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 铸就辉煌----砀山供电公司“十一五”发展纪实
2011-03-30 14:32:38 来源:贾文忠
A-
A+
电力18讯:
华灯初上,古城砀山夜色迷人,处处流光溢彩。夏日里吹拂的习习凉风,冬日里输送的阵阵暖流,企业工厂的机器轰鸣,乡间田野的亮堂灯火……无不见证着“十一五”砀山供电发展的壮丽诗篇!
这五年,砀山供电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蓝天作纸、用铁塔当笔,在广袤的梨都大地上留下了一串串铿锵坚实的脚印,谱写了一曲曲激越奋进的光明乐章: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升干部员工素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圆满完成高、中考、梨花节、果蔬论坛和抗灾抢修等多次应急任务,为砀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网建设飞速发展
2010年10月,投资约9000万元的砀山110千伏果园变正式投运, 2010年6月19日,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吴平到公司调研,重点查看110千伏果园变和李庄35千伏变。新建西城、东城、黄楼35千伏变电站3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增加到28台,容量增加到130.75兆伏安,净增1.08倍。现有的13座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数据、语音和以太网功能;新建或改造110千伏线路34千米,架设35千伏线路11条,新建或改造35千伏线路41千米。加强城网改造,全面推广典型供电模式和农网完善工程典型设计模式,建设了葛集镇、唐寨镇等3个电气化镇和41个新农村电气化村。
五年间,砀山电网建设总投资超过2.5亿元。如今,全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所两座,35千伏变电站13座,各类10千伏配电台区2577个,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线路97条,总长度2170千米,低压线路6800千米,主网架、供电结构和供电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砀城电网全面实现“手拉手”双电源供电,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成网的供电格局,为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强保证。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至2010年12月31日全面完成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指标,连续安全无事故记录达2733天。认真开展安全培训、宣传、大检查等专项工作;成立安全稽查队,加强生产、施工现场的稽查;自2005年以来,先后三次获得“安徽省农电安全管理先进县”称号。
政企联手,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重点清理北关和东关线路,清理违章树木10万余棵,彻底解决了大风和雨天因树障而造成线路跳闸的问题;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下,如期完成十三个乡镇的树障全部清理工作,有力的保障了电力线路的安全。
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五年的时间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对于砀山供电人来说,这五年,却是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光荣史,用执着和追求铭记的奋斗史,更是用赤诚和爱心镌刻的奉献史。经过五年的发展,砀山供电管理机制、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不断进步与优化。
以营销管理为突破,以财务核算为中心,推行全员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公司强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完成8015只户表下移、治理低电压用户23102户,购售电量稳步上升,2010年购网电量4.34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133%
认真开展基础管理达标和供电所“梯级晋阶”、“星级晋阶”活动活动,公司连续多年获得省公司“基础管理达标考核”优秀单位;全面推进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内部机构设置,为最终实现“营配分离、抄管分离,抄收分离”打下基础。
大力实施科技兴电,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建成了覆盖全县各供电所、变电站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协同办公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营销MIS系统得到广泛应用;ERP和财务管控系统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个模块有效应用。
2010年集体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100万元,实现利润290万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52%和73%,实现了集体企业的大跨步发展;电力器材厂完成铁附件加工460多吨,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创历史新高。
五年来,公司开展员工培训2000余人次;开展专职电工取证培训1788人次,全员培训率达到100%;分别举办职工中专班和大专班各一期。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教育经费比2005年增加213%。
公司强化管理,做好增供扩销和增收节支工作,售电量、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人员负增长,人均工资明显提高。增加:(2010年人均工资2776元,比2005年增长133%)
优质服务树立新风
公司全力践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推出了“十项承诺”、“十个不准”和“一口对外”制度,开通了“95598”服务热线,建立了业扩报装、故障抢修、电费查询、举报投诉服务咨询系统,砀城营业厅等6个营业窗口分别被华东电力公司和共青团宿州市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计量体系获国家AA级认证。在外部组成行风监督员队伍,内部成立了行风稽查队。开展“招商引资直通车”等活动,建立大客户联络员制度,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受到广泛赞誉。
一方有难,八方支授。2009年6月的抗风灾抢修工作中,公司广大员工连续数日奋战在抗灾一线,在完成本单位抗灾抢险工作的同时,公司党委先后组建了4支党员抗灾抢险突击队,计74人赴灵壁和泗县进行支援抢修;2010年7月17日,砀山遭受特大龙卷风灾害,公司总经理曹新义、党委书记王琪一线指挥,紧急组织人员,奋力抢修,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送电;公司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和丰硕战果奏响了一曲“胸怀大局,高度负责,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抗灾抢险之歌”。砀山供电人的脚印深深印在了灵、泗大地,砀山供电人的形象已同铁塔一起巍然屹立于芒砀之巅!
