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新帆风正劲 创效先锋谱新篇――记成长中的松原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变电二次检修站
2011-05-30 16:36:06 来源:刘海涛
A-
A+
电力18讯: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承担着松原电网四县一区5座220kV变电站、8座66kV变电站、26个农电及用户代维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化、通讯、仪表四个专业的检验维护工作,他们还承揽系统的大修、技改、基建工程。这是什么样的队伍呢?有人说:“这么多的工作肯定是一个试验所承担的吧?”也有人说:“这一定是有几十人的二级单位。”――都不是,这支队伍就是刚刚成立一年、仅有十名职工的松原供电公司调度监控中心变电二次检修站。
2010年5月29日,变电二次检修站伴着松原供电公司成立的隆隆礼炮,迎来了它做为首个国网公司试点班站的“元年”。 在松原公司“三少一高”新体制即:机构设置少、管理层次少、人员编制少、工作效率高的扁平式组织机构原则基础上,把原计划编制24人的变电二次检修站定员为十人。这既是一个年轻的班站,又是一个高素质的青年班站,因为这十名职工平均年龄仅27岁,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2人。就是这个仅10人的班站,承载着松花江两岸三百万百姓安全稳定用电的嘱托。
这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优秀集体,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关键时刻顶得住,素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著称。站长王雷来自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在松原供电公司刚刚成立、励精图治、百废待兴之际,做为省送变电试验室的副主任,他临危受命来到松原供电公司调度监控中心,带领九个从不同岗位来到班站的年轻同志,把变电二次检修站从一个“只能看”的队伍带上“很能干”的工作正轨,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变电二次检修站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学习型先锋班组。一年多来,变电二次检修站与松原供电公司一起成长,每一个保护、自动化、通讯装置的定检和电网工程的安装、调试、验收、投运等环节都有他们的身影出现。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保护、测控的应用到更换二次回路的保险,他们时刻以保障安全生产为准绳;从扩建工程带电接引到保护装置版本升级,他们深知责任重于泰山。
回想起建站伊始,他们连基本的办公条件都没有。几张破旧的会议桌,两台淘汰的台式电脑,东拿西借的试验仪器放在临时办公的职工活动室里。面对维护半径达200公里40多个变电站的300多套保护装置,面对一张图纸一本说明书都没有的薄弱基础,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凭着青年人的一腔热情迎难而上――缺少图纸,他们从设计院和档案室借来复印并参照实际接线修改;缺少说明书,他们从保护厂家按版本号查询电子版打印装订;办公的活动室没有网线电话线,他们自己钉槽盒敷设布线压头;办公电脑不够用,他们从家里拿来自己的电脑用在单位。调度监控中心的李恩俊主任看到变电二次检修站没有工具物料无法开展工作,紧急向公司申请了一笔特殊经费为他们购置了安装接线的工具物资,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变电二次检修站的职工们怀着感恩企业的心情,甘愿挥洒汗水和激情,他们发挥“五加二、白加黑”的松原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对企业的忠诚。保护定检、异常处理,他们不分周末、节假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基建项目、技改工程,他们连续出差在外地迎风战暑抗寒斗冰;农电代维、用户验收,他们优质服务不计得失风来雨去;基础资料、规程报告,他们加班加点整理编制,照亮回家路的已是清晨的启明星。
谁不希望天伦之乐,可为了这份事业,他们抛家不顾却把牵挂留给了妻儿老小;谁不希望花前月下,可为了这份事业,他们无暇牵手相拥却把思念留在了爱人的心间;谁不希望舒适安逸,可为了这份事业,他们奔波奋战在生产一线而无悔无怨。因为责任所在,他们将守侯光明的寂寞变成了一项神圣的事业;因为重担在肩,他们把青春的汗水洒在了建设光明的银线根根。
短短一年的时间,变电二次检修站的职工完成了160多套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定检、消缺、技改工作,改造了66kV刀闸43组、220kV电压互感器18只、电流互感器19只,更换了66kV保护4套,并完成了220kV风安线扩建工程及66kV扶朝线扩建工程二次部分的安装、调试、投产。这些数字仅能证明变电二次检修站十名职工一年的耕耘和劳动,却不能代表这十名青年让青春闪光、让企业腾飞的一腔赤诚。
220kV及以上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100%;故障录波完好率100%;定检完成率100%;保护装置微机化率100%;安稳装置定检完成率100%。这些指标只能证明变电二次检修站十名职工一年走过的对松原电网的痴心守候,却不能让这十名青年止步他们青春绽放、无私奉献的前进征程。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适逢国家十二五宏伟计划的全面铺开,变电二次检修站沐浴着松原供电公司“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春风,在以王立波局长为核心的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决心以“松原速度”创造“松原奇迹”,在生产建设实践中继续发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更加绚丽夺目的新篇章。刘海涛
