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发展 争创一流企业----记黑龙江省嫩江县电业局
2011-03-07 10:04:41 来源:王玉启
A-
A+
电力18讯: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幅员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总人口50万,黑河市所属的最大县份。
现有耕地1100万亩,是国家规划的优秀春小麦和高油大豆种植区,是唯一省级的小麦、大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有“中国大豆之乡”和“北国粮仓”的美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嫩江县电业局地处在这样一个有600多年的历史沿革古城,集聚着驿站文化、军垦文化、民俗文化彰显出独特的地域,以务实高效、奋勇争先的工作理念,用专业执着、不折不扣的敬业精神为嫩江的县域经济发展当好先行,发挥出了“国家电网”特有的社会性责任和“四个服务”精神,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照人,生机勃勃。嫩江电业人整日忙碌穿梭在交错纵横的电网间,点亮城镇乡村的万家灯火,为嫩江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注入强劲动力和清洁的能源。
嫩江县电业局现有职工446人,其中在岗全民职工226人,退养人员22人,农电工198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20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50人;全局设六部一办七个职能管理部门和二级机构12个,下辖18个供电所。
全局中共党员126人,其中:在职党员95人,退休退养党员31人。设有党委、纪委,下辖六个党支部。嫩江县几年来先后荣获原国家电力工业部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称号;中国科学技术咨询中心授予“新农村住宅电气安全百县行”大型宣传活动联合推广单位;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获得国家二级标准;中国电力报社优秀通讯站。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民主法治企业;省级模范职工之家;黑龙江省日报社会信誉百姓评价活动组委会授予黑龙江省百姓好口碑荣誉单位;省级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先进单位。
一、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打好坚实基础
嫩江县电业局党政二个班子达成高度共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立一流壮志、树一流形象、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企业”作为建设省级一流县供电企业活动的奋斗目标。确立创一流与同业对标及党建开展“争先创优”相结合,深入开展“三个建设”活动;坚持国家电网公司“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按照“两个转变”基本要求,全面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不断探索企业机制、科技、管理的创新,确立了“固本强基,奋勇争先”的发展思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标准化建设,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以加快农网完善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构建“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年初召开了创建省级一流县供电企业再动员大会,倡导固本强基奋勇争先和永不服输的“亮剑”精神,充分调动每位员工发挥出更大工作潜力,使创建活动从组织引导变成了职工自觉行动,形成了全局上下一心,共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他们从精心谋划入手,狠抓工作落实。深入调研,制定符合本局实际的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加强组织领导,分工明确,以局长为第一责任人,落实责任;走出去、请进来,学习经验、不断完善。并多次邀请省市局领导和专家来本局现场指导。使该局创建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文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树立一流形象
嫩江县电业局始终以育人强企为根本,以形象定位为要求,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深入开展“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优质服务提升工程活动;以各种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职工篮球、乒乓球,台球,橡棋、扑克比赛等娱乐活动;每年举办职工春节联欢会、元旦座谈会和庆“三八”、“五一”、“七一”、“十一”等各种文娱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的自身修养。企业时时沐浴浓厚的文化氛围中。
2004年嫩电花园小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小区;1996年进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从2000年至今该局连续保持着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2007成功创建了文明系统,供电所全部进入文明单位行列;所有供电窗口,全部进入了文明供电窗口行列。
只有廉洁民主高效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支一流的队伍。为此,这个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开展民主评议干部,签订兑现党风行风廉政责任状,实现了中层以上干部零违纪。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4年起先后6年被中共嫩江县委员会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局党委自2005年起先后5年被中共嫩江县委授予中省市直单位党建群团工作优胜党委荣誉称号。
