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描绘智能农网新蓝图――宁波鄞州供电局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侧记
2011-02-23 14:33:29 来源:邵亚波 王伟
A-
A+
电力18讯: 2009年,国网公司提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通讯、信息和控制等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于农村电网,国网公司更是要求加快建设以坚强为基础,智能为特征的新型农网。
在这一形势下,鄞州供电局有幸成为全国三家农网试点单位之一。短短的一年时间,该局艰辛探索、扎实推进,目前已提前于其他试点单位率先完成了试点工程所有硬件安装和部分调试。
农网智能化适应鄞州经济发展
鄞州供电局所处的鄞州区是浙江省的县级财政状元,其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1位。2010年,鄞州区全年实现供电量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6%;售电量6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6%。随着鄞州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电压质量及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鄞州供电局看到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电网建设的更高要求。为了让电网坚强起来,鄞州供电局加大了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32.2亿元,用于电网建设,特别是在2009年的一年里就建成220千伏变电所3座,电网建设考核获宁波地区第一区。
坚强的电网构架,为电网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鄞州供电局结合鄞州当地实际,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想法。为了争取到智能配网建设,该局多次向浙江省电力公司和宁波电业局相关领导进行汇报。2009年6月,该局专门邀请中国电科院专家到鄞州进行调研。经过调研,中国电科院专家组认为鄞州已具备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可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工作。
2010年,鄞州供电局被国网公司确定为首批农网智能化综合项目试点单位之一,是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的项目综合试点工程承担单位,建设内容主要分为配网自动化、智能台区、用电信息采集和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四个方面。选取16条试点线路,分别为城区12条和农村4条线路,共覆盖智能台区254座,采集158台用户专变用电信息,采集26107户的低压用电信息,其中城区17657户、农村8450户。在对16条试点线路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先进、高效的营配调管理模式,建设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农网智能化推进走在其他试点县前列
“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的特点是量多面广,试点范围和数量均为本次试点单位之首,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更要加大力度!提高效率!”鄞州供电局副局长、智能电网项目部主任高颂九表示,自从接到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军令状”后,该局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智能电网项目部,组建了一支有实力、能吃苦的建设队伍,全体队员放弃休假,不计付出地投入到智能农网建设战役中。
2010年11月,鄞州所有试点配网自动化项目设备基本完成安装和改造;16条试点线路的环网柜、柱上开关等设备全部完成安装调试;城区试点线路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全体用户信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智能收集和远程上传,准确率达到99.03%。
2010年12月,57公里试点通信光缆经过一个半月的攻坚战斗,全部完成敷设;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OPEN3200在鄞州供电局自动化机房内率先上马,开始试运行。
截止2月23日,OPEN3200自主运行达55天,试运行情况良好。
“目前,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的软、硬件系统都已搭建调试完毕,我们正在进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生产系统接口的紧张调试。”智能电网项目部成员徐鲜泉表示,该项目作为农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助力于实现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推进企业一体化管理。
农网智能建设成效彰显
鄞州供电局在配电自动化建设方面,通过与国网电科院合作,搭建了国内首套open3200调控一体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灵活负荷转移,优化负荷分配, 10千伏馈线FA故障处理等功能,有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降低线损,以及打造坚强、灵活的配电网网架结构,为未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条件下实现电网智能经济调度创造条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主要是在试点小区内对所有用户安装智能电表和采集器,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提高了电量采集的效率、准确率和电力营销监管力度,提升了负荷和低压线损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了企业经营风险,同时提供多种收费查询方式为主的现代营销服务手段,探索以优质服务与增值服务相结合的营销服务新模式。 在用电数据采集传输方面,鄞州供电局采用GPRS、微功率无线(WSN)和电力线载波三种通道,从不同手段来探索用电信息的采集传输模式。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方面,鄞州供电局通过建设统一数据采集系统将所有业务数据进行规范统一,达到数据流的纵向贯通;通过建设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整合业务系统,实现所有系统的单点登录和功能整合,达到业务的横向贯通。通过同一数据采集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搭建,实现与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配电台区监测、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等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数据交换、共享及分析、展示和管理功能。以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为载体,深入分析农网电力流和信息流分布规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
未来鄞州电网很智能很绿色
鄞州供电局在不断完善农网智能化的基础上,又描绘未来的蓝图。2011年,该局还将开展太阳能发电、风电互补发电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项目研究。同时,将对进行光纤入户、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等项目进行探索。
目前,该局已完成太阳能发电、风电互补发电等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方案编写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决定以小容量分布式能源、配电低压侧并网的方式进行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的探索。通过该项目的试点,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分布式能源并网运行模式,并制定出相关设备、运行、维护及并网的标准和规范,为我国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网低压侧的推广提供一种可行的模式。
2011年2月,该局已着手光纤到户的实施工作,在光纤到户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展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等项目的试点,通过这些项目进一步发挥智能电网在百姓生活起居的重要性。
此外,在“十二五”规划中,该局还将开展农网智能变电站、农网用电互动化、农村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等关键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实现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运行和营销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全面开展双向互动用电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的双向互动,运用需求侧响应技术引导用户有序用电,提升用户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邵亚波 王伟)
