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 越----安徽省郎溪供电公司2010年工作回眸
2011-01-07 09:42:40 来源:岑晓雨
A-
A+
电力18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2010年郎溪的春天来得分外早。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号角捎来春的消息,先行区前进的步伐奏响春的序曲。2010年郎溪的春天显得分外美。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春风拂面,百花竞放,春色满园。
2010年,对于发展中的郎溪电力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这一年,两个“五年规划”前后交替;首个“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霞光绽放;“两个转变”加快推进公司转型;“挑战”与“机遇”形影相随;“变革”与“压力”相互交织。在这起承转合之年,如何迎接时代的给予?又该拿出怎样的勇气和智慧,应对现实的挑战,完成这时代的跨越?
战鼓已擂响!历史在等待!
决策:跨越之基
这是一个蕴藏着无限可能、无限机遇、无限挑战的年份。严冬正寒的时候,春潮已在涌动。打造“承接产业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给郎溪送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坐失良机就要顺流而下,抢占先机才能激流勇进。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确立怎样的战略目标是郎溪电力开年之际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关公司长远发展,事关公司兴衰成败。
“公司大发展 我们怎么办”?新年伊始,一场大讨论如一股春潮在公司上下迅速掀起。公司党委书记吕云主讲“2009成绩与短板,2010年思路与对策”专题党课,以国网公司2010年两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和加强“三个建设”的意见为“标杆”,从“看、思、谋”三个环节全面分析形势,统一认识,凝聚力量;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班组、基层供电所调研,征询科学发展大计;不同层面座谈会相继召开,人们热议,人们深思。一时间,一石激起千重浪。
公司组织人员对“和谐发展”进行解读和释意,“和而不同、和谐有序、和谐多赢”,和谐有了全新的体认。“发展机遇、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保证”,发展的路径,了然于胸。在“和谐发展”这一企业发展战略引领下,公司确定2010年为“管理提升年”,这是贯穿全年的“纲”和“线”,是全年各项工作的抓手和利器。
高歌猛进的跨越之年,郎溪电力亮出崭新目标---以管理提升为主线,以“三个建设”为保证,持续推进“两个转变”,促进公司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跨越之年,使命在肩!蓝图如画!
提升:跨越之源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适应新形势,实现新跨越,靠的就是管理的不断提升。
循着这一思路,郎溪公司紧抓“创先争优”活动契机,深入解读“和谐发展”理念、树立“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工作目标,清晰执行力建设内涵、主要环节、重要原则,强化管理理念。
公司通过开展营销大练兵、生产大练兵,拓展训练,组织公司40周岁及以下的员工开展军训,强化团队精神和组织纪律性教育,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执行意识和能力,提升管理素质。动真格进行干部动态考核,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组织开展管理知识测试,培养和督促中层干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禁酒令、禁烟令、车辆管理规定,不定期开展督察,锤炼过硬的管理作风,确保公司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在“和谐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公司围绕“管理提升”这条主线,着力破解制约公司发展和前进的难题。5月份,ERP系统人力、财务、物资、项目、设备管理等五大功能模块提前省公司要求的时间节点,成功上线,打通了一条信息高速路。6月份,阳光公司所属12个供电所全部完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农电体制完成了又一次变革。新的绩效考核办法的正式出台和执行,突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原则,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原有业绩评价模式,给员工原来职业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郎溪公司绩效考核推进过程中具有破冰意义。供电所财务清理、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
一路走来,前进的历程并非总是坦途,中间或有波折,也有险滩,更有急流。然而,在这一项项实际而有力举措的推动下,“管理提升”如一场润物无声的“及时雨”,贯穿到各项工作环节之中,转化为强大动力,推动公司员工观念的加快转变,引领公司披荆斩棘,执着求索。郎溪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11月8日,在公司干部大会上,“郎溪公司充满发展希望,郎溪公司的每一名干部、员工都应该感到光荣和骄傲,都应该担负起公司发展的责任”……宣城公司党委书记洪绍威一席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令人鼓舞。
攻坚:跨越之途
2010年,是郎溪划入皖江城市带的第一年,是发展之年、跨越之年!对于郎溪电力来说,更是挑战之年,攻坚之年。
这一年,投资超40个亿,仅东华科技孵化园开工项目就有60余项的常州东华科技园正式落户县经济开发区。一个以无锡工业园、个私工业园、常州工业园、台州工业园、台湾工业园和锦城科技创业园为核心的产业新格局屹立在郎川大地。
重任在肩!电网建设,刻不容缓。8月4日,炎炎烈日比不上电网建设火热激情。郎溪县委书记邵建华与宣城供电公司总经理邹国强有力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电网建设对接会上,双方建设郎溪电网的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
郎溪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庞利民、省公司副总经理曾德君等省、市公司领导相继来到郎溪实地调研,指导郎溪电力建设,更加坚定和增强了郎溪电力加快发展、加快建设的信心和勇气。
2010年,郎溪电网成为全省电网投资和建设的重点,成为全省仅有的三个电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县之一。公司组织力量到江苏无锡、浙江等地的相关企业、对口部门调研,掌握和了解即将或可能转移的电力负荷,并依据调研结果,滚动修订郎溪电力建设“十二五”规划。11月,省电力经研中心就新建变电站选址工作进行调研考察,为220千伏梅丰变、110千伏永宁变等一批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郎溪公司是全县23个“双百”活动攻坚责任单位之一,电网建设是公司攻坚重点。在郎溪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议暨“双百”活动动员大会上,郎溪公司总经理马义涛郑重承诺:“一定赶时间,赶速度,赶进度,以最快速度向前推进电网建设,圆满完成‘双百’攻坚任务!”
