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成长的阶梯――蠡县供电公司摸索新员工培育模式纪实
2011-07-13 09:57:32 来源:田光辉
A-
A+
电力18讯: 7月初,蠡县供电公司又迎来了2011年的新员工。近年来,蠡县供电公司不断开拓新思路、尝试新模式,紧紧围绕“选、育、留、用”四字诀,开展新员工的教育培养,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科学培育的新途径,为新员工搭建了一个稳健而扎实的成长阶梯,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模式新:“培训前置”打好时间差
2011年7月,20余名新员工带着梦想和希望加入到蠡县供电公司“大家庭”。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毕业于不同院校,虽然首次踏入蠡县供电公司的大门,可他们彼此间却和睦融洽,对蠡县供电公司没有丝毫陌生感。新员工陈洁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虽然初来乍到,却已有强烈的归宿感和亲切感了……
这一切,得益于蠡县供电公司“培训前置”模式的引入。
如果说招聘是新员工与企业“相识”的开始,那么,入职培训无疑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无论对员工成长还是对公司育人留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始于7月初,开展一些常规培训后,新员工就奔赴新岗位任职了。随着“三集五大”运行机制的推进,这种培训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刚告别学校迈入社会的新员工很难在短时期完成角色转换,工作后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症”;不同专业背景的新员工只能蜻蜓点水地了解供电企业的文化、业务,没有足够扎实的根基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作。
针对传统入职培训涌现的弊端,蠡县供电公司开始了新员工培育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在经过一系列严密调研和认证后,一个“大胆”的培训计划浮出水面――开展入职培训前置。所谓前置,是指在不影响毕业生学业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毕业生在找到工作和毕业期间相对空闲的“真空期”,将他们组织起来,展开为期一个半月的“集中培训”。通过丰富的形式、翔实的内容和生动的案例,系统地进行传统交换、营销技术、SG186技术应用、电网业务与技术、业务服务礼仪、项目管理等全方位的培训。这种培训时间比较充裕,课程安排也更系统全面,为新员工提供了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角色转变的过渡期和磨合期.
实践证明,“培训前置”不仅减少了公司培养人员的时间成本,加快了新员工入职后的适应时间和生产力的转化速度。在辛兴分局做营销专责的冯彦详在学校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供电管理和电网营销知识,而“培训前置”期间的培训内容对她的帮助特别大,她说:“通过这样系统的培训,让我对整个供电网络有了一个全面了解,让我在给客户服务时有了底气!”
内容新:“实战演练”提升战斗力
“供电企业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更在你们手中!”这是蠡县公司经理在新员工欢迎仪式上说的一句话。
新员工是企业的未来,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就需要不断补充各类新人,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为给蠡县供电公司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蠡县供电公司为新员工培育进行了精心设计和规划。
蠡县供电公司在实践中发现,有效培训的关键在于参与度。因此,蠡县供电公司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和诉求,通过团队拓展、互动学习、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个人演讲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
“商业实战”培训让许多新员工记忆犹新。培训将新员工分组成几个团队,给予一定的种子基金,由队员自行考察市场,确定商品、目标客户、商业模式等,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商品销售。“要买矿泉水吗?”“正宗蠡县丝巾,来一条吧!”“水果便宜卖啦!”在各种叫卖声中,新员工进入了营销“实战”。新员工佟涛表示,这是以前在学校从未接触过的,如何面对陌生人开口推销?如何应对城管保安的阻止?培训既锻炼了营销能力和应变能力。“我们还让城管保安买了我们的商品呢!”佟涛对此颇为得意。他还说,大家把团队目标放在第一位,也是一种非常实在的团队精神教育。新员工辛敬则表示,通过实战更好地感知社会、融入团队。
对于团队精神,蠡县供电公司经理李瑞良每次在新员工培训中都特别提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团队,供电企业没有人能完成一件事。
为此,蠡县供电公司通过团体拓展培训、强化培训和交叉岗位实习等为新员工开展团队精神塑造,还通过制定师徒合同、导师制度、虚拟团队等形式督促老员工关心、爱护新员工,开展好“传帮带”。新员工佟涛对此感慨颇多,他说,在营业厅实习期间,领导的关心问候、师傅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协调帮助都让她进步很快,也让她更快、更好地投身到了营业厅管理的工作中去。
理念新:“激发潜能”塑造生力军
