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跨越发展的“擎天柱”――国家电网江西吉安县公司10年跨越发展系列报道之电网建设篇
2011-01-17 11:32:53 来源:彭洋
A-
A+
电力18讯: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网是支撑。
2010年4月29日17:33,一个划时代的铿锵音符激荡定格在金庐陵的天空,江西吉安县110KV君山变一次性投运成功,结束了该县无自主产权110KV电压等级,仅靠35KV供电的历史。
从星星点灯年代到万家灯火的今天,从秸秆焚烧的乡村到厨房革命的新农村,从支离破碎到坚强智能,从底子薄到家业兴,2001至2010年,吉安县10年电网建设,撑起了该公司跨越发展的“擎天柱”,助力县域经济社会进位赶超。
截止2010年12月31日,江西吉安县公司固定资产净增值1.33亿元,是2000年前的3.22倍;售电量34120万千瓦时,比2009增长 13.72%,与10年前 5177万千瓦时相比,增长了6.59倍,全社会用电量达36448万千瓦时,是2000年的6.32倍。
一个没有项目的单位,其发展必然落后。10年来,吉安县供电人一直认准了这个发展道理。跑项目、争资金,借梯登高、乘势而上,在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上,该公司始终在抢抓机遇中谋划,思路新,出手快、出权重、措施准、工作实,借势发力,科技引领,加快建设,打造坚强电网,促使电网破茧化蝶,谋求“嬗变”,全面助推企业发展。
走进吉安县电网发展的黄页,“两网”改造前,该县仅靠2座35KV变电站孤撑面积2117平方公里、 19个乡(镇)、40.5万人口的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近230平方公里没电,约5万的庐陵儿女仍处黑灯瞎火。网架单薄,35KV线路总长不足60公里、10KV线路仅471公里、配变台650/19581KVA;供电半径“马拉松”,电网指标“多重症”,线路陈旧老化严重,“怕风、怕雨、怕打雷”成了电网的“专利”,安全系数低,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难以保证,2000年供电量还不到5500万千瓦时,严重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发展。
1999年国家农电体制改革,迅速擂响了城网、农网(两网)大建设与改造的鼓点。吉安县供电人紧贴时代脉搏,抓住机遇,超前谋划,借力发展。从2000至2010年,先后争取到两网改造、户户通电、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和拉大内需农网完善化工程等方面资金近2.5亿元,注重科技引领,国网典型设计,狠抓标准化作业,加大“材料、技术、工艺”创新攻坚力度,大胆采用智能化、少维护、可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和维护方便的设施,促使了吉安县农网整体升级。
10年来,该公司新建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6座,改造2座,10KV开关站2座,主变容量118.1兆伏安,35KV线路延伸100多公里,10KV线路延伸近1000公里,分别是2000年的2.8倍和3倍。
2000至2004年两网改造、2005年户户通电、2006年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新建和改造35KV变电站7座,新建35KV线路40.398公里;10KV线路新建900.46公里,改造251.46公里;新建配电台区671台,改造603台/17581KVA;0.4KV线路新建1277.72公里,改造179.33公里,消灭无电户约5万户,改造户数10.0418万户,近40万人受益。
2007至2008年,吉安县首开江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河,用不到1年时间,建成100个电气化村、9个电气化乡镇,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据统计,电气化建设与改造后,县网供电可靠率达99.78%,电压合格率达98.77%,08年35KV线路跳闸仅3次。优质电能助推了“三农”经济腾飞,为国家拉大内需“三保”战略和“家电下乡”政策在该县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拉动了县域经济总量增长,撬动了电量增长点,促进了供用和谐,打造了供用双赢格局,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该公司荣获“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电气化建设经验被提炼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2009至2010年,该公司仅用6个月就完成了110KV君山输变电工程,农网发生了质的飞跃,填补了该县无自主产权110KV电压等级,仅靠35KV供电的历史空白。
10年来,吉安县城网从单一供电实现了“手拉手”,35KV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无人值班,调度实现了“遥视、遥信、遥测、遥调、遥控”五遥功能,从单兵团作战实现了环网供电;电网从基础夯实中走向坚强,从坚强中进一步走向坚强智能,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以110KV为主网架,35KV环网运行,10KV手拉手供电,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新型农网全面形成,电网发展方式破茧化蝶,总体上实现了“嬗变”。农网整体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撑起了企业跨越发展的“擎天柱”,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10年风雨沧桑,10年历史跨越。今天,已跻身“国网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的吉安县供电人,抢抓机遇,争引资金,借梯登高的脚步没有停息,在电网发展方式上始终坚持努力超越、追求卓越,铿锵有力踏上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的征途,巨笔会就“十二五”吉安县农网发展新的篇章。(彭洋)
