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之路――记胶州市供电公司
2010-12-28 08:42:55 来源:高绪红
A-
A+
电力18讯: 有句俗语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胶州大地上,一提起供电公司,人们都会伸出大拇指,那是真心的一个“好”,也是由衷的一个“服”。
这些年来,供电公司坚持“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以“彩虹工程”为载体,自我加压,不断创新服务文化,完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了电力“先行官”作用,为胶州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也使自身走上了一条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发展之路。
织就电网助发展
11月25日,天气晴朗,明媚的阳光为这个冬日送来了几许如春天般的暖意。来自胶州公司检修工区、变电工区多名工作人员,正在新建成的110KV阜安站上,紧张忙碌地进行着投运前的调试工作。这座建设时间仅半年,耗资3100万元的变电站赶在冬季用电高峰之前建成投运,无疑将大大缓解老城区用电紧张的状况。它不仅增加了城区110kV变电站布点,满足了城区今后五到十年对负荷增长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配电网损耗,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保证了电压质量。
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在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誉。近年来,由于区位优势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园区遍布乡镇,一大批工业、种植业及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发展起来,用电负荷急剧增长。为满足胶州经济的发展,供电公司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分布实施的原则,不断加快电网建设改造的步伐。近几年来,公司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8.8亿元,新建了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5座。建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35千伏电网为脉络的环网供电整体结构。目前,胶州市拥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9 座;35千伏变电站20 座。通过电网建设改造,公司现已形成了布局合理、配置科学、调度灵活、设备先进的胶州电网。在全市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胶州电网“供的进,送的出”,有力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一个坚强的电网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各地客商纷纷前来考察,艾默生、德固赛、欧堡、海尔等世界著名企业落户在了这片土地上,处于山东省环胶州湾经济开放地带前沿的胶州市,俨然已经成为青岛的卫星城市,在电力引擎下正飞速发展……
架起彩虹暖人心
10月1日下午5时30分,随着青岛森城鑫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最后一台400kvA箱变的送电成功,用于青岛胶州湾产业新区公路建设的8台箱变3200kvA基建用电全部验收送电。该公司工程指挥部项目经理王刚感慨的说:“我们的项目是24小时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没有供电部门的及时上门服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双积公路是青岛胶州湾产业新区建设一项重要的道路工程,该项目于9月中旬立项,要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道路施工。由于工期紧张,公司明确重点,严格按照公路建设的进度要求,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克服工程量大、停电面积广、施工时间短等困难,全力以赴为施工工地架设线路安装变压器,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把基建用电送到各个施工场地,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进度,项目安质总监高学军赞不绝口,他表示供电部门的服务态度非常热情,办事效率高,施工用电从申请到送电都非常迅速,确实为工程建设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些年来,公司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的思想,在公司和客户间架起了一座优质服务的“彩虹桥”。只要老百姓急需供电部门服务的难事,他们就一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只要是客户的需要,他们不管有多大困难都一定要克服;只要对胶州经济发展有利的事,他们就一定要义不容辞的完成;只要对行风建设有促进作用,他们就一定努力去落实。这就是胶州市供电公司一贯的工作作风,他们把“政府放心,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和最高追求。
8月22日下午,今夏以来最强的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胶州大地,造成了10kV南广线停电。由于该线路担负着该市最大医院中心医院的供电任务,如果不及时恢复供电,势必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诊疗、救治工作,为了尽可能的缩小停电范围并确保重要用户的用电,抢修人员供电公司抢修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运行人员对南广线抢修, 19点30分,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冒雨抢修之后,南广线线终于恢复了供电。
电气化造福新农村
2007年8月22日上午,胶北镇陈家河套、东赵家庄、秋连庄等村的20多位村民,自发租了一辆汽车来到市供电公司,一下车就敲锣打鼓,并把一面写有“架起彩虹桥 建设新农村”的锦旗送到了供电公司。村民们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供电公司为俺村投入了70多万元,路灯全是新的,还有那些电表,说政策不好那是假的,说实在的,一面锦旗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意啊!”
