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在事 做贴心人 谱和谐曲――海盐县供电局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侧记
2010-12-28 08:47:54 来源:刘章银 赵燕波 杨春环
A-
A+
电力18讯: 坐落在美丽杭州湾北畔的海盐县供电局,隶属于浙江省电力公司中型供电企业,负责全县540平方公里的供电任务, 2009年供电量达18.1亿千瓦时,拥有员工497人。
近年来,企业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和坚持“企业与员工共发展”的理念,围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以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为了人为创建活动的着眼点,在企业劳动关系中奏响了一曲和谐乐章。该企业长期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嘉兴文明行业称号,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国工会企事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010年又被中国质量协会、中电质协电力分会分别评选为“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企业)”、“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浙江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
在企业 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平台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海盐供电局通过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把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作为企业行政和工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带徒活动,激励职工参加后续学历教育,组织农电工全员参加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双师双证”战略,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出台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成立劳模培训工作室……。在企业,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平台。
“没有企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我的企业”青年职工沈战峰在浙江省电力公司2010年度配电线路技术比武上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个人单项第一名,综合第三名的成绩,这位2004年技校紧固件专业毕业的学生,电力行业的“门外汉”,一跃成为配电线路的技能人才,被破格提升为电力线路技师。他最想做的是将自己的特长,在生产岗位上发挥出来,作为对企业的回报。如今,三十岁刚出头的他,挑起了变电项目部经理的重担,也成为了一群青年人的师傅和榜样。
像沈战峰这样,通过企业搭建的平台,不少员工成长为技术能手,企业骨干、管理专家。据该局人资部统计,仅2009年,就有16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14人取得技师资格,其中配电线路专业通过人数占到了全省的14.6%,装表接电专业占33.3%,而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专业全省仅该局一人通过。通过激励职工后续学历教育等措施,五年来,专科及以上学历增加22%,本科学历人数翻三番,开展员工培训超过两万人次,投入教育培训资金500多万元。今年又为建设《职工之家》、《职工书屋》投入了100多万。
在企业 每一位员工都能争做企业的主人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加强民主管理是关键,必须保证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力得到落实”海盐供电局工会主席谢兆林在谈及创建经验时深有感触。企业在广泛开展《劳动法》、《工会法》、《浙江省民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强化民主管理机制,先后几经出台修改《厂务公开管理办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数十项规章制度,还专门成立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聘请25位职工为企业劳动保护监督员。多年来,该局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同时也实现了连续十年没有发生一起因劳动关系发生纠纷而上访的事件。
有了制度作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真正的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征求职工意见,制定下一年度企业工作思路前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坚持召开职代会,通过网络、张贴等多种方式加强厂务公开,300多条职工建议意见“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在“三节约”活动中,该局员工沈军提出“走市场道路,将单位行政固话长号、固话短号和移动手机号码三合一,行政电话全部切换运营商包月运营”的建议,被采用后,为企业节省改造费用110万元,以后每年可减少20万元左右的运维成本。并得到了局长的嘉奖。民主氛围浓厚了,员工参政议政热情更是高涨了。两年来,有近50人次参加中层干部公开竞选,11名年轻职工走上中层干部岗位,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10名党支部书记。今年12月10日,海盐供电局工会尝试开展自荐竞选职工代表,青年职工顾华忠通过公开自荐竞选从1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职工投票当选为嘉兴电力局第十二届职工代表,他说:“我是大家选出来的,我有信心,更有责任当好职工代表,维护职工的权益”。
在企业 每一位员工都能得到如同家的真情关爱
把企业建设成为职工的温暖之家,是海盐供电局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该局坚持加强硬件环境建设、软件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创造满足职工业余文体生活需求,营造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和谐氛围。