2010年5月29日,变电二次检修站伴着松原供电公司成立的隆隆礼炮,迎来了它做为首个国网公司试点班站的“元年”。 在松原公司“三少一高”新体制即:机构设置少、管理层次少、人员编制少、工作效率高的扁平式组织机构原则基础上,把原计划编制24人的变电二次检修站定员为十人。这既是一个年轻的班站,又是一个高素质的青年班站,因为这十名职工平均年龄仅27岁,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2人。就是这个仅10人的班站,承载着松花江两岸三百万百姓安全稳定用电的嘱托。
这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优秀集体,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关键时刻顶得住,素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著称。站长王雷来自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在松原供电公司刚刚成立、励精图治、百废待兴之际,做为省送变电试验室的副主任,他临危受命来到松原供电公司调度监控中心,带领九个从不同岗位来到班站的年轻同志,把变电二次检修站从一个“只能看”的队伍带上“很能干”的工作正轨,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变电二次检修站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学习型先锋班组。一年多来,变电二次检修站与松原供电公司一起成长,每一个保护、自动化、通讯装置的定检和电网工程的安装、调试、验收、投运等环节都有他们的身影出现。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保护、测控的应用到更换二次回路的保险,他们时刻以保障安全生产为准绳;从扩建工程带电接引到保护装置版本升级,他们深知责任重于泰山。
回想起建站伊始,他们连基本的办公条件都没有。几张破旧的会议桌,两台淘汰的台式电脑,东拿西借的试验仪器放在临时办公的职工活动室里。面对维护半径达200公里40多个变电站的300多套保护装置,面对一张图纸一本说明书都没有的薄弱基础,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凭着青年人的一腔热情迎难而上――缺少图纸,他们从设计院和档案室借来复印并参照实际接线修改;缺少说明书,他们从保护厂家按版本号查询电子版打印装订;办公的活动室没有网线电话线,他们自己钉槽盒敷设布线压头;办公电脑不够用,他们从家里拿来自己的电脑用在单位。调度监控中心的李恩俊主任看到变电二次检修站没有工具物料无法开展工作,紧急向公司申请了一笔特殊经费为他们购置了安装接线的工具物资,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变电二次检修站的职工们怀着感恩企业的心情,甘愿挥洒汗水和激情,他们发挥“五加二、白加黑”的松原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对企业的忠诚。保护定检、异常处理,他们不分周末、节假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基建项目、技改工程,他们连续出差在外地迎风战暑抗寒斗冰;农电代维、用户验收,他们优质服务不计得失风来雨去;基础资料、规程报告,他们加班加点整理编制,照亮回家路的已是清晨的启明星。
谁不希望天伦之乐,可为了这份事业,他们抛家不顾却把牵挂留给了妻儿老小;谁不希望花前月下,可为了这份事业,他们无暇牵手相拥却把思念留在了爱人的心间;谁不希望舒适安逸,可为了这份事业,他们奔波奋战在生产一线而无悔无怨。因为责任所在,他们将守侯光明的寂寞变成了一项神圣的事业;因为重担在肩,他们把青春的汗水洒在了建设光明的银线根根。
短短一年的时间,变电二次检修站的职工完成了160多套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定检、消缺、技改工作,改造了66kV刀闸43组、220kV电压互感器18只、电流互感器19只,更换了66kV保护4套,并完成了220kV风安线扩建工程及66kV扶朝线扩建工程二次部分的安装、调试、投产。这些数字仅能证明变电二次检修站十名职工一年的耕耘和劳动,却不能代表这十名青年让青春闪光、让企业腾飞的一腔赤诚。
220kV及以上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100%;故障录波完好率100%;定检完成率100%;保护装置微机化率100%;安稳装置定检完成率100%。这些指标只能证明变电二次检修站十名职工一年走过的对松原电网的痴心守候,却不能让这十名青年止步他们青春绽放、无私奉献的前进征程。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适逢国家十二五宏伟计划的全面铺开,变电二次检修站沐浴着松原供电公司“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春风,在以王立波局长为核心的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决心以“松原速度”创造“松原奇迹”,在生产建设实践中继续发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更加绚丽夺目的新篇章。刘海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