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巡线路上的新故事――湖南娄底线管所监督性巡视小记
2011-05-26 16:43:07 来源:张成玲
A-
A+
电力18讯: 线路巡视,在人们的印象里,向来是线路班组外线工的“专属”工作,而与每日忙于办公事务的管理人员相关性不大。但在湖南娄底线管所,监督性巡视打破了这一传统工作模式,“每人每月不少于10基杆塔的巡线任务”已逐渐成为该所管理人员的一项“铁的纪律”。5月23日,笔者用镜头记录下了娄底线管所党总支书记吴应文和办公室主任刘新江执行这一“纪律”的一天。
故事一:勇往直前的吴书记
此次监督性巡线的目标是220千伏涟康Ⅱ线,初步确认的路线是从位于娄底涟源华润电厂的涟康Ⅱ线1号塔出发,往康田变方向逐基巡视。
到达华润电厂时,笔者发现附近有好几条输电线路,无法辨清到底哪条是涟康Ⅱ线,但可以看出的是每条线路都是穿山林而过,铁塔也多位于山坡或山顶,心想,今天的巡线有点麻烦了。正当有些打退堂鼓时,听到书记在前面喊“来,跟我走。”
也许是前夜刚下过雨,路面的土壤很松软,没走几步,鞋上便沾满了泥土。但巡线的人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边朝铁塔走去,边抬头观察着铁塔上的情况。快到达杆塔时,突听得传来一声“哎呀”,回头看时,吴书记已跌倒在地,眉头紧皱,手摁在脚踝上,大概是由于过于关注铁塔,没注意到坡上的土已松垮,一不留神就踩踏了,崴了脚。
“书记,今天就算了吧,你脚崴了,只怕不能巡线了。”看到吴书记受伤,刘主任和笔者都建议。
“没事,休息下就会好的。”
“走路会很疼的,还要上山下坡的。”
“休息会就走…去给我找根棍子。”
拗不过吴书记,几分钟后,我们只得跟着拄着树枝拐杖、一拐一拐的他继续前进。
巡线是最费脚力的事。由于脚受伤,吴书记的走路样子变得有些不协调,平常能轻松越过的坡、坑,现在也变得很困难。但他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喊疼,看到我们有些不放心,他还开玩笑似的说:“刚刚是疼得‘下不得地’,现在后脚跟可以下得地了。” 然后仍旧撑着他的“拐杖”,强忍疼痛,在山间小道里上上下下地行走,在银线与铁塔之间来回巡视着……
故事二:特殊的师徒
“我们巡线主要就是:一查,查看有没有缺陷,比如瓷瓶有没有少、塔材有没有被盗、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松动、螺栓紧固情况、基础、边坡等等;二记,记录杆号、杆型、绝缘子、跨越情况、通道树竹和缺陷等。三拍照,拍下杆塔全景、缺陷等情况,作为核对资料的依据。”在巡线过程中,吴书记总是会向刘新江介绍一些巡线的相关知识和注意要点。
原来,因为刘新江一直负责的是办公室综合管理事务,缺乏线路运维经验,且未参加安规考试,没有单独巡视的权限,所以从监督性巡视开始以来,吴书记就当起了刘新江的“师傅”,并在一起巡线的途中,传授一些线路运维知识、相关经验和方法,讲解关于如何辨认缺陷、如何准确描叙和记录,发现问题该如何处理等。经过几个月的“耳濡目染”,过去对输电线路知识知之甚少的刘新江如今每到一基杆塔,就能迅速辨认出有无缺陷,准确记录杆塔基本情况,俨然一位巡线工。
据了解,让每一位管理层人员都深入一线,深入线路,是娄底线管所落实设备主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监督性巡视,一是要转变管理人员不了解线路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状况,使管理层人员能全面掌控现场工作及设备情况;二是要掌控一二级设备主人职责的落实情况,推进星级设备主人的评选。三是要通过监督性巡视,转变全体员工工作作风,督促各级各类人员到岗到位,强化员工责任心建设,彻底改变以往巡线过程中工作中存在的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处理不彻底、不想办法解决问题等情况,防止巡线过程中出现人员到杆不到位、工作不负责的现象。(张成玲)
故事一:勇往直前的吴书记
此次监督性巡线的目标是220千伏涟康Ⅱ线,初步确认的路线是从位于娄底涟源华润电厂的涟康Ⅱ线1号塔出发,往康田变方向逐基巡视。
到达华润电厂时,笔者发现附近有好几条输电线路,无法辨清到底哪条是涟康Ⅱ线,但可以看出的是每条线路都是穿山林而过,铁塔也多位于山坡或山顶,心想,今天的巡线有点麻烦了。正当有些打退堂鼓时,听到书记在前面喊“来,跟我走。”
也许是前夜刚下过雨,路面的土壤很松软,没走几步,鞋上便沾满了泥土。但巡线的人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边朝铁塔走去,边抬头观察着铁塔上的情况。快到达杆塔时,突听得传来一声“哎呀”,回头看时,吴书记已跌倒在地,眉头紧皱,手摁在脚踝上,大概是由于过于关注铁塔,没注意到坡上的土已松垮,一不留神就踩踏了,崴了脚。
“书记,今天就算了吧,你脚崴了,只怕不能巡线了。”看到吴书记受伤,刘主任和笔者都建议。
“没事,休息下就会好的。”
“走路会很疼的,还要上山下坡的。”
“休息会就走…去给我找根棍子。”
拗不过吴书记,几分钟后,我们只得跟着拄着树枝拐杖、一拐一拐的他继续前进。
巡线是最费脚力的事。由于脚受伤,吴书记的走路样子变得有些不协调,平常能轻松越过的坡、坑,现在也变得很困难。但他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喊疼,看到我们有些不放心,他还开玩笑似的说:“刚刚是疼得‘下不得地’,现在后脚跟可以下得地了。” 然后仍旧撑着他的“拐杖”,强忍疼痛,在山间小道里上上下下地行走,在银线与铁塔之间来回巡视着……
故事二:特殊的师徒
“我们巡线主要就是:一查,查看有没有缺陷,比如瓷瓶有没有少、塔材有没有被盗、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松动、螺栓紧固情况、基础、边坡等等;二记,记录杆号、杆型、绝缘子、跨越情况、通道树竹和缺陷等。三拍照,拍下杆塔全景、缺陷等情况,作为核对资料的依据。”在巡线过程中,吴书记总是会向刘新江介绍一些巡线的相关知识和注意要点。
原来,因为刘新江一直负责的是办公室综合管理事务,缺乏线路运维经验,且未参加安规考试,没有单独巡视的权限,所以从监督性巡视开始以来,吴书记就当起了刘新江的“师傅”,并在一起巡线的途中,传授一些线路运维知识、相关经验和方法,讲解关于如何辨认缺陷、如何准确描叙和记录,发现问题该如何处理等。经过几个月的“耳濡目染”,过去对输电线路知识知之甚少的刘新江如今每到一基杆塔,就能迅速辨认出有无缺陷,准确记录杆塔基本情况,俨然一位巡线工。
据了解,让每一位管理层人员都深入一线,深入线路,是娄底线管所落实设备主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监督性巡视,一是要转变管理人员不了解线路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状况,使管理层人员能全面掌控现场工作及设备情况;二是要掌控一二级设备主人职责的落实情况,推进星级设备主人的评选。三是要通过监督性巡视,转变全体员工工作作风,督促各级各类人员到岗到位,强化员工责任心建设,彻底改变以往巡线过程中工作中存在的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处理不彻底、不想办法解决问题等情况,防止巡线过程中出现人员到杆不到位、工作不负责的现象。(张成玲)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