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脚步――冷水江市农电总站工作纪实
2011-06-13 10:35:54 来源:苏政常
A-
A+
电力18讯: 肩负冷水江市十二个乡(镇)农村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重任,冷水江农电人以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农电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他们把爱挥洒在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不论三九严寒还是高温酷暑,在崇山峻岭和乡间小道之间,一年四季有他们穿梭的脚印。他们用真情和奉献奏响一曲曲美妙的光明之歌,用拼搏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实现了冷水江农电新的飞跃……
新管理带来新面貌:以人为本助推标准化建设
去年9月8日,市局局长郑满光率队指导冷水江局创标杆工作时,现场查看了冷水江电力局城东供电所新址,在城东所,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建设大厅、一目了然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士气高昂的员工精神面貌得到了郑局长的高度评价。
这是该站大力加强供电所新管理带来的新面貌。近年来,该站大胆革新、真抓实干,强力推行班组工作专业化、考核工作指标化、日常工作制度化、业务工作程序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早在2007年以前,冷水江市农电总站曾一度面临着高、低压线损过高,安全隐患过多,危险性太大,营销管理差等一系列难题。那时,供电所员工抄表收费、电网建设、故障抢修什么都干,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安全意识、业务技能提高缓慢,农电安全风险大;同时,农电工既抄表又收费,漏抄估抄或请人代抄表计的现象有所发生,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面对压力,该局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谋求解决之道。
蓄之既久,发之必速。该站开始花大力对供电所进行集中整顿,首先是实行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在供电所内部,该站将人员分营销和生产两个大的专业班组,把原来的集团化管理,改为分兵种作业,抄收班和营业班主要从事业扩报装、电费抄核收、用电检查等营销工作,维护班主要从事10千伏以下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检修施工、故障处理等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规避了供电所员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局面。术业有专攻,农电员工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使供电所的整体管理水平产生快速提升。供电所建设成效显著,在娄底局星级供电所评比中,渣渡所获得五星级,其余供电所均为四星级。
今年以来,该站再接再厉,乘着创建省公司县供电企业标杆单位东风,认真对照国网公司、省公司《标准化供电所建设标准》的要求,全力推行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该站认真建立健全班组建设工作和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以主管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责下各供电所现场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在实现供电所整合和中心供电所组建的基础上,将专业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相结合,着力建立健全农电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统一规范管理模式和岗位设置,加快标准化供电所建设步伐。
同时,该站在供电所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以省公司现场标准化培训竞赛为契机,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素质,推动班组建设可持续发展。在各供电所,该站严格推行岗位培训和上岗考试制度,扎实开展轮考轮训、岗位练兵、标准化作业现场培训以及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强、素质高的专业化队伍。从今年3月开始,农电系统PDA平台全面应用,6月份顺利通过娄底局标准化作业培训竞赛,目前在农电各类计划停电检修、施工等生产作业中,各个供电所均已熟练掌握使用PDA作业平台。
管理创新提供无限动力,目前冷水江农电连续安全运行4300多天,员工工作技能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幅提升。
新举措创造新业绩:线损管理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线损管理是提高农电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冷水江农电以绩效管理为手段,突出高线损台区整治,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良好工作机制,农电线损管理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今年来,该站坚持按照“精简高效、按需设岗、依岗定人、一人多责”的原则,明确供电所定员定编、岗位职责和劳动待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绩效管理。为了使“绩效管理”真正科学,站里开展了台区资料摸底工作,完善台区资料,确保资料与现场相符,杜绝串户现象。对台区逐个计算理论线损,以理论线损为依据,根据各个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台区的考核线损,将台区线损与台区管理员的绩效工资挂钩,每个台区线损按 60 元一 个点进行奖罚兑现,员工既有压力,更有动力;高压线损与线路维护人员绩效工资挂钩,低压线损与台区人员绩效挂钩,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确保了台区总表数据的真实性和线损的真实性。将线路和台区管理责任分配到人,考核累计线损,而不是当月线损。台区管理员的任何短期不良行为,都只会对当月线损产生用,对累计线损的作用不大。相反,月度线损出现大幅波动,反而更容易暴露营抄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会受到更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的推行和考核力度的加大,让该站线损管理进一步规范。
