀到电路上。
4、对居民室内供电线路改造不到位用户,我们加强了宣传工作,向用户讲清了道理,始室内线路整改开展得整整有条,基本达到了最佳效果。
冷水江电力局经过前一阶段努力,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截止到2011年6月底,该局已累计投资500多万元用于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农网完善工程、“低电压”整治、提高供电能力等措施,累计解决“低电压”户数15000多户。其中,通过调整配变分接头、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及加强低压用户需求侧管理等措施,解决“低电压”户数5000多户,通过电网建设解决“低电压”户数4000多户,通过增大中、低压线路及配变供电能力,解决低电压“户数2000多户,通过调压和增加无功补偿能力,解决“低电压”户数4000多户。通过“低电压”综合治理,各供电所供电质量明显改善,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苏政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