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供电公司:彩笔绘就新华章
2011-03-01 16:51:00 来源:胡少华
A-
A+
电力18讯: 条条银线,座座铁塔,织就了松辽平原坚强电网;张张笑脸,飒飒英姿,铸就了四电人平供电公司顽强拼搏变革攻坚的发展诗篇。乘着历史发展的机遇,企业变革的春风,四平供电公司吹响了“十二五”电网建设的战略号角。
打造电力超高压经济发展引擎
经济要发展,电力必先行。按照四平市委、市政府“南接北融”居中隆起、“一核三带”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四平供电举全公司之力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打造新电网,着力构筑网架新布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在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为加强四平电网与吉林省骨干网架联系,完善四平电网网架结构,满足四平地区风电送出及四平热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要求,超高压500千伏先锋变电站应运而生,工程预计到2012年底竣工,它将是四平地区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年最大供电能力可达300万千伏安,下网电量达70亿千瓦时以上,约占四平电网总量的3/4,具有传输容量大、可传送距离远,线路损耗低等优点。届时,将对四平电网的整体结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满足四平地区风电送出要求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驱动四平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四平电网向现代化电网迈进的标志性象征。
“十二五”期间,四平地区电网建设将投资28.3亿元,是“十一五”的1.5倍,增幅排在全省第一位。到2015年末,四平地区将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9座、66千伏变电站98座,66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将达到763.2万千伏安,供电能力是2010年的1.6倍,相当于再建一个四平电网。
为电网建设搭建绿色通道
2010年6月12日,省公司和四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四平电网“十二五”发展协议,为把协议落到实处,这个公司结合2011年基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地方招商引资项目,与各市、县政府举行“关于共同推进电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谈”,签订《会谈纪要》,出台框架协议,明确2011年电网建设项目、资金和时间节点,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立由副市(县)长任主任的电网建设协调委员会,协助做好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电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点和问题。
与此同时,该公司领导还亲自牵头,选派中层干部到地方经济开发区任职,尽快掌握开发区发展动态,协调政府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带领发策部技术人员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踏查,超前完成“十二五”电网规划项目选址、选线工作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了《吉林省电网规划选址、选线内容深度规定》,开展选址、选线工作,为电网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对配电网规划、百强镇配电网以及农网改造升级等进行专项规划,做到负荷增长到哪里,电网就发展到哪里,真正实现了电网建设与市政府“十二五”发展战略紧密衔接。
让智能化电网引领未来
目前,四平电网还没有达到自动化的供电网络要求,依然存在每一个用户和节点不能得到实时监控,还保证不了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在220千伏和66千伏电网未完全形成双环网结构前,存在当调度中心对某一条或几条线路进行停电检修时,不能对其正常供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而智能化电网就能够解决这些弊端和问题,为此,这个公司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智能化电网项目,主要包括:国网公司智能化变电站新建试点工程先锋500千伏变电站、国网公司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四平220千伏变电站、新建1座电动汽车充放电站、30个汽车充电桩和四平智能化小区新建工程;完善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县级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对农网66千伏变电站以及10千伏配电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整体提高农村电网的设备健康水平科技含量。
预计到2015年末,四平城区将形成220千伏双环网,实现双向互动供电。届时,将全面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完善和优化配电网络结构,提升主、配网网架结构和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实现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让智能化电网真正引领未来,在经济社会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滔滔辽河水见证着四平电网的沧桑巨变,巍然屹立的铁塔、飞架南北的银线记载着四平公司的光辉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平电力正依托公司不断进取的精英团队,众志成城,以更大的勇气和信心、以更大的睿智和胆识,向着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行。
打造电力超高压经济发展引擎
经济要发展,电力必先行。按照四平市委、市政府“南接北融”居中隆起、“一核三带”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四平供电举全公司之力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打造新电网,着力构筑网架新布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在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为加强四平电网与吉林省骨干网架联系,完善四平电网网架结构,满足四平地区风电送出及四平热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要求,超高压500千伏先锋变电站应运而生,工程预计到2012年底竣工,它将是四平地区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年最大供电能力可达300万千伏安,下网电量达70亿千瓦时以上,约占四平电网总量的3/4,具有传输容量大、可传送距离远,线路损耗低等优点。届时,将对四平电网的整体结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满足四平地区风电送出要求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驱动四平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四平电网向现代化电网迈进的标志性象征。
“十二五”期间,四平地区电网建设将投资28.3亿元,是“十一五”的1.5倍,增幅排在全省第一位。到2015年末,四平地区将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9座、66千伏变电站98座,66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将达到763.2万千伏安,供电能力是2010年的1.6倍,相当于再建一个四平电网。
为电网建设搭建绿色通道
2010年6月12日,省公司和四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四平电网“十二五”发展协议,为把协议落到实处,这个公司结合2011年基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地方招商引资项目,与各市、县政府举行“关于共同推进电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谈”,签订《会谈纪要》,出台框架协议,明确2011年电网建设项目、资金和时间节点,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立由副市(县)长任主任的电网建设协调委员会,协助做好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电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点和问题。
与此同时,该公司领导还亲自牵头,选派中层干部到地方经济开发区任职,尽快掌握开发区发展动态,协调政府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带领发策部技术人员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踏查,超前完成“十二五”电网规划项目选址、选线工作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了《吉林省电网规划选址、选线内容深度规定》,开展选址、选线工作,为电网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对配电网规划、百强镇配电网以及农网改造升级等进行专项规划,做到负荷增长到哪里,电网就发展到哪里,真正实现了电网建设与市政府“十二五”发展战略紧密衔接。
让智能化电网引领未来
目前,四平电网还没有达到自动化的供电网络要求,依然存在每一个用户和节点不能得到实时监控,还保证不了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在220千伏和66千伏电网未完全形成双环网结构前,存在当调度中心对某一条或几条线路进行停电检修时,不能对其正常供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而智能化电网就能够解决这些弊端和问题,为此,这个公司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智能化电网项目,主要包括:国网公司智能化变电站新建试点工程先锋500千伏变电站、国网公司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四平220千伏变电站、新建1座电动汽车充放电站、30个汽车充电桩和四平智能化小区新建工程;完善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县级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对农网66千伏变电站以及10千伏配电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整体提高农村电网的设备健康水平科技含量。
预计到2015年末,四平城区将形成220千伏双环网,实现双向互动供电。届时,将全面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完善和优化配电网络结构,提升主、配网网架结构和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实现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让智能化电网真正引领未来,在经济社会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滔滔辽河水见证着四平电网的沧桑巨变,巍然屹立的铁塔、飞架南北的银线记载着四平公司的光辉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平电力正依托公司不断进取的精英团队,众志成城,以更大的勇气和信心、以更大的睿智和胆识,向着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