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鄞州供电局集仕港供电营业所工作侧记
2011-02-24 15:09:37 来源:周玲雅
A-
A+
电力18讯: 他们顶着烈日酷暑,用双脚走遍了集仕港49平方公里,用笑容敲开了27295扇客户的家门;用火眼金睛在387公里的电力线路上排除安全隐患。他们始终坚持“把光明和舒畅送给别人,把困难和委屈留给自己。”这就是鄞州供电局集仕港供电营业所23位可爱的电力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农电示范窗口、规范化管理供电营业所、国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宁波市评议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把百姓当成父母
抄表催费组的8个师傅肩负着集仕港镇区域内27295个客户的抄表催费工作。抄表工作不是常人看到的每月一到抄表时间就带上抄表器,把电能表上的数据抄回来就完事了,而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观察,以便及时、迅速地发现问题,减少电量的流失。每月的5-10日是抄表的日子,一到这个时候,他们更加忙碌了。抄表、校对、催费,每个月在自行车飞奔的车轮中、在键盘的敲打声中去聆听客户的心声。
除了每月一次的例行抄表,他们还承担着追费这一大重任。凭着他们腿勤、嘴勤、手勤硬是把1块、10块、50块……累积成2010年5201万的实收电费,保证了电费回收率100%的完成。
集仕港镇的深溪村原来一直是个欠费老大难村,在2009年进行抄表人员台区轮换时,抄表催费组的林友达接手了该村的抄表催费工作。深溪村是个靠山的村子,村民每月出门缴费十分不便,他便积极鼓励村民办理“银联一卡通缴费”,并且根据农村中出租房和“空巢房”容易欠费的现象,通过手机短信、上门催缴等方式保证了电费的及时回收。林友达还与村里的孤寡老人开展了一对一帮扶,老人家里保险丝断了,灯泡不亮了,只要一个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老人每次提到林友达,总是笑得很灿烂,“阿达师傅是个好人,比自己的囡儿还亲”。
守候,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一个温馨的春节
他们身手敏捷地登上一基基电杆,认真记录下各类基础数据,然后又一页页核对,一本本梳理。中考期间,生怕出现临时故障,他们巡视在考点的周围,用点点滴滴的汗水在优质服务的园地默默耕耘。线路巡视、消除隐患,365个日日夜夜里有他们早出晚归的身影。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头戴蓝色安全帽、肩扛梯子、行走如风的人,那一定是我们集仕港供电营业所农网配电组的师傅们。
奥运了,世博了,春晚了,当万家灯火点亮的时候,大家期盼着能看到激动人心的时刻,而我们的师傅们也在期盼着,不过他们期盼的是天公作美,不要刮风、不要下雨,让他们带上安全帽守在值班室,顺便看一眼那沸腾的鸟巢,看一眼流光溢彩的黄浦江,看一眼除夕夜空烂漫的烟花。
大年三十,当所有人都在家其乐融融地收看春晚时,集仕港供电营业所的值班室却通火通明。此时,农网配电组组长李松华正和值班人员坚守在岗位上。“谁都盼望过个明亮、祥和的春节,要是大年三十晚上停电,那可真要懊恼死了。”谈及自己每年大年三十都在所里过,李松华笑笑说,“这没什么不平常的,都习惯了。”2011年的除夕夜很热闹,但集仕港供电营业所却很平静,值班人员没有接到一个事故电话,李松华平静地说:“我们的守候,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一个温馨的春节!”