优质的服务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该局把行评工作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了优秀服务常态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制度、风险抵押金制度和“95598”服务热线五个电话制度。延续开展了阳光电力“三走进、三服务、三满意”主题实践活动和“百问百查”活动;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和“群众满意供电服务窗口”评议活动,连续多年被嫩江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组第一名。
三、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构建坚强电网。
过去嫩江的电网设备陈旧,供电点多线长可靠性太低,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带了瓶颈的制约。嫩江城镇多年来只有一个110KV变电所,供电可靠性很难保障。面对如此现状。嫩江县电业局垫付200万元资金,使得国网嫩东220KV变电所在嫩江及早建成供电;紧紧抓住2000年全国进行了“两改一同价”和近两年的国家为拉动内需对电力基础设施农网一二期改造的有利时机,争取到了10,863.72万元资金,历经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嫩江乡镇大规模的农网工程建设与改造。2007年10月代表黑河局接受了国家发改委对农网一、二期工程验收,并获得好评。为加强嫩江镇网架建设,利用国家批复的1400万元城网改造资金,对城镇10KV及以上配网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另争取到了1,600万元改造资金,对嫩江墨尔根大街采用了地下电缆敷设工程,开创了省内在县城敷设地下电缆的先河。去年又争取到两批1,944.81万元的农网完善工程改造资金,新建了35KV多宝山变电所和35KV海江变电所,基本实现嫩江所有乡镇各有一座变电所的目标。
如今嫩江境内有国网黑河局嫩东、多宝山220KV变电所2座。嫩江局现有110KV送电线路3条共153.395公里。有110KV变电所2座4台,主变容量48000KVA,现正在进行建设的110KV嫩南变电所,容量31500KVA,完工后将实现县城手拉手供电模式,保证重要负荷都有两路电源互为备用,通过几年来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全局的网架结构基本达到了电网坚强、供电可靠的目标。全局的供电可靠率已达99.71%,综合电压合格率也在98.0%以上,用户通电率100%,2007年4月被省公司评为户户通电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设一流保障体系。
多年来,嫩江县电业局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把反习惯性违章、实现“零违章”、确保“零事故”作为安全重点来抓。采取“一把手”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周例会等措施和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想安全,时时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定期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安规考试,持证上岗,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安全性评价常态机制,2007年在黑河供电区率先通过了省公司的验收。由于该局多年来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每年都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五个零”的目标。截止到本年2月28日全局人身安全运行7333天,设备安全运行6,143天。
五、强化企业管理,创造一流效益。
在创新中磨砺,在奋进中洗礼。几年来,嫩江县电业局通过实施指标分解,量化考核,坚持依法经营,增供扩销,提高现化化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优秀服务,加强调控,开源节流等一系列有效手段,经济效益连年递增,2000年以来,购电量由1.2亿千瓦时越升到接近3亿千瓦时;劳动生产率由1.2万元/人∙年,增长到8.4万元/人∙年;趸售提成年由1.013万元,增长预计到3380万元,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年实现售电量25844万KWH,高压线损实现5.25%,低压线损率9.85%。
六、充分应用网络系统,展示一流管理平台
企业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科技含量,也为建设一流供电企业提供了不竭动力。目前,这个局已经广泛应用网络化OA自动化办公系统,已拥有充分条件建立与地区局及省公司的视频会议联系;杆上表箱使用抄表仪抄见电量,即增加了供用电的透明度,又减轻了抄表员的劳动强度;现场售电仪的使用,可以直接打出电费收据,解决了个别农村用电客户农忙时不能及时缴纳电费而带来的诸多不便问题。对专用变压器用户的负荷管理,采用了远程遥抄管理系统进行用电负荷的管理,实现了实时掌握用户的相关用电信息。
七、严格管理,创新方式,打造一流队伍。
一流的职工队伍,是实现创建一流企业的重要前提。依法定编各类岗位人员,严格劳动用工并签订合同。实行“周培训、月考试、年统考、考核”的岗位考核管理办法,职工的平时表现、考试成绩、考评、测评结果及综合性评价总成绩也统一归档管理。
供电所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工作,规范内部流程,使供电所管理岗位健全、分工明确、职能清晰、运转高效。
正是一系列辉煌的业绩铸造了嫩江县电业局这颗耀眼的明珠,使之辉映在北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面对未来,嫩江县电业人充满信心,他们决心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建设一流的供电企业为目标,强化管理,奋勇争先,倾情服务,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用电业人的非凡才智谱写未来最壮丽的新篇章。
