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工业粮仓” 打造“空中高速” 能源之都绽放唯美画卷――“十一五”淮南电网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掠影
2010-12-28 09:31:29 来源:武劲松 周媛
A-
A+
电力18讯: 千里淮河,能源之都,放眼望去,一座座变电站傲然而立,一条条金丝银线蜿蜒穿梭,犹如一根根血管,为淮南、皖江乃至华东地区经济腾飞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一五”期间,淮南电网建设借“皖电东送”的东风,一步步发展壮大。五年间先后共计投资20亿元,大大小小新建与改造项目一百余项,线路总长绵延至2000多公里……
“……2008、2009、2010年,售电量连续突破40亿、50亿、60亿千瓦时…… ”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承载着淮南供电公司在“十一五”期间电网发展的辉煌,见证了供电人为了淮南经济的繁荣昌盛、为了能源城的美好明天,所付出的心血、辛勤和汗水!
能源城打造“空中高速”
“十一五”期间,随着改革的深入,淮南发展驶入一个快车道,电网建设也随之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依托储量巨大的煤炭资源,凭借着洁净能源的优势,华东地区大型火力发电基地在这里应运而生。在能源之都淮南的版图上,大煤矿、大电厂已形成群星荟萃、众星闪耀,随着大型火力发电厂相继投运,装机容量节节攀升,目前正在运行大型发电厂有五座,装机容量达到840万千瓦,外送电力呈递增型和跨越式增长,增长规模和速度惊人。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坚强而有力的新型电网来输送强大的电能。
为了应对电力外送的紧迫形势,为正在建设的“火电三峡”勾划出世界一流的运输通道,安徽谋划出了“皖电东送”的宏伟战略蓝图。“皖电东送”战略是安徽省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之一,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安徽骨干电网“3+1”格局中,500千伏中、西通道和1000千伏特高压通道的起点都始于淮南,而东通道则有淮滁支线和淮南沟通连接。建设大电网,淮南供电人责无旁贷!
为保证“皖电东送”战略的顺利推进,淮南供电公司以科学规划指导电网发展,滚动优化调整了淮南地区“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安徽骨干电网3+1格局的建设。为了确保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在淮南顺利落户,该公司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经常性与地方政府部门就电网规划进行沟通和协调,并与地方政府部门达成共识。2007年年底,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已完成站址和线路的选址办理工作。
500千伏西通道输变电工程是构建“皖电东送”“3+1”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和安徽省“861”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500千伏开关站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两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50万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线路1027千米。整个输变电工程途经安徽九个地市,工程动态总投资30.1亿元。作为西通道建设的起点单位,淮南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 “四个服务”精神为指导,倾力确保500千伏输电西通道这个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在工程建设期间,该公司克服大雪、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建设者们顶风雨战冰雪,抢赶工期,接受了最严峻的考验。2008年6月19日,“皖电东送”西通道的桥头堡 淮南汤庄开关站成功送电,标志这条大动脉的全线贯通。2010年11月30日,500千伏淮南汤庄变电站主变压器顺利启动送电,投入试运行,这是淮南电网第一台500千伏主变压器。 汤庄变500千伏主变和220千伏接入系统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投资为10494万元。随着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投运,给淮南220千伏电网特别是淮南北部矿区提供了可靠优质的电源点,又为即将建设的顾桥电厂接入500千伏电网提供一个可靠的联络点,使500千伏淮南汤庄变电站成为淮南北部220千伏电网的供电枢纽,大大提高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能力,有效缓解220千伏张集变、220千伏丁集变等变电站对煤矿等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压力。
目前,百里能源城银线高架淮河南北,大,小变电站星罗棋布,电网建设经过新扩建设施,大力改造升级设备,网架结构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随着500千伏淮南汤庄变电站,220千伏八公山、丁集、古沟等变电站;500千伏平肥Ⅱ回线、田平线工程;220千伏辛东线路等一大批电网设备相继建成投运,淮南电网以500千伏为主网、220千伏双环网的坚强网架已然形成,一张缜密相连坚强可靠的输变电网络在这片沃土上悄然呈现。截止2010年底,淮南供电公司现有50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至220千伏变电所55座,总空量为510万千伏安,35千伏至50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为1944千米。反映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电量指标也节节攀升,2009年,完成购网电量52.67亿千瓦时、售电量50.43亿千瓦时,2010年有望突破60亿。五年来,无论是变电站的数量、高压输电线路的长度,还是购售电量以及公司的固定资产有了创新和超越。日前,公司正以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为依托,努力地建设着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未来的电网发展建设中,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更激励着淮南供电人在这漫漫征途中开拓进取、拼搏奉献,以“对、好、快”的行动标准续写淮南电网建设与发展新篇章!(武劲松 周媛)
“十一五”期间,淮南电网建设借“皖电东送”的东风,一步步发展壮大。五年间先后共计投资20亿元,大大小小新建与改造项目一百余项,线路总长绵延至2000多公里……
“……2008、2009、2010年,售电量连续突破40亿、50亿、60亿千瓦时…… ”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承载着淮南供电公司在“十一五”期间电网发展的辉煌,见证了供电人为了淮南经济的繁荣昌盛、为了能源城的美好明天,所付出的心血、辛勤和汗水!
