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跨越发展的“助推器”――国家电网江西吉安县公司10年跨越发展系列报道之管理创新篇
2011-01-21 11:05:58 来源:彭洋
A-
A+
电力18讯: 发展提速源于管理的挖潜创新,管理创新源于思想的撞击解放。
从2000年不足5200万千瓦时的售电量到2010年底的3.41亿千瓦时,增长了6.59倍,全社会用电量达3,64亿万千瓦时,是2000年的6.32倍;从人人怨恨的“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电老虎到 “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助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江西吉安县供电公司跨越发展的“助推器”靠什么点燃?撬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支点是什么?追寻吉安县供电人10年跨越发展的岁月针脚,笔者找到了答案。
搅动思想创新管理增效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的滞后,归根到底源于观念的陈旧。推进企业跨越发展,需要破除前进中的一个个思想桎梏,用改革的利刃去腐肌、造新血,用开放的实践增活力、添后劲,接轨国网,创造精彩。
吉安县供电人始终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搅动思想,更新观念,力求新的突破,在破小进则满,小成即安的自满情绪,立勇攀高峰,再创辉煌的雄心壮志;破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的守旧思想,立先试先行、激流勇进的改革精神;破故步自封、教条机械的封闭思维,立全面统筹、协调和谐的科学理念,拉开了创新管理序幕。
农电体制改革前,该公司实行的是以包代管的经营模式,从最初的以高于购价的几分钱承包略有盈利,到后来的购价上涨高额亏损,致使“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满天飞,层层承包,电价猛涨,年售电量不足6000万度,均价却达2元以上,综合线损高达30%,部分台线耗60%,“效益低、形象差、电老虎”是当时吉安县电力的代名词,经营接近崩溃。
2001至2005年,该公司新任班子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顶住压力,废除以包代管,在管理的精细、精益上狠下功夫。规范机构设置,定岗定员定编,优化人力资源,细化岗位职责,实行工作质量考核。突出营销,挖潜管理,规范职能,成立“一部两中心”。定目标、分指标、明责任、订措施,将管理细化到职能部室和基层班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压推动,考核促动;同时,先后出台了《营销对标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营销事故管理标准和考核规定》和《台线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近20项制度,大刀阔斧除旧疾、换新血、强管理、活经营,企业管理走上了精细化轨道。2001年售电量5357万千瓦时,比2000年增3.48%;2005年售电量19094.25万千瓦时,比2004年增31.28%,是2000年的3.688倍。2001年综合线损10.33%, 2005年综合线损6.34%,同比降0.02百分点。2004年,线损指标为6.36%,在全省97个县市供电公司中名列前茅,线损管理的成功经验于省、市公司作典型发言。
同业对标深化管理促发展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引擎。发展的加速度,靠的是管理的深化。多年来,吉安县供电人一直在“管理提升”上狠下功夫,卯足实劲做“发展提速”文章。
2006至2010年,该公司开拓创新,进一步挖潜管理,促使了管理从精细倒精益的提升。一是立足省网,同业对标创一流。紧扣省一流企业标准,锁定目标,分解指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钢化对标,严实考核,加压推动,各项管理软指标、电网建设和办公设施硬指标从基础夯实中走向规范完善,接轨省网一流,2007年顺利通过省一流县供电企业考评验收。二是围绕效率效益,推进营销创新。银电互动拓宽缴费渠道;警电配合打击窃电行为;注重投资,全力推进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提升营销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大规模实施远程集抄系统(先后对4.5万户农村客户安装红外线摇测电子表,实施远程集抄),科技引领节能降耗;强化需求侧管理,加大政策宣传,成立客户经理、打造“红杜鹃”服务品牌,在“反窃电、强管理、保效益”上做文章,挖电量。三是瞄准国网,实质对标赢一流。2009年,该公司立足“国网”,锁定“标准”,直面不足、创新思路,跳出江西看吉安,走出省网发展吉安供电,抓住重点,突出亮点,打造特色,积极弘扬一种精神(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践行国网核心价值观),抓好两个结合(将创一流与农电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建立标准化制度体系,实现管理流程标准化,完成作业组织专业化,推广现场作业标准化。将创一流与同业对标管理相结合。挖潜一流管理,找准切入点,制定并滚动修订《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方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一流对标),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常态机制,坚持闭环模式,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模式),实行“八轮驱动”(领导带动、认识互动、责任撬动、执行驱动、对标拉动、文化促动、协调联动、考核推动),2010年11月,该公司以精益的软件管理和一流的硬件设施荣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10年沧桑,10年苦耕,管理提升,发展跨越。一路风尘一路歌,吉安县供电人从沧桑走向辉煌,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达标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江西省电力公司2009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2006、2008年度农电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2007年获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一级单位、江西省第十届和十一届文明单位”等荣誉,谱写了一曲创新管理、跨越发展的奋斗者之歌。
时代列车驶进2011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跻身“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吉安县供电人争“当排头兵,谋求新跨越”的奋进的鼓点依然强劲,“创新管理、加速发展”的争优步伐铿锵有力,他们将紧扛科学发展观大旗,紧乘十七届五中全会之东风,把握今天、谋划明天,攻坚克难、创先争优,奋力征战“国网标杆”示范县供电企业。(彭洋)