2006年,为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步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一项规模浩大、投资巨大的惠民工程在胶州拉开帷幕,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提上了供电公司重要议事日程。公司制订了《胶州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从电网建设、营销模式、服务能力等方面全面规划,同步推进,科学修编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制定了年度分步实施方案,不断扩大电气化村、镇的建设规模。当年就有 个村庄完成了电气化改造,也使胶州市顺利跨入了全国首批19个新农村电气化县的行列。
五年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之路,公司克服重重困难,他们自筹资金,不向政府和老百姓伸手要一分钱,迄今为止共投入2.77亿元,对562个村进行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588个村庄新上路灯20043盏。预计到2012年底,将完成全市811个自然村的改造。
“作为国有企业,驻在胶州,就应该热爱胶州、建设胶州,要顾全大局,多承担一些责任,为政府排忧解难,企业就应该反哺农村、农业和农民。”供电公司经理赵子正饱含感情地谈了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电气化改造后的新农村,不仅优化了电网结构、提高了电网健康运行水平,而且还解决了供电质量,提高了供电能力,减少了故障率,也有效的带动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为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广大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前跳闸、停电是家常便饭,很多家电都不能用,自从电气化改造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事啦!”受益于此的农民朋友们高兴地说。
多年来,供电公司努力践行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企业宗旨,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印记。曾被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一流县供电企业”和“文明单位”称号;连续20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县供电企业”;连续多年被中共青岛市委、胶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高绪红)
这些年来,供电公司坚持“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以“彩虹工程”为载体,自我加压,不断创新服务文化,完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了电力“先行官”作用,为胶州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也使自身走上了一条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发展之路。
织就电网助发展
11月25日,天气晴朗,明媚的阳光为这个冬日送来了几许如春天般的暖意。来自胶州公司检修工区、变电工区多名工作人员,正在新建成的110KV阜安站上,紧张忙碌地进行着投运前的调试工作。这座建设时间仅半年,耗资3100万元的变电站赶在冬季用电高峰之前建成投运,无疑将大大缓解老城区用电紧张的状况。它不仅增加了城区110kV变电站布点,满足了城区今后五到十年对负荷增长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配电网损耗,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保证了电压质量。
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在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誉。近年来,由于区位优势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园区遍布乡镇,一大批工业、种植业及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发展起来,用电负荷急剧增长。为满足胶州经济的发展,供电公司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分布实施的原则,不断加快电网建设改造的步伐。近几年来,公司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8.8亿元,新建了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5座。建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35千伏电网为脉络的环网供电整体结构。目前,胶州市拥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9 座;35千伏变电站20 座。通过电网建设改造,公司现已形成了布局合理、配置科学、调度灵活、设备先进的胶州电网。在全市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胶州电网“供的进,送的出”,有力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一个坚强的电网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各地客商纷纷前来考察,艾默生、德固赛、欧堡、海尔等世界著名企业落户在了这片土地上,处于山东省环胶州湾经济开放地带前沿的胶州市,俨然已经成为青岛的卫星城市,在电力引擎下正飞速发展……
架起彩虹暖人心
10月1日下午5时30分,随着青岛森城鑫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最后一台400kvA箱变的送电成功,用于青岛胶州湾产业新区公路建设的8台箱变3200kvA基建用电全部验收送电。该公司工程指挥部项目经理王刚感慨的说:“我们的项目是24小时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没有供电部门的及时上门服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双积公路是青岛胶州湾产业新区建设一项重要的道路工程,该项目于9月中旬立项,要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道路施工。由于工期紧张,公司明确重点,严格按照公路建设的进度要求,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克服工程量大、停电面积广、施工时间短等困难,全力以赴为施工工地架设线路安装变压器,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把基建用电送到各个施工场地,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进度,项目安质总监高学军赞不绝口,他表示供电部门的服务态度非常热情,办事效率高,施工用电从申请到送电都非常迅速,确实为工程建设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些年来,公司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的思想,在公司和客户间架起了一座优质服务的“彩虹桥”。只要老百姓急需供电部门服务的难事,他们就一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只要是客户的需要,他们不管有多大困难都一定要克服;只要对胶州经济发展有利的事,他们就一定要义不容辞的完成;只要对行风建设有促进作用,他们就一定努力去落实。这就是胶州市供电公司一贯的工作作风,他们把“政府放心,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和最高追求。
8月22日下午,今夏以来最强的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胶州大地,造成了10kV南广线停电。由于该线路担负着该市最大医院中心医院的供电任务,如果不及时恢复供电,势必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诊疗、救治工作,为了尽可能的缩小停电范围并确保重要用户的用电,抢修人员供电公司抢修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运行人员对南广线抢修, 19点30分,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冒雨抢修之后,南广线线终于恢复了供电。
电气化造福新农村
2007年8月22日上午,胶北镇陈家河套、东赵家庄、秋连庄等村的20多位村民,自发租了一辆汽车来到市供电公司,一下车就敲锣打鼓,并把一面写有“架起彩虹桥 建设新农村”的锦旗送到了供电公司。村民们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供电公司为俺村投入了70多万元,路灯全是新的,还有那些电表,说政策不好那是假的,说实在的,一面锦旗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意啊!”
2006年,为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步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一项规模浩大、投资巨大的惠民工程在胶州拉开帷幕,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提上了供电公司重要议事日程。公司制订了《胶州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从电网建设、营销模式、服务能力等方面全面规划,同步推进,科学修编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制定了年度分步实施方案,不断扩大电气化村、镇的建设规模。当年就有 个村庄完成了电气化改造,也使胶州市顺利跨入了全国首批19个新农村电气化县的行列。
五年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之路,公司克服重重困难,他们自筹资金,不向政府和老百姓伸手要一分钱,迄今为止共投入2.77亿元,对562个村进行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588个村庄新上路灯20043盏。预计到2012年底,将完成全市811个自然村的改造。
“作为国有企业,驻在胶州,就应该热爱胶州、建设胶州,要顾全大局,多承担一些责任,为政府排忧解难,企业就应该反哺农村、农业和农民。”供电公司经理赵子正饱含感情地谈了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电气化改造后的新农村,不仅优化了电网结构、提高了电网健康运行水平,而且还解决了供电质量,提高了供电能力,减少了故障率,也有效的带动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为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广大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前跳闸、停电是家常便饭,很多家电都不能用,自从电气化改造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事啦!”受益于此的农民朋友们高兴地说。
多年来,供电公司努力践行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企业宗旨,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印记。曾被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一流县供电企业”和“文明单位”称号;连续20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县供电企业”;连续多年被中共青岛市委、胶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高绪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