2010年4月29日17:33,一个划时代的铿锵音符激荡定格在金庐陵的天空,江西吉安县110KV君山变一次性投运成功,结束了该县无自主产权110KV电压等级,仅靠35KV供电的历史。
从星星点灯年代到万家灯火的今天,从秸秆焚烧的乡村到厨房革命的新农村,从支离破碎到坚强智能,从底子薄到家业兴,2001至2010年,吉安县10年电网建设,撑起了该公司跨越发展的“擎天柱”,助力县域经济社会进位赶超。
截止2010年12月31日,江西吉安县公司固定资产净增值1.33亿元,是2000年前的3.22倍;售电量34120万千瓦时,比2009增长 13.72%,与10年前 5177万千瓦时相比,增长了6.59倍,全社会用电量达36448万千瓦时,是2000年的6.32倍。
一个没有项目的单位,其发展必然落后。10年来,吉安县供电人一直认准了这个发展道理。跑项目、争资金,借梯登高、乘势而上,在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上,该公司始终在抢抓机遇中谋划,思路新,出手快、出权重、措施准、工作实,借势发力,科技引领,加快建设,打造坚强电网,促使电网破茧化蝶,谋求“嬗变”,全面助推企业发展。
走进吉安县电网发展的黄页,“两网”改造前,该县仅靠2座35KV变电站孤撑面积2117平方公里、 19个乡(镇)、40.5万人口的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近230平方公里没电,约5万的庐陵儿女仍处黑灯瞎火。网架单薄,35KV线路总长不足60公里、10KV线路仅471公里、配变台650/19581KVA;供电半径“马拉松”,电网指标“多重症”,线路陈旧老化严重,“怕风、怕雨、怕打雷”成了电网的“专利”,安全系数低,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难以保证,2000年供电量还不到5500万千瓦时,严重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发展。
1999年国家农电体制改革,迅速擂响了城网、农网(两网)大建设与改造的鼓点。吉安县供电人紧贴时代脉搏,抓住机遇,超前谋划,借力发展。从2000至2010年,先后争取到两网改造、户户通电、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和拉大内需农网完善化工程等方面资金近2.5亿元,注重科技引领,国网典型设计,狠抓标准化作业,加大“材料、技术、工艺”创新攻坚力度,大胆采用智能化、少维护、可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和维护方便的设施,促使了吉安县农网整体升级。
10年来,该公司新建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6座,改造2座,10KV开关站2座,主变容量118.1兆伏安,35KV线路延伸100多公里,10KV线路延伸近1000公里,分别是2000年的2.8倍和3倍。
2000至2004年两网改造、2005年户户通电、2006年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新建和改造35KV变电站7座,新建35KV线路40.398公里;10KV线路新建900.46公里,改造251.46公里;新建配电台区671台,改造603台/17581KVA;0.4KV线路新建1277.72公里,改造179.33公里,消灭无电户约5万户,改造户数10.0418万户,近40万人受益。
2007至2008年,吉安县首开江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河,用不到1年时间,建成100个电气化村、9个电气化乡镇,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据统计,电气化建设与改造后,县网供电可靠率达99.78%,电压合格率达98.77%,08年35KV线路跳闸仅3次。优质电能助推了“三农”经济腾飞,为国家拉大内需“三保”战略和“家电下乡”政策在该县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拉动了县域经济总量增长,撬动了电量增长点,促进了供用和谐,打造了供用双赢格局,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该公司荣获“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电气化建设经验被提炼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2009至2010年,该公司仅用6个月就完成了110KV君山输变电工程,农网发生了质的飞跃,填补了该县无自主产权110KV电压等级,仅靠35KV供电的历史空白。
10年来,吉安县城网从单一供电实现了“手拉手”,35KV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无人值班,调度实现了“遥视、遥信、遥测、遥调、遥控”五遥功能,从单兵团作战实现了环网供电;电网从基础夯实中走向坚强,从坚强中进一步走向坚强智能,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以110KV为主网架,35KV环网运行,10KV手拉手供电,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新型农网全面形成,电网发展方式破茧化蝶,总体上实现了“嬗变”。农网整体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撑起了企业跨越发展的“擎天柱”,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10年风雨沧桑,10年历史跨越。今天,已跻身“国网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的吉安县供电人,抢抓机遇,争引资金,借梯登高的脚步没有停息,在电网发展方式上始终坚持努力超越、追求卓越,铿锵有力踏上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的征途,巨笔会就“十二五”吉安县农网发展新的篇章。(彭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