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组织、严要求,抢时间、保运行――记遵义县供电公司信息机房改造割接
2011-01-26 14:42:10 来源:付杰 潘海玮
A-
A+
电力18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及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是企业内部稳定运作的保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怎样确保信息设备的正常、稳定、可靠运行,怎样提高信息机房的运行标准给信息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下辖各家单位信息中心机房的标准化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信息中心机房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中枢,机房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伴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附于信息化这一平台。南网公司对信息机房的标准化、统一化建设的高要求正体现了电力企业对信息水平的高度重视。作为贵州电网公司遵义网区县局企业中电力覆盖范围最广的遵义县供电有限公司而言,更是要将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将机房标准化这项重任做好、做细,以最严谨的作风去建设好我们的机房,为公司办公及生产做好优质保障,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根据省公司统一安排,遵义县供电公司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于11月中旬开始,在完成前期的机房电源布线、承重架焊接、直流电源及UPS电源配线柜的安装后,机房的系统及通信割接就成为信息管理中心面临的一项艰难的工作。遵义县供电公司机房投运于2003年,历时7年的发展,机房目前有9颗光缆共计104芯光纤接入,对外承载遵义县综合数据网、220kV南白变应急光缆通信、遵义地区视频会议系统,对内承载了白城集控系统、遵义县调度自动化系统、16家供电所信息网络、遵义县公司视频会议系统、三产公司信息网络等重要业务;有16个机柜23台服务器承载公司OA、生产、集抄、三产财务、95598、白城集控SCADA、县调SCADA等重要业务;有直流电源1套、10kVA UPS及20kVA UPS各一套,负责为2套光传输设备、3套PCM的直流供电及上述设备的交流供电;有公司局域网设备、机关大楼60余门电话的通信。由于机房改造工期紧,割接时间正好与供电所收费时间重叠,营销系统无法中断,再加之2010年初投运的白城集控中心下辖5个110kV变电站、2个35kV变电站均已实现无人值守,通信一旦中断,将失去对7个子站的监控。因此,机房割接工作量大、工作时间要求紧、割接工作质量要求高,成为整个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中最大的难题。
鉴于以上原因,信息管理中心经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在报公司领导同意后,计划在12月7、8、9三天避开供电所利用营销系统收费时期对公司九楼机房进行割接,同时利用12月1日自12月6日的时间做好前期线缆的标记准备工作。然而,就在我们着手开展准备工作时,前方因110kV南白线线路跨越铁路施工必须中断公司对外联系的通信光缆,我们的割接工作只能提前,而准备工作时间由5天锐减为2天。
为顾全大局,既保证公司生产办公的正常运作,又要在要求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机房业务的割接工作,这成为放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大门槛,要跨过这道门槛就需要部门员工的通力合作及意见交流,确保万无一失。机房改造涉及到公司大楼八楼及九楼两个机房及1个办公室1个值班室,而这些房间中设备及光缆线路较多,要能顺利的开展工作,第一步就需要将所有办公室、值班室的所有用品全部转移,同时也不能影响公司领导及员工的工作,这些办公用具都堆放在八楼及九楼信息中心办公室过道一侧。旧的机柜和设备要被撤掉,新的机柜和设备要进场,新旧交替的局面让原本宽敞的过道空间被占据得非常狭小,办公室也成为了第三个仓库,使接下来的工作加大了难度,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设备转移,为线路的清理做好铺垫。两天时间,白天我们整理设备,办公用品,清理线缆,记录线缆标识,晚上我们查看每个机柜高度,设备的高度,设计出机柜摆放实施方案和机柜组屏方案,而且组屏方案需要人性化、合理化、标准化,因此这也更需要有一个非常缜密的计划,通过大家分析讨论,最终取得一致的意见。接下来就是对线路进行清理记录,无数条通信线缆埋在静电地板下,连接在各个设备之间,并且都捆扎在一起,这每一条线路都与公司的生产运行息息相关,因此这更考验我们每个人的耐心,而且需要非常严谨精神,不能弄错任何一条线路。经过近24小时的清理查找记录,我们终于完成了割接前的线缆设备清理工作,完成了设备的组屏方案。
12月2日上午,110kV南白线线路跨越铁路工程开工,通信光缆也同时中断,我们的机房割接工作正式开始。我们将每块地板揭起,将那些埋在地板下面身负重任的线路露在表面,并细心的去梳理它们,同时在理清线缆时也需要将它们从设备上退下,将设备从机柜上撤除,将八楼的设备要转移到九楼新设备上,九楼同样要将旧的设备转移到新设备上,而且设备的线缆一条不能弄错,大家忙里忙外,既要忙着设备的转移,又要忙着联系设备厂家新设备的到货情况,一颗颗线缆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交替着,一个个庞大的机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搬到位置上。机房大部分地板都被挪走,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线缆,部分光缆尾纤由于脆弱不能踩到,这使得我们举步维艰,有的机柜面前只能站下一只脚的空间我们却要站上好几个小时直到将手中的线缆全部接上去,而新架设的线缆都要从机柜上空的桥架穿过,就必须爬上机柜,小心翼翼的在机柜上空的桥架上穿越,将线缆敷设好。