作为供电营业所最辛苦的班组,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一句怨言,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做出电力员工最铿锵有力的回答:争分夺秒,客户至上,忠诚企业,奉献社会。
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对的服务
她们对于优质服务有着非常朴实的理解,那就是优质服务应该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供电营业厅是供电营业所服务的窗口,每天面对千家万户,遇到客户的“刁难”是家常便饭。窗口服务组的成员坚信“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对的服务”。为客户服务,就必须要有承受委屈的心胸和解释的耐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兢兢业业地去做自己应做的一切。尤其是遇到胡搅蛮缠的客户,她们更要把耐心、把真情洒在每一位客户的身上。
夏季是安装峰谷电表的高峰期,不少客户对峰谷电表不熟悉,今天来,明天来,问了又问,窗口服务组的成员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一遍遍解释说明。有一位客户,在咨询了好几次后,终于当场填表,付了改装费。后来他思前想后又觉得不划算,要退回。不管工作人员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最后在这位客户的一再要求下,工作人员帮他办理了退回手续。结果第二天,这位客户又改变了主意,重新来申请安装峰谷表。窗口服务组的姑娘们不仅没有一丝怨言,而且更加耐心地为他办理了手续。面对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和服务态度,这位客户激动地说:“还以为你们提出的电保姆只是一种口号,没想到你们真是这么做的,而且还做得那么好,太令人感动了。”
集仕港供电营业所的23位兄弟姐妹们用汗水、用泪水、用责任、用奉献,绘就了“万家灯火、鄞网情深”的美丽画卷,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沁人心脾的和谐乐章。(周玲雅)
把百姓当成父母
抄表催费组的8个师傅肩负着集仕港镇区域内27295个客户的抄表催费工作。抄表工作不是常人看到的每月一到抄表时间就带上抄表器,把电能表上的数据抄回来就完事了,而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观察,以便及时、迅速地发现问题,减少电量的流失。每月的5-10日是抄表的日子,一到这个时候,他们更加忙碌了。抄表、校对、催费,每个月在自行车飞奔的车轮中、在键盘的敲打声中去聆听客户的心声。
除了每月一次的例行抄表,他们还承担着追费这一大重任。凭着他们腿勤、嘴勤、手勤硬是把1块、10块、50块……累积成2010年5201万的实收电费,保证了电费回收率100%的完成。
集仕港镇的深溪村原来一直是个欠费老大难村,在2009年进行抄表人员台区轮换时,抄表催费组的林友达接手了该村的抄表催费工作。深溪村是个靠山的村子,村民每月出门缴费十分不便,他便积极鼓励村民办理“银联一卡通缴费”,并且根据农村中出租房和“空巢房”容易欠费的现象,通过手机短信、上门催缴等方式保证了电费的及时回收。林友达还与村里的孤寡老人开展了一对一帮扶,老人家里保险丝断了,灯泡不亮了,只要一个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老人每次提到林友达,总是笑得很灿烂,“阿达师傅是个好人,比自己的囡儿还亲”。
守候,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一个温馨的春节
他们身手敏捷地登上一基基电杆,认真记录下各类基础数据,然后又一页页核对,一本本梳理。中考期间,生怕出现临时故障,他们巡视在考点的周围,用点点滴滴的汗水在优质服务的园地默默耕耘。线路巡视、消除隐患,365个日日夜夜里有他们早出晚归的身影。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头戴蓝色安全帽、肩扛梯子、行走如风的人,那一定是我们集仕港供电营业所农网配电组的师傅们。
奥运了,世博了,春晚了,当万家灯火点亮的时候,大家期盼着能看到激动人心的时刻,而我们的师傅们也在期盼着,不过他们期盼的是天公作美,不要刮风、不要下雨,让他们带上安全帽守在值班室,顺便看一眼那沸腾的鸟巢,看一眼流光溢彩的黄浦江,看一眼除夕夜空烂漫的烟花。
大年三十,当所有人都在家其乐融融地收看春晚时,集仕港供电营业所的值班室却通火通明。此时,农网配电组组长李松华正和值班人员坚守在岗位上。“谁都盼望过个明亮、祥和的春节,要是大年三十晚上停电,那可真要懊恼死了。”谈及自己每年大年三十都在所里过,李松华笑笑说,“这没什么不平常的,都习惯了。”2011年的除夕夜很热闹,但集仕港供电营业所却很平静,值班人员没有接到一个事故电话,李松华平静地说:“我们的守候,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一个温馨的春节!”
作为供电营业所最辛苦的班组,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一句怨言,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做出电力员工最铿锵有力的回答:争分夺秒,客户至上,忠诚企业,奉献社会。
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对的服务
她们对于优质服务有着非常朴实的理解,那就是优质服务应该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供电营业厅是供电营业所服务的窗口,每天面对千家万户,遇到客户的“刁难”是家常便饭。窗口服务组的成员坚信“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对的服务”。为客户服务,就必须要有承受委屈的心胸和解释的耐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兢兢业业地去做自己应做的一切。尤其是遇到胡搅蛮缠的客户,她们更要把耐心、把真情洒在每一位客户的身上。
夏季是安装峰谷电表的高峰期,不少客户对峰谷电表不熟悉,今天来,明天来,问了又问,窗口服务组的成员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一遍遍解释说明。有一位客户,在咨询了好几次后,终于当场填表,付了改装费。后来他思前想后又觉得不划算,要退回。不管工作人员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最后在这位客户的一再要求下,工作人员帮他办理了退回手续。结果第二天,这位客户又改变了主意,重新来申请安装峰谷表。窗口服务组的姑娘们不仅没有一丝怨言,而且更加耐心地为他办理了手续。面对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和服务态度,这位客户激动地说:“还以为你们提出的电保姆只是一种口号,没想到你们真是这么做的,而且还做得那么好,太令人感动了。”
集仕港供电营业所的23位兄弟姐妹们用汗水、用泪水、用责任、用奉献,绘就了“万家灯火、鄞网情深”的美丽画卷,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沁人心脾的和谐乐章。(周玲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