青年员工融入企业后,如何建立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如何在实践中激励青年员工?蠡县供电公司经理李瑞良对此有着更深的考虑。青年员工的培育塑造不能仅停留在技能知识层面,更应注重企业文化熏陶和青年员工励志精神的培养。
多年来,蠡县供电公司着重针对年轻人的特点组织开展系列激发潜能的训练,通过“高空抓杠”、“穿越电网”、“巨人梯”等拓展活动,激发了青年员工挑战自我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决心,帮助年轻人实现心智模式的转变,培养阳光心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类挑战。徐敏在参加了拓展训练后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他说,接受的挑战和磨练是对自己身心的一次大洗礼,是一种人生的动力和考验,是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
培养青年员工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境界也是蠡县供电公司在人才培育中的一大目标。人力资源部主任齐军峰表示,年轻人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富有理想和激情,希望新员工不做简单的批评者,而做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合理化建议者、效率效益提升的实践者。
为给广大新员工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蠡县供电公司在内网开设了新员工论坛,大家可以通过论坛相互交流。对入职两三年的新员工,蠡县供电公司采取“软性培养法”来提升大家的能力。通过集中培训,让大家充分交流工作后的体会和经验,一起分享成功的欢欣和失败的苦涩,分享得失、共同提升。“软性培养”中还引入管理技能培训,引导青年员工学习从努力做事到正确做事、改变常见的工作管理误区、实现从自我管理到影响他人等,这样的开发性培训可以提升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他们塑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特质。
蠡县供电公司不断尝试岗位轮换和开发性培训等方式,帮助青年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帮他们确立目标领域实现目标,提升对企业的归属和向心力。在新员工分配上,蠡县供电公司注重向生产一线、基层供电所倾斜,2007-2010年新员工88人,其中分配至基层供电所的占73%,有力支撑了基层供电所的一线力量。与此同时,蠡县供电公司还在生活上对新员工予以关注,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也很强。
蠡县供电公司新员工培育模式为新员工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搭建了一个阶梯,让广大新员工得到快速成长。年终考评中,30岁以下青年员工评优比例达到19%,很多2007、2008年入职的员工已成长为部门骨干。
“路漫漫其修远兮”,蠡县供电公司还在新员工培育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实践着……(田光辉)
模式新:“培训前置”打好时间差
2011年7月,20余名新员工带着梦想和希望加入到蠡县供电公司“大家庭”。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毕业于不同院校,虽然首次踏入蠡县供电公司的大门,可他们彼此间却和睦融洽,对蠡县供电公司没有丝毫陌生感。新员工陈洁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虽然初来乍到,却已有强烈的归宿感和亲切感了……
这一切,得益于蠡县供电公司“培训前置”模式的引入。
如果说招聘是新员工与企业“相识”的开始,那么,入职培训无疑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无论对员工成长还是对公司育人留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始于7月初,开展一些常规培训后,新员工就奔赴新岗位任职了。随着“三集五大”运行机制的推进,这种培训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刚告别学校迈入社会的新员工很难在短时期完成角色转换,工作后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症”;不同专业背景的新员工只能蜻蜓点水地了解供电企业的文化、业务,没有足够扎实的根基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作。
针对传统入职培训涌现的弊端,蠡县供电公司开始了新员工培育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在经过一系列严密调研和认证后,一个“大胆”的培训计划浮出水面――开展入职培训前置。所谓前置,是指在不影响毕业生学业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毕业生在找到工作和毕业期间相对空闲的“真空期”,将他们组织起来,展开为期一个半月的“集中培训”。通过丰富的形式、翔实的内容和生动的案例,系统地进行传统交换、营销技术、SG186技术应用、电网业务与技术、业务服务礼仪、项目管理等全方位的培训。这种培训时间比较充裕,课程安排也更系统全面,为新员工提供了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角色转变的过渡期和磨合期.
实践证明,“培训前置”不仅减少了公司培养人员的时间成本,加快了新员工入职后的适应时间和生产力的转化速度。在辛兴分局做营销专责的冯彦详在学校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供电管理和电网营销知识,而“培训前置”期间的培训内容对她的帮助特别大,她说:“通过这样系统的培训,让我对整个供电网络有了一个全面了解,让我在给客户服务时有了底气!”
