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配网状态检修 助推企业跨越发展――金华婺城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开展纪实
2011-02-21 15:40:48 来源:李艳昌
A-
A+
电力18讯: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是根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评估设备的状况,科学安排计划的一种检修方式。通过状态检修,实现信息收集、设备检测、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检修实施、检修后评等环节的闭环管理。
“开展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每年比计划检修模式可减少18800个时户数的损失,相当于多供电量280万千瓦时;婺城电网不仅每年可节约检修成本3171万元,而且少增加运行检修人员48名,有效缓解了人力资源紧张压力,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据金华婺城供电局生技科负责人介绍,婺城电力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科学制定配网状态检修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按照重要程度、网架结构(即冗余)、设备状态等进行配网设备分类检修模式,婺城供电局统一了“先重要再一般”的配电网状态检修指导思想,制订了“保供电可靠性和重要用户供电为主”的项目实施原则。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办法,将配电网设备分为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三个等级,对特别重要线路17条、开闭所8座,重要线路17条、开闭所14座试点开展状态评价、检修,稳步推进配网状态检修工作。
(二)健全配网状态检修的管理组织和执行体系
为切实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2010年8月,成立了以分管生产副局长任组长的状态检修领导小组、专家组和以生技科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组,明确责任、健全机制,按照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规范有序开展工作。同时根据配网生产管理特点,建立了配网状态检修班组、配电工区、生技科(专家组)、局领导四级配网状态评价(审)执行体系,保证了设备状态评价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三)不断强化配网状态检修技术支撑
开展配网状态检修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科学量化和掌握设备运行信息,为此,婺城供电局依托技术监督工作,整合利用红外线测温、SF6气体检漏、配变在线监测等成熟技术,积极探索应用开关柜等设备在线测温、局放测试等技术,适时开展设备诊断性试验,积极构建配网状态检修管理技术体系,确保科学准确评估配网设备状态。 2008年以来,已经开展红外线测温560条•次,形成红外线测温报告170余份,发现并及时处理重大及以上缺陷28处;城区已装配变在线监测终端750台,加强负荷实时管理,大大提高配变负荷管理水平。
(四)建立配网状态检修信息化平台
全面开展线路设备状态信息的收集工作,积极建设配网状态检修信息平台,为组织实施状态评价提供主要依据。2003年始,着手研发应用GIS/MIS系统,通过建设GIS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地理图和单线图等基础资料,通过建设MI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规范配电网运行管理流程。到目前为止,建立了以配电网状态检修决策为核心,以GIS/MIS数据库为支撑,以配变在线监测系统、电压监测系统、架空线路及开关柜在线测温系统为补充的较为系统的数据化信息平台。
(五)全面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
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将传统的配网设备运行管理扩展到从规划、设计开始直到设备退役的全过程管理,并强调突出配电网设备的前期管理,从源头确保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一是加强设计管理。先后制定了《中低压电网改造技术原则》等技术标准,积极推广SF6、真空等绝缘化、全密封、少维护设备,重点对存在家族缺陷的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二是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施工交底、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抓质量管理;从质监人员到工程责任人,全方位抓责任落实。三是强化技术监督工作。从2008年起开展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电能质量监督、环保监督等六大类技术监督工作,制定《技术监督管理办法》,至今编写技术监督报告128份,及时解决了运行维护中许多典型问题。
(六)深入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和带电作业
根据国网公司统一部署和金华电业局的指导要求,一是2010年组织开展配电网现场标准化作业卡范本的修订工作,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梳理明确现场标准化作业全过程管理流程。到2010年底,应用标准化作业卡 3290份;二是不断探索和持续推进带电作业。目前已掌握10千伏中间电位作业法和地电位作业法的17个作业项目,其中包括难度较大的旁路带电作业项目,实施带电作业2357次,处理缺陷711次,大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通过开展配网状态检修评价,配网管理逐步走向精益化设备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高,促使了人员队伍技术技能的提升。2010年11月初,婺城供电局顺利通过了实用化验收,成为了金华电网首家通过配网状态检修验收的单位;2011年1月11日和2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领导先后两次亲临现场调研,指出婺城供电局先行试点在浙江率先开展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李艳昌)