空气中也弥漫着从设备上,天花板上散落的尘埃,但大家都在坚持着,没叫苦没叫累,干着自己分担的那份工作,履行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先做完工作的也没有休息,同样在帮助别的同事,就在这样紧张而又团结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钟了。由于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考虑到明天还要继续工作,部门安排大家都各自回去临时休息。第二天早上同事们九点又忙忙碌碌的开始了自己手中工作,大家两两相互协作,装设备、铺线、对线、接线,核实系统及线缆恢复情况,搬设备,思考线路铺设情况,在仅有的几块还铺设的地板上工作,不知不觉中又忙碌到了凌晨四五点了,大家都已经非常疲惫了,但是通信还有一天恢复,我们必须在最后一天完成全部的设备的恢复工作,将所有更换、转移的新老设备上架运行,在短暂的休息后,信息管理中心所有同事又投入到工作中……
接下来的工作还有电话号码的更换,需要将公司所有的电话线转移到新的设备上,全公司的电话线都需要我们一根一根非常清楚的重新装上新设备上,线被机柜压在住,大家同心协力挪开机柜,在慢慢查找线路,在晚上不影响公司员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电话业务。通信恢复了,但是大量的线路转接任然让我们百密总有一疏,有少部分的设备通信出现了障碍,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重点就是排查故障,恢复运行。于是大家开始拿起手中的图纸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在最短的时间将所有出现问题的通道问题全部解决,顺利的完成了所有通信正常运行情况。同时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源也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八楼的电源柜,蓄电池柜也成为工作的重点,几十个沉重的蓄电池也在我们的努力下也安装调试完毕,并且正常投入运行。
到12月4日中午,原计划三天的割接时间我们提前半天完成了所有任务,所有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截至一月七日,遵义县供电公司的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机房改造期间,除了机房建设,日常的办公任务,杨柳集控中心的建设,凝冻的灾害而导致通信设备的故障,都极大的增加了同事们的工作任务,但是由于我们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耐心地按照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将工作做好,改造期间,公司彭总经理等领导亲临一线的看望慰问更让我们备受鼓舞,也让同事们也忘却疲惫更加努力的工作在岗位上。经过近一个半月的艰难施工,我们终于完成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一项重大建设任务,也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付杰 潘海玮)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下辖各家单位信息中心机房的标准化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信息中心机房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中枢,机房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伴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附于信息化这一平台。南网公司对信息机房的标准化、统一化建设的高要求正体现了电力企业对信息水平的高度重视。作为贵州电网公司遵义网区县局企业中电力覆盖范围最广的遵义县供电有限公司而言,更是要将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将机房标准化这项重任做好、做细,以最严谨的作风去建设好我们的机房,为公司办公及生产做好优质保障,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根据省公司统一安排,遵义县供电公司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于11月中旬开始,在完成前期的机房电源布线、承重架焊接、直流电源及UPS电源配线柜的安装后,机房的系统及通信割接就成为信息管理中心面临的一项艰难的工作。遵义县供电公司机房投运于2003年,历时7年的发展,机房目前有9颗光缆共计104芯光纤接入,对外承载遵义县综合数据网、220kV南白变应急光缆通信、遵义地区视频会议系统,对内承载了白城集控系统、遵义县调度自动化系统、16家供电所信息网络、遵义县公司视频会议系统、三产公司信息网络等重要业务;有16个机柜23台服务器承载公司OA、生产、集抄、三产财务、95598、白城集控SCADA、县调SCADA等重要业务;有直流电源1套、10kVA UPS及20kVA UPS各一套,负责为2套光传输设备、3套PCM的直流供电及上述设备的交流供电;有公司局域网设备、机关大楼60余门电话的通信。由于机房改造工期紧,割接时间正好与供电所收费时间重叠,营销系统无法中断,再加之2010年初投运的白城集控中心下辖5个110kV变电站、2个35kV变电站均已实现无人值守,通信一旦中断,将失去对7个子站的监控。因此,机房割接工作量大、工作时间要求紧、割接工作质量要求高,成为整个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中最大的难题。
鉴于以上原因,信息管理中心经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在报公司领导同意后,计划在12月7、8、9三天避开供电所利用营销系统收费时期对公司九楼机房进行割接,同时利用12月1日自12月6日的时间做好前期线缆的标记准备工作。然而,就在我们着手开展准备工作时,前方因110kV南白线线路跨越铁路施工必须中断公司对外联系的通信光缆,我们的割接工作只能提前,而准备工作时间由5天锐减为2天。