从2000年不足5200万千瓦时的售电量到2010年底的3.41亿千瓦时,增长了6.59倍,全社会用电量达3,64亿万千瓦时,是2000年的6.32倍;从人人怨恨的“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电老虎到 “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助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江西吉安县供电公司跨越发展的“助推器”靠什么点燃?撬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支点是什么?追寻吉安县供电人10年跨越发展的岁月针脚,笔者找到了答案。
搅动思想创新管理增效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的滞后,归根到底源于观念的陈旧。推进企业跨越发展,需要破除前进中的一个个思想桎梏,用改革的利刃去腐肌、造新血,用开放的实践增活力、添后劲,接轨国网,创造精彩。
吉安县供电人始终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搅动思想,更新观念,力求新的突破,在破小进则满,小成即安的自满情绪,立勇攀高峰,再创辉煌的雄心壮志;破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的守旧思想,立先试先行、激流勇进的改革精神;破故步自封、教条机械的封闭思维,立全面统筹、协调和谐的科学理念,拉开了创新管理序幕。
农电体制改革前,该公司实行的是以包代管的经营模式,从最初的以高于购价的几分钱承包略有盈利,到后来的购价上涨高额亏损,致使“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满天飞,层层承包,电价猛涨,年售电量不足6000万度,均价却达2元以上,综合线损高达30%,部分台线耗60%,“效益低、形象差、电老虎”是当时吉安县电力的代名词,经营接近崩溃。
2001至2005年,该公司新任班子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顶住压力,废除以包代管,在管理的精细、精益上狠下功夫。规范机构设置,定岗定员定编,优化人力资源,细化岗位职责,实行工作质量考核。突出营销,挖潜管理,规范职能,成立“一部两中心”。定目标、分指标、明责任、订措施,将管理细化到职能部室和基层班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压推动,考核促动;同时,先后出台了《营销对标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营销事故管理标准和考核规定》和《台线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近20项制度,大刀阔斧除旧疾、换新血、强管理、活经营,企业管理走上了精细化轨道。2001年售电量5357万千瓦时,比2000年增3.48%;2005年售电量19094.25万千瓦时,比2004年增31.28%,是2000年的3.688倍。2001年综合线损10.33%, 2005年综合线损6.34%,同比降0.02百分点。2004年,线损指标为6.36%,在全省97个县市供电公司中名列前茅,线损管理的成功经验于省、市公司作典型发言。
同业对标深化管理促发展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引擎。发展的加速度,靠的是管理的深化。多年来,吉安县供电人一直在“管理提升”上狠下功夫,卯足实劲做“发展提速”文章。
2006至2010年,该公司开拓创新,进一步挖潜管理,促使了管理从精细倒精益的提升。一是立足省网,同业对标创一流。紧扣省一流企业标准,锁定目标,分解指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钢化对标,严实考核,加压推动,各项管理软指标、电网建设和办公设施硬指标从基础夯实中走向规范完善,接轨省网一流,2007年顺利通过省一流县供电企业考评验收。二是围绕效率效益,推进营销创新。银电互动拓宽缴费渠道;警电配合打击窃电行为;注重投资,全力推进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提升营销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大规模实施远程集抄系统(先后对4.5万户农村客户安装红外线摇测电子表,实施远程集抄),科技引领节能降耗;强化需求侧管理,加大政策宣传,成立客户经理、打造“红杜鹃”服务品牌,在“反窃电、强管理、保效益”上做文章,挖电量。三是瞄准国网,实质对标赢一流。2009年,该公司立足“国网”,锁定“标准”,直面不足、创新思路,跳出江西看吉安,走出省网发展吉安供电,抓住重点,突出亮点,打造特色,积极弘扬一种精神(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践行国网核心价值观),抓好两个结合(将创一流与农电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建立标准化制度体系,实现管理流程标准化,完成作业组织专业化,推广现场作业标准化。将创一流与同业对标管理相结合。挖潜一流管理,找准切入点,制定并滚动修订《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方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一流对标),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常态机制,坚持闭环模式,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模式),实行“八轮驱动”(领导带动、认识互动、责任撬动、执行驱动、对标拉动、文化促动、协调联动、考核推动),2010年11月,该公司以精益的软件管理和一流的硬件设施荣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10年沧桑,10年苦耕,管理提升,发展跨越。一路风尘一路歌,吉安县供电人从沧桑走向辉煌,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达标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江西省电力公司2009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2006、2008年度农电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2007年获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一级单位、江西省第十届和十一届文明单位”等荣誉,谱写了一曲创新管理、跨越发展的奋斗者之歌。
时代列车驶进2011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跻身“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吉安县供电人争“当排头兵,谋求新跨越”的奋进的鼓点依然强劲,“创新管理、加速发展”的争优步伐铿锵有力,他们将紧扛科学发展观大旗,紧乘十七届五中全会之东风,把握今天、谋划明天,攻坚克难、创先争优,奋力征战“国网标杆”示范县供电企业。(彭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