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不通,找杨忠”―记安徽肥西供电公司杨忠抢修队
2011-06-29 10:23:47 来源:李青,刘爱兵
A-
A+
电力18讯: 在安徽省肥西县县城,一说起供电公司有个杨忠抢修队,几乎人人都竖起大姆指,“杨忠供电抢修,为您用电解忧”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的确,对于县城3万多户居民来说,“电不通,找杨忠”已成习惯,哪家有什么用电方面的难题,第一想到的就是拨通抢修队的电话,而他们也总是随叫随到。
2006年6月,为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品质和水平,树立国家电网良好形象,肥西供电公司成立了杨忠抢修队,负责县城10多条10千伏配网线路、300多台公用变和近千条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成立五年来,只有10名队员的杨忠抢修队负责维护的设备数量增长了一倍,服务的客户也增加了5000多户,但客户满意率却始终很高,至今没有出现过一次投诉。对于这样的“奇迹”,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抢修队队长杨忠将之归功于抢修队一直坚持的“早、快、多”服务“三字经”,具体就是超前服务要“早”、应急服务要“快”、延伸服务要“多”,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事后服务转变为超前服务。把这“三字经”念好了,供电服务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超前服务做得“早”
作为一支抢修队,抢修工作是他们的职责。然而,杨忠抢修队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事前的未雨绸缪,让亡羊补牢式的抢修尽可能不发生。
“每星期我们都召开一次抢修分析会,对近期发生的故障、发现的隐患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电网的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减少故障概率”。队长杨忠说。
每年迎峰度夏还没有到来,杨忠抢修队就开始对管辖范围内所有的配变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消缺。今年五一节,杨忠抢修队放弃节日休息时间,利用学校放假之机,连续三天对城区5所高中的变压器、配电柜进行用电检查,消除了多处安全隐患。“我们学校配电设备非常多,但没有能力自己检查维护。杨忠抢修队的检查,让我们今年保障高考用电放心多了。”肥西中学校长熊明飞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肥西县是全国三大苗木之乡,每年都要举办“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简称苗交会)。为了使“苗交会”保电工作万无一失,每次抢修队都提前深入现场,核对每个保电点的用电设备,收集相关资料,编制保电预案,组织对线路、设备的巡查消缺。2010年11月7日,第8届苗交会在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隆重举行。可从上级单位借调的应急电源车因故直到开幕前一天才到达指定的保电地点。为接好应急电源的备自投装置,抢修队从当天下午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晚饭也仅仅扒了点盒饭,直到电源车试启动成功,他们才长舒了一口气。由于工作细致、考虑周全,保电工作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应急服务重在“快”
肥西县地处江淮中部,因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上,每年的龙卷风、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频繁,仅2010年7、8月间,就发生了三次较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灾害,造成多条线路跳闸、杆线损毁。做好应急抢修工作,已成为杨忠抢修队的“必备课”。
2010年7月12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肥西县城大雨倾盆,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县城潭冲路遭遇严重内涝,多个小区被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杨忠抢修队立即赶到现场配合排涝。可是因道路洪水泛滥,抢修车无法运送用来接水泵的电缆。关键时刻,杨忠抢修队的队员们一起肩扛手拉,硬是在暴风雨中涉水一公里,将200米长的电缆运到了抢险现场,保障了排涝用电不受影响。
县敬老院是抢修队的重点“照顾对象”。今年1月份的一天,下起了大雪。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县敬老院打来电话说停电了,让抢修队明天过来看看。此时,天已漆黑一片,雪疾风狂,但抢修队想到这么冷的天,如果没有电,无法取暖,老人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影响,便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连夜抢修。大家一直忙了两个多小时,线接上了,灯亮了,老人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向他们连声感谢。而抢修队员们全身已经湿透,冻得直发抖。
平时,为了让抢修更加及时,抢修队想了不少办法。他们将城区道路交通图和配电地理接线图挂在墙上,要求每位队员必须熟知线路的地理位置,甚至做到县城的每个小区供电设备“闭着眼都能说清”;在抢修车上装上GPS装置,巡线时可以知道哪条路径最短;经过对常见故障的分析,将最常用到的材料放在最顺手的位置,减少抢修材料准备时间……
数字是最好的说明,2010年,杨忠抢修队组织出车抢修114次,平均到达时间只有24分钟。
延伸服务形式“多”
杨忠抢修队有个特殊服务本,专门记载一些孤寡弱残人员的地址和用电情况,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特殊服务。县检察院离休干部徐干,今年已经86岁了,是位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杨忠抢修队已经定点帮扶了五年,每个月上门收取电费,检查线路,过年过节还送来米和油。邻居都说他有一群供电公司的“好儿女”。而像这样结对帮扶的对象,杨忠抢修队共有9位,其中有2位困难户连电费都由抢修队员们代缴。
几年来,杨忠抢修队走街串巷为客户排除用电故障无数,做了多少好事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接到报修电话,赶到现场一看,却是客户室内线路故障造成的停电,按理说这不属于抢修范围,应由客户自己解决。可他们看着对方黑灯瞎火不方便,每次还是进屋检查,排除了故障。
国家“家电下乡”惠农政策实施后,肥西县购买家电的农民明显增加。为做好服务,杨忠抢修队专门印制了“家电下乡服务卡”,安排队员轮流在县城里的“家电下乡”定点商场值班,向前来购买家电的农户宣传用电知识,并和全县各乡镇供电所抢修班合作联动,开展跟踪上门服务。今年6月5日,上派镇馆驿村的程家来刚买了台空调,杨忠抢修队的服务小分队就来到他家,帮助更换插座,改造下火线。“我正在想线路能不能带得动空调呢,没想到供电所这么快就过来了。”程家来喜出望外。
