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托举大电网――记贵州电网公司万山供电局110kV万山变
2011-02-24 14:35:01 来源:夏敏,杨妮
A-
A+
电力18讯: 这是两个令人惊奇的数字:7、41。
这是两个令人敬佩的数字:2954、10万
这是一组真实的荣誉:铜仁供电局2008年“工人先锋号”班组、万山供电局2008年“工人先锋号”班组、抗冰保电恢复重建先进班组;铜仁供电局2009年“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万山供电局2009年“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铜仁供电局2010年“工人先锋号”班组。
让我们来解密这两组数字吧!
7名变电运行人员中,平均年龄为41岁,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且全部都是女同志;
变电站投运9年多来,已安全稳定运行2954天,累积操作步骤超过10万余个,尽管人员多有变动,但班组无一人因违章违纪受到任何处分或处罚,变电站各项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始终走在前列。
――这就是万山供电局110kV万山变。
导语
110kV万山变电站,位于万山特区高楼坪乡,距行政中心约6公里,占地面积约9.6亩。是万山特区第一座110千伏综合自动化变电站,2002年投运,总容量为63MVA。110kV万山变主要负责万山特区所辖范围内城区、农网生活、工业供电,由龙万线、万豹线双回路供电,35kV出线6回,分别输送至各大高能耗厂矿。10kV出线4回,分别输送至居民生活、水电站用电。
特殊环境彰显责任
作为万山电网首座110kV变电站,万山变担负着各大高能耗厂矿供电重任,安全责任,千钧之重。9年来,万山变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站长、值班长、值班员的三级安全网络。
2009年开展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以来,万山变对照标准,从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图纸资料、二次设备管理、完善安全设施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标准化完善工作。从规范标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管理、站务管理等方面,以制度管人,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设备的巡视检查到位,危险点的控制等就,确保了两票合格率均为100%。
由于处于铁合金厂和锰厂产业带,室外配电装置瓷瓶容易发生污闪。全站变电运行人员集中讨论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强阴雨天气室外设备的特巡,并配合停电检修工作,对设备的清扫加强验收,减少了污闪的因素。到目前为止,万山变从未发生一起污闪停电事故,没有发生一次人为责任的电网事故和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年复一年,她们在空旷寂寥的变电站里,巡视、操作、事故处理,虽然工作枯燥,却责任重大。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度责任感,创下了投运以来安全操作步骤10万项次无差错,操作正确率100%,这是每个变电运行人员人生价值的最好见证。
危难险急彰显责任
2011新年的第一天,大面积凝冻天气就席卷贵州电网,在万山高寒恶劣的条件下,万山变每个人面对呼啸的寒风、冻雨的肆虐,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每天坚持对刀闸进行人工除冰,每隔几小时坚持用热水浇淋被冻固的端子箱门锁和场地上所有的五防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顺利操作,确保在有电的情况下能将电顺利的送进和送出,按调度指令进行倒闸操作,不放过每一个可能恢复送电的机会,操作到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寒风在空中肆意的咆哮,巡视中的值班员身上悄然结上了一层薄冰,但她们全然不知。手冻僵了用嘴哈口热气再继续,地上太滑摔倒了再爬起来,大家呼出的空气迅速在冰冷、寂静的开关场中凝结成半透明的白雾,担在她们眼里,只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安全稳定。当所有人问她们辛不辛苦的时候,她们笑着说:“我们虽不能像解放军那样保家卫国,但我们却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卫万山这一片土地的光明,让大家有火烤、有热饭吃,我们就很满足了”。在“抗凝冻、保供电、保民生”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万山变连同110kV豹溪变变电运行人员还利用休息时间担负起了35kV城关变(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监护及操作任务。冻雨和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月,她们就坚守岗位整整一个月。这个集体用她们的行动创造了凝冻期间110kV及35kV零跳闸的记录,保证了万山各大厂矿的持续供电。10kV线路仅5次跳闸,停电时间最长不超过5小时。
这一个多月,做妻子的顾不上对家庭、丈夫的照顾,做母亲的顾不上对孩子的关怀,但没人有一点怨言。无论是在抗旱救灾、迎峰度夏、亚运保电、重大节假日和特区重大活动期间,还是交流融冰装置研发安装试验期间,万山变都出色地完成了运行保电各项任务。这是万山变变电运行人员坚不可摧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的最好体现。
构建学习型班组彰显责任