为顾全大局,既保证公司生产办公的正常运作,又要在要求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机房业务的割接工作,这成为放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大门槛,要跨过这道门槛就需要部门员工的通力合作及意见交流,确保万无一失。机房改造涉及到公司大楼八楼及九楼两个机房及1个办公室1个值班室,而这些房间中设备及光缆线路较多,要能顺利的开展工作,第一步就需要将所有办公室、值班室的所有用品全部转移,同时也不能影响公司领导及员工的工作,这些办公用具都堆放在八楼及九楼信息中心办公室过道一侧。旧的机柜和设备要被撤掉,新的机柜和设备要进场,新旧交替的局面让原本宽敞的过道空间被占据得非常狭小,办公室也成为了第三个仓库,使接下来的工作加大了难度,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设备转移,为线路的清理做好铺垫。两天时间,白天我们整理设备,办公用品,清理线缆,记录线缆标识,晚上我们查看每个机柜高度,设备的高度,设计出机柜摆放实施方案和机柜组屏方案,而且组屏方案需要人性化、合理化、标准化,因此这也更需要有一个非常缜密的计划,通过大家分析讨论,最终取得一致的意见。接下来就是对线路进行清理记录,无数条通信线缆埋在静电地板下,连接在各个设备之间,并且都捆扎在一起,这每一条线路都与公司的生产运行息息相关,因此这更考验我们每个人的耐心,而且需要非常严谨精神,不能弄错任何一条线路。经过近24小时的清理查找记录,我们终于完成了割接前的线缆设备清理工作,完成了设备的组屏方案。
12月2日上午,110kV南白线线路跨越铁路工程开工,通信光缆也同时中断,我们的机房割接工作正式开始。我们将每块地板揭起,将那些埋在地板下面身负重任的线路露在表面,并细心的去梳理它们,同时在理清线缆时也需要将它们从设备上退下,将设备从机柜上撤除,将八楼的设备要转移到九楼新设备上,九楼同样要将旧的设备转移到新设备上,而且设备的线缆一条不能弄错,大家忙里忙外,既要忙着设备的转移,又要忙着联系设备厂家新设备的到货情况,一颗颗线缆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交替着,一个个庞大的机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搬到位置上。机房大部分地板都被挪走,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线缆,部分光缆尾纤由于脆弱不能踩到,这使得我们举步维艰,有的机柜面前只能站下一只脚的空间我们却要站上好几个小时直到将手中的线缆全部接上去,而新架设的线缆都要从机柜上空的桥架穿过,就必须爬上机柜,小心翼翼的在机柜上空的桥架上穿越,将线缆敷设好。空气中也弥漫着从设备上,天花板上散落的尘埃,但大家都在坚持着,没叫苦没叫累,干着自己分担的那份工作,履行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先做完工作的也没有休息,同样在帮助别的同事,就在这样紧张而又团结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钟了。由于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考虑到明天还要继续工作,部门安排大家都各自回去临时休息。第二天早上同事们九点又忙忙碌碌的开始了自己手中工作,大家两两相互协作,装设备、铺线、对线、接线,核实系统及线缆恢复情况,搬设备,思考线路铺设情况,在仅有的几块还铺设的地板上工作,不知不觉中又忙碌到了凌晨四五点了,大家都已经非常疲惫了,但是通信还有一天恢复,我们必须在最后一天完成全部的设备的恢复工作,将所有更换、转移的新老设备上架运行,在短暂的休息后,信息管理中心所有同事又投入到工作中……
接下来的工作还有电话号码的更换,需要将公司所有的电话线转移到新的设备上,全公司的电话线都需要我们一根一根非常清楚的重新装上新设备上,线被机柜压在住,大家同心协力挪开机柜,在慢慢查找线路,在晚上不影响公司员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电话业务。通信恢复了,但是大量的线路转接任然让我们百密总有一疏,有少部分的设备通信出现了障碍,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重点就是排查故障,恢复运行。于是大家开始拿起手中的图纸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在最短的时间将所有出现问题的通道问题全部解决,顺利的完成了所有通信正常运行情况。同时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源也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八楼的电源柜,蓄电池柜也成为工作的重点,几十个沉重的蓄电池也在我们的努力下也安装调试完毕,并且正常投入运行。
到12月4日中午,原计划三天的割接时间我们提前半天完成了所有任务,所有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截至一月七日,遵义县供电公司的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机房改造期间,除了机房建设,日常的办公任务,杨柳集控中心的建设,凝冻的灾害而导致通信设备的故障,都极大的增加了同事们的工作任务,但是由于我们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耐心地按照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将工作做好,改造期间,公司彭总经理等领导亲临一线的看望慰问更让我们备受鼓舞,也让同事们也忘却疲惫更加努力的工作在岗位上。经过近一个半月的艰难施工,我们终于完成机房标准化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一项重大建设任务,也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付杰 潘海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