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四平供电公司真情关爱农民工纪实
2011-02-25 14:34:14 来源:陈 菲
A-
A+
电力18讯: 题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这为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推进农村电力事业科学发展,需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积极将强化农电工管理作为农电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坚持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努力在人文关怀和成长成才机制等方面谋求新的突破。
四平供电公司所属5家农电公司,农电工近1400人。多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情关爱农电工成长成才,不断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截至2010年末,该公司农电工中未发生一起上访、投诉和拒签合同等不稳定事件。
送电影--给农电工最好的“精神年货”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宣传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2011年春节期间,四平供电公司所属各农电公司积极响应国资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为农民工放映电影活动的通知》,采取电脑、影碟机、投影仪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农民工观看了《所有梦想都开花》、《马东的假期》、《梦想就在身边》、《爱上油菜花》等四部励志题材的公益电影,弘扬了农民工积极乐观、顽强拼搏、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此次活动共计放映电影24场次,1263名农电工观看了影片。
在大型投影幕前,农民工的思绪随着流动的光影不断闪烁,在深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劳动、奉献、奋斗、成长的过程中,也树立起了更加明确、坚定的进取信念。“通过观看影片,我倍受鼓舞,也进一步激励了我在本职岗位中建功立业的热情,使我一下子找到了精神支点。我相信,只要有吃苦、奉献、乐观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努力,所有梦想就都能实现。”四平城郊农电分公司农电工王楠由衷地说。
送技术--给农电工最好的“精神福利”
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工深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他们心理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那就是“搭建员工成长的舞台,企业就会好戏连台”,为此,该公司积极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逐渐形成了一个“员工成长、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惠及员工”的良性循环。
2010年,该公司针对农电工业务技能低的现状,实施了多层次的培训,以此奉送每个农电工。先后办班5次,培训内容涉及供电所各个岗位,培训人数达400余人次。此外,通过举办“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等活动,让在员工成长的各条“通道”上,在不断“较量”中进步、成长,激发了一线员工学理论、学技术、练技能、出业绩的积极性。2004年9月,在全国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中,公主岭市农电有限公司农电工徐建楠代表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出战,在激烈的比赛中,他以精湛娴熟的高超技艺和准确的理论知识储备,率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四名、个人全能第六名的优异成绩,他本人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全国优秀农村电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0年9月,在全省农电系统配电报修“六步骤”层层选拔赛上,该公司农电工张大勇代表公司农电系统参加了全省农电系统配电“六步骤”表演赛,最终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张大勇兴奋地说:“作为一名农电工,我最大的喜悦就是看到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感谢公司给予我展示自己、锻炼成才的机会”。
送温暖--凝聚农电工心力
“真的十分感谢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对俺这样的一个农电工给予的无私帮助和关怀”。伊通农电有限公司营城子供电所非全制农电工姜春辉眼含热泪,紧握着公司领导手激动地说。这是记者日前在伊通农电公司采访时,亲身经历的感人一幕。
多年来,伊通农电有限公司始终把关爱农电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用真情温暖着每位农电工。营城子供电所农电工姜春辉全家人的生活都靠其一人的收入,他有一个孩子在实习中不慎被车床轧坏右手,手术费花去数万元。该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上门探望,并送去数千元慰问金,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啥也不说了,以后单位的事儿就是俺的事儿,请领导放心……”老姜在收到这份关爱时眼里噙满泪花。
此外,该公司还为每位农电工建立了“爱心档案”,每年定期组织农电工查体,并为他们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全部五项社会保险,彻底消除了农电工的后顾之忧。
送关爱--用心诠释人文关怀
和谐的企业,人文关爱尤为重要。走进伊通农电有限公司新家供电所,立刻就会使你产生家的感觉。在班组文化园地里,贴着每个员工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下面是亲人的寄语和员工对亲人的承诺。他们还将寄语和承诺制作成亲情卡随身携带。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亲情卡,承载着一份份浓浓的亲情,员工们每天出工前瞄上一眼,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劳累一天回到班组,再看一眼,满身的疲惫一扫而光。 所长李国常说,把班组建成员工之家,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李所长的抽屉里有一个小本,记录着每个班组成员的生日,届时员工会收到一份礼物:一张写有班组每个成员真情祝愿的生日贺卡。一张小小贺卡让每个员工、每个家庭都感受到家的温暖,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志,经济高速发展是这一时代的标志。在这个时代,电力企业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对人的关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与发展同在的时代标签。(陈 菲)