在110kV万山变,每个成员都有着一个“终身学习”的信念,正是这个信念,全站建立起了一个经常性、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着自身业务技术。从站长到每一位值班员,每个人都制定细致的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全站制订详细的技术培训计划,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岗位培训率达到100%;经常组织员工学习业务知识,每天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开展讨论;积极与其他班组联合开展安全大检查、现场技能竞赛、反违章和习惯性违章等活动,倡导互帮互学;大力推进变电站图纸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将站内所有设备的厂家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图纸等资料扫描成电子文档,方便班组成员随时学习。经过全站人员通力配合,编写、修订了长达15万字的《规程》,做到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结合实际,指导性强,还作为操作手册、专业培训教材以及岗位技能考试题库使用,有效规范和指导了值班员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成为贵州电网公司现场运行规程的典型模板。
万山变成员视学习为工作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加强组织学习,引导个人自觉学习,全站成员正努力争当知识型员工,创建学习型班组。
精细管理彰显责任
走进万山变,那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值班员精神抖擞,室内设备表面一尘不染,各种记录、图纸资料、保护整定书、仪器仪表和备品备件,记录数据准确完整,生产场地整洁……这些都是来自万山变电站的精细化管理。万山变精细化管理与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相结合,所有的运行、维护、管理、整理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安全器具管理、材料管理、消防管理等等职责都划分到了每一个值班员,把精细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严格安全倒闸操作程序,严把设备验收关口,真正把安全管理真正烙于脑、落于实,更好地推动构建和谐班组建设。
“违章、违令、违规定----无危不在;精心、细心、责任心------齐心以待”是该站特有的“班组精神”。管理规范、安全有序,思想稳健、作风优良、爱站如家、无怨无悔,这无不体现出万山变全体成员对社会、对电网、对客户、对同事、对自己、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尽管经过多次调整,但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用责任传递着、托举起万山特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这就是“巾帼站”110kV万山变电站。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站人员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主人翁的姿态,勤奋学习、努力拼搏,让工人先锋号的荣誉永不褪色,力争在“十二五”发展的征程中再建功勋。(夏敏,杨妮)
这是两个令人敬佩的数字:2954、10万
这是一组真实的荣誉:铜仁供电局2008年“工人先锋号”班组、万山供电局2008年“工人先锋号”班组、抗冰保电恢复重建先进班组;铜仁供电局2009年“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万山供电局2009年“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铜仁供电局2010年“工人先锋号”班组。
让我们来解密这两组数字吧!
7名变电运行人员中,平均年龄为41岁,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且全部都是女同志;
变电站投运9年多来,已安全稳定运行2954天,累积操作步骤超过10万余个,尽管人员多有变动,但班组无一人因违章违纪受到任何处分或处罚,变电站各项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始终走在前列。
――这就是万山供电局110kV万山变。
导语
110kV万山变电站,位于万山特区高楼坪乡,距行政中心约6公里,占地面积约9.6亩。是万山特区第一座110千伏综合自动化变电站,2002年投运,总容量为63MVA。110kV万山变主要负责万山特区所辖范围内城区、农网生活、工业供电,由龙万线、万豹线双回路供电,35kV出线6回,分别输送至各大高能耗厂矿。10kV出线4回,分别输送至居民生活、水电站用电。
特殊环境彰显责任
作为万山电网首座110kV变电站,万山变担负着各大高能耗厂矿供电重任,安全责任,千钧之重。9年来,万山变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站长、值班长、值班员的三级安全网络。
2009年开展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以来,万山变对照标准,从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图纸资料、二次设备管理、完善安全设施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标准化完善工作。从规范标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管理、站务管理等方面,以制度管人,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设备的巡视检查到位,危险点的控制等就,确保了两票合格率均为100%。
由于处于铁合金厂和锰厂产业带,室外配电装置瓷瓶容易发生污闪。全站变电运行人员集中讨论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强阴雨天气室外设备的特巡,并配合停电检修工作,对设备的清扫加强验收,减少了污闪的因素。到目前为止,万山变从未发生一起污闪停电事故,没有发生一次人为责任的电网事故和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年复一年,她们在空旷寂寥的变电站里,巡视、操作、事故处理,虽然工作枯燥,却责任重大。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度责任感,创下了投运以来安全操作步骤10万项次无差错,操作正确率100%,这是每个变电运行人员人生价值的最好见证。