突出高线损台区集中整治是该局有效降损的又一法宝。以铎山供电所为例,去年9月前,铎山供电所在该局5个供电所中线损排在最后一位,高损台区最多。通过人员调整,原渣渡供电所所长谢寿喜调任铎山供电所担任所长。谢所长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所长,他上任后,对供电所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分线、分台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考核绩效与工资挂钩,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其次着重加强对高损台区的整治力度,大力开展用电秩序整顿。在铎山供电区域内,突出搞好宣传攻势,经常采取不定时查电,白天查、晚上查、节假日同样查,使窃电分子无懈可击,并且与冷水江市电力执法大队联合执法,对窃电户加大处罚力度,造出声势威慑窃电分子。一个照明窃电户被执法大队处罚近5000元,有的多次被查出偷电,连续处罚金额达13000余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目前,铎山供电所线损排名从最后一名一跃名列前茅,成为该局降损的典范。
辛苦的付出收获累累硕果。该站农电线损持续下降,截止到今年4月底,高压累计线损为1.33%,全省排名第一;低压累计线损为8.68%,全省排名第三,成为省公司唯一高压线损和低压线损排名均进入全省前五名的县局。
新服务给力新农村:阳光高效服务树品牌形象
“服务永无止境”。该站竭尽所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塑造“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品牌,开展全方位、全时服务,为农电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润滑推动作用,构建了和谐的供用电环境。
窗口建设逐步规范。对各窗口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窗口服务、接听电话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为用电客户提供面对面的用电服务,实事求是的解决客户用电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事故抢修制度、上门服务制度逐步健全。今年来,95598故障出警215次,上门为五保、残疾、孤寡老人服务达118人次。建立了行风监督制度。共聘请了15名具有代表性的行风监督员对各供电所优质服务进行监督,今年共召开6次行风监督员和重要客户座谈会。制订了客户走访、回访制。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了解客户对供电服务的需要,解决优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行风建设中的服务作风,共发放调查表1562份,收回1562份,经过统计,客户满足率达到了99%以上。
时至今日,冷水江农村供电所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常说,农电员工由原来不脱产的“散兵游勇”,变成了现在的专业技术工人,由松散的杂牌队伍,变成了现在新农村建设战线上的生力军。
回眸该站农电发展历程,铸就了座座丰碑,更饱含着广大农电员工的辛勤劳动和隽永真情。随着突破发展战略的实施,今年,冷水江市农电总站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新建标准化台区22个,标准化窗口5个,随着铎山、禾青、城北、城东四个供电所的站址建设相继竣工投运,一幅崭新的农电发展新蓝图已在我们面前铺开。 (苏政常)
新管理带来新面貌:以人为本助推标准化建设
去年9月8日,市局局长郑满光率队指导冷水江局创标杆工作时,现场查看了冷水江电力局城东供电所新址,在城东所,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建设大厅、一目了然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士气高昂的员工精神面貌得到了郑局长的高度评价。
这是该站大力加强供电所新管理带来的新面貌。近年来,该站大胆革新、真抓实干,强力推行班组工作专业化、考核工作指标化、日常工作制度化、业务工作程序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早在2007年以前,冷水江市农电总站曾一度面临着高、低压线损过高,安全隐患过多,危险性太大,营销管理差等一系列难题。那时,供电所员工抄表收费、电网建设、故障抢修什么都干,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安全意识、业务技能提高缓慢,农电安全风险大;同时,农电工既抄表又收费,漏抄估抄或请人代抄表计的现象有所发生,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面对压力,该局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谋求解决之道。
蓄之既久,发之必速。该站开始花大力对供电所进行集中整顿,首先是实行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在供电所内部,该站将人员分营销和生产两个大的专业班组,把原来的集团化管理,改为分兵种作业,抄收班和营业班主要从事业扩报装、电费抄核收、用电检查等营销工作,维护班主要从事10千伏以下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检修施工、故障处理等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规避了供电所员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局面。术业有专攻,农电员工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使供电所的整体管理水平产生快速提升。供电所建设成效显著,在娄底局星级供电所评比中,渣渡所获得五星级,其余供电所均为四星级。
今年以来,该站再接再厉,乘着创建省公司县供电企业标杆单位东风,认真对照国网公司、省公司《标准化供电所建设标准》的要求,全力推行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建设。该站认真建立健全班组建设工作和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以主管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责下各供电所现场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在实现供电所整合和中心供电所组建的基础上,将专业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相结合,着力建立健全农电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统一规范管理模式和岗位设置,加快标准化供电所建设步伐。