海盐供电局提出“无论在本部还是在基层都要让职工有地方吃饭、有地方运动、有地方看书”。针对各基层供电营业所生活设施不完善,该局工会主动与行政协商,争取200多万元资金用于供电营业所的食堂、职工书屋、职工小家的建设,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现在外面抢修回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不用再以快餐凉饭菜来应付肚子了”。武原供电营业所孔建章说,一份饭菜6元钱,自己仅需出3元,另一半企业补贴,每月食堂还要进行帐目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企业实实在在关心员工,我们工作的热情也更足了。
海盐供电局工会与行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职工最为关心的事。通过管理机制变革,代理制员工的福利等待遇大幅度提高。工会组织不断完善了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监督生产现场安全措施的执行和安全防护品,劳保用品的发放,保障职工安全。关心职工的健康,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为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同时,还关心职工心理健康,开始心灵驿站,聘请心理专家为企业心理健康咨询顾问,为有需要心理咨询的职工开展辅导。工会还对职工的关爱送上门,凡职工的红白喜事、生病住院、遇到困难等职工生活中的事,工会始终坚持“五必问、五必访”。“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来报答企业”9月15日,不善言辞的陆培华接过企业为其女儿准备的4000元困难助学金时激动的说。迎峰度夏期间,该局党政工领导分别带队深入施工现场开展”三送一促”活动,慰问施工一线的员工。离退休职工是企业工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每年春节等重大节日,企业工会联合行政坚持走访慰问离退休职工,把关怀送到他们的心窝上。今年累计89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困难补贴17.2万元、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专门派人员组织陪同离退休职工前往参观。
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今年来,该局工会联合行政开展了“迎春杯”篮球比赛、“巾帼杯”飞镖比赛、南北湖徒步登山运动比赛等“五杯迎省运,五我促和谐”系列活动,近千人次员工参加,营造了“我工作、我学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氛围。
“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关心企业”构建了企业在多种用工体制下的和谐劳动关系,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每年企业职工自愿向慈善机构、灾区捐款、捐物超过20万元,同时还主动与困难学生、困难家庭结对帮扶。今年6月,还专门在海盐沈荡尤六村设立“爱心驿站”,搭建企业扶贫帮困的平台,成为了职工奉献爱心的中转站,当了解到该村建设村党员会议室缺少资金的情况时、该企业给予了义务的帮困支持,解决了电化教育器材的资金问题,还对该村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送去了慰问金等。(刘章银 赵燕波 杨春环)
近年来,企业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和坚持“企业与员工共发展”的理念,围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以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为了人为创建活动的着眼点,在企业劳动关系中奏响了一曲和谐乐章。该企业长期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嘉兴文明行业称号,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国工会企事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010年又被中国质量协会、中电质协电力分会分别评选为“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企业)”、“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浙江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
在企业 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平台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海盐供电局通过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把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作为企业行政和工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带徒活动,激励职工参加后续学历教育,组织农电工全员参加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双师双证”战略,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出台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成立劳模培训工作室……。在企业,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平台。
“没有企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我的企业”青年职工沈战峰在浙江省电力公司2010年度配电线路技术比武上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个人单项第一名,综合第三名的成绩,这位2004年技校紧固件专业毕业的学生,电力行业的“门外汉”,一跃成为配电线路的技能人才,被破格提升为电力线路技师。他最想做的是将自己的特长,在生产岗位上发挥出来,作为对企业的回报。如今,三十岁刚出头的他,挑起了变电项目部经理的重担,也成为了一群青年人的师傅和榜样。