危难险急彰显责任
2011新年的第一天,大面积凝冻天气就席卷贵州电网,在万山高寒恶劣的条件下,万山变每个人面对呼啸的寒风、冻雨的肆虐,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每天坚持对刀闸进行人工除冰,每隔几小时坚持用热水浇淋被冻固的端子箱门锁和场地上所有的五防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顺利操作,确保在有电的情况下能将电顺利的送进和送出,按调度指令进行倒闸操作,不放过每一个可能恢复送电的机会,操作到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寒风在空中肆意的咆哮,巡视中的值班员身上悄然结上了一层薄冰,但她们全然不知。手冻僵了用嘴哈口热气再继续,地上太滑摔倒了再爬起来,大家呼出的空气迅速在冰冷、寂静的开关场中凝结成半透明的白雾,担在她们眼里,只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安全稳定。当所有人问她们辛不辛苦的时候,她们笑着说:“我们虽不能像解放军那样保家卫国,但我们却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卫万山这一片土地的光明,让大家有火烤、有热饭吃,我们就很满足了”。在“抗凝冻、保供电、保民生”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万山变连同110kV豹溪变变电运行人员还利用休息时间担负起了35kV城关变(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监护及操作任务。冻雨和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月,她们就坚守岗位整整一个月。这个集体用她们的行动创造了凝冻期间110kV及35kV零跳闸的记录,保证了万山各大厂矿的持续供电。10kV线路仅5次跳闸,停电时间最长不超过5小时。
这一个多月,做妻子的顾不上对家庭、丈夫的照顾,做母亲的顾不上对孩子的关怀,但没人有一点怨言。无论是在抗旱救灾、迎峰度夏、亚运保电、重大节假日和特区重大活动期间,还是交流融冰装置研发安装试验期间,万山变都出色地完成了运行保电各项任务。这是万山变变电运行人员坚不可摧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的最好体现。
构建学习型班组彰显责任
在110kV万山变,每个成员都有着一个“终身学习”的信念,正是这个信念,全站建立起了一个经常性、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着自身业务技术。从站长到每一位值班员,每个人都制定细致的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全站制订详细的技术培训计划,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岗位培训率达到100%;经常组织员工学习业务知识,每天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开展讨论;积极与其他班组联合开展安全大检查、现场技能竞赛、反违章和习惯性违章等活动,倡导互帮互学;大力推进变电站图纸资料的电子化管理,将站内所有设备的厂家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图纸等资料扫描成电子文档,方便班组成员随时学习。经过全站人员通力配合,编写、修订了长达15万字的《规程》,做到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结合实际,指导性强,还作为操作手册、专业培训教材以及岗位技能考试题库使用,有效规范和指导了值班员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成为贵州电网公司现场运行规程的典型模板。
万山变成员视学习为工作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加强组织学习,引导个人自觉学习,全站成员正努力争当知识型员工,创建学习型班组。
精细管理彰显责任
走进万山变,那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值班员精神抖擞,室内设备表面一尘不染,各种记录、图纸资料、保护整定书、仪器仪表和备品备件,记录数据准确完整,生产场地整洁……这些都是来自万山变电站的精细化管理。万山变精细化管理与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相结合,所有的运行、维护、管理、整理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安全器具管理、材料管理、消防管理等等职责都划分到了每一个值班员,把精细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严格安全倒闸操作程序,严把设备验收关口,真正把安全管理真正烙于脑、落于实,更好地推动构建和谐班组建设。
“违章、违令、违规定----无危不在;精心、细心、责任心------齐心以待”是该站特有的“班组精神”。管理规范、安全有序,思想稳健、作风优良、爱站如家、无怨无悔,这无不体现出万山变全体成员对社会、对电网、对客户、对同事、对自己、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尽管经过多次调整,但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用责任传递着、托举起万山特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这就是“巾帼站”110kV万山变电站。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站人员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主人翁的姿态,勤奋学习、努力拼搏,让工人先锋号的荣誉永不褪色,力争在“十二五”发展的征程中再建功勋。(夏敏,杨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