现有耕地1100万亩,是国家规划的优秀春小麦和高油大豆种植区,是唯一省级的小麦、大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有“中国大豆之乡”和“北国粮仓”的美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嫩江县电业局地处在这样一个有600多年的历史沿革古城,集聚着驿站文化、军垦文化、民俗文化彰显出独特的地域,以务实高效、奋勇争先的工作理念,用专业执着、不折不扣的敬业精神为嫩江的县域经济发展当好先行,发挥出了“国家电网”特有的社会性责任和“四个服务”精神,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照人,生机勃勃。嫩江电业人整日忙碌穿梭在交错纵横的电网间,点亮城镇乡村的万家灯火,为嫩江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注入强劲动力和清洁的能源。
嫩江县电业局现有职工446人,其中在岗全民职工226人,退养人员22人,农电工198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20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50人;全局设六部一办七个职能管理部门和二级机构12个,下辖18个供电所。
全局中共党员126人,其中:在职党员95人,退休退养党员31人。设有党委、纪委,下辖六个党支部。嫩江县几年来先后荣获原国家电力工业部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称号;中国科学技术咨询中心授予“新农村住宅电气安全百县行”大型宣传活动联合推广单位;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获得国家二级标准;中国电力报社优秀通讯站。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民主法治企业;省级模范职工之家;黑龙江省日报社会信誉百姓评价活动组委会授予黑龙江省百姓好口碑荣誉单位;省级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先进单位。
一、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打好坚实基础
嫩江县电业局党政二个班子达成高度共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立一流壮志、树一流形象、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企业”作为建设省级一流县供电企业活动的奋斗目标。确立创一流与同业对标及党建开展“争先创优”相结合,深入开展“三个建设”活动;坚持国家电网公司“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按照“两个转变”基本要求,全面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不断探索企业机制、科技、管理的创新,确立了“固本强基,奋勇争先”的发展思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标准化建设,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以加快农网完善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构建“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年初召开了创建省级一流县供电企业再动员大会,倡导固本强基奋勇争先和永不服输的“亮剑”精神,充分调动每位员工发挥出更大工作潜力,使创建活动从组织引导变成了职工自觉行动,形成了全局上下一心,共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他们从精心谋划入手,狠抓工作落实。深入调研,制定符合本局实际的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加强组织领导,分工明确,以局长为第一责任人,落实责任;走出去、请进来,学习经验、不断完善。并多次邀请省市局领导和专家来本局现场指导。使该局创建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文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树立一流形象
嫩江县电业局始终以育人强企为根本,以形象定位为要求,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深入开展“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优质服务提升工程活动;以各种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职工篮球、乒乓球,台球,橡棋、扑克比赛等娱乐活动;每年举办职工春节联欢会、元旦座谈会和庆“三八”、“五一”、“七一”、“十一”等各种文娱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的自身修养。企业时时沐浴浓厚的文化氛围中。
2004年嫩电花园小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小区;1996年进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从2000年至今该局连续保持着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2007成功创建了文明系统,供电所全部进入文明单位行列;所有供电窗口,全部进入了文明供电窗口行列。
只有廉洁民主高效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支一流的队伍。为此,这个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开展民主评议干部,签订兑现党风行风廉政责任状,实现了中层以上干部零违纪。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4年起先后6年被中共嫩江县委员会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局党委自2005年起先后5年被中共嫩江县委授予中省市直单位党建群团工作优胜党委荣誉称号。