在这一形势下,鄞州供电局有幸成为全国三家农网试点单位之一。短短的一年时间,该局艰辛探索、扎实推进,目前已提前于其他试点单位率先完成了试点工程所有硬件安装和部分调试。
农网智能化适应鄞州经济发展
鄞州供电局所处的鄞州区是浙江省的县级财政状元,其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1位。2010年,鄞州区全年实现供电量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6%;售电量6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6%。随着鄞州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电压质量及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鄞州供电局看到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电网建设的更高要求。为了让电网坚强起来,鄞州供电局加大了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32.2亿元,用于电网建设,特别是在2009年的一年里就建成220千伏变电所3座,电网建设考核获宁波地区第一区。
坚强的电网构架,为电网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鄞州供电局结合鄞州当地实际,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想法。为了争取到智能配网建设,该局多次向浙江省电力公司和宁波电业局相关领导进行汇报。2009年6月,该局专门邀请中国电科院专家到鄞州进行调研。经过调研,中国电科院专家组认为鄞州已具备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可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工作。
2010年,鄞州供电局被国网公司确定为首批农网智能化综合项目试点单位之一,是代表经济发达地区的项目综合试点工程承担单位,建设内容主要分为配网自动化、智能台区、用电信息采集和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四个方面。选取16条试点线路,分别为城区12条和农村4条线路,共覆盖智能台区254座,采集158台用户专变用电信息,采集26107户的低压用电信息,其中城区17657户、农村8450户。在对16条试点线路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先进、高效的营配调管理模式,建设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农网智能化推进走在其他试点县前列
“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的特点是量多面广,试点范围和数量均为本次试点单位之首,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更要加大力度!提高效率!”鄞州供电局副局长、智能电网项目部主任高颂九表示,自从接到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军令状”后,该局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智能电网项目部,组建了一支有实力、能吃苦的建设队伍,全体队员放弃休假,不计付出地投入到智能农网建设战役中。
2010年11月,鄞州所有试点配网自动化项目设备基本完成安装和改造;16条试点线路的环网柜、柱上开关等设备全部完成安装调试;城区试点线路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全体用户信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智能收集和远程上传,准确率达到99.03%。
2010年12月,57公里试点通信光缆经过一个半月的攻坚战斗,全部完成敷设;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OPEN3200在鄞州供电局自动化机房内率先上马,开始试运行。
截止2月23日,OPEN3200自主运行达55天,试运行情况良好。
“目前,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的软、硬件系统都已搭建调试完毕,我们正在进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生产系统接口的紧张调试。”智能电网项目部成员徐鲜泉表示,该项目作为农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助力于实现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推进企业一体化管理。
农网智能建设成效彰显
鄞州供电局在配电自动化建设方面,通过与国网电科院合作,搭建了国内首套open3200调控一体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灵活负荷转移,优化负荷分配, 10千伏馈线FA故障处理等功能,有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降低线损,以及打造坚强、灵活的配电网网架结构,为未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条件下实现电网智能经济调度创造条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主要是在试点小区内对所有用户安装智能电表和采集器,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提高了电量采集的效率、准确率和电力营销监管力度,提升了负荷和低压线损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了企业经营风险,同时提供多种收费查询方式为主的现代营销服务手段,探索以优质服务与增值服务相结合的营销服务新模式。 在用电数据采集传输方面,鄞州供电局采用GPRS、微功率无线(WSN)和电力线载波三种通道,从不同手段来探索用电信息的采集传输模式。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方面,鄞州供电局通过建设统一数据采集系统将所有业务数据进行规范统一,达到数据流的纵向贯通;通过建设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整合业务系统,实现所有系统的单点登录和功能整合,达到业务的横向贯通。通过同一数据采集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搭建,实现与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配电台区监测、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等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数据交换、共享及分析、展示和管理功能。以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为载体,深入分析农网电力流和信息流分布规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
未来鄞州电网很智能很绿色
鄞州供电局在不断完善农网智能化的基础上,又描绘未来的蓝图。2011年,该局还将开展太阳能发电、风电互补发电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项目研究。同时,将对进行光纤入户、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等项目进行探索。
目前,该局已完成太阳能发电、风电互补发电等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方案编写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决定以小容量分布式能源、配电低压侧并网的方式进行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的探索。通过该项目的试点,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分布式能源并网运行模式,并制定出相关设备、运行、维护及并网的标准和规范,为我国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网低压侧的推广提供一种可行的模式。
2011年2月,该局已着手光纤到户的实施工作,在光纤到户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展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等项目的试点,通过这些项目进一步发挥智能电网在百姓生活起居的重要性。
此外,在“十二五”规划中,该局还将开展农网智能变电站、农网用电互动化、农村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等关键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实现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运行和营销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全面开展双向互动用电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的双向互动,运用需求侧响应技术引导用户有序用电,提升用户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邵亚波 王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