“服务要做到客户心坎上。”这是杨忠抢修队对供电服务的理解。(李青 刘爱兵)
2006年6月,为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品质和水平,树立国家电网良好形象,肥西供电公司成立了杨忠抢修队,负责县城10多条10千伏配网线路、300多台公用变和近千条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成立五年来,只有10名队员的杨忠抢修队负责维护的设备数量增长了一倍,服务的客户也增加了5000多户,但客户满意率却始终很高,至今没有出现过一次投诉。对于这样的“奇迹”,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抢修队队长杨忠将之归功于抢修队一直坚持的“早、快、多”服务“三字经”,具体就是超前服务要“早”、应急服务要“快”、延伸服务要“多”,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事后服务转变为超前服务。把这“三字经”念好了,供电服务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超前服务做得“早”
作为一支抢修队,抢修工作是他们的职责。然而,杨忠抢修队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事前的未雨绸缪,让亡羊补牢式的抢修尽可能不发生。
“每星期我们都召开一次抢修分析会,对近期发生的故障、发现的隐患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电网的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减少故障概率”。队长杨忠说。
每年迎峰度夏还没有到来,杨忠抢修队就开始对管辖范围内所有的配变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消缺。今年五一节,杨忠抢修队放弃节日休息时间,利用学校放假之机,连续三天对城区5所高中的变压器、配电柜进行用电检查,消除了多处安全隐患。“我们学校配电设备非常多,但没有能力自己检查维护。杨忠抢修队的检查,让我们今年保障高考用电放心多了。”肥西中学校长熊明飞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肥西县是全国三大苗木之乡,每年都要举办“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简称苗交会)。为了使“苗交会”保电工作万无一失,每次抢修队都提前深入现场,核对每个保电点的用电设备,收集相关资料,编制保电预案,组织对线路、设备的巡查消缺。2010年11月7日,第8届苗交会在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隆重举行。可从上级单位借调的应急电源车因故直到开幕前一天才到达指定的保电地点。为接好应急电源的备自投装置,抢修队从当天下午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十点,晚饭也仅仅扒了点盒饭,直到电源车试启动成功,他们才长舒了一口气。由于工作细致、考虑周全,保电工作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应急服务重在“快”
肥西县地处江淮中部,因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上,每年的龙卷风、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频繁,仅2010年7、8月间,就发生了三次较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灾害,造成多条线路跳闸、杆线损毁。做好应急抢修工作,已成为杨忠抢修队的“必备课”。
2010年7月12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肥西县城大雨倾盆,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县城潭冲路遭遇严重内涝,多个小区被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杨忠抢修队立即赶到现场配合排涝。可是因道路洪水泛滥,抢修车无法运送用来接水泵的电缆。关键时刻,杨忠抢修队的队员们一起肩扛手拉,硬是在暴风雨中涉水一公里,将200米长的电缆运到了抢险现场,保障了排涝用电不受影响。
县敬老院是抢修队的重点“照顾对象”。今年1月份的一天,下起了大雪。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县敬老院打来电话说停电了,让抢修队明天过来看看。此时,天已漆黑一片,雪疾风狂,但抢修队想到这么冷的天,如果没有电,无法取暖,老人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影响,便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连夜抢修。大家一直忙了两个多小时,线接上了,灯亮了,老人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向他们连声感谢。而抢修队员们全身已经湿透,冻得直发抖。
平时,为了让抢修更加及时,抢修队想了不少办法。他们将城区道路交通图和配电地理接线图挂在墙上,要求每位队员必须熟知线路的地理位置,甚至做到县城的每个小区供电设备“闭着眼都能说清”;在抢修车上装上GPS装置,巡线时可以知道哪条路径最短;经过对常见故障的分析,将最常用到的材料放在最顺手的位置,减少抢修材料准备时间……
数字是最好的说明,2010年,杨忠抢修队组织出车抢修114次,平均到达时间只有24分钟。
延伸服务形式“多”
杨忠抢修队有个特殊服务本,专门记载一些孤寡弱残人员的地址和用电情况,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特殊服务。县检察院离休干部徐干,今年已经86岁了,是位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杨忠抢修队已经定点帮扶了五年,每个月上门收取电费,检查线路,过年过节还送来米和油。邻居都说他有一群供电公司的“好儿女”。而像这样结对帮扶的对象,杨忠抢修队共有9位,其中有2位困难户连电费都由抢修队员们代缴。
几年来,杨忠抢修队走街串巷为客户排除用电故障无数,做了多少好事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接到报修电话,赶到现场一看,却是客户室内线路故障造成的停电,按理说这不属于抢修范围,应由客户自己解决。可他们看着对方黑灯瞎火不方便,每次还是进屋检查,排除了故障。
国家“家电下乡”惠农政策实施后,肥西县购买家电的农民明显增加。为做好服务,杨忠抢修队专门印制了“家电下乡服务卡”,安排队员轮流在县城里的“家电下乡”定点商场值班,向前来购买家电的农户宣传用电知识,并和全县各乡镇供电所抢修班合作联动,开展跟踪上门服务。今年6月5日,上派镇馆驿村的程家来刚买了台空调,杨忠抢修队的服务小分队就来到他家,帮助更换插座,改造下火线。“我正在想线路能不能带得动空调呢,没想到供电所这么快就过来了。”程家来喜出望外。
“服务要做到客户心坎上。”这是杨忠抢修队对供电服务的理解。(李青 刘爱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