像沈战峰这样,通过企业搭建的平台,不少员工成长为技术能手,企业骨干、管理专家。据该局人资部统计,仅2009年,就有16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14人取得技师资格,其中配电线路专业通过人数占到了全省的14.6%,装表接电专业占33.3%,而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专业全省仅该局一人通过。通过激励职工后续学历教育等措施,五年来,专科及以上学历增加22%,本科学历人数翻三番,开展员工培训超过两万人次,投入教育培训资金500多万元。今年又为建设《职工之家》、《职工书屋》投入了100多万。
在企业 每一位员工都能争做企业的主人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加强民主管理是关键,必须保证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力得到落实”海盐供电局工会主席谢兆林在谈及创建经验时深有感触。企业在广泛开展《劳动法》、《工会法》、《浙江省民主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强化民主管理机制,先后几经出台修改《厂务公开管理办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数十项规章制度,还专门成立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聘请25位职工为企业劳动保护监督员。多年来,该局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同时也实现了连续十年没有发生一起因劳动关系发生纠纷而上访的事件。
有了制度作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真正的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征求职工意见,制定下一年度企业工作思路前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坚持召开职代会,通过网络、张贴等多种方式加强厂务公开,300多条职工建议意见“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在“三节约”活动中,该局员工沈军提出“走市场道路,将单位行政固话长号、固话短号和移动手机号码三合一,行政电话全部切换运营商包月运营”的建议,被采用后,为企业节省改造费用110万元,以后每年可减少20万元左右的运维成本。并得到了局长的嘉奖。民主氛围浓厚了,员工参政议政热情更是高涨了。两年来,有近50人次参加中层干部公开竞选,11名年轻职工走上中层干部岗位,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10名党支部书记。今年12月10日,海盐供电局工会尝试开展自荐竞选职工代表,青年职工顾华忠通过公开自荐竞选从1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职工投票当选为嘉兴电力局第十二届职工代表,他说:“我是大家选出来的,我有信心,更有责任当好职工代表,维护职工的权益”。
在企业 每一位员工都能得到如同家的真情关爱
把企业建设成为职工的温暖之家,是海盐供电局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该局坚持加强硬件环境建设、软件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创造满足职工业余文体生活需求,营造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和谐氛围。
海盐供电局提出“无论在本部还是在基层都要让职工有地方吃饭、有地方运动、有地方看书”。针对各基层供电营业所生活设施不完善,该局工会主动与行政协商,争取200多万元资金用于供电营业所的食堂、职工书屋、职工小家的建设,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现在外面抢修回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不用再以快餐凉饭菜来应付肚子了”。武原供电营业所孔建章说,一份饭菜6元钱,自己仅需出3元,另一半企业补贴,每月食堂还要进行帐目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企业实实在在关心员工,我们工作的热情也更足了。
海盐供电局工会与行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职工最为关心的事。通过管理机制变革,代理制员工的福利等待遇大幅度提高。工会组织不断完善了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监督生产现场安全措施的执行和安全防护品,劳保用品的发放,保障职工安全。关心职工的健康,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为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同时,还关心职工心理健康,开始心灵驿站,聘请心理专家为企业心理健康咨询顾问,为有需要心理咨询的职工开展辅导。工会还对职工的关爱送上门,凡职工的红白喜事、生病住院、遇到困难等职工生活中的事,工会始终坚持“五必问、五必访”。“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来报答企业”9月15日,不善言辞的陆培华接过企业为其女儿准备的4000元困难助学金时激动的说。迎峰度夏期间,该局党政工领导分别带队深入施工现场开展”三送一促”活动,慰问施工一线的员工。离退休职工是企业工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每年春节等重大节日,企业工会联合行政坚持走访慰问离退休职工,把关怀送到他们的心窝上。今年累计89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困难补贴17.2万元、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专门派人员组织陪同离退休职工前往参观。
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今年来,该局工会联合行政开展了“迎春杯”篮球比赛、“巾帼杯”飞镖比赛、南北湖徒步登山运动比赛等“五杯迎省运,五我促和谐”系列活动,近千人次员工参加,营造了“我工作、我学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氛围。
“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关心企业”构建了企业在多种用工体制下的和谐劳动关系,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每年企业职工自愿向慈善机构、灾区捐款、捐物超过20万元,同时还主动与困难学生、困难家庭结对帮扶。今年6月,还专门在海盐沈荡尤六村设立“爱心驿站”,搭建企业扶贫帮困的平台,成为了职工奉献爱心的中转站,当了解到该村建设村党员会议室缺少资金的情况时、该企业给予了义务的帮困支持,解决了电化教育器材的资金问题,还对该村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送去了慰问金等。(刘章银 赵燕波 杨春环)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