能源城打造“空中高速”
“十一五”期间,随着改革的深入,淮南发展驶入一个快车道,电网建设也随之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依托储量巨大的煤炭资源,凭借着洁净能源的优势,华东地区大型火力发电基地在这里应运而生。在能源之都淮南的版图上,大煤矿、大电厂已形成群星荟萃、众星闪耀,随着大型火力发电厂相继投运,装机容量节节攀升,目前正在运行大型发电厂有五座,装机容量达到840万千瓦,外送电力呈递增型和跨越式增长,增长规模和速度惊人。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坚强而有力的新型电网来输送强大的电能。
为了应对电力外送的紧迫形势,为正在建设的“火电三峡”勾划出世界一流的运输通道,安徽谋划出了“皖电东送”的宏伟战略蓝图。“皖电东送”战略是安徽省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之一,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安徽骨干电网“3+1”格局中,500千伏中、西通道和1000千伏特高压通道的起点都始于淮南,而东通道则有淮滁支线和淮南沟通连接。建设大电网,淮南供电人责无旁贷!
为保证“皖电东送”战略的顺利推进,淮南供电公司以科学规划指导电网发展,滚动优化调整了淮南地区“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安徽骨干电网3+1格局的建设。为了确保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在淮南顺利落户,该公司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经常性与地方政府部门就电网规划进行沟通和协调,并与地方政府部门达成共识。2007年年底,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已完成站址和线路的选址办理工作。
500千伏西通道输变电工程是构建“皖电东送”“3+1”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和安徽省“861”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500千伏开关站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两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50万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线路1027千米。整个输变电工程途经安徽九个地市,工程动态总投资30.1亿元。作为西通道建设的起点单位,淮南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 “四个服务”精神为指导,倾力确保500千伏输电西通道这个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在工程建设期间,该公司克服大雪、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建设者们顶风雨战冰雪,抢赶工期,接受了最严峻的考验。2008年6月19日,“皖电东送”西通道的桥头堡 淮南汤庄开关站成功送电,标志这条大动脉的全线贯通。2010年11月30日,500千伏淮南汤庄变电站主变压器顺利启动送电,投入试运行,这是淮南电网第一台500千伏主变压器。 汤庄变500千伏主变和220千伏接入系统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投资为10494万元。随着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投运,给淮南220千伏电网特别是淮南北部矿区提供了可靠优质的电源点,又为即将建设的顾桥电厂接入500千伏电网提供一个可靠的联络点,使500千伏淮南汤庄变电站成为淮南北部220千伏电网的供电枢纽,大大提高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能力,有效缓解220千伏张集变、220千伏丁集变等变电站对煤矿等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压力。
目前,百里能源城银线高架淮河南北,大,小变电站星罗棋布,电网建设经过新扩建设施,大力改造升级设备,网架结构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随着500千伏淮南汤庄变电站,220千伏八公山、丁集、古沟等变电站;500千伏平肥Ⅱ回线、田平线工程;220千伏辛东线路等一大批电网设备相继建成投运,淮南电网以500千伏为主网、220千伏双环网的坚强网架已然形成,一张缜密相连坚强可靠的输变电网络在这片沃土上悄然呈现。截止2010年底,淮南供电公司现有50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至220千伏变电所55座,总空量为510万千伏安,35千伏至500千伏输电线路总长为1944千米。反映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电量指标也节节攀升,2009年,完成购网电量52.67亿千瓦时、售电量50.43亿千瓦时,2010年有望突破60亿。五年来,无论是变电站的数量、高压输电线路的长度,还是购售电量以及公司的固定资产有了创新和超越。日前,公司正以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为依托,努力地建设着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未来的电网发展建设中,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更激励着淮南供电人在这漫漫征途中开拓进取、拼搏奉献,以“对、好、快”的行动标准续写淮南电网建设与发展新篇章!(武劲松 周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