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金叶飘香 --重庆市武隆供电公司服务烟农侧记
2011-08-11 15:54:07 来源:陆兵,韦斯予
A-
A+
电力18讯: "今天能解决烤房供电,烟叶的烘烤肯定没问题了",天天到现场来看电力工人施工的的孙修权老大爷望着烤房不远处新架设的供电线路和崭新的变压器,喜从中来。
"烤烟烤得好,就是一炉宝;烤烟烤不好,活似一炉草"。 已入八月,正是烟农收获烟叶的时节,时间越来越紧,确保在烟叶收获前全面解决烤房的供电问题,牵动着重庆武隆供电公司的干部职工的心。
8月9日,烈日当空,笔者随公司农网施工队来到武隆县仙女山镇核桃村大石岭变台施工现场。一群身着工作服电力工人冒高温、顶酷暑,正在紧张忙碌地施工,拉线、紧线、安装变压器,搭建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不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他们的工作服,安全帽下也滴落着大颗大颗的汗珠。"我们已经施工三天了,仙女镇海拔高些,但太阳辐射比县城的毒",一个年轻的小伙说道。一身汗、一身泥,这些成了每一个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武隆供电人真实的写照。
陈福红是现场的工作负责人,负责监督施工的程序和安全。为了使工程尽快完成,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他说:"我们一般早上7点开始施工,晚上7、8点才收工,中午就在工地附近的农户家吃便饭,晚上住在农户家里,工程还是很快的,抓紧一些,今天就能基本完成。"据他讲述,他参与的烤房供电施工工程已经达十四个,单在核桃村,他所在的团队已经完成了7组21块电表的安装,架设了10千伏电杆15根,线路4000多米,400伏电杆13根,线路1000多米。由于烟电工程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工程进度非常紧张,他很少回家住。
"如果有了烤烟房,烤出好质量的烟,我们每亩烤烟能增收1000多块",孙修权老人高兴地替自家算着经济帐。这位老人,今年80岁了,他们家今年种植了20多亩烤烟,每年依靠烤烟大概有5、6万的收入。老人说:"我就是在家没事出来走走,看看烤烟房什么时候能通上电,眼看今天就能完工,屋里正准备烤烟呢。"交谈中老人还感慨道:"现在的供电工作做得比以前好多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通了电,但是电压不稳,还经常停电,检修也不及时。二十多年过去了,就是在四年前的农网改造后,我们就很少为用电发愁了。现在家里用上了电视、冰箱等家电,粉碎机、打米机等农用机械也很多,一个月能用上几十度电,缴电费也省事,直接在有粮差补贴的银行卡上扣,用多少扣多少,走不出户就能办好事。"
申桂林是当地到施工现场帮忙的小伙子,今年只有16岁。"烤房的建设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周围的农户都很支持,每到抬电杆,安变压器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自发的来帮忙。"小伙子腼腆地说道。申桂林告诉笔者,他们家今年也种植了20多亩烤烟,现在地里的烤烟差不多都熟了,还不烤就要黄在地里了,盼望着烤房能够早日通上电。
笔者从现场还得知,连日来,武隆供电公司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每天都会到各个施工点查看,把眼睛紧紧盯在工程进度上,盘算着每天的工作安排,与辛勤工作在一线的施工队伍一道,艰苦奋战,确保所有"烟电工程"高质量如期竣工。(陆兵 韦斯予)
"烤烟烤得好,就是一炉宝;烤烟烤不好,活似一炉草"。 已入八月,正是烟农收获烟叶的时节,时间越来越紧,确保在烟叶收获前全面解决烤房的供电问题,牵动着重庆武隆供电公司的干部职工的心。
8月9日,烈日当空,笔者随公司农网施工队来到武隆县仙女山镇核桃村大石岭变台施工现场。一群身着工作服电力工人冒高温、顶酷暑,正在紧张忙碌地施工,拉线、紧线、安装变压器,搭建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不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他们的工作服,安全帽下也滴落着大颗大颗的汗珠。"我们已经施工三天了,仙女镇海拔高些,但太阳辐射比县城的毒",一个年轻的小伙说道。一身汗、一身泥,这些成了每一个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武隆供电人真实的写照。
陈福红是现场的工作负责人,负责监督施工的程序和安全。为了使工程尽快完成,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他说:"我们一般早上7点开始施工,晚上7、8点才收工,中午就在工地附近的农户家吃便饭,晚上住在农户家里,工程还是很快的,抓紧一些,今天就能基本完成。"据他讲述,他参与的烤房供电施工工程已经达十四个,单在核桃村,他所在的团队已经完成了7组21块电表的安装,架设了10千伏电杆15根,线路4000多米,400伏电杆13根,线路1000多米。由于烟电工程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工程进度非常紧张,他很少回家住。
"如果有了烤烟房,烤出好质量的烟,我们每亩烤烟能增收1000多块",孙修权老人高兴地替自家算着经济帐。这位老人,今年80岁了,他们家今年种植了20多亩烤烟,每年依靠烤烟大概有5、6万的收入。老人说:"我就是在家没事出来走走,看看烤烟房什么时候能通上电,眼看今天就能完工,屋里正准备烤烟呢。"交谈中老人还感慨道:"现在的供电工作做得比以前好多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通了电,但是电压不稳,还经常停电,检修也不及时。二十多年过去了,就是在四年前的农网改造后,我们就很少为用电发愁了。现在家里用上了电视、冰箱等家电,粉碎机、打米机等农用机械也很多,一个月能用上几十度电,缴电费也省事,直接在有粮差补贴的银行卡上扣,用多少扣多少,走不出户就能办好事。"
申桂林是当地到施工现场帮忙的小伙子,今年只有16岁。"烤房的建设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周围的农户都很支持,每到抬电杆,安变压器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自发的来帮忙。"小伙子腼腆地说道。申桂林告诉笔者,他们家今年也种植了20多亩烤烟,现在地里的烤烟差不多都熟了,还不烤就要黄在地里了,盼望着烤房能够早日通上电。
笔者从现场还得知,连日来,武隆供电公司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每天都会到各个施工点查看,把眼睛紧紧盯在工程进度上,盘算着每天的工作安排,与辛勤工作在一线的施工队伍一道,艰苦奋战,确保所有"烟电工程"高质量如期竣工。(陆兵 韦斯予)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