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新农村 数据看变化――浙江永嘉县电业局“十一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效显著
2011-01-13 11:18:16 来源:杨玲丽
A-
A+
电力18讯: 过去火蔑当灯点,现在不仅电灯亮了,电压稳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电也不断走进农村家庭,这正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永嘉农民带来的实惠。十一五期间,永嘉县投资5.28亿元,完成了18个乡镇、292个村的电气化改造,并于2010年12月14日顺利通过浙江省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新农村电气化县。改造后的农村电网台区布局合理、线路架设规范、计量安装标准、电能质量优良、供电能力超前,既满足了农民生活用电需求,更满足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一组组数据的变化中就能看出五年来永嘉县农村用电环境的变迁。
数据一:电网规模实现翻番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必须以坚强的电网为基础。在过去的五年里,永嘉县电业局科学预测当地经济发展态势,提前谋划,科学规划,紧紧抓住几轮电网攻坚的良好机遇,整合力量,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大力推进,电网建设日新月异。十一五期间,永嘉共新建220千伏变电所1座,增容、扩建变电容量38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变电所3座,增容、扩建变电容量22.64万千伏安;新建35千伏变电所3座,增容、扩建变电容量8.92万千伏安。五年期间全县变电容量翻了一番,等于再造了一个永嘉电网。全县基本形成了一个以220千伏为主电源点、以110千伏为主网架的坚强电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
数据二: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2006年,永嘉县“户户通电”工程竣工仪式在桥下镇下斜村举行,至此,全县90万人全都用上了电,彻底告别了“火蔑当灯点”的历史。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不仅要让群众用上电,更要用好电,这是永嘉县电业局“十一五”期间作出的庄严承诺。
自2007年开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在永嘉县全面铺开。为了改变过去农村电网老、旧、乱的局面,永嘉局在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制定实施高低压线路、配变台区、进户线及设备命名等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积极推广应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单相变压器、有载自动调压器等节能型设备,实现可靠供电和节能减排的“双赢”。大范围推广绝缘线路,降低农村电网运行成本,减少电能及设备损耗,消除用电安全隐患,让农民用上放心电、满意电。
四年时间,永嘉共新建、改造配电台区容量120.398兆伏安;新建、改造35千伏输电线路8.628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 352.054公里,低压线路1137.33公里。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供电质量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从2006年的 99.47 % ,提高到2009年的 99.64% ,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农网供电可靠率从2006年的 99.119 %,提高到2009年的 99.29%,同比上升了0.171个百分点;农村低压线损由2006年的10.76% ,降低到2009年的9.19%,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
数据三:农村经济发展提速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群众尽享电气化带来的新生活。五年来,永嘉县电业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服务承诺,结合农村用电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供电营业厅软硬件环境建设,建立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平台,接受客户用电咨询、故障报修、投诉建议等。在各村设置“电力服务栏”,向农户宣传普及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等知识,积极营造农村和谐的供用电环境。积极拓宽缴费渠道,引进POS机等新型缴费方式,解决用户缴费难问题。各供电所普遍成立应急抢修队,开展特色服务、便民服务,为农户排忧解难。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带来了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上塘镇立新村的电气化改造为当地的草莓种植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山坑乡后九降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推动了该村旅游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巽宅镇经过电气化改造后,建起了气调冷藏保鲜库,使当地特产“东魁杨梅”避开销售旺季身价大涨。据统计,2007年至2009年间,永嘉县农村地区的年平均用电增长率达12.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83%。
如今的永嘉,一排排走径合理的电线杆、一条条错落有致的高低压线、一个个规范整齐的电表箱,将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县38个乡镇,906个行政村,为永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杨玲丽)
数据一:电网规模实现翻番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必须以坚强的电网为基础。在过去的五年里,永嘉县电业局科学预测当地经济发展态势,提前谋划,科学规划,紧紧抓住几轮电网攻坚的良好机遇,整合力量,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大力推进,电网建设日新月异。十一五期间,永嘉共新建220千伏变电所1座,增容、扩建变电容量38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变电所3座,增容、扩建变电容量22.64万千伏安;新建35千伏变电所3座,增容、扩建变电容量8.92万千伏安。五年期间全县变电容量翻了一番,等于再造了一个永嘉电网。全县基本形成了一个以220千伏为主电源点、以110千伏为主网架的坚强电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
数据二: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2006年,永嘉县“户户通电”工程竣工仪式在桥下镇下斜村举行,至此,全县90万人全都用上了电,彻底告别了“火蔑当灯点”的历史。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不仅要让群众用上电,更要用好电,这是永嘉县电业局“十一五”期间作出的庄严承诺。
自2007年开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在永嘉县全面铺开。为了改变过去农村电网老、旧、乱的局面,永嘉局在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制定实施高低压线路、配变台区、进户线及设备命名等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积极推广应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单相变压器、有载自动调压器等节能型设备,实现可靠供电和节能减排的“双赢”。大范围推广绝缘线路,降低农村电网运行成本,减少电能及设备损耗,消除用电安全隐患,让农民用上放心电、满意电。
四年时间,永嘉共新建、改造配电台区容量120.398兆伏安;新建、改造35千伏输电线路8.628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 352.054公里,低压线路1137.33公里。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供电质量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从2006年的 99.47 % ,提高到2009年的 99.64% ,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农网供电可靠率从2006年的 99.119 %,提高到2009年的 99.29%,同比上升了0.171个百分点;农村低压线损由2006年的10.76% ,降低到2009年的9.19%,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
数据三:农村经济发展提速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群众尽享电气化带来的新生活。五年来,永嘉县电业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服务承诺,结合农村用电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供电营业厅软硬件环境建设,建立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平台,接受客户用电咨询、故障报修、投诉建议等。在各村设置“电力服务栏”,向农户宣传普及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等知识,积极营造农村和谐的供用电环境。积极拓宽缴费渠道,引进POS机等新型缴费方式,解决用户缴费难问题。各供电所普遍成立应急抢修队,开展特色服务、便民服务,为农户排忧解难。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带来了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上塘镇立新村的电气化改造为当地的草莓种植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山坑乡后九降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推动了该村旅游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巽宅镇经过电气化改造后,建起了气调冷藏保鲜库,使当地特产“东魁杨梅”避开销售旺季身价大涨。据统计,2007年至2009年间,永嘉县农村地区的年平均用电增长率达12.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83%。
如今的永嘉,一排排走径合理的电线杆、一条条错落有致的高低压线、一个个规范整齐的电表箱,将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县38个乡镇,906个行政村,为永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杨玲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