言必行,行必果!短短一年时间里,新发工业园内,郎溪境内第三座110千伏变电站提前投运,蓬勃发展中的新发工业园区跳动起一颗强有力的“电力心脏”;下吴村内,35千伏变电站按期投运,全县最偏远的山区从此插上腾飞的翅膀;南漪湖畔,东夏小渔村永远告别了风力发电,走上了一条光明致富路;10千伏合溪路、10千伏中港东路、10千伏伍员路等线路建设和杆线移位工程全部实施,“5?10”主城区建设日新月异。
在电网建设的主战场,规划超前编制,项目马不停蹄,工程提前竣工。这背后,凝聚着所有供电人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电网建设,热火朝天;跨越之年,攻关正急。
前行:铸就辉煌
坚韧前行,锲而不舍,终能迎来光明。
郎溪电力伴着发展的春天,铸就了一个新的辉煌。
在这个“十一五”收官之年,郎川大地上,屹立起一张以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3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9座35千伏变电站为依托,一条条110千伏、35千伏线路纵横驰骋,一回回10千伏线路蜿蜒伸展的坚强电网。220千伏梅丰变,两座110千伏变电站和两座35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先后通过批复已进入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郎溪电网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和投产容量在省内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这个“十一五”收官之年,郎溪建设完成新农村电气化镇共7个,新农村电气化村50个。投入农网完善工程资金1662.48万元,实施并完成项目105个,建改10千伏等级线路全长53.48千米;全县12个乡镇建改台变82台,总容量10941千伏安。进一步提高了农网电压质量,满足“家电下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十一五”收官之年,郎溪购网电量7.8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幅41.78%,较“十一五”第一年全年购网电量翻一番。电网最高负荷屡次刷新,达191.3兆瓦,较去年同比增幅40.95%。发展势头良好,经营业绩良好,电量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辉煌的“十一五”已成为过去,以5年为一个节点,一个新的征程正在开启。面向“十二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郎溪供电人信心坚定,步履铿锵,在宽广的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必将书写出更加美好的画卷。
(安徽省郎溪供电公司 岑晓雨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2010年郎溪的春天来得分外早。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号角捎来春的消息,先行区前进的步伐奏响春的序曲。2010年郎溪的春天显得分外美。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春风拂面,百花竞放,春色满园。
2010年,对于发展中的郎溪电力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这一年,两个“五年规划”前后交替;首个“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霞光绽放;“两个转变”加快推进公司转型;“挑战”与“机遇”形影相随;“变革”与“压力”相互交织。在这起承转合之年,如何迎接时代的给予?又该拿出怎样的勇气和智慧,应对现实的挑战,完成这时代的跨越?
战鼓已擂响!历史在等待!
决策:跨越之基
这是一个蕴藏着无限可能、无限机遇、无限挑战的年份。严冬正寒的时候,春潮已在涌动。打造“承接产业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给郎溪送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坐失良机就要顺流而下,抢占先机才能激流勇进。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确立怎样的战略目标是郎溪电力开年之际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关公司长远发展,事关公司兴衰成败。
“公司大发展 我们怎么办”?新年伊始,一场大讨论如一股春潮在公司上下迅速掀起。公司党委书记吕云主讲“2009成绩与短板,2010年思路与对策”专题党课,以国网公司2010年两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和加强“三个建设”的意见为“标杆”,从“看、思、谋”三个环节全面分析形势,统一认识,凝聚力量;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班组、基层供电所调研,征询科学发展大计;不同层面座谈会相继召开,人们热议,人们深思。一时间,一石激起千重浪。
公司组织人员对“和谐发展”进行解读和释意,“和而不同、和谐有序、和谐多赢”,和谐有了全新的体认。“发展机遇、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保证”,发展的路径,了然于胸。在“和谐发展”这一企业发展战略引领下,公司确定2010年为“管理提升年”,这是贯穿全年的“纲”和“线”,是全年各项工作的抓手和利器。
高歌猛进的跨越之年,郎溪电力亮出崭新目标---以管理提升为主线,以“三个建设”为保证,持续推进“两个转变”,促进公司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跨越之年,使命在肩!蓝图如画!