四平供电公司所属5家农电公司,农电工近1400人。多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情关爱农电工成长成才,不断增强农电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截至2010年末,该公司农电工中未发生一起上访、投诉和拒签合同等不稳定事件。
送电影--给农电工最好的“精神年货”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宣传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2011年春节期间,四平供电公司所属各农电公司积极响应国资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为农民工放映电影活动的通知》,采取电脑、影碟机、投影仪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农民工观看了《所有梦想都开花》、《马东的假期》、《梦想就在身边》、《爱上油菜花》等四部励志题材的公益电影,弘扬了农民工积极乐观、顽强拼搏、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此次活动共计放映电影24场次,1263名农电工观看了影片。
在大型投影幕前,农民工的思绪随着流动的光影不断闪烁,在深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劳动、奉献、奋斗、成长的过程中,也树立起了更加明确、坚定的进取信念。“通过观看影片,我倍受鼓舞,也进一步激励了我在本职岗位中建功立业的热情,使我一下子找到了精神支点。我相信,只要有吃苦、奉献、乐观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努力,所有梦想就都能实现。”四平城郊农电分公司农电工王楠由衷地说。
送技术--给农电工最好的“精神福利”
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工深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他们心理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那就是“搭建员工成长的舞台,企业就会好戏连台”,为此,该公司积极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逐渐形成了一个“员工成长、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惠及员工”的良性循环。
2010年,该公司针对农电工业务技能低的现状,实施了多层次的培训,以此奉送每个农电工。先后办班5次,培训内容涉及供电所各个岗位,培训人数达400余人次。此外,通过举办“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等活动,让在员工成长的各条“通道”上,在不断“较量”中进步、成长,激发了一线员工学理论、学技术、练技能、出业绩的积极性。2004年9月,在全国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中,公主岭市农电有限公司农电工徐建楠代表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出战,在激烈的比赛中,他以精湛娴熟的高超技艺和准确的理论知识储备,率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四名、个人全能第六名的优异成绩,他本人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全国优秀农村电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0年9月,在全省农电系统配电报修“六步骤”层层选拔赛上,该公司农电工张大勇代表公司农电系统参加了全省农电系统配电“六步骤”表演赛,最终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张大勇兴奋地说:“作为一名农电工,我最大的喜悦就是看到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感谢公司给予我展示自己、锻炼成才的机会”。
送温暖--凝聚农电工心力
“真的十分感谢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对俺这样的一个农电工给予的无私帮助和关怀”。伊通农电有限公司营城子供电所非全制农电工姜春辉眼含热泪,紧握着公司领导手激动地说。这是记者日前在伊通农电公司采访时,亲身经历的感人一幕。
多年来,伊通农电有限公司始终把关爱农电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用真情温暖着每位农电工。营城子供电所农电工姜春辉全家人的生活都靠其一人的收入,他有一个孩子在实习中不慎被车床轧坏右手,手术费花去数万元。该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上门探望,并送去数千元慰问金,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啥也不说了,以后单位的事儿就是俺的事儿,请领导放心……”老姜在收到这份关爱时眼里噙满泪花。
此外,该公司还为每位农电工建立了“爱心档案”,每年定期组织农电工查体,并为他们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全部五项社会保险,彻底消除了农电工的后顾之忧。
送关爱--用心诠释人文关怀
和谐的企业,人文关爱尤为重要。走进伊通农电有限公司新家供电所,立刻就会使你产生家的感觉。在班组文化园地里,贴着每个员工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下面是亲人的寄语和员工对亲人的承诺。他们还将寄语和承诺制作成亲情卡随身携带。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亲情卡,承载着一份份浓浓的亲情,员工们每天出工前瞄上一眼,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劳累一天回到班组,再看一眼,满身的疲惫一扫而光。 所长李国常说,把班组建成员工之家,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李所长的抽屉里有一个小本,记录着每个班组成员的生日,届时员工会收到一份礼物:一张写有班组每个成员真情祝愿的生日贺卡。一张小小贺卡让每个员工、每个家庭都感受到家的温暖,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志,经济高速发展是这一时代的标志。在这个时代,电力企业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对人的关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与发展同在的时代标签。(陈 菲)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