五年来,公司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006年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完成了“户户通电”工程,全县51个无电户彻底告别了无电的历史,2007年8月30日,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庞利民、宿州市党务副市长陈卫东到砀山县回访“户户通电”工程;公司设立“供电职工送光明”基金库,帮助全县孤、寡、病、残群体,每年积极踊跃参加“献爱心,送温暖”活动。2006年至今,职工各类捐款捐物累计已达到90多万元,为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捐款15万元,彰显了砀山供电人的赤诚关爱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满枝
走进砀山供电公司,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的文明空气,办公场所窗明几净,绿草如茵,这里充满着青春活力,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强化企业核心作用,形成了党政相互支持、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坚强领导集体,连续多年被市公司党委授予“先进四好班子”称号。公司党委积极围绕中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表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由省总工会授牌的“职工书屋”于2008年正式成立,现有藏书3000余册,并实现信息化管理。
加强干部管理,全面提升干部素质。2006年顺利实施了中层干部、一般管理岗和全员离岗竞聘上岗工作;严格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修订印发《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加强科级后备干部管理, 2010年出台了《县级供电公司中层后备干部选拨培养管理办法》;邀请安徽省委党校汪兴福、胡东升两位教授讲课;组织开展“向刘擎同志学习,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主题教育活动。
公司党委组织党、团员青年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创建电网先锋党支部”、“党员示范岗”、“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党员义务服务队”、“青年志愿者义务服务队”定期深入敬老院、五保户、残疾人家中排忧解难,广大职工自觉奉献、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建立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职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百人合唱团”多次在供电系统和地方组织的活动中勇夺第一。
五年艰苦奋斗,五年辉煌成就,公司连续多届被省、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宿州市模范职工之家和省消费者诚信单位等,公司党委连续多年被县委任命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10月21日获安徽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获安徽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宿州市基层党校示范点。
五年一次规划,五年一次跨越。回顾“十一五”的辉煌历程,四通八达的电力网宛如一条条彩练,给梨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发展无止境,奋斗无穷期。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序幕拉开,砀山供电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两个转变,满足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新的跨越,做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辉煌!(贾文忠)
华灯初上,古城砀山夜色迷人,处处流光溢彩。夏日里吹拂的习习凉风,冬日里输送的阵阵暖流,企业工厂的机器轰鸣,乡间田野的亮堂灯火……无不见证着“十一五”砀山供电发展的壮丽诗篇!
这五年,砀山供电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蓝天作纸、用铁塔当笔,在广袤的梨都大地上留下了一串串铿锵坚实的脚印,谱写了一曲曲激越奋进的光明乐章: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升干部员工素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圆满完成高、中考、梨花节、果蔬论坛和抗灾抢修等多次应急任务,为砀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网建设飞速发展
2010年10月,投资约9000万元的砀山110千伏果园变正式投运, 2010年6月19日,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吴平到公司调研,重点查看110千伏果园变和李庄35千伏变。新建西城、东城、黄楼35千伏变电站3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增加到28台,容量增加到130.75兆伏安,净增1.08倍。现有的13座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数据、语音和以太网功能;新建或改造110千伏线路34千米,架设35千伏线路11条,新建或改造35千伏线路41千米。加强城网改造,全面推广典型供电模式和农网完善工程典型设计模式,建设了葛集镇、唐寨镇等3个电气化镇和41个新农村电气化村。
五年间,砀山电网建设总投资超过2.5亿元。如今,全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所两座,35千伏变电站13座,各类10千伏配电台区2577个,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线路97条,总长度2170千米,低压线路6800千米,主网架、供电结构和供电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砀城电网全面实现“手拉手”双电源供电,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成网的供电格局,为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强保证。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至2010年12月31日全面完成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指标,连续安全无事故记录达2733天。认真开展安全培训、宣传、大检查等专项工作;成立安全稽查队,加强生产、施工现场的稽查;自2005年以来,先后三次获得“安徽省农电安全管理先进县”称号。
政企联手,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重点清理北关和东关线路,清理违章树木10万余棵,彻底解决了大风和雨天因树障而造成线路跳闸的问题;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下,如期完成十三个乡镇的树障全部清理工作,有力的保障了电力线路的安全。
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五年的时间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对于砀山供电人来说,这五年,却是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光荣史,用执着和追求铭记的奋斗史,更是用赤诚和爱心镌刻的奉献史。经过五年的发展,砀山供电管理机制、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不断进步与优化。
