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片热土――江西省共青城市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程纪实
2011-01-21 13:50:38 来源:张佑发
A-
A+
电力18讯: 2010年8月13日,共青城全市最高用电负达到3.2万千瓦,同比增长16.7%。面对高温带来的负荷高峰,客户关于用电高峰电压低的投诉率却降低了80%,调度中心副主任唐贤锋说:“今年共青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江西省电力公司的部署,开展了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低压电网供电能力大大提高,总体满足了居民用电需求。”
“现在电压稳定了,我这木业加工产值现在就比去年全年还多一倍,明年打算再投资扩大生产……”这是12月10日共青城市甘露镇福欣木业加工厂厂长刘小平的高兴道白。
据了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及国家惠农政策的推动,毗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共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高歌猛进。特别是随着高新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用电量的节节攀升。共青城市一、二期农网改造距今已近10年,全市用电量年均增长18.01%。部分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段“低电压”问题日益突出。
2010年,江西省电力公司把共青城作为试点,启动了“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主力军,共青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推动该项工作。截止12月10日,全年低电压治理资金共计投入4475万元,对原35KV创业园变电站进行了升压为110KV改造,新增变电容量40MVA;新建35KV南湖变电站一座,新增变电容量10MVA;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8公里,新增及改造变压器108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06公里,改造户表工程1.9万户,完成了3个镇、27个行政村的综合整治工程。改造实施过程中,从最需要改造的地方入手,每天派出百余名电工,夏冒酷暑,冬顶风雪,抢抓进度,紧张推进,确保工程的圆满完成。
甘露镇岭背熊村是改造点之一,走进该村,但见一条条崭新的电线排列有序,一座座标准配电台区新颖美观,墙里墙外的电表和进户线规范整齐。夜晚居民家灯火透亮,村民个个喜洋洋。该村的村支部书记熊德贵告诉笔者:“改造后,不仅美化了农村环境,村民纷纷添购了空调,电磁炉,电饭锅几乎家家都有,部分村民还办起了加工厂、小作坊,电网改造,点亮了农民兄弟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通过“低电压”综合治理,共青城市农村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电能力得到增强,电网设备总体水平得到提升,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通过改造前后比较,改造后的行政村,配变容量增加了111.2%,农村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8.02%,提高了约0.75个百分点,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67%,城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862%,提高了约0.03个百分点,农村用电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使得农村电网“旧貌换新颜”,以往“容量小、线径细、供电半径长”等现象得到彻底改观。共青城市实现“无低电压客户”目标。
望着整齐划一的根根银线、安装规范的电能计量表、共青城市市委常委邹秀峰感慨到:“电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低电压”综合治理、电气化县等建设工作,为我市的工、农业发展铺就了绿色通道”。
面对电网改造带来的喜人变化,江益镇一家养渔场的老板刘松林赞不绝口:“过去电压偏低,线路容易出故障,增氧机经常无法启动,恼火得很!现在好了,架到村里的电线,又粗又整齐,有了电力的充足保障,鱼场的效益有了保障,电网改造让我们企业越来越顺心,这电网改造给咱们农民带来了大福气啊!”(张佑发)
“现在电压稳定了,我这木业加工产值现在就比去年全年还多一倍,明年打算再投资扩大生产……”这是12月10日共青城市甘露镇福欣木业加工厂厂长刘小平的高兴道白。
据了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及国家惠农政策的推动,毗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共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高歌猛进。特别是随着高新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用电量的节节攀升。共青城市一、二期农网改造距今已近10年,全市用电量年均增长18.01%。部分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段“低电压”问题日益突出。
2010年,江西省电力公司把共青城作为试点,启动了“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主力军,共青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推动该项工作。截止12月10日,全年低电压治理资金共计投入4475万元,对原35KV创业园变电站进行了升压为110KV改造,新增变电容量40MVA;新建35KV南湖变电站一座,新增变电容量10MVA;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8公里,新增及改造变压器108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06公里,改造户表工程1.9万户,完成了3个镇、27个行政村的综合整治工程。改造实施过程中,从最需要改造的地方入手,每天派出百余名电工,夏冒酷暑,冬顶风雪,抢抓进度,紧张推进,确保工程的圆满完成。
甘露镇岭背熊村是改造点之一,走进该村,但见一条条崭新的电线排列有序,一座座标准配电台区新颖美观,墙里墙外的电表和进户线规范整齐。夜晚居民家灯火透亮,村民个个喜洋洋。该村的村支部书记熊德贵告诉笔者:“改造后,不仅美化了农村环境,村民纷纷添购了空调,电磁炉,电饭锅几乎家家都有,部分村民还办起了加工厂、小作坊,电网改造,点亮了农民兄弟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通过“低电压”综合治理,共青城市农村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电能力得到增强,电网设备总体水平得到提升,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通过改造前后比较,改造后的行政村,配变容量增加了111.2%,农村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8.02%,提高了约0.75个百分点,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67%,城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862%,提高了约0.03个百分点,农村用电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使得农村电网“旧貌换新颜”,以往“容量小、线径细、供电半径长”等现象得到彻底改观。共青城市实现“无低电压客户”目标。
望着整齐划一的根根银线、安装规范的电能计量表、共青城市市委常委邹秀峰感慨到:“电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低电压”综合治理、电气化县等建设工作,为我市的工、农业发展铺就了绿色通道”。
面对电网改造带来的喜人变化,江益镇一家养渔场的老板刘松林赞不绝口:“过去电压偏低,线路容易出故障,增氧机经常无法启动,恼火得很!现在好了,架到村里的电线,又粗又整齐,有了电力的充足保障,鱼场的效益有了保障,电网改造让我们企业越来越顺心,这电网改造给咱们农民带来了大福气啊!”(张佑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