提升:跨越之源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适应新形势,实现新跨越,靠的就是管理的不断提升。
循着这一思路,郎溪公司紧抓“创先争优”活动契机,深入解读“和谐发展”理念、树立“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工作目标,清晰执行力建设内涵、主要环节、重要原则,强化管理理念。
公司通过开展营销大练兵、生产大练兵,拓展训练,组织公司40周岁及以下的员工开展军训,强化团队精神和组织纪律性教育,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执行意识和能力,提升管理素质。动真格进行干部动态考核,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组织开展管理知识测试,培养和督促中层干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禁酒令、禁烟令、车辆管理规定,不定期开展督察,锤炼过硬的管理作风,确保公司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在“和谐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公司围绕“管理提升”这条主线,着力破解制约公司发展和前进的难题。5月份,ERP系统人力、财务、物资、项目、设备管理等五大功能模块提前省公司要求的时间节点,成功上线,打通了一条信息高速路。6月份,阳光公司所属12个供电所全部完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农电体制完成了又一次变革。新的绩效考核办法的正式出台和执行,突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原则,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原有业绩评价模式,给员工原来职业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郎溪公司绩效考核推进过程中具有破冰意义。供电所财务清理、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
一路走来,前进的历程并非总是坦途,中间或有波折,也有险滩,更有急流。然而,在这一项项实际而有力举措的推动下,“管理提升”如一场润物无声的“及时雨”,贯穿到各项工作环节之中,转化为强大动力,推动公司员工观念的加快转变,引领公司披荆斩棘,执着求索。郎溪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11月8日,在公司干部大会上,“郎溪公司充满发展希望,郎溪公司的每一名干部、员工都应该感到光荣和骄傲,都应该担负起公司发展的责任”……宣城公司党委书记洪绍威一席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令人鼓舞。
攻坚:跨越之途
2010年,是郎溪划入皖江城市带的第一年,是发展之年、跨越之年!对于郎溪电力来说,更是挑战之年,攻坚之年。
这一年,投资超40个亿,仅东华科技孵化园开工项目就有60余项的常州东华科技园正式落户县经济开发区。一个以无锡工业园、个私工业园、常州工业园、台州工业园、台湾工业园和锦城科技创业园为核心的产业新格局屹立在郎川大地。
重任在肩!电网建设,刻不容缓。8月4日,炎炎烈日比不上电网建设火热激情。郎溪县委书记邵建华与宣城供电公司总经理邹国强有力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电网建设对接会上,双方建设郎溪电网的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
郎溪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庞利民、省公司副总经理曾德君等省、市公司领导相继来到郎溪实地调研,指导郎溪电力建设,更加坚定和增强了郎溪电力加快发展、加快建设的信心和勇气。
2010年,郎溪电网成为全省电网投资和建设的重点,成为全省仅有的三个电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县之一。公司组织力量到江苏无锡、浙江等地的相关企业、对口部门调研,掌握和了解即将或可能转移的电力负荷,并依据调研结果,滚动修订郎溪电力建设“十二五”规划。11月,省电力经研中心就新建变电站选址工作进行调研考察,为220千伏梅丰变、110千伏永宁变等一批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郎溪公司是全县23个“双百”活动攻坚责任单位之一,电网建设是公司攻坚重点。在郎溪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议暨“双百”活动动员大会上,郎溪公司总经理马义涛郑重承诺:“一定赶时间,赶速度,赶进度,以最快速度向前推进电网建设,圆满完成‘双百’攻坚任务!”
言必行,行必果!短短一年时间里,新发工业园内,郎溪境内第三座110千伏变电站提前投运,蓬勃发展中的新发工业园区跳动起一颗强有力的“电力心脏”;下吴村内,35千伏变电站按期投运,全县最偏远的山区从此插上腾飞的翅膀;南漪湖畔,东夏小渔村永远告别了风力发电,走上了一条光明致富路;10千伏合溪路、10千伏中港东路、10千伏伍员路等线路建设和杆线移位工程全部实施,“5?10”主城区建设日新月异。
在电网建设的主战场,规划超前编制,项目马不停蹄,工程提前竣工。这背后,凝聚着所有供电人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电网建设,热火朝天;跨越之年,攻关正急。
前行:铸就辉煌
坚韧前行,锲而不舍,终能迎来光明。
郎溪电力伴着发展的春天,铸就了一个新的辉煌。
在这个“十一五”收官之年,郎川大地上,屹立起一张以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3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9座35千伏变电站为依托,一条条110千伏、35千伏线路纵横驰骋,一回回10千伏线路蜿蜒伸展的坚强电网。220千伏梅丰变,两座110千伏变电站和两座35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先后通过批复已进入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郎溪电网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和投产容量在省内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这个“十一五”收官之年,郎溪建设完成新农村电气化镇共7个,新农村电气化村50个。投入农网完善工程资金1662.48万元,实施并完成项目105个,建改10千伏等级线路全长53.48千米;全县12个乡镇建改台变82台,总容量10941千伏安。进一步提高了农网电压质量,满足“家电下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十一五”收官之年,郎溪购网电量7.8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幅41.78%,较“十一五”第一年全年购网电量翻一番。电网最高负荷屡次刷新,达191.3兆瓦,较去年同比增幅40.95%。发展势头良好,经营业绩良好,电量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辉煌的“十一五”已成为过去,以5年为一个节点,一个新的征程正在开启。面向“十二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郎溪供电人信心坚定,步履铿锵,在宽广的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必将书写出更加美好的画卷。
(安徽省郎溪供电公司 岑晓雨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