以营销管理为突破,以财务核算为中心,推行全员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公司强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完成8015只户表下移、治理低电压用户23102户,购售电量稳步上升,2010年购网电量4.34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133%
认真开展基础管理达标和供电所“梯级晋阶”、“星级晋阶”活动活动,公司连续多年获得省公司“基础管理达标考核”优秀单位;全面推进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内部机构设置,为最终实现“营配分离、抄管分离,抄收分离”打下基础。
大力实施科技兴电,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建成了覆盖全县各供电所、变电站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协同办公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营销MIS系统得到广泛应用;ERP和财务管控系统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个模块有效应用。
2010年集体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100万元,实现利润290万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52%和73%,实现了集体企业的大跨步发展;电力器材厂完成铁附件加工460多吨,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创历史新高。
五年来,公司开展员工培训2000余人次;开展专职电工取证培训1788人次,全员培训率达到100%;分别举办职工中专班和大专班各一期。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教育经费比2005年增加213%。
公司强化管理,做好增供扩销和增收节支工作,售电量、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人员负增长,人均工资明显提高。增加:(2010年人均工资2776元,比2005年增长133%)
优质服务树立新风
公司全力践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推出了“十项承诺”、“十个不准”和“一口对外”制度,开通了“95598”服务热线,建立了业扩报装、故障抢修、电费查询、举报投诉服务咨询系统,砀城营业厅等6个营业窗口分别被华东电力公司和共青团宿州市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计量体系获国家AA级认证。在外部组成行风监督员队伍,内部成立了行风稽查队。开展“招商引资直通车”等活动,建立大客户联络员制度,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受到广泛赞誉。
一方有难,八方支授。2009年6月的抗风灾抢修工作中,公司广大员工连续数日奋战在抗灾一线,在完成本单位抗灾抢险工作的同时,公司党委先后组建了4支党员抗灾抢险突击队,计74人赴灵壁和泗县进行支援抢修;2010年7月17日,砀山遭受特大龙卷风灾害,公司总经理曹新义、党委书记王琪一线指挥,紧急组织人员,奋力抢修,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送电;公司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和丰硕战果奏响了一曲“胸怀大局,高度负责,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抗灾抢险之歌”。砀山供电人的脚印深深印在了灵、泗大地,砀山供电人的形象已同铁塔一起巍然屹立于芒砀之巅!
五年来,公司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006年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完成了“户户通电”工程,全县51个无电户彻底告别了无电的历史,2007年8月30日,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庞利民、宿州市党务副市长陈卫东到砀山县回访“户户通电”工程;公司设立“供电职工送光明”基金库,帮助全县孤、寡、病、残群体,每年积极踊跃参加“献爱心,送温暖”活动。2006年至今,职工各类捐款捐物累计已达到90多万元,为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捐款15万元,彰显了砀山供电人的赤诚关爱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满枝
走进砀山供电公司,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的文明空气,办公场所窗明几净,绿草如茵,这里充满着青春活力,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强化企业核心作用,形成了党政相互支持、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坚强领导集体,连续多年被市公司党委授予“先进四好班子”称号。公司党委积极围绕中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表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由省总工会授牌的“职工书屋”于2008年正式成立,现有藏书3000余册,并实现信息化管理。
加强干部管理,全面提升干部素质。2006年顺利实施了中层干部、一般管理岗和全员离岗竞聘上岗工作;严格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修订印发《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加强科级后备干部管理, 2010年出台了《县级供电公司中层后备干部选拨培养管理办法》;邀请安徽省委党校汪兴福、胡东升两位教授讲课;组织开展“向刘擎同志学习,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主题教育活动。
公司党委组织党、团员青年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创建电网先锋党支部”、“党员示范岗”、“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党员义务服务队”、“青年志愿者义务服务队”定期深入敬老院、五保户、残疾人家中排忧解难,广大职工自觉奉献、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建立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职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百人合唱团”多次在供电系统和地方组织的活动中勇夺第一。
五年艰苦奋斗,五年辉煌成就,公司连续多届被省、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宿州市模范职工之家和省消费者诚信单位等,公司党委连续多年被县委任命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10月21日获安徽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获安徽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宿州市基层党校示范点。
五年一次规划,五年一次跨越。回顾“十一五”的辉煌历程,四通八达的电力网宛如一条条彩练,给梨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发展无止境,奋斗无穷期。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序幕拉开,砀山供电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两个转变,满足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新的跨越,做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辉煌!(贾文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