内容新:“实战演练”提升战斗力
“供电企业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更在你们手中!”这是蠡县公司经理在新员工欢迎仪式上说的一句话。
新员工是企业的未来,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就需要不断补充各类新人,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为给蠡县供电公司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蠡县供电公司为新员工培育进行了精心设计和规划。
蠡县供电公司在实践中发现,有效培训的关键在于参与度。因此,蠡县供电公司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和诉求,通过团队拓展、互动学习、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个人演讲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
“商业实战”培训让许多新员工记忆犹新。培训将新员工分组成几个团队,给予一定的种子基金,由队员自行考察市场,确定商品、目标客户、商业模式等,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商品销售。“要买矿泉水吗?”“正宗蠡县丝巾,来一条吧!”“水果便宜卖啦!”在各种叫卖声中,新员工进入了营销“实战”。新员工佟涛表示,这是以前在学校从未接触过的,如何面对陌生人开口推销?如何应对城管保安的阻止?培训既锻炼了营销能力和应变能力。“我们还让城管保安买了我们的商品呢!”佟涛对此颇为得意。他还说,大家把团队目标放在第一位,也是一种非常实在的团队精神教育。新员工辛敬则表示,通过实战更好地感知社会、融入团队。
对于团队精神,蠡县供电公司经理李瑞良每次在新员工培训中都特别提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团队,供电企业没有人能完成一件事。
为此,蠡县供电公司通过团体拓展培训、强化培训和交叉岗位实习等为新员工开展团队精神塑造,还通过制定师徒合同、导师制度、虚拟团队等形式督促老员工关心、爱护新员工,开展好“传帮带”。新员工佟涛对此感慨颇多,他说,在营业厅实习期间,领导的关心问候、师傅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协调帮助都让她进步很快,也让她更快、更好地投身到了营业厅管理的工作中去。
理念新:“激发潜能”塑造生力军
青年员工融入企业后,如何建立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如何在实践中激励青年员工?蠡县供电公司经理李瑞良对此有着更深的考虑。青年员工的培育塑造不能仅停留在技能知识层面,更应注重企业文化熏陶和青年员工励志精神的培养。
多年来,蠡县供电公司着重针对年轻人的特点组织开展系列激发潜能的训练,通过“高空抓杠”、“穿越电网”、“巨人梯”等拓展活动,激发了青年员工挑战自我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决心,帮助年轻人实现心智模式的转变,培养阳光心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类挑战。徐敏在参加了拓展训练后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他说,接受的挑战和磨练是对自己身心的一次大洗礼,是一种人生的动力和考验,是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
培养青年员工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境界也是蠡县供电公司在人才培育中的一大目标。人力资源部主任齐军峰表示,年轻人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富有理想和激情,希望新员工不做简单的批评者,而做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合理化建议者、效率效益提升的实践者。
为给广大新员工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蠡县供电公司在内网开设了新员工论坛,大家可以通过论坛相互交流。对入职两三年的新员工,蠡县供电公司采取“软性培养法”来提升大家的能力。通过集中培训,让大家充分交流工作后的体会和经验,一起分享成功的欢欣和失败的苦涩,分享得失、共同提升。“软性培养”中还引入管理技能培训,引导青年员工学习从努力做事到正确做事、改变常见的工作管理误区、实现从自我管理到影响他人等,这样的开发性培训可以提升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他们塑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特质。
蠡县供电公司不断尝试岗位轮换和开发性培训等方式,帮助青年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帮他们确立目标领域实现目标,提升对企业的归属和向心力。在新员工分配上,蠡县供电公司注重向生产一线、基层供电所倾斜,2007-2010年新员工88人,其中分配至基层供电所的占73%,有力支撑了基层供电所的一线力量。与此同时,蠡县供电公司还在生活上对新员工予以关注,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也很强。
蠡县供电公司新员工培育模式为新员工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搭建了一个阶梯,让广大新员工得到快速成长。年终考评中,30岁以下青年员工评优比例达到19%,很多2007、2008年入职的员工已成长为部门骨干。
“路漫漫其修远兮”,蠡县供电公司还在新员工培育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实践着……(田光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