优质的服务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该局把行评工作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了优秀服务常态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制度、风险抵押金制度和“95598”服务热线五个电话制度。延续开展了阳光电力“三走进、三服务、三满意”主题实践活动和“百问百查”活动;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和“群众满意供电服务窗口”评议活动,连续多年被嫩江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组第一名。
三、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构建坚强电网。
过去嫩江的电网设备陈旧,供电点多线长可靠性太低,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带了瓶颈的制约。嫩江城镇多年来只有一个110KV变电所,供电可靠性很难保障。面对如此现状。嫩江县电业局垫付200万元资金,使得国网嫩东220KV变电所在嫩江及早建成供电;紧紧抓住2000年全国进行了“两改一同价”和近两年的国家为拉动内需对电力基础设施农网一二期改造的有利时机,争取到了10,863.72万元资金,历经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嫩江乡镇大规模的农网工程建设与改造。2007年10月代表黑河局接受了国家发改委对农网一、二期工程验收,并获得好评。为加强嫩江镇网架建设,利用国家批复的1400万元城网改造资金,对城镇10KV及以上配网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另争取到了1,600万元改造资金,对嫩江墨尔根大街采用了地下电缆敷设工程,开创了省内在县城敷设地下电缆的先河。去年又争取到两批1,944.81万元的农网完善工程改造资金,新建了35KV多宝山变电所和35KV海江变电所,基本实现嫩江所有乡镇各有一座变电所的目标。
如今嫩江境内有国网黑河局嫩东、多宝山220KV变电所2座。嫩江局现有110KV送电线路3条共153.395公里。有110KV变电所2座4台,主变容量48000KVA,现正在进行建设的110KV嫩南变电所,容量31500KVA,完工后将实现县城手拉手供电模式,保证重要负荷都有两路电源互为备用,通过几年来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全局的网架结构基本达到了电网坚强、供电可靠的目标。全局的供电可靠率已达99.71%,综合电压合格率也在98.0%以上,用户通电率100%,2007年4月被省公司评为户户通电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设一流保障体系。
多年来,嫩江县电业局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把反习惯性违章、实现“零违章”、确保“零事故”作为安全重点来抓。采取“一把手”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周例会等措施和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想安全,时时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定期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安规考试,持证上岗,开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安全性评价常态机制,2007年在黑河供电区率先通过了省公司的验收。由于该局多年来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每年都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五个零”的目标。截止到本年2月28日全局人身安全运行7333天,设备安全运行6,143天。
五、强化企业管理,创造一流效益。
在创新中磨砺,在奋进中洗礼。几年来,嫩江县电业局通过实施指标分解,量化考核,坚持依法经营,增供扩销,提高现化化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优秀服务,加强调控,开源节流等一系列有效手段,经济效益连年递增,2000年以来,购电量由1.2亿千瓦时越升到接近3亿千瓦时;劳动生产率由1.2万元/人∙年,增长到8.4万元/人∙年;趸售提成年由1.013万元,增长预计到3380万元,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年实现售电量25844万KWH,高压线损实现5.25%,低压线损率9.85%。
六、充分应用网络系统,展示一流管理平台
企业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科技含量,也为建设一流供电企业提供了不竭动力。目前,这个局已经广泛应用网络化OA自动化办公系统,已拥有充分条件建立与地区局及省公司的视频会议联系;杆上表箱使用抄表仪抄见电量,即增加了供用电的透明度,又减轻了抄表员的劳动强度;现场售电仪的使用,可以直接打出电费收据,解决了个别农村用电客户农忙时不能及时缴纳电费而带来的诸多不便问题。对专用变压器用户的负荷管理,采用了远程遥抄管理系统进行用电负荷的管理,实现了实时掌握用户的相关用电信息。
七、严格管理,创新方式,打造一流队伍。
一流的职工队伍,是实现创建一流企业的重要前提。依法定编各类岗位人员,严格劳动用工并签订合同。实行“周培训、月考试、年统考、考核”的岗位考核管理办法,职工的平时表现、考试成绩、考评、测评结果及综合性评价总成绩也统一归档管理。
供电所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工作,规范内部流程,使供电所管理岗位健全、分工明确、职能清晰、运转高效。
正是一系列辉煌的业绩铸造了嫩江县电业局这颗耀眼的明珠,使之辉映在北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面对未来,嫩江县电业人充满信心,他们决心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建设一流的供电企业为目标,强化管理,奋勇争先,倾情服务,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用电业人的非凡才智谱写未来最壮丽的新篇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