“开展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每年比计划检修模式可减少18800个时户数的损失,相当于多供电量280万千瓦时;婺城电网不仅每年可节约检修成本3171万元,而且少增加运行检修人员48名,有效缓解了人力资源紧张压力,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据金华婺城供电局生技科负责人介绍,婺城电力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科学制定配网状态检修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按照重要程度、网架结构(即冗余)、设备状态等进行配网设备分类检修模式,婺城供电局统一了“先重要再一般”的配电网状态检修指导思想,制订了“保供电可靠性和重要用户供电为主”的项目实施原则。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办法,将配电网设备分为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三个等级,对特别重要线路17条、开闭所8座,重要线路17条、开闭所14座试点开展状态评价、检修,稳步推进配网状态检修工作。
(二)健全配网状态检修的管理组织和执行体系
为切实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2010年8月,成立了以分管生产副局长任组长的状态检修领导小组、专家组和以生技科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组,明确责任、健全机制,按照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规范有序开展工作。同时根据配网生产管理特点,建立了配网状态检修班组、配电工区、生技科(专家组)、局领导四级配网状态评价(审)执行体系,保证了设备状态评价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三)不断强化配网状态检修技术支撑
开展配网状态检修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科学量化和掌握设备运行信息,为此,婺城供电局依托技术监督工作,整合利用红外线测温、SF6气体检漏、配变在线监测等成熟技术,积极探索应用开关柜等设备在线测温、局放测试等技术,适时开展设备诊断性试验,积极构建配网状态检修管理技术体系,确保科学准确评估配网设备状态。 2008年以来,已经开展红外线测温560条•次,形成红外线测温报告170余份,发现并及时处理重大及以上缺陷28处;城区已装配变在线监测终端750台,加强负荷实时管理,大大提高配变负荷管理水平。
(四)建立配网状态检修信息化平台
全面开展线路设备状态信息的收集工作,积极建设配网状态检修信息平台,为组织实施状态评价提供主要依据。2003年始,着手研发应用GIS/MIS系统,通过建设GIS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地理图和单线图等基础资料,通过建设MI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规范配电网运行管理流程。到目前为止,建立了以配电网状态检修决策为核心,以GIS/MIS数据库为支撑,以配变在线监测系统、电压监测系统、架空线路及开关柜在线测温系统为补充的较为系统的数据化信息平台。
(五)全面贯彻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
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将传统的配网设备运行管理扩展到从规划、设计开始直到设备退役的全过程管理,并强调突出配电网设备的前期管理,从源头确保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一是加强设计管理。先后制定了《中低压电网改造技术原则》等技术标准,积极推广SF6、真空等绝缘化、全密封、少维护设备,重点对存在家族缺陷的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二是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施工交底、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抓质量管理;从质监人员到工程责任人,全方位抓责任落实。三是强化技术监督工作。从2008年起开展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电能质量监督、环保监督等六大类技术监督工作,制定《技术监督管理办法》,至今编写技术监督报告128份,及时解决了运行维护中许多典型问题。
(六)深入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和带电作业
根据国网公司统一部署和金华电业局的指导要求,一是2010年组织开展配电网现场标准化作业卡范本的修订工作,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梳理明确现场标准化作业全过程管理流程。到2010年底,应用标准化作业卡 3290份;二是不断探索和持续推进带电作业。目前已掌握10千伏中间电位作业法和地电位作业法的17个作业项目,其中包括难度较大的旁路带电作业项目,实施带电作业2357次,处理缺陷711次,大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通过开展配网状态检修评价,配网管理逐步走向精益化设备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高,促使了人员队伍技术技能的提升。2010年11月初,婺城供电局顺利通过了实用化验收,成为了金华电网首家通过配网状态检修验收的单位;2011年1月11日和2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领导先后两次亲临现场调研,指出婺城供电局先行试点在浙江率先开展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李艳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