同时,该站在供电所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以省公司现场标准化培训竞赛为契机,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素质,推动班组建设可持续发展。在各供电所,该站严格推行岗位培训和上岗考试制度,扎实开展轮考轮训、岗位练兵、标准化作业现场培训以及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强、素质高的专业化队伍。从今年3月开始,农电系统PDA平台全面应用,6月份顺利通过娄底局标准化作业培训竞赛,目前在农电各类计划停电检修、施工等生产作业中,各个供电所均已熟练掌握使用PDA作业平台。
管理创新提供无限动力,目前冷水江农电连续安全运行4300多天,员工工作技能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幅提升。
新举措创造新业绩:线损管理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线损管理是提高农电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冷水江农电以绩效管理为手段,突出高线损台区整治,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良好工作机制,农电线损管理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今年来,该站坚持按照“精简高效、按需设岗、依岗定人、一人多责”的原则,明确供电所定员定编、岗位职责和劳动待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绩效管理。为了使“绩效管理”真正科学,站里开展了台区资料摸底工作,完善台区资料,确保资料与现场相符,杜绝串户现象。对台区逐个计算理论线损,以理论线损为依据,根据各个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台区的考核线损,将台区线损与台区管理员的绩效工资挂钩,每个台区线损按 60 元一 个点进行奖罚兑现,员工既有压力,更有动力;高压线损与线路维护人员绩效工资挂钩,低压线损与台区人员绩效挂钩,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确保了台区总表数据的真实性和线损的真实性。将线路和台区管理责任分配到人,考核累计线损,而不是当月线损。台区管理员的任何短期不良行为,都只会对当月线损产生用,对累计线损的作用不大。相反,月度线损出现大幅波动,反而更容易暴露营抄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会受到更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的推行和考核力度的加大,让该站线损管理进一步规范。
突出高线损台区集中整治是该局有效降损的又一法宝。以铎山供电所为例,去年9月前,铎山供电所在该局5个供电所中线损排在最后一位,高损台区最多。通过人员调整,原渣渡供电所所长谢寿喜调任铎山供电所担任所长。谢所长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所长,他上任后,对供电所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分线、分台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考核绩效与工资挂钩,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其次着重加强对高损台区的整治力度,大力开展用电秩序整顿。在铎山供电区域内,突出搞好宣传攻势,经常采取不定时查电,白天查、晚上查、节假日同样查,使窃电分子无懈可击,并且与冷水江市电力执法大队联合执法,对窃电户加大处罚力度,造出声势威慑窃电分子。一个照明窃电户被执法大队处罚近5000元,有的多次被查出偷电,连续处罚金额达13000余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目前,铎山供电所线损排名从最后一名一跃名列前茅,成为该局降损的典范。
辛苦的付出收获累累硕果。该站农电线损持续下降,截止到今年4月底,高压累计线损为1.33%,全省排名第一;低压累计线损为8.68%,全省排名第三,成为省公司唯一高压线损和低压线损排名均进入全省前五名的县局。
新服务给力新农村:阳光高效服务树品牌形象
“服务永无止境”。该站竭尽所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塑造“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品牌,开展全方位、全时服务,为农电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润滑推动作用,构建了和谐的供用电环境。
窗口建设逐步规范。对各窗口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窗口服务、接听电话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为用电客户提供面对面的用电服务,实事求是的解决客户用电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事故抢修制度、上门服务制度逐步健全。今年来,95598故障出警215次,上门为五保、残疾、孤寡老人服务达118人次。建立了行风监督制度。共聘请了15名具有代表性的行风监督员对各供电所优质服务进行监督,今年共召开6次行风监督员和重要客户座谈会。制订了客户走访、回访制。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问卷调查等形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了解客户对供电服务的需要,解决优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行风建设中的服务作风,共发放调查表1562份,收回1562份,经过统计,客户满足率达到了99%以上。
时至今日,冷水江农村供电所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常说,农电员工由原来不脱产的“散兵游勇”,变成了现在的专业技术工人,由松散的杂牌队伍,变成了现在新农村建设战线上的生力军。
回眸该站农电发展历程,铸就了座座丰碑,更饱含着广大农电员工的辛勤劳动和隽永真情。随着突破发展战略的实施,今年,冷水江市农电总站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新建标准化台区22个,标准化窗口5个,随着铎山、禾青、城北、城东四个供电所的站址建设相继竣工投运,一幅崭新的农电发展新蓝图已